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分析自制有孔泡沫板在直肠癌术后常规放疗中对小肠和膀胱的保护作用。方法 9例直肠癌术后患者,俯卧于有孔泡沫板上常规模拟定位后,在俯卧位垫和不垫有孔泡沫板两种体位下分别进行CT扫描,CT扫描图像经局域网传输到治疗计划系统(Pinnacle3)进行三维重建,设计三野常规计划,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比较两种体位下小肠和膀胱受照射的剂量和体积。结果使用有孔泡沫板时,小肠平均受照射剂量、10%~100%各等剂量曲线包绕的小肠体积、膀胱平均受照射剂量和30%~100%各等剂量曲线包绕的膀胱体积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术后常规放疗,应用自制有孔泡沫板可显著减少小肠和膀胱的受照射体积和剂量。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入组8例直肠癌术后患者,俯卧位垫与不垫有孔泡沫板两种体位下,分别进行CT扫描,行3野三维适形计划的设计,比较两种体位下小肠在20、30、40、45Gy剂量水平小肠受照体积(V20、V30、V40、V45).其结果显示:使用有孔泡沫板时,小肠在20、30、40Gy剂量水平受照体积显著降低,但其在45Gy剂量水平受照体积减少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薛波  陈国付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4):70-74+169
目的探讨不同直肠癌放疗技术对小肠受照剂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直肠癌患者31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照射方案包括俯卧位3D-CRT、仰卧位3D-CRT、俯卧位IMRT与仰卧位IMRT。比较两种治疗体位PTV、小肠、膀胱照射体积,比较相同治疗体位两种照射技术小肠受照体积及相同照射技术不同体位小肠受照体积。结果两组体位靶区PTV与小肠照射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膀胱照射体积显著小于仰卧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3D-CRT放疗技术小肠V45受照体积显著高于IMR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仰卧位3D-CRT放疗技术小肠V45受照体积显著高于IMR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CRT技术下仰卧位小肠V45显著高于俯卧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RT放疗技术下仰卧位小肠V45显著高于俯卧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同的体位,IMRT相对于3DCRT小肠照射剂量更少,而相同的照射技术下,俯卧位小肠V45更小,提示俯卧位照射能够减少小肠的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评价直肠癌术后采用常规放疗(CRT)与三维适形放疗(3DCRT)技术照射靶区和小肠、膀胱、股骨头体积一剂量关系,以明确直肠癌术后采用三维适形放疗的优势。方法:选用8例ⅢA、ⅢB期直肠癌术后病例,统一规定直肠癌术后放疗的临床肿瘤体积(CTV)范围,设定PTV为CTV外放1厘米。采用美国CMS公司生产的XIO4.3.1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对此8个病例分别设CRT与3DCRT计划,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两种技术照射下靶区和小肠、膀胱、股骨头受照射剂量的差异。结果:1.3DCR技术的优点是靶区涵盖度好,而CRT则靶区剂量低,但小肠和膀胱受照射剂量不高。2.3DCRT等剂量线中高剂量区所包括的小肠、膀胱和股骨头受照射体积明显小于CRT。结论:直肠癌术后放疗如采用CRT可造成靶区剂量不足,而3DCRT的优势主要在于靶区剂量涵盖度好,可减少周围正常组织受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不同治疗体位对盆腔照射野内小肠受照体积的影响.方法 选择A、B两例盆腔肿瘤患者的腹、盆腔连续性增强CT扫描图像(A患者俯卧于塑形成腹板模型的负压真空气垫,B患者仰卧于负压真空气垫对背、腰、臀部等体表轮廓塑形).利用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对两例盆腔肿瘤患者增强CT扫描图像模拟设计出相同条件的放射野及放疗计划,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 volume histogram,DVH)评价模拟设计的放疗计划中盆腔照射野内A、B两例患者小肠接受放射线照射体积占各自全部肠管体积的百分比并进行比较.结果 在TPS下模拟设计的放疗计划中,A患者小肠受照体积占自身总肠管体积的33.67%,B患者小肠受照体积占自身总肠管体积的46.16%.结论 盆腔肿瘤放疗中患者采取俯卧于负压真空气垫腹板模型的治疗体位可明显减少小肠接受放射线照射的体积,进而有可能减轻肠道急性放射反应及晚期放射性损伤,提高患者放疗耐受性及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  相似文献   

6.
吴美书  孟旭  狄小云  张强克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4):30+34-30,34
目的比较睾丸癌患者在接受三维适形放疗中分别采用仰卧位、俯卧位对放射靶区和周围重要器官照射体积和照射剂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组织学检查确诊的睾丸癌患者40例,均接受对称六野三维适形放疗照射。每位患者分别采用仰卧位、俯卧位CT定位扫描,医生在准确定位后勾画出放射靶区及周围重要器官的结构,分别评估体位变化后睾丸癌靶区、直肠、膀胱、股骨头、小肠的体积变化和平均照射剂量的变化。结果患者无论采取哪种体位均可使睾丸癌的靶区得到均匀、理想的照射剂量。但直肠体积随体位变化较大;膀胱、股骨头、小肠的体积随体位变化不大。直肠照射剂量随体位变化较大,其他指标随体位变化不大。结论睾丸癌患者在接受三维适形放疗时应采取俯卧位,这样既可满足靶区照射剂量的需要,又可减少直肠的照射剂量,有效地保护患者免受不必要的照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治疗体位对盆腔照射野内小肠受照体积的影响。方法选择A、B两例盆腔肿瘤患者的腹、盆腔连续性增强CT扫描图像(A患者俯卧于塑形成腹板模型的负压真空气垫,B患者仰卧于负压真空气垫对背、腰、臀部等体表轮廓塑形)。利用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system,TPS)对两例盆腔肿瘤患者增强CT扫描图像模拟设计出相同条件的放射野及放疗计划,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 volume histogram,DVH)评价模拟设计的放疗计划中盆腔照射野内A、B两例患者小肠接受放射线照射体积占各自全部肠管体积的百分比并进行比较。结果在TPS下模拟设计的放疗计划中,A患者小肠受照体积占自身总肠管体积的33.67%,B患者小肠受照体积占自身总肠管体积的46.16%。结论盆腔肿瘤放疗中患者采取俯卧于负压真空气垫腹板模型的治疗体位可明显减少小肠接受放射线照射的体积,进而有可能减轻肠道急性放射反应及晚期放射性损伤,提高患者放疗耐受性及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放疗前后膀胱容积的变化来研究直肠癌放疗中膀胱容积变化对危及器官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直肠癌患者13例,分别在放疗前和放疗25次后以相同体位进行CT扫描,比较放疗前后两次CT上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结果膀胱放疗后容积缩减65%左右,有统计学差异(P0.05),膀胱的V40、V45、平均剂量Dmean,放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小肠最高剂量Dmax放疗后比放疗前增加了2%左右,有统计学差异(P0.05);小肠的V35、V40、V45放疗后比放疗前分别增加了77%、111%、227%,有统计学差异(P0.05);小肠在靶区的绝对体积(Intestine∩PTV)增加了200%左右,有统计学差异(P0.05)。左右股骨头在放疗前后没有明显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直肠癌放疗后膀胱体积变化对小肠剂量有明显影响,对膀胱、左右股骨头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直肠癌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放疗和IMRT放疗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直肠癌术后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放射治疗(普通三野等中心照射),观察组采用IMRT放疗,比较2组患者小肠及膀胱被照射的体积比率,2组患者及家属对相应放疗手段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小肠照射体积比率(35.1±15.2)、膀胱照射体积比率(55.3±9.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小肠照射体积比率(54.5±14.6)、膀胱照射体积比率(82.3±14.4()P<0.05);观察组对治疗手段的总满意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Ⅱ~Ⅲ期可手术切除的直肠癌术后患者进行IMRT放疗,靶区适形度高,覆盖程度好,剂量分布均匀,使治疗更加准确;且其不良反应较常规放疗轻,治疗耐受性较常规放疗好,患者满意度提高,使患者有更好的身体条件进行同步化疗或进行辅助化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真空袋模拟腹板技术对小肠剂量的影响及不良反应的评价。方法随机选择62例直肠癌患者,研究组采用负压真空垫模拟腹板技术固定体位,对照组采用俯卧腹板固定体位。主管医生完成勾画靶区,运用三野(0。,90。,270。)对所有患者进行三维适形治疗计划设计,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剂量(GY)水平下的受照体积(cm3)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受照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6.13%)明显低于对照组(5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负压真空垫固定体位相比,负压真空垫模拟腹板技术,不但可使小肠剂量明显降低同时可达到腹板相同的效果。放疗不良反应情况研究组比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对比研究术后复发性直肠癌经18FDG PET/CT定位适形放疗联合化疗的疗效、副反应及失败原因。方法对64例术后局部复发性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18FDG PET/CT定位适形放疗组(PET/CT组)和普通CT定位适形放疗组(普通CT组)。PET/CT组用PET/CT扫描定位,将扫描数据输入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将PET图像和CT图像融合后进行靶区(GTV与PTV)和重要脏器勾画、三维重建,制定计划后常规分割适形放疗40Gy左右,然后缩野放疗至总剂量60Gy~66Gy;普通CT组用普通CT定位设野,三维适形放疗至相同剂量;全组均辅助化疗4~6周期。结果放疗后全组CEA值平均为11.9ng/ml,较放疗前的16.4ng/ml显著下降,放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PET/CT组的中位复发时间10.2个月,普通CT组的中位复发时间9.0个月,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疗前GTV≤80cm3者预后好,是独立的预后因子(P〈0.01)。结论 PET/CT定位三维适形放疗术后复发性直肠癌可以优化放疗计划,联合化疗可以延长中位复发时间,分期早的病变预后好。  相似文献   

13.
蒋军  张利文  廖珊  黄荣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32(8):1201-1205,1210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和共面等分设野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靶区及其周围危及器官受
照剂量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10 例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CT扫描、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勾画,处方剂量50 Gy。分别进行
3D-CRT和共面等分设野IMRT计划设计,计算靶区剂量均匀度指数(HI)、适形度指数(CI)、最大受照剂量、最小受照剂量、平均受
照剂量和危及器官照射体积等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5F-IMRT、7F-IMRT和9F-IMRT在靶区适形度方面明显优于
3D-CRT;在危及器官(膀胱V30、V40、V50,小肠V50和直肠V30、V40、V50)保护方面,5F-IMRT、7F-IMRT和9F-IMRT明显优于
3D-CRT,P<0.05。而各IMRT计划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术后辅助放疗共面等分IMRT计划无论在靶
区适形度还是正常组织保护方面均优于3D-CRT,同时也证实7野或9野IMRT未必较5野获益更多。5野与7、9野的IMRT相
比,在治疗时间及费用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姚文良  安永恒  张佳卉 《医学综述》2012,18(23):4097-4098
目的通过CT增强联合小肠造影在直肠癌放疗定位扫描中的应用,评估其对直肠癌术前放疗靶区勾画的精确性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0年11月淄博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例直肠癌患者行平扫和CT增强联合小肠造影定位扫描,传输到Varian Eclipse 6.0三维计划系统,分别勾画靶区。结果 CT增强扫描的GTV、CTV均低于CT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例CT平扫中将肠管误认为是转移淋巴结,3例行CT增强联合小肠造影扫描后发现CT平扫中未发现的转移淋巴结。结论 CT增强扫描有利于直肠癌原发病灶的显示,小肠造影后小肠容易和淋巴结区分,CT增强联合小肠造影提高了放疗靶区勾画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4D-CT图像在肺癌适形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8例肺癌患者行多层CT电影(Cine)和常规增强扫描,记录扫描参数信息。将扫描数据输入自主开发的4D-CT图像重建系统,进行4D-CT图像和MIP图像重建。模拟勾画4D适形精确放疗靶区;对同组8例患者常规扫描数据行3D传统放疗计划靶区设计。结果 8例肺癌患者4D-CT重建图像靶区勾画的GTV4D平均为:23.62±6.28cm3;该组患者的传统三维重建图像的GTV3D平均为:28.88±7.93cm3。结论传统3D的靶区设计因须考虑吸气和呼气末相的肿瘤位置而使GTV3D要大得多;采用4D-CT图像制定的适形放疗计划,大幅缩小了肿瘤靶区体积,降低了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可望减少中远期放疗并发症,提高放疗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宫颈癌术后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放疗科收治的宫颈癌术后患者20例,在Pinnacle3 V7.0治疗计划系统上对每例患者分别制定4野三维适形放疗(4FC)计划及7野调强放疗(IMRT)计划,进行放射治疗剂量学对比,评价计划靶区(PTV)和危及器官剂量分布特点.结果:①IMRT计划与4FC计划的靶区在平均最小剂量、平均最大剂量,适形度指数CI、剂量均匀度度指数HI上有显著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直肠、小肠和膀胱在30 Gy以上、结肠在45 Gy以上、骨髓在20 Gy以上照射剂量水平,IMRT计划照射体积明显低于4FC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10 Gy以下照射剂量水平,IMRT计划的小肠和结肠的照射体积高于4FC计划的照射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IMRT计划在靶区剂量的均匀性上较差,但在靶区适形性及对正常组织的保护方面优势更显著,和4FC计划相比,明显减少了小肠、直肠、膀胱、骨髓的高剂量受照体积,从剂量学上分析,宫颈癌术后放疗IMRT计划优于4FC计划.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腹部扫描诊断中应用低剂量CT诊查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住院部CT室收治的肝癌患者48例,初次CT诊查应用常规剂量进行,复查分别使用70%、50%低剂量CT诊查。对比不同剂量CT诊查图像结果及射线剂量。结果常规剂量诊断图像治疗优良率为95.83%,70.0%剂量诊断图像治疗优良率为93.75%,50.0%剂量诊断图像治疗优良率为89.58%。图像优良率大致呈降低趋势,但三种剂量扫描图像质量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噪声为(11.76±0.35),70%剂量噪声为(12.03±0.44),50%剂量噪声为(12.42±0.52),三组扫描噪声值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辐射剂量水平为(96.59±0.82)m Gy,70%剂量辐射剂量水平为(67.74±0.93)m Gy,50%剂量辐射剂量水平为(48.17±0.91)m Gy,随着扫描剂量降低,辐射水平明显降低,低剂量扫描辐射水平与常规剂量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患者腹部扫描应用CT诊查时,低剂量CT诊查结果可信,辐射剂量小,可优先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低剌量螺旋cT在肺部扫描检查中放射剂量的分析,来体现低剂量螺旋cT在肺癌早期普查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已经确诊为各种肺部肿瘤的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即分别用低剂量(40mAS、3OmAs、20mAs)和常规剂量(195mAs)对这30例患者进行扫描,并且对扫描结果进行比较。比较的内容包括肺内小的转移灶、图像的扫描质量、纵膈内的小淋巴结的检出率。结果经过低剂量与常规剂量的扫描对比,发现低剂量扫描对病人的辐射影响低,而且最适合的扫描剂量为30mAs。扫描检查肺内的小病灶和扫描检查出结节的数目、大小及部位的分布均一样。结论低剂量螺旋CT在肺部的扫描检查与常规剂量扫描的结果几乎一致,在保证扫描质量的同时,降低了对患者的辐射,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中二次定位缩野对肿瘤靶区及肺组织受照射剂量体积的影响。方法3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初次行CT定位扫描,制定三维适形放疗计划(Plan1),放疗至DT50~60Gy行第二次CT定位扫描,重新制定三维适形放疗计划(Plan2)。将Plan1、Plan2的肺Vdose参数加权求和,得到患者实施的Vdose参数(Plan3)。比较Plan1和Plan2、Plan1和Plan3 Vdose参数。结果Plan2 GTV和放疗前Plan1 GTV比较,绝对缩小量的中位数为96.97cm^3,相对缩小量的中位数为3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73,P=0.038)。Plan1和Plan2,Plan1和Plan3的Vdose参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放疗过程中可出现肿瘤缩小,行二次CT定位后依据缩小后的肿瘤体积重新制定三维适形放疗计划可减少肺受照射剂量体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直肠癌术前同期加量放疗中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 和螺旋断层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HT) 计划的剂量学差异。 方法 对10 例Ⅱ~Ⅲ期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患者分别进行VMAT 和HT 的计划设计,统一给予肿瘤原发病灶及转移淋巴结( 肿瘤大体靶区,pGTV) 处方剂量56.25 Gy/25 F,高危复发区域和区域淋巴引流区( 计划靶区, PTV)50 Gy/25 F,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价靶区剂量分布和危及器官照射剂量。 结果 与HT 计划相比,VMAT 计划的pGTV 适形指数(conformity index,CI)CI pGTV 变差(t =-2.803,P =0.005),PTV 的中位剂量和最小剂量(D 98 ) 升高(t =8.895、3.663,P =0.000、0.005)。对小肠的保护VMAT 计划优于HT 计划,VMAT 计划的小肠V 15 比HT 计划降低约19%(t =-3.802,P =0.004)。VMAT 计划骨盆V 10 低于HT 计划(t =-7.047,P =0.000),但骨盆V 30 高于HT 计划(t =4.704,P =0.001)。对膀胱的保护HT 计划略优于VMAT 计划。VMAT 计划机器跳数比HT 计划降低约89%(t =-2.666,P =0.008)。 结论 直肠癌术前同期加量放疗中采用VMAT 技术可获得与HT 计划相当的剂量分布,对小肠保护略有优势,机器跳数明显降低,但其疗效还需进一步临床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