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层粘蛋白(LN)在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变患者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0例急慢性病毒性肝炎,28例肝硬变患者血清层粘蛋白,并与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急性肝炎血清LN升高不明显,慢性肝炎,肝硬变患者明显升高。结论:血清LN可作为评价慢性肝炎,肝硬变患者肝纤维化存在的及活动程度较为可靠的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HBV引起的病毒性肝炎,通常认为,HBsAg、HBeAg和HBV-DNA阳性是HBV感染和复制的重要指标.大量研究表明,前S1蛋白(Pre-S1蛋白)作为HBV血清学又一指标,逐渐表现出较高的临床意义,Pre-S1蛋白抗原和HBV的活动性复制及感染性有关[1].笔者对216例各型HBV感染者血清Pre-S1蛋白测定结果及其与HBV标志物、HBV-DNA的关系作一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血清Pre-S1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四逆散见于<伤寒论>第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本条为少阴病阳气郁遏不得四布致四肢厥冷的证治.四逆散疏肝解郁、调畅气机以解郁遏,为临床疏肝解郁、畅达气机之祖方.后世在此基础上经过加减变化,用治肝郁气滞所致之各种病证,临床应用相当广泛.  相似文献   

4.
乙型病毒性肝炎(hepatitis B victims,HBV)是所有肝炎中发病率最高,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最为严重的一种肝炎.HBV是一种脱氧核糖核酸病毒,完整的病毒颗粒称为Dane颗粒,分为外壳和核心两部分,外壳是表面抗原(HBsAg),核心部分有核心抗原(HBcAg),e抗原(HBeAg),基因组由部分双链环状DNA组成.主要经过血液、密切的日常生活接触和母婴垂直传播.临床上常用的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法(ELISA)、金标免疫层析法和放射免疫法.本文就以上所涉及的几个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乙肝大、小三阳分型已不能适合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不断深入,HBV-DNA检测为乙肝病毒携带的诊治开创了新的局面。乙肝病毒指标阳性 肝功能正常可诊断为乙肝病毒携带,但如果结合HBV-DNA检测可明确病毒是否存在复制,这样HBV-DNA阳性而肝功能正常也应进行积极抗病毒治疗。笔分析了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2001级、2002级入学新生中80例乙肝病毒携带检测HBV-DNA的结果,探讨检测HBV-DNA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临床检验结果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是所有肝炎中发病率最高,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最为严重的一种肝炎。HBV是一种脱氧核糖核酸病毒,完整的病毒颗粒称为Dane颗粒,分为外壳和核心两部分,外壳是表面抗原(HBsAg),核心部分有(HBcAg),e抗原(HBeAg),基因组由部分双链环状DNA组成。主要经过血液、密切的日常生活接触和母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7.
重型乙型肝炎血清总胆汁酸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重型乙型肝炎血清总胆汁酸 (TBA)水平与肝损害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对照组、急性重型乙型肝炎组、亚急性重型乙型肝炎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80例好转患者治疗前、后 ,存活组、死亡组血清总胆汁酸水平。结果 急性重型乙型肝炎组、亚急性重型乙型肝炎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血清TB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重型乙型肝炎血清TBA水平与Alb呈负相关 ,与ALT、TbiL、PT呈正相关 ;重型乙型肝炎死亡组血清TBA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 (P <0 .0 0 1)。 80例好转患者血清TBA水平治疗后比治疗前低 (P <0 .0 0 1)。结论 血清TBA水平是反映肝损害程度的敏感指标 ,对了解重型乙型肝炎的病情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前全世界公认的有效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是干扰素和以拉米夫定为代表的新一代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在全球广泛应用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本例报告反映了乙肝抗病毒治疗适应症不当拓展和不正规治疗的副面效应,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9.
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检测对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诊断、治疗、分析、判断肝炎病毒感染者病程及传染性均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常用肝炎病毒标志物的临床意义研究进展作一简要介绍。1 甲型肝炎病毒标志物1.1抗 HAV IgM 抗 HAV IgM于发病后数天即出现 ,持续最短 30天 ,最长可达 14个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A)水平,探讨ACA与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对所有被检者进行ACA(IgGI、gAI、gM)检测,计算各组ACA结合指数及阳性率。结果:乙型病毒性肝炎ACA-IgG和ACA-IgM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重型肝炎患者在治疗后最终死亡的病例中,ACA阳性率为94.4%,高于最终存活者的81.8%,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重型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年龄在30岁以下的8例患者ACA均阳性;61例慢性肝炎患者中,ACA阳性的42例患者有11例分别于15~36个月发展为肝硬化,而ACA阴性的19例患者无肝硬化病例出现。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ACA阳性率明显升高。提示ACA参与了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过程,两者之间密切相关;乙型肝炎的病情发展及严重程度与ACA含量高低有关,阳性率越高,病情越严重,发展为肝硬化的可能性越高,死亡危险越大;年龄偏轻的乙型肝炎患者的发病可能有ACA这一致病因素的参与,对年轻患者应追踪检测ACA;对慢性肝炎是否发展为肝硬化,ACA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提前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几种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进行比较,为临床提供一种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最佳方案。方法在胃窦大弯侧近幽门2cm处取活组织并抽血2mL,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法、组织染色法、13C-尿素呼气试验、ELISA法进行幽门螺杆菌测定。结果快速尿素酶试验法、组织银染法、13C-尿素呼气试验、ELISA法的灵敏度分别为84·6%、95·6%、97·8%、89·0%,特异性分别为77·2%、78·9%、88·2%、75·6%。结论4种方法中以13C-尿素呼气试验灵敏性和特异性最高。快速尿素酶法简单、易行、价廉;组织学染色准确率较高;血清HP抗体测定和13C-尿素呼气试验为非侵入性,准确率也较高,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周血CD3、CD4、CD8、CD19细胞亚群在过敏性紫癜(HSP)、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患病组和健康组外周抗凝静脉血,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和CD19比例的变化。结果HSP患者CD4+细胞比例和CD4/CD8(1.13±0.08)均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TPCD8+细胞比例增高(P<0.05),CD4/CD8比值下降至(1.02±0.26)(P<0.05)。结论CD4+细胞数量和CD4/CD8减少导致的免疫调节效应不足以及B细胞数量增多,可能是造成HSP免疫失衡的重要原因。ITPCD4/CD8比例减少、CD8细胞数量增多导致的免疫抑制效应过强,可能是ITP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临床常用炎性指标变化与儿童肺炎病原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临床常用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变化,探讨它们与儿童肺炎之间的关系,从而鉴别病原、帮助诊断、指导治疗。方法收集支气管肺炎患儿550例,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水平,同时进行血常规及相关病原学检查。结果①C反应蛋白升高者192例占35.02%,治疗5d后复查C反应蛋白降至正常者171例占89.09%,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痰或血培养提示细菌生长者40例占7.20%,其中C反应蛋白升高者35例占88.46%;血支原体阳性者14例占2.52%,其中C反应蛋白升高者10例占75.00%,二者C反应蛋白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者242例,其中C反应蛋白升高者118例占48.57%;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均不升高者308例,其中C反应蛋白升高者75例占24.35%,二者C反应蛋白升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观察血C反应蛋白、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临床常用炎性指标变化对鉴别儿童肺炎病原、帮助指导诊断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骨折的不同固定方法并评价不同方法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6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74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骨折类型及内固定方法,并随访其疗效。结果:经过0.5-8年随访,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组骨折愈合率95.7%,股骨髁支持钢板的骨折愈合率为82.3%,均无1例感染。动力加压钢板(DCP)的骨折愈合率为73.3%,动力髁部螺钉(DCS)的骨折愈合率为84.2%,2组中各有2例和l例出现骨不愈合或延迟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5个月、6.5个月、7个月和6个月。结论:根据股骨远端骨折类型,选择不同的内固定物。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适应证广,操作方便,固定坚强,有利于早期下床,而动力加压钢板、髁支持钢板和动力髁部螺钉对关节没有破坏,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肾脏病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超过3个月.药对是最简单的中药复方形式.慢性肾脏病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何灵芝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师古创新,辨病与辨证结合,结合现代药理学,善于运用药对起效,或祛风除湿、补肾固涩,消除蛋白尿;或补肾壮阳、活血化瘀及通利二便,使浊毒从二便而去;或疏风解毒利咽治疗慢性咽炎,去除诱因;或在补肾宁心的同时结合现代药理学,使用具有保护肝脏的药物提高患者对免疫抑制剂的耐受性,改善患者的症状,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龙海林 《医学综述》2011,17(16):2500-2503
心率变异性(HRV)是心脏自主神经均衡性的定量指标,常用于心脏神经系统功能变化的监测。常用麻醉药在麻醉诱导和维持中对HRV的影响,使心脏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张力及其平衡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心血管功能的稳定,对机体特别是并发心脏疾病者产生不利影响。围术期HRV分析不但可以监测麻醉药对心脏神经功能的影响,还可以预测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18.
因特网医学信息常用检索技巧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分析布尔逻辑符、位置符以及截止符在光盘检索与因特网检索中的差异,介绍免费检索期刊、全、医学书籍、国际医学会议等世界名网站的检索技巧。认为信息检索,尤其是因特网免费信息检索,对科学研究越来越重要,并已成为各种科学研究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3种社区常用复方降压制剂治疗高血压病的成本-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对纳入社区管理的高血压病患者216例应用3种复方降压制剂进行为期1年的治疗,并进行经济学分析.3种不同复方制剂为:复方卡托普利(A组,70例)、珍菊降压片(B组,72例)、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C组,74例).结果 A、B、C 3组药物总成本分别为178.7元、281.1元和365.0元;对高血压降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6%、88.9%和91.9%,3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0、3.2和4.0;B、C组对于A组对降压的增量成本比为341.3元、56.5元.结论 3种复方制剂疗效均较好,从成本-效果比分析A组更符合药物经济学原则.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常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经济学。方法单一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患者300例人组,计算治疗期间的直接成本,包括药费、挂号费、检查费、住院费、非医疗费。并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减少量评价药物治疗疗效。结果289例患者完成研究,各组药物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氯氮平为参照,增量成本-效果比依次为利培酮(391.84)、阿立哌唑(1026.64)、齐拉西酮(1178.16)、喹硫平(2072.38)、奥氮平(2250.95)o结论氯氮平最具经济性,利培酮价格较低,成本-效果比和增量成本-效果比都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