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常分娩     
第二产程持续时间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新式头位分娩评分法对判断初产妇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分娩方式的临床价值;导乐与笑气吸入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2.
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是导致头位难产的原因之一 ,适时采用手法旋转 ,可降低剖宫产率 ,并可缩短产程 ,减少产妇痛苦[1] 。作者于 1999年 1~ 12月对 19例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孕妇施行了手法旋转 ,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同期我院分娩总数为 432例 ,其中总难产数 87例 ,占分娩总数的 2 0 .14% ;头位难产 72例 ,占难产总数的 82 .76 % ;枕横位及枕后位 35例 ,占头位难产总数的48.6 7%。我们对其中 19例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施行了手法旋转 ,成功 18例 ,失败 1例 ,成功率 94.74%。孕妇年龄2 2~ 2 8岁 ,平均 2 5岁。初产妇 …  相似文献   

3.
胎头位置异常在头位难产中占的比例最高。持续性枕横位 ,持续性枕后位是导致头位难产重要原因之一。我院于2 0 0 0 - 0 1~ 2 0 0 2 - 0 1对 38例持续性枕横位、持续性枕后位的患者施行了徒手旋转。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2 0 0 0 - 0 1~ 2 0 0 2 - 0 1,我院共分娩胎儿 831例 ,其中 ,难产2 78例 ,占分娩总数 33 5 % ;头位难产 2 0 6例 ,占难产总数74 1% ;持续性枕横位、持续性枕后位 6 1例 ,占头位难产总数2 9 6 %。本文作者对其中 38例年龄在 2 5~ 35岁间的初产妇 ,胎头方位为持续性枕横位、持续性枕后位实施徒手旋转。 38…  相似文献   

4.
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预防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是头位难产的主要异常胎方位。常需经各种难产手术结束分娩,给母婴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我们从1995年1月~2003年12月在住院分娩的1236例产妇中选择80例枕横位、枕后位产妇并采取了综合性的预防措施。明显降低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的发生率,减少了母婴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是导致头位难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持续性枕后位又是剖宫产和阴道手术的主要原因之一。困此在产程中纠正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日益受到产科工作者的重视。我们从2004年1月~2005年12月对我院60例产妇在分娩活跃期实施体侧卧位法纠正胎方位,使难产转为顺产  相似文献   

6.
牛桂聪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9):110-110
目的:总结分析手法旋转术处理持续性枕横位与枕后位难产经验,降低剖宫产率。方法:对2001~2008年2812例产妇分娩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1~2008年2812例产妇中,难产723例,占分娩人数的25.7%,其中头位难产545例,占75%;头位难产中持续性枕横位与枕后位难产408例,占75%。利用手法旋转术处理成功顺产362例,成功率88.7%。结论:准确的手法旋转术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7.
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徒手旋转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致头位难产时,手转胎头,使难产变为顺产的技巧.方法 在头位难产枕横位、枕后位时,以手转胎头为枕前位,使分娩结局改变.结果 手转胎位成功率,以产程进入活跃期后先协助胎头俯屈再协助旋转为高.结论 手转胎头是头位难产的重要方法,与产钳及胎头吸引器转胎头相比较,更安全、有效、易掌握.胎头内旋转在第一产程末及第二产程初完成,选择适当的时机和方法,手转胎头,使难产变为顺产,可有效降低阴道助产及剖宫产率,降低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自由体位对初产妇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分娩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4例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初产妇进行抽样,依据不同体位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依据产妇自身状况自由择取体位(侧卧位、坐位、卧位或蹲位)进行分娩,对照组应用截石体位进行分娩,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状况。结果:实验组产程异常发生率(50.00%)明显低于对照组(80.95%),产程短于对照组,且顺产率(85.72%)明显高于对照组(59.52%),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初产妇应用自由体位分娩更为人性化,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对侧侧俯卧位纠正持续性枕后位和持续性枕横位7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燕 《青海医药杂志》1998,28(10):25-26
头位难产发生率高,有报道占分娩总数的23.98%,占难产总数的81.62%[1],而持续性枕横位和持续性枕后位的发生率最高。通过对70例持续性枕横位和持续性枕后位采取改变母体体位(对侧侧俯卧位),加强产力,积极治疗水肿宫颈,变难产为顺产,成功率达80...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持续性枕横位经阴道分娩的产程特点及分娩方式。方法 对1999年1月~12月我院经阴道分娩的持续性枕横位前100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枕前位的100例初产妇(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持续性枕横位者,经阴道分娩过程中宫缩乏力比例明显增加;产程各期时间均明显延长,尤其进入活跃期最速阶段后,产程进展缓慢;产钳助产率明显增加。结论 持续性枕横位是难产的主要原因之一,产程中主要表  相似文献   

11.
胎头位置异常是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其中以持续性枕后位(POPP)和持续性枕横位的发生率最高。国内有资料报导:持续性枕横位经积极处理后自然分娩率达90.5%;而枕后位剖宫产率为70.93%。笔者对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本院分娩的324位枕后位孕妇作回顾性研究,发现经积极处理后持续性右枕后位(简称右枕后位)比持续性左枕后位(简称左枕后位)较容易转为枕前位并经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12.
邵银雪 《大家健康》2014,(8):297-298
目的:了解自由体位对初产妇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分娩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4例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初产妇进行抽样,依据不同体位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依据产妇自身状况自由择取体位(侧卧位、坐位、卧位或蹲位)进行分娩,对照组应用截石体位进行分娩,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状况。结果:实验组产程异常发生率(50.00%)明显低于对照组(80.95%),产程短于对照组,且顺产率(85.72%)明显高于对照组(59.52%),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初产妇应用自由体位分娩更为人性化,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持续性枕横位和持续性枕后位的诊断和处理原则。方法 对 2 48例持续性枕横位和持续性枕后位进行分析 ,并与 2 5 0例无骨盆异常的头位分娩者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剖宫产、胎吸助娩、产程延长、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升高 (P <0 .0 1)。结论 产程中及时做出正确诊断和处理 ,可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胎头衔接不良造成的持续性枕后位,给分娩带来程度不同的困难及危险,是造成头位性难产的主要原因,处理不当对母婴危害很大,产科工作者必须充分了解这些异常情况,才能有效地预防枕后位的发生,提高分娩质量和经阴分娩率,将难产转化为顺产.  相似文献   

15.
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属头位难产。本文对我院116例持续性枕横位与枕后位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提高对持续性枕横位与枕后位处理的认识,现报告于后。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1995年1月至1997年12月住院分娩2048例,诊断为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  相似文献   

16.
体位矫正及手法旋转枕横位及枕后位6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是导致头位难产的原因之一,及早发现和适时处理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妇痛苦,同时也降低了剖宫产率。1998年1月~1999年1月我们对60例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孕妇施行了体位改变及手法旋转矫正胎方位,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1998年1月~1999年1月分娩总例数1368例,其中难产274例,占分娩总数的20.02%;头位难产221例,占难产总数的80.66%;枕横位及枕后位106例,占头位难产总数的47.96%。我们对其中60例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施行了体位矫正和〔或〕手法旋转,成功56例,成功率为93.3%。孕妇年龄22…  相似文献   

17.
枕位异常是造成难产的原因之一,在分娩过程中,胎头以枕后位或枕横位衔接,在下降过程中,胎儿枕部因强有力宫缩,绝大多数能向前转135°或90°,转成枕前位而自然分娩。若胎头枕骨持续不能转向前方,直至分娩后期仍然位于母体骨盆的后方或侧方;致使分娩发生困难,称为持续性枕后位或持续性枕横位。本文将我院125例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的产程特点进行分析,以加深对此类型头位难产的重视,及早诊断和正确处理。1临床资料 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至1999年12月分娩的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的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徒手纠正持续性枕后位、持续性枕横位的效果。方法:对产程进入活跃期的枕后位、枕横位60例,经加强产力、改变体位等仍不能转为枕前位,对产程阻滞的持续性枕后位、持续性枕横位给予徒手纠正。结果:徒手纠正持续性枕后位和持续性枕横位,可改善胎头俯屈,减少难产发生,成功率76.7%,效果明显。结论:及早纠正持续性枕后位和持续性枕横位,能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徒手旋转持续性枕后位 枕横位12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徒手旋转胎头处理持续性枕后(横)位在降低头位难产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住院分娩4 232人数中123例活跃期产程异常,子宫颈口扩张4 cm~10 cm,胎头位置持续性枕后(横)位的孕妇,分为2组,Ⅰ组宫口开大4 cm~7 cm,Ⅱ组宫口开大≥8 cm,右枕后(横)位作顺时针旋转,左枕后(横)位作逆时针旋转为枕前位.结果:Ⅰ组中51例,自然分娩24例,成功率为47.1%.Ⅱ组中72例,自然分娩65例,成功率91.6%.头盆评分越高成功率越高.头盆评分≥8分,成功率95.5%,头盆评分=6分,仅为43.3%,P<0.05.结论:严密监测产程,适时徒手旋转胎头处理持续性枕后横位,可显著增加自然分娩率,降低手术产率,有利于保障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20.
胎头位置异常是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丽持续性枕后位是头先露中常见的异常胎位,占头位难产的首位。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为头位异常中的两种表现,因胎头位置异常,使胎头不能以最小径线适应骨盆的最大径线,导致胎头下降受阻而造成头位难产,若能及时做出诊断并及时处理,可变难产为顺产,减少剖腹产率及新生儿并发症、后遗症的发生率,本文就我院几年来采用手法复位处理此类异常分娩,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