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牙龈出血情况的调查表明:HAPC患者牙龈出血非常常见,其发病率高达90%以上,且牙组出血程度较重。讨论HAPC患者易患牙龈出血的原因时,作者认为主要原因是(1)高原缺氧所致的微循环障碍直接引起毛细血管壁损害,(2)缺氧使毛细血管密度增加和管腔扩张,(3)缺氧因素所致凝血机制紊乱引起的出血倾向,(4)牙龈组织损伤修复缓慢继发细菌感染等因素综合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2.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是青藏高原地区的多发病,在高原低氧环境中,由于缺氧使一些人红细胞代偿性调节紊乱,导致身体各系统病理生理性改变。迄今,对该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严重地影响高原地区人民的生命及健康,我们利用磷脂酰丝氨酸(PS)反应进行细胞凋亡的研究。对细胞来说死亡有两种形式,即坏死和凋亡。机体在正常情况下,消除自身多余细胞是以凋亡形式发生的,为了解HAPC患者消除多余细胞或受损细胞,我们进行了细胞凋亡的研究,以探讨细胞凋亡与HAPC发病机制关系。  相似文献   

3.
那曲部队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altitudepoly-cythaermia,HAPC),是高原缺氧环境中移居与世居者的常见病,该病可引起人体多器官系统损害①。七十年代末西藏医科所曾对西藏三个地区HAPC进行调查②,岑维浚81年对拉萨、安多、土门等部分居民调查③,其后少见对HAPC的调查报告。本文通过98年5月对居住那曲黑河镇(海拔4520米)部分部队干战体检测定血色素进行分析,以了解HAPC患病的一些因素。1.对象及方法1.l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均为居住那曲部队干战,共计366人,全部为汉族男性,年龄20-M岁,居住时间215年。1.2方法均于上午时间采…  相似文献   

4.
姜正谦 《西藏医药杂志》1990,11(1):70-71,75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是指人体长期生活在高原环境,由机体慢性缺氧所引起的红细胞增长过度而出现的综合症候群。实验室检查为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显著增高,病理改变为各脏器组织充血、血流淤滞及缺氧性损害,临床症状表现复杂,早、中、晚三期均表现出一定的特点。在该病的全过  相似文献   

5.
高原健康人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浆EPO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高原人血浆EPO测定,探索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的发病机理。方法:采用酶标法规定111例血浆EPO。结果:藏族健康者36例,EPO均值为6.13mlU/ml;汉族健康者36例,均值为10.69mlU/ml;藏族HAPC20例,均值为13.06mlU/ml;汉族HAOC19例均值为61.24mlU/ml。结果提示:汉族无论健康组还是HAPC病人组都高于藏族;且HAPC病人EPO含量高于健康者。结论:在高原低氧环境下,EPO增加可使RBC增多,从而引起HAPC,但这不是唯一的因素,有关调控机制正在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益心康泰胶囊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生活在拉萨地区(海拔3658m)57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服用益心康泰胶囊前及服药40天(每日2次,每次2粒)后观察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服用益心康泰胶囊后全血低切粘度[ηb(低切比)]、全血高切粘度[ηb(高切比)]、血浆粘度(ηP)、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总数(RBC)降低明显(P<0.05)。结论益心康泰胶囊具有降低全血低切粘度[ηb(低切比)]、全血高切粘度[ηb(高切比)]、血浆粘度(ηP)、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总数(RBC)的作用,在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改善微循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altitudepolycythemia,HAPC)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高原病,至今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其人群患病率在南美安第斯山区为1%.在北美科罗拉多高原地区约1.25%,在西藏高原为2.19%,在高海拔的那曲地区为12.95%[2]。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男性高于女性,移居人群高于世居人群,严重影响高原地区生活人群的身心健康,是并发高原脑血栓和脑出血的危险因子。一、近几年来一段研究情况目前普遍认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根本原因是高原低氧,但其发病机理是多样而复杂的。有人研究认为HAPC的发病同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血清尿酸的水平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HAPC)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移居阿里地区狮泉河镇(海拔4300m)的65例HAPC患者、同海拔70例高原健康人,采集静脉血进行血清尿酸含量的检测。结果 HAPC组血清尿酸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高原缺氧环境可致外周血液红细胞破坏增多、核酸转换增多、嘌呤代谢终产物—血尿酸产生过多,血尿酸参数增高,呈显著改变,在HAPC患者表现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HAPC)患者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含量变化,以了解ET、NO在HAP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34例HAPC患者和32例健康对照组,清晨抽取空腹肘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ET,硝酸还原酶法比色测定NO。结果HAPC组血浆ET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而血浆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HAPC治疗中,降低ET和提高NO水平,可能对提高HAPC的疗效和预防HAPC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芬 《天津医药》1998,26(12):747-749
目前国内对慢性缺氧时红细胞的变化研究较多,但对急性缺氧时人的红细胞表面和结构改变报道较少,国外报道也多为动物实验,且对红细胞表面变化的认识尚未取得一致。我们测定了9名健康成人从2260m亚高原快速进入3100m、3500m高原后红细胞的七项参数,探讨急进高原后红细胞表面结构改变。 对象与方法 1.对象 为久居西宁地区初进高原的健康汉族  相似文献   

11.
在正常人体内 ,每天约有 10 %的红细胞 (RBC)自然地衰老死亡 ,同时机体又能不断地形成相应数目的网织红细胞加以补充 ,从而使机体内的红细胞数目保持动态平衡 ,不论任何原因引起成熟RBC和未成熟RBC之间、RBC生成和RBC死亡之间的平衡失调。破坏这种稳态 ,都会导致疾病〔1〕。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HighAltitudePoly cythemia ,HAPC)就是这些平衡失调的结果 ,高原缺氧环境下影响这些平衡的任何环节、任何因素都是引起HAPC的可能因素。红细胞的根本来源是多向造血干细胞 ,这种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  相似文献   

12.
溶栓胶囊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溶栓胶囊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治疗组HAPC患者32例,口服溶栓胶囊2粒,bid,疗程1个月,检测患者服药前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药抑制物(PAI-1)活性和凝血因子Ⅰ含量,并以健康的移居34例进行对比,不用任何药物。结果:汉族男性服药1个月后患者t-PA活性升高(1.53±0.23) U&;#8226;mL-1(P<0.05),PAI活性降低(0.66±0.10) U&;#8226;mL-1(P<0.05),Fbg含量降低(2.23±0.78) g&;#8226;L-1(P<0.05)。结论:溶栓胶囊可有效改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液凝血纤溶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13.
高原人群高血粘度发生率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居住高原人群高血粘度发生率的相关因素,预防和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方法 检测居住西藏林芝地区人群的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血糖、血脂结果,根据检测结果分析相关人群血粘度的变化。结果 久居高原人群的红细胞压积结果普遍在平原地区参考值的高线上或高于参考值范围,特别是40岁以后的中老年龄段。结果 高出参考值范围更加明显,升高比率更加显著,红细胞压积男〉0.54、女〉0.47的人群90%以上为中老年人,有一小部分人红细胞压积高达0.70以上;血红蛋白结果高于平原地区参考值范围男性占50%以上,女性接近50%;高血糖、高血脂比率也不低。结论 居住高原人群由于环境缺氧,血液中红细胞数代偿性增加,使红细胞压积升高,血红蛋白增加,引起内粘度升高,使红细胞的变形性下降,引起全血粘度升高;部分人血糖和血脂升高是引起血粘度升高的另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4.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下简称多血症)是慢性高原病常见类型之一。由于高原(主要指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地区)气压低缺氧,人体在低氧环境影响下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红细胞不仅数量增多,体积亦增大)代偿性增加为特徵。这  相似文献   

15.
高原地区红细胞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的正常标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平原地区血液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简称三红,下同)我国已有公认和沿用的正常标准。因血红蛋白有合氧及二氧化碳的能力,故在高原环境的低气压,氧分压低的情况下,影响血氧的饱和度,已为高原生理研究中所证实。机体对高原缺氧的反应,首先是从  相似文献   

16.
在正常情况下,成人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是相当稳定的,但是当机体暴露高原低氧环境后血液红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反之机体回归平原后,增高的红细胞可恢复正常,基于以上现象导在1906年,Carnot和Deflander首先提出有一种体液因素可以调节红细胞生成[1]。1950年前后,有几位研究者已能直接证实血中存在着这种激素类红细胞生成因子,因为它不影响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生成,所以将其命名为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简称EPO)-”‘。近30年来,EPO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现综述如下。EPO的分子生物学和药物学人的Epo是一种分子量约为34000…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郭峰建立的方法,检测了34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及血清中红细胞免疫粘附调节因子的活性水平,并探讨了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Hb与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血清中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率和抑制率的关系。结果显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红细胞Q_(3b)受体花环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明显增高,(P<0.01),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率明显降低(P<0.01),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率明显升高(P<0.01);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率与Hb呈负相关,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率与Hb呈正相关。提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红细胞数的增加影响红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比较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肺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的变化,探讨高红症肺功能受损的原因及危险因素。方法测定30例高红症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肺功能,并就肺通气和弥散功能方面进行比较。结果高红组患者肺功能各项通气指标(VCMAX、FVC、FEV1、FEV1%FVC、PEF、FEF25、FEF50、FEF75、MMEF75/25)及弥散指标(TLCO/VA)均降低。结论高红症患者有明显的肺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肺泡通气量明显降低和(或)弥散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19.
红细胞增多对红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阐明红细胞增多,血液粘滞性增加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观察了16名高原健康人和15名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血液粘滞性和红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变化,以及运动前后心搏指数、心率、血氧饱和度及血压的变化。结果表明病人的血液粘滞性、血压及外周阻力增加,而心搏指数和心指数降低。心搏指数与血球比积及2.24和224.00see-1切变率下血液粘滞性呈负相关。病人的运动耐受时间缩短、运动时心指数和血压增加的程度低于健康人,而血氧饱和度下降比健康人更加明显。以上结果提示,高原红细胞增多病人,心血管功能和运动能力降低是血液粘滞性增加和氧自由基形成增多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现状,以确定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1年10月以非贫血为主要原因住院的1 800例6个月~6岁儿童的临床资料,对其血常规红细胞系列参数及贫血状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被检出的1 800例儿童中异常情况为:红细胞(RBC)降低352例,占19.56%;红细胞压积(HCT)低于正常1 017例,占56.5%;红细胞平均体积(M CV)低于正常1 086例,占60.33%;血红蛋白含量(M CH)低于正常731例,占40.61%;血红蛋白平均浓度(M CHC)低于正常154例,占8.56%;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增高336例,占18.67%;血红蛋白(Hb)降低326例,占18.11%。轻度贫血265例,占14.72%;中度贫血60例,占3.33%;重度贫血6例,占0.33%。随着年龄的增长,贫血率逐渐减少,即6个月~2岁儿童与4~6岁儿童贫血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龄段之间红细胞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期缺铁性贫血仍多见,其主要表现在红系中的Hb低,HCT小,M CV,M CH,M CHC低于正常,归类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而M CV,M CH降低率明显高于Hb降低率者,即存在隐性贫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