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探讨了《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第9条竹叶汤方证,认为本证病机属于感受风邪,营卫闭阻,阳气不得宣达。"面正赤,喘"非虚阳上越,而是阳气不得宣达所致。但因病起产后,易发痉病,散表之药竹叶、葛根、桂枝都兼有舒筋活络的作用;内有气血耗损,若单纯发汗,恐因汗而导致虚脱,所以以参、附内固里气,仍属表里双解,扶正祛邪法。  相似文献   

2.
古今医家对《金匮要略》中“竹叶汤证”的病机存在着不同的解读方法,大多认为竹叶汤证中出现的“发热、面正赤,气喘”等症状是由于虚阳上越而引起的,现如今,高校教材也同样采用上述的观点。但笔者经过对相关医书细致研读和仔细分析后,认为该条文中产生“发热、面正赤,气喘”等症状的病机并非是虚阳上越,而是由于外感风邪闭郁不得发散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竹叶石膏汤出自《伤寒论》第397条,主治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者.竹叶石膏汤证病机为余热仍炽、津气两伤、痰饮内停,其主证除虚羸少气、气逆欲吐外,尚有发热、心烦、便秘溲赤、潮热盗汗、舌红少苔或苔白腻、苔薄黄腻等.临床应视"虚""热""湿"之盛衰而变化方中药、量,随证加减用之.  相似文献   

4.
5.
竹叶石膏汤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叶石膏汤出自《伤寒论》,由竹叶、石膏、人参、麦冬、半夏、粳米、甘草等组成.具有清虚热、益气津之功效.主治伤寒解后,余热不清,气液两伤,胃失和降之证而设.笔者据其作用,用于下述诸证,获效满意,兹介绍如下.1 精液不液化症李××,29岁,1994年3月16日初诊.婚后3年不育,射精费力,易汗.平素喜凉怕热,口渴喜饮,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竹叶石膏汤治疗脑出血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患者根据药敏使用抗感染药物的同时,加用竹叶石膏汤加减.结果 治愈40例,占76.92%;死亡8例,占15.38%;自动出院4例,占7.7%.结论 竹叶石膏汤治疗脑出血肺部感染能明显改善症状,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7.
我们近几年来采用中药加味竹叶石膏汤治疗临床以头前为主诉,而又无明确诊断或诊断为副鼻窦炎者。选出3年来有详细门诊记录,并随访至少汪年未发的120例。年龄4 ̄12岁,就诊时头痛持续最长者24个月,最短者3个月,并以同期因头痛就诊。年龄、诊断相似,拒绝中药治疗的120例为对照组,治疗组有110例治愈,随访至少一年不复发,多数用药6剂,最长用药18剂,治愈率95.6%;对照组用西医惯用治疗法,仅50例治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竹叶石膏汤治疗肺癌胃阴亏虚型化疗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肺癌胃阴亏虚化疗呕吐患者按照数字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取甲氧氯普胺进行止吐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竹叶石膏汤治疗。观察至化疗后第7天临床疗效、恶心呕吐情况及不良反应率,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均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评分。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恶心呕吐分度轻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均有一定的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竹叶石膏汤治疗胃阴亏虚型化疗呕吐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呕吐症状。  相似文献   

9.
1995年元月~ 1999年 5月 ,笔者在西医常规用药基础上 ,运用竹叶石膏汤加减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患者 34例 ,收效较为满意 ,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34例中 ,男 2 9例 ,女 5例 ;年龄 2 5岁~ 45岁 ;职业 :工人 18例 ,农民 11例 ,干部 5例 ;病程 1~ 3天 2 8例 ;3天以上 6例。本组病例均经化验血小板明显减少 ,尿内出现蛋白和红血球 ,少数重症患者尿内发现有管型。均为在发热期收治。2 治疗方法在西医常规用药基础上 ,运用竹叶石膏汤为主辨证治疗。基本方 :淡竹叶 15g ,生石膏 35g,法半夏 10g ,党参 15g ,麦冬 12g ,粳米 15g ,甘草 4…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吴茱萸汤的证治特点。[方法]以精究病源、深探方论、解析药说的方法并结合《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等相关原文,对吴茱萸汤的相关条文、病证病机、方药解说、证治机联等四个方面进行探析,并举验案以作示例。[结果]吴茱萸汤为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的常用方,能除表里内外之痰饮,消三焦弥漫之水气,有温中下气止痛、补虚益气化痰、逐风邪开腠理、消冷实利五脏之功。以不能食、饮水则哕、呕吐吞酸、头痛胁胀、胃冷腹痛、胸满下利、手足逆冷、脉弱或关脉弦迟等为辨证要点。所举验案辨证属太阴病、痰饮病,以吴茱萸汤加减,疗效显著。[结论]吴茱萸汤为临床常用方,可治三阴病,疗三焦病,亦可根据痰饮水气结聚之不同部位、气血津液亏损之不同程度,将吴茱萸汤酌情应用于腹满寒疝病、胸痹心痛病、奔豚上气病、虚劳病、积聚病的治疗之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竹叶石膏汤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降糖降脂及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饮食结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复制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竹叶石膏汤低、中、高剂量组(剂量分别为3.6、7.2、14.4 g·kg~(-1)·d~(-1)),二甲双胍组(0.15 g·kg~(-1)·d~(-1)),每组10只。以空腹血糖、尿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胰岛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为主要指标,观察竹叶石膏汤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竹叶石膏汤可不同程度降低大鼠空腹血糖、尿糖,及糖化血红蛋白、TC、TG、MDA水平(P0.05),升高SOD活力和血清胰岛素水平(P0.05),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竹叶石膏汤对糖尿病有较好的降糖降脂及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出自《金匮要略》,指当无形病邪与有形实邪相合时,应根据其所相合情况的不同,施以恰当的攻逐方法以祛除有形实邪,从而使无形病邪无所依附而祛除。张仲景所谓无形之邪包括热邪、暑邪、寒邪、风邪、疟邪等;有形实邪包括水湿痰饮、宿食、瘀血等。无形之邪与有形实邪相合的类型共有热邪与水湿相合、寒邪与水湿相合、风邪与水湿相合、暑邪与水湿相合、热邪与痰饮相合、寒邪与痰饮相合、疟邪与痰饮相合、热邪与宿食相合、寒邪与宿食相合及热邪与瘀血相合10种。临床中,可根据两邪相合类型的不同,通过发汗、利小便、泻下、涌吐、下血、排脓等方法攻除有形实邪,使无形病邪无所依附,从而达到共同祛除两邪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吴茱萸汤证病机分析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吴茱萸汤证基本病机进行分析,认为吴茱萸汤适应证为肝寒证,并结合李士懋临床经验提出其辨证要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当归芍药散治疗病证的规律.方法:收集338例使用当归芍药散治疗的医案,分析患者症状、性别、舌脉及中西医诊断.结果:归纳出当归芍药散证的易发人群、临床证候特征及涉及的常见疾病.结论:当归芍药散发病对象多为中青年女性,临床证候特征以脾、肝症状为主,常用于妇科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膏方源流考     
中医丸、丹、膏、散、酒、汤、露、锭八种剂型里包含中药膏方。膏方既可治疗慢性消耗性疾病,又可滋补大病过后的虚弱病体,是兼顾治病与补虚双重作用的良剂。膏方最早的记载出自《山海经》;我国发现的最古老医方《五十二病方》中亦有膏剂三十余方;《黄帝内经》对膏方的制作和使用方法也有描述,有马膏、豕膏等记载;《金匮要略》记载了用大乌头煎煮熬制成膏体来治疗寒疝腹痛病,是将膏方作为内服用途的最早的记录;唐宋时期膏方不仅从制备和使用方法上有了新发展,也扩大了膏方临床适用范围,膏方在这一时期基本成形;明清时期膏方制剂工艺早已成熟,命名更加明确;近现代,在上海、江浙及广东等东南沿海地区,膏方使用广泛,尤以上海最为出名。现代膏方注重发挥脾胃的作用,重视膏方炮制与治疗作用,将膏方的发展推向了新高度。  相似文献   

16.
泻心汤类方方证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泻心汤出自仲景《伤寒论》,均为痞证所设,但各方的应用范围与方证特点同中有异。以《伤寒论》中原文为基础,对五泻心汤的方证做比较与总结,以求在临床上合理运用,继承与发扬仲景辨证论治精神。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内金匮肾气丸汤联合穴位敷贴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10月南阳油田总医院的76例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病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在常规西医药治疗同时用金匮肾气丸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观察两组疗效、肺功能参数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7.37%)高于对照组(8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功能参数中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呼气峰值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上升幅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及总积分降幅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匮肾气丸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非急性发作期内的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旋覆代赭汤在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患者时,促胃肠动力作用的量-效关系。[方法]将108例2010年2月至2012年1月我院门诊和住院脾胃虚弱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加服大剂量(1两为15.625g)旋覆代赭汤;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加服剂量(1两为3g)的旋覆代赭汤。两组用药均1剂/d,连用4周后判断疗效。免疫组化法观察治疗前后血浆中胃动素(MOT)、血管活性肠肽(VIP)、胃泌素(GAS)的分布变化。[结果]治疗组血浆中MOT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VIP的表达明显减少(P0.01)、血浆GAS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旋覆代赭汤的促胃肠动力作用可能与血浆中MOT的含量显著升高和VIP与GAS的表达降低有密切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9.
探讨加味真武汤治疗阳气虚衰型心衰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真武汤是汉代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其功效为温肾利水。文章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加味真武汤(制附子10 g,茯苓15 g,白术15 g,白芍15 g,丹参20 g,川芎15 g,当归15 g,泽泻15 g,葶苈子15 g,甘草10 g)治疗阳气虚衰型心衰病,避免了西药的副作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