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是存在于所有细胞和组织中的看家酶,是磷酸戊糖旁路代谢的起始酶,它提供戊糖用于核酸合成,提供还原型辅酶(NADPH),用于各种生物合成及维持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膜的稳定性。G-6-PD缺陷是人类最常见的酶缺陷病,全世界约4亿人受累。G-6-PD缺乏症临床表现变化较大,从无症状到药物或感染造成的急性溶血、蚕豆病、慢性非球形细胞溶血性贫血、新生儿黄疽甚至核黄疸。在中国南方、东南亚、地中海沿岸国家G-6-PD缺乏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的主要病因。现将近年来国内外对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G-6.PD缺乏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情况,为临床防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做G-6-PD筛查,阳性者用G6PD/6PGD比值定量法进行确诊.使用重氮法测定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结果 1 281例G-6-PD缺乏的新生儿高胆红素患者172例,发病率为13.4%,显著高于对照组(X2=98,P<0.005);其中显著缺乏组发病率为21.2%,显著高于中间缺乏组(X2=61.6,P<0.005);男性发病率为18.8%,显著高于女性(X2=35,P<0.005).结论 G-6-PD缺乏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单次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酶)缺陷所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38例G-6-PD酶缺陷所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IVIG 1g/kg静脉滴注一次,对照组给予IVIG500mg/d静脉滴注,连用3天。结果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光疗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单次大剂量静脉注射IVIG治疗红细胞G-6-PD酶缺陷所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一种有效而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贵港市新生儿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筛查率及阳性率.方法 生后应用脐静脉血进行G-6-PD缺乏症筛查,用G6PD/6PGD比值法.结果 G-6-PD缺乏症筛查阳性率为5.56%.男女婴筛查阳性率分别为6.91%、3.86%,差异有显著性,p=0.000 (P< 0.01);筛查阳性者男女婴G-6-PD活性分别为0.68±0.18、0.79±0.15,差异有显著性,p=0.000 (P< 0.01).结论 G-6-PD缺乏症在我市发生率高,男婴明显高于女婴,男婴G-6-PD活性明显低于女婴.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可早发现G-6-PD缺乏症,及时对G-6-PD缺乏症引起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干预,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从而减少残疾儿童的发生,对于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G-6-PD缺乏症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珊珊  罗成贵  黄永月 《广西医学》2005,27(8):1214-1215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erythrocytegluoose-6-phos-phatedehydyoenass,G-6-PD)缺乏症为不完全性显性遗传病,在我国它是遗传性红细胞酶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我市地处南方,为少数民族地区,是该病的高发区。在新生儿期,诱发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较复杂,G6-PD缺乏者为重要因素。本文总结我院2000年至2003年收住院的1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例,对其病因、诱因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G-6-PD缺乏症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心肌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G-6—PD缺乏症的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对心肌损害。方法 30例G—6-PD缺乏症新生儿分别于入院时(治疗前)和治疗后(显性黄疸消退后)抽血测定心肌酶、肝功能、肾功能等,部分病人同时作心电图检查,并与15例正常新生儿进行比较。结果 30例G—6—PD缺乏症患儿心肌酶及同功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尤以CK—MB活性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CK—MB升高与黄疸程度呈正相关(r=0.487、P<0.01)。治疗前后,高未结合胆红素心肌酶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 新生儿高未结合肥红素血症可出现心肌损害,与黄道出现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采用试纸法筛查 5 0例孕后期孕妇及其丈夫G -6 -PD活性 ,对任何一方有G -6 -PD缺乏者 ,则给孕妇预防性服用鲁米那 ,每晚 6 0mg ,直至分娩 ;待分娩后又立即测定新生儿的G -6 -PD活性 ,如有缺乏 ,也给新生儿预防性服用鲁米那 ,每次 5mg ,每日 3次 ,共 5天 ,以预防G -6 -PD缺乏性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结果表明 ,经此措施预防的 9例G -6 -PD缺乏的新生儿 ,无一例发生高胆红素血症 ,获得显著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高胆)光疗时溶血的机理及其预防。方法将G-6-PD正常与缺陷高胆光疗病人随机分为维生素E干预组和对照组,动态测定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R—SOD)、血浆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u-SOD)、丙二醛(MDA)、活性氧(ROS)、总胆红素(TB)、血红蛋白(HB)及光疗指数,与正常新生儿组测定值比较。结果各组30例,光疗前:干预组与对照组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G-6-PD正常高胆组比正常组MDA高、R-SOD低,P<0.01或0.05;G-6-PD缺陷高胆组:比正常组MDA、ROS高,R-SOD、T-SOD、CuZn-SOD及HB低,P<0.01或0.05;比G-6-PD正常高胆组T-SOD和HB低,ROS高,P<0.01或0.05,光疗中:G-6-PD缺陷高肝干预组,R-SOD、T-SOD、Cu-SOD均升高,与G6PD正常高胆干预组(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ROS下降,光疗48h时降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水平,P>0.05;光疗24h时MDA下降比对照组幅度大,P<0.01;但光疗48h时MDA下降所至稍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36、48h时光疗指数小于对照,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HB差异缩小至无显著性。G6PD缺陷高胆对照组:光疗24h时ROS、MDA显著增高,HB下降、光疗指数大,比对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G6PD缺陷高胆光疗后:干预组R-SOD、T-SOD、CuZn-SOD提高,MDA、ROS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HB下降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HB显著性下降,P<0.01;G6PD正常高胆光疗后:干预组R-SOD升高,HB、MDA、ROS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对照组HB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光疗可致高胆患儿抗氧化能力进一步下降,氧自由基、脂质过氧化损伤参与加剧光疗时溶血。氧自由基、脂质过氧化损伤机制在G6PD缺陷高胆患儿光疗致溶血中起重要作用,抗氧化剂和过氧化脂质消除剂防治光疗时溶血有效。  相似文献   

9.
早期干预与G-6-PD缺乏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红细胞葡萄糖 - 6 -磷酸脱氢酶 (G- 6 - PD)缺乏新生儿黄疸并发胆红素脑病的高危因素。方法 :以 1 991~ 2 0 0 0年G- 6 - PD缺乏新生儿黄疸并发胆红素脑病足月儿 31例为观察组 ,2 0 0 0年 G- 6 - PD缺乏新生儿黄疸无胆红素脑病足月儿 31例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血清胆红素、间接胆红素 /白蛋白 (B/ A)、出生体重、开始治疗时间等与胆红素脑病的关系。结果 :开始治疗时间 >4 8h、足月小样儿、血清胆红素、B/ A比值 >0 .5均与胆红素脑病密切相关。结论 :对 G- 6 - PD缺乏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干预是预防 G- 6 - PD缺乏胆红素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张又祥  肖雪  邓礼  于力 《广州医药》2009,40(1):32-34
目的探讨新生儿G-6PD缺陷合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光疗效果的影响。方法184例患高胆红素血症的足月顺产新生儿,除外早产、低体重儿;胎盘、脐带、羊水异常;窒息、肺炎、内脏出血、头颅血肿、败血症;ABO溶血症、红细胞增多症、婴儿肝炎综合征等疾病。根据G-6PD活性分为3组:G-6PD轻度缺陷组45例,重度缺陷组33例,感染组(G-6PD正常组)106例。入选患儿给予蓝光治疗,按常规保护好眼睛和会阴部后,置双面蓝光治疗箱,每天照射12小时,连续5天。光疗前3天,每次给予苯巴比妥片和维生素B2片各5mg,每日3次,口服。在光疗前、光疗后3天和5天各取静脉血3ml,测定血常规、红细胞G-6PD活性、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胆汁酸、转氨酶和γ-谷酰转肽酶。结果光疗前总胆红素水平在3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光疗5天后G-6PD重度缺陷组总胆红素水平显著高于G-6PD轻度缺陷和感染组(P〈0.05);G-6PD重度缺陷组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G-6PD轻度缺陷组和感染组(P〈0.05);γ-谷酰转肽酶的水平在3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光疗可能会加重G-6PD缺陷患儿溶血的风险,应从严掌握光疗指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病并急性溶血的临床诊治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新生儿G—6—PD缺陷病并急性溶血的诱因、诊治情况,并对早产儿组与非早产儿组其胆红素脑病发生率及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诱因以感染占首位(56%),胆红素脑病发生率高(9%),早产儿组与非早产儿组对照其胆红素脑病发生率(P<0.05)及死亡率(P<0.01)均有显著差异。结论:①感染是G—6—PD缺陷病并急性溶血的首位诱因。②胆红素脑病可在血清胆红素值较低(最低为302umol/L)的水平上发生,早产儿发生率高。③除常规治疗外.可换血,但要严格掌握指征。④C—6—PD缺陷病合并感染、出血、酸中毒等因素,尤其是早产儿预后极差.更应予及早重视(如防治感染、止血、纠酸等)。  相似文献   

12.
婴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病的特点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婴儿红细胞葡萄糖 - 6 -磷酸脱氢酶 (G - 6 -PD)缺陷病的特点与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 1995~ 2 0 0 0年儿内科住院的 1周~ 2个月 (不含 2个月 )的婴儿 310 4例 ,其中G - 6 -PD缺陷病患儿 2 39例。结果 G - 6 -PD缺陷病占同期住院患儿的 7 70 % ,占间接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 17 5 9% ,病死率为 5 0 2 % ,与肺炎的3 5 7%相近 (χ2 =0 88,P >0 0 5 )。合并高胆红素血症的占 10 0 0 0 % ,合并感染性疾病的占 38 4 9%、继发胆红素脑病的占 13 81%。结论 婴儿中G - 6 -PD缺陷病很常见 ,是高胆红素血症和胆红素脑病的首要病因 ,病死率也很高 ,提议将其列入本地区儿童疾病综合管理的范围 ,制定并推广预防的常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新生儿G-6-PD缺陷性黄疸的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对32例因G-6-PD缺陷导致黄疸的新生儿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静脉滴注,观察疗效,并与对照组比较。同时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红细胞辅酶Ⅱ(NADPH)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改换血治疗例数均少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辅酶Ⅱ含量高于对照组,MDA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对G-6-PD缺陷性新生儿黄疸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并可减少换血需求。其治疗机制与减少红细胞过氧化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分析儿童G-6-PD缺乏症并发溶血的诱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征、治疗方式及转归,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对70例G-6-PD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G-6-PD缺乏症以男性患儿为主,急性溶血多发生在春季,诱因以进食蚕豆为主,其次为感染、药物,尚有以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为表现者。蚕豆病多数起病急,以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为主要表现,溶血为自限性。结论:避免G-6-PD缺乏症患儿溶血的发生,预防是关键,提倡对出院患儿家长做好健康宣教,且有必要对高危人群的新生儿进行G-6-PD缺乏症的筛查。  相似文献   

15.
无选择地对住院的243例病毒性肝炎病人进行红细胞G-6-PD活性检测,发现病毒性肝炎患者G-6-PD缺陷42.3%,明显高于全国各地正常人群普查结果.G-6-PD缺陷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77.6%,高于G-6-PD正常患者(P<0.005),而且G-6-PD缺陷的肝炎病者黄疸深,发生贫血比例高,肝炎有慢性化倾向,推测此与红细胞G-6-PD缺陷患者免疫功能受损、胆红素代谢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6.
2380例新生儿G-6-PD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新生儿 G- 6 - PD缺乏与性别和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 G- 6 - PD试纸法对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在我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 2 380例进行 G- 6 - PD筛查并跟踪观察。结果 :男性新生儿 G- 6 - PD缺乏显著多于女性 (P <0 .0 1) ;男性 G- 6 - PD缺乏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显著多于女性 (P <0 .0 1)。男女 G- 6 - PD缺乏的新生儿其父母籍贯以广西籍为主 (93% )。结论 :新生儿 G- 6 - PD缺乏存在性别差异 ,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有机阴离子转运因子2(Organic Anion Transporters 2,OATP2)T521C突变合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86例足月新生儿脐血的G-6-PD酶活性及OATP2 T521C基因型。分组比较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结果】T521C为野生型的新生儿中,G-6-PD缺乏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高于G-6-PD正常组。G-6-PD缺乏新生儿中,并存有T521C突变新生儿的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与T521C野生型新生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G-6-PD缺乏同时存在T521C突变的状态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无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角膜组织中6 - 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 6 - PD) 和胶原酶活性变化与角膜碱烧伤的关系。方法:用2mol/LNaOH溶液造成右眼角膜碱烧伤模型,以左眼为正常对照。分别于烧伤后不同时期测定两组角膜中的G- 6 - PD 的活性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 及羟脯氨酸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烧伤后的1 - 16 天,实验组的G- 6 - PD活性和羟脯氨酸含量下降,而GSSG 含量升高,尤其是第8 天的差异非常显著(P< 0 .01) ,至第32 天时上述指标基本接近对照组水平。G- 6 - PD 活性与羟脯氨酸含量呈正相关,而与GSSG 含量呈负相关。结论:G- 6 - PD活性降低导致GSSG 含量升高继而胶原酶活性增强,可能是角膜碱烧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