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者使用D—SGG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对总义齿颌位关系进行了探讨。无牙颌患者的最广泛接触位(PMI,CO)与正中关系位(CRO)不在同一位置,差异具有显著性。总义齿的最广泛接触位位于正中关系位前方0.72土0.39mm的范围之中。总义齿的最广泛接触位变异很大,在同一患者的不同次咬(牙合)都有差异,即总义齿患者肌肉自然闭合的终点并非一个精确的点,而是一个相应的范围。  相似文献   

2.
学研究的进展,对总义齿修复时的颌位问题已引起学者广泛兴趣。目前,国内外某些教科书中仍强调正中关系位是总义齿建(牙合)的唯一生理颌位。本文根据哥德氏弓对总义齿颌位的验证结果,同一病人在不同颌位制作二副总义齿的效果比较,总义齿选磨和使用后对颌位的影响等资料分析,得出总义齿在建(牙合)时和自然牙列一样存在着恢复一位或二位的问题,正中关系位并非是每个病人的最适颌位,多数病人的最适颌位在其稍前方的肌肉闭合道终点。文章还对正中关系位在建(牙合)中的作用,如何获得正中关系稍前方位等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颌位记录包括上下颌骨垂直和水平位置关系的记录,即垂直距离和正中关系的记录。在制作全口义齿时,常借助(牙合)托记录患者的颌骨关系位置,采用蜡(牙合)托时,因受口腔温度的影响容易变形,采用树脂(牙合)托  相似文献   

4.
1 在韩氏架上如何体现无牙颌患者颌位关系的两位?能否在架上作出两位的标志? 这是近年来在新的(牙合)学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的新问题。在韩氏(牙合)架上虽只能体现一位关系,亦即髁球在髁槽最低处,但在确定颌位关系时不论是一位者还是两位者,均转移至(牙合)架上的髁球在最低位,此位已代表患者的一位或两位的广泛接触(牙合)位。因此就没有必要在(牙合)架上作出两位的标志,亦无法作出两位标志,因为两位者在正中关系位亦即后退接触位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对调(牙合)的时间、原因和方法一直存在争论。许多牙科修复的失败是咬合力处理不当引起的。在讨论对天然牙调(牙合)之前,必须建立咬(牙合)标准,以作为确定调(牙合)的时间、原因和方法的根据。调(牙合)的标准:1)在正中关系(牙合)(CRO)和正中(牙合)(CO)中,牙齿接触最多,(牙合)力尽可能沿牙长轴传导。2)前导与功能接触协调。3)工作侧组牙功能与前导和髁头边缘运动一致。4)非工作侧无接触。5)前伸时后牙无接触。正中的含义:1)正中关系(CR):髁头在关节凹最上位;颌骨位置决定于神经肌肉与牙无关;它是一个边缘位相不常用的功能位;又称终末铰链位,真正正中关系。 2)正中关系(牙合)(CRO);牙齿在正中关系时的咬合接触;又称之为后退接触位。  相似文献   

6.
正中关系     
正中关系(Centric Relation)是具有重要生理和临床意义的下颌位置。正中关系受颞颌关节韧带限制,属物理性定位,因此比较恒定,重复性好,也容易被记录。Ramfjord指出正中关系是唯一的有牙或无牙者都能重复的稳定的颌位,是唯一的保证两侧颞颌关节协调一致的参考位,是解决皎合问题的关键。在临床上,正中关系对全口义齿的修复、咬合重建、与颌关系的分析、验紊乱的检查与处理、牙体修复、正畸以及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症的检查与治疗都有重要意义。Owens用肌电图研究证明,正中关系不仅是下颌的参考位,也是下颌的功能位。它是下颌功能运动的边缘,主要是吞咽时下颌到达此位,咀嚼硬物时下颌也到该位,下颌副功能运动(牙空咬运  相似文献   

7.
无牙颌正中颌位关系是排列人造牙的基础,精确记颌录位关系是提高全口义齿修复质量的重要步骤。在制作全口义齿时,常借助(牙合)托记录患者的颌骨关系位置,采用蜡(牙合)托因受口腔温度影响容易变形。采用树脂(牙合)托虽可取  相似文献   

8.
无牙颌再修复颌位记录的内容包括垂直颌位关系和水平颌位关系以及铰链轴关系.因无牙颌全口义齿修复的患者旧义齿使用多年,其(牙合)关系多表现为牙位与肌位的不一致.如果在全口义齿再次修复时不及时调整这种颌位关系的不当,最终会诱导或加重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发生;因此,确定无牙颌全口义齿修复患者适宜的颌位关系是预防和治疗颞下颌关...  相似文献   

9.
<正> 三、颌位关系的记录和转移(一)基本概念:颌位关系是指下颌对上颌的位置关系。此关系包括上下、前后、左右三个方向,即在张闭口运动中下颌可于不同的高度与上颌相对;在前伸,侧(牙合)运动中下颌又可于水平方向的不同位置与上颌相对,从而可构成若干个颌位关系。1.正中(牙合)位:正常人上下牙列在尖窝扣锁时的闭合状态叫正中(牙合),这时下颌对上颌的位置关系叫正中(牙合)位。在正中(牙合)位时上下牙列间有最广泛的(牙合)面接触,髁状突位于关节窝内适中的位置,两侧提颌肌群均等收缩。  相似文献   

10.
线性殆全口义齿下颌牙槽嵴黏膜应力分布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在正中和侧方两种颌位下线性[牙合]全口义齿基托下组织上的应力分布状况。方法:采用CT-CAD-FEA系统建立牙槽嵴重度吸收上下颌无牙颌骨、黏膜及2种[牙合]型全口义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用三维有限元法研究比较线性[牙合]与解剖[牙合]全口义齿对下颌牙槽嵴黏膜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1)在正中颌位时,线性[牙合]和解剖[牙合]全口义齿对基托下应力分布的影响未见明显的区别;在磨牙区,舌侧应力大于颊侧应力。(2)在侧方颌位时,工作侧磨牙区线性[牙合]应力小于解剖[牙合],在非工作侧的磨牙区颊侧,线性[牙合]应力分布范围则较解剖[牙合]更广泛。结论:在侧方[牙合]时,线性[牙合]全口义齿下颌基托下黏膜的应力分布较解剖[牙合]全口义齿更均匀和广泛。  相似文献   

11.
牙合是上下颌牙列之间的静态接触或动态咬合接触关系,以及在口颌系统功能和功能紊乱中控制牙接触的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一种动态的生物学关系。牙合学以咬合研究为中心,探索咬合的生理病理特性及临床应用,理解咬合形态与功能的辩证关系。牙合与颌位是牙合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对牙尖交错位、后退接触位、下颌姿势位及正中关系的正确理解在临床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中(牙合)的前后位有不少争论。大多数病人的正中(牙合)位处于正中关系之前,这是由正中关系“滑移”至正中(牙合)的结果。一般都认为两侧颞下颌关节的髁状突同时成线形排列于关节凹内,为正中关系唯一的参照位。近来介绍了一种测定正中(牙合)位置的新仪器—肌探测仪(Myo-Monitor),此种电子仪器放出微量直流电,通过安在下颌升支乙状切迹的电极,刺激有关下颌运动的肌肉,并探测得下颌正中(牙合)位—为“肌探测仪正中(牙合)”(Myo-Monitor centric)。现在已有许多口腔科医师应用此种仪器测定正中(牙合)位(牙尖间接触位intercuspal  相似文献   

13.
为无牙颌患者制作全口义齿时,必须确定颌位,建立正确的面下1/3高度和正中关系。但在临床上确定颌位时,特别是当患者失牙时间过长,久未修复,咬合错乱和颌骨关系异常时,常常使确定的颌位不够准确。出现面下1/3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T-Scan Ⅱ对由不同方法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全口义齿的咬合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方法:对12例口颌系统基本正常的无牙颌患者在相同垂直高度的条件下,同时制作了由哥特式弓轨迹顶点、哥特式弓轨迹顶点直向前lmm以及自然咬合法确定的三种水平颌位关系的全口义齿(分别记作义齿A、B、C),用T-ScanⅡ咬合力计检测义齿调(牙合)前、后左右两侧(牙合)力百分比的差值、(牙合)力中心点到中线的垂直距离以及咬合接触时间三项指标,SPSS 13.0软件包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牙合)前,义齿A、B左右两侧(牙合)力百分比的差值、(牙合)力中心点到中线的垂直距离相比义齿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义齿A咬合接触时间明显长于义齿B和C(P<0.05).义齿A调(牙合)前后只有咬合接触时间显著减少,其他两项指标调(牙合)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义齿B调(牙合)前后三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义齿C左右两侧(牙合)力百分比的差值、(牙合)力中心点到中线的垂直距离调(牙合)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咬合接触时间调(牙合)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在哥特式弓轨迹定点前lmm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全口义齿的咬合更能与肌肉、关节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15.
研究青年正常(牙合)者前伸(牙合)颌位和侧(牙合)颌位的(牙合)接触情况.方法 2010年9月至2011年4月按纳入标准,从福建医科大学1350名本科生中筛选162名正常(牙合)志愿者,男55名,女107名,年龄18~23岁.用Bausch咬合膜拉出法检测前伸(牙合)及侧(牙合)颌位的(牙合)接触牙位,分别归纳、统计两种颌位的(牙合)接触情况分布.结果 前伸(牙合)颌位:前牙接触、后牙无接触者111人(68.52%),前、后牙均有接触者49人(30.25%),后牙接触、前牙无接触者2人(1.23%).侧(牙合)颌位:工作侧接触、非工作侧无接触241人(74.38%),工作侧、非工作侧均有接触75例(23.15%),非工作侧接触、工作侧无接触8人(2.47%),其中双侧一致者142人(87.65%),双侧不一致者20人(12.35%).结论 在正常(牙合)人群,前伸(牙合)颌位时,可能出现仅有前牙接触和前、后牙均有接触及仅有后牙接触的(牙合)接触情况,其中仅有前牙接触的(牙合)接触情况最常见;侧(牙合)颌位时,可能出现仅有工作侧接触和工作侧、非工作侧均有接触及仅有非工作侧接触的(牙合)接触情况,其中仅有工作侧接触最常见.在侧(牙合)颌位,大部分人为双侧一致.  相似文献   

16.
全口义齿颌位关系轻度改变的简易修正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口义齿颌位关系轻度改变在临床上较常见,如下颌前伸、偏左偏右等轻度改变,一般在0.5~1.5mm之内.多因在制作全口义齿确定正中(牙合)关系时,没有取得正确的正中(牙合)关系.对于这种轻度改变,我们通常用调(牙合)的方法加以解决.但由于调(牙合)会破坏人造牙的正常解剖形态,另一方面若掌握不当调磨过多,还会降低垂直距离而影响患者面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在预成全口托牙的启发下,使用单颌垫底的方法,改正全口义齿颌位关系轻度改变的病例,经5年临床观察30例,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轻度的下颌前伸.偏左偏右等改变均能改正.经临床观察患者,全口义齿的咬合功能良好.现将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制作全口义齿,颌位记录是一个关键步骤。有些无牙颌病人习惯前伸下颌及其它不良习惯的咬合,往往使(上合)关系记录不准确,造成全口义齿失败。今年我们用验平面磨牙区加蜡完成正中验关系记录。由于下颌无蜡堤,病人下颌活动自如,咬合时只有上颌磨牙区的蜡块与下颌牙嵴接触,病人就会主动意识向后咬合,下颌自然退到正中(牙合)位。加上的蜡块只在(牙合)平  相似文献   

18.
正中关系位对全口义齿的修复、咬合重建、牙合关系紊乱的检查与治疗、牙体修复、正畸矫治及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检查与治疗等都有重要意义。传统正中关系位的记录方法包括哥特式弓描记法、吞咽咬合法、卷舌后舔法、功能反射法、颏区诱导法、双侧扶持下颌法、下颌运动轨迹描记法、肌监测仪法等,这些方法均需要患者的极大配合,而且灵活性较大,可重复性较差,初学者不易掌握。文章在概述了传统正中关系位记录方法之后,介绍了一种新的记录方法——Leaf Gauge(正中关系咬合片)法,该方法的使用无需太多临床经验,初学者容易掌握,且重复性强、精确度高。  相似文献   

19.
临床上普遍应用(牙合)托来确定上下颌垂直颌位和水平颌位关系。如果(牙合)堤制作过宽或位置旋转不当,戴入口内往往会侵犯唇、颊、舌肌的活动空间,引起(牙合)托固位不良、干扰神经肌肉的反射活动,造成患者的紧张不适,使颌位关系记录变得困难并易导致(牙合)位记录发生误差。蜡(牙合)托刚性不足,尺寸稳定性差,在转移上(牙合)架步骤中,蜡(牙合)托复位到无牙颌模型上密合不良,也是导致颌位关系记录发生误差的原因之一。上下颌蜡堤(牙合)平面为平面接触关系,一旦发生接触便产生摩擦阻  相似文献   

20.
无牙颌病人用总义齿作(牙合)重建(Occlusal rehabilitatior)时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正确颌位的确定。下颌的运动和位置,由有关的颞颌关节、神经、肌肉、韧带和牙齿等的限制并决定。无论有牙颌或无牙颌,在一定的界限范围内,下颌可任意采取各种各样的位置,即存在着无数个颌位。从咬合功能角度来看,自然牙列存在时,下颌最基本的位置有:最广泛接触位、后退位和下颌姿势位三种位置。它们和无牙颌建(牙合)时颌位的确定均有密切的关系。颌位的确定,主要包括上下颌骨垂直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