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728例心脏瓣膜病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进一步提高心脏瓣膜病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9月至2007年5月,728例心脏瓣膜病人手术治疗,男334例,女394例。年龄12-85岁,平均52.7±6.3岁。主动脉瓣置换(AVR)+二尖瓣置换(MVR)+三尖瓣成形(TVP)83例;AVR+MVR125例;AVR130例;AVR+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5例;MVR+TVP114例;MVR243例;MVR+CABG4例;带瓣升主动脉置换加冠状动脉移植14例(Bentall术);二尖瓣成形(MVP)6例;三尖瓣置换(TVR)4例。结果发生左室破裂3例,抢救不及死亡;瓣周漏1例,再次换瓣治愈;多脏器功能衷竭7例,抢救成功2例;低心排综合征5例,抢救成功5例;心律失常82例,其中室上性心动过速32例,均经药物控制;室性期前收缩或室性心动过速50例,经药物和电复律39例;自动复律8例,死亡3例;不明原因溶血3例,均未能存活。全组手术死亡14例,手术病死率1.92%。结论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改进手术技术可进一步提高心脏瓣膜疾病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同时行瓣膜手术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体外循环(ECC)中的心肌保护策略。方法总结2000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96例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瓣膜手术及CABG ECC中的心肌保护经验。ECC中及时的心脏减压,维持适当的灌注压,并根据患者病情采用顺行灌注(顺灌)、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逆灌)、左右冠状动脉窦直视灌注(直视灌)、血管桥灌注(桥灌)多种方法结合,4∶1冷血(15~20℃)停搏液灌注-冷血(10~15℃)半钾停搏液维持-开放主动脉前温血(30~32℃)灌注的方式进行心肌保护。96例患者中单纯二尖瓣成形(MVP)+CABG 2例;二尖瓣置换(MVR)+CABG 18例(同期行血栓清除5例);MVR合并三尖瓣成形(TVP)+CABG 20例(同期行左房血栓、右房血栓清除各1例);主动脉瓣置换(AVR)+CABG 24例(同期行瓦氏窦瘤修补1例,行室壁瘤切除1例);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置换(DVR)+CABG 20例(同期行左房血栓清除3例);双瓣膜置换合并三尖瓣成形(DVR+TVP)+CABG 8例(同期行左房血栓清除3例);双瓣膜置换合并三尖瓣置换(DVR+TVR)+CABG 1例;马凡氏综合征行Bentall术+CABG3例。结果 ECC时间101~360 min,阻断主动脉时间67~241 min。全组96例患者自动复跳58例,自动复跳率60.4%。死亡5例,死亡率5.21%。其余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 ECC中及时心脏减压,维持适当的灌注压;针对手术方式,选择多种灌注方法可以较好的保护心肌,提高自动复跳率,增加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总结瓣膜置换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体外循环(ECC)管理经验。方法 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25例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行瓣膜置换术(或成形术),同期行CABG术。ECC中心肌保护采用4∶1含血冷停搏灌注液,每间隔20~30 min以冷血半钾停搏液重复灌注,开放升主动脉前主动脉根部温血灌注3~5 min。根据患者病情应用顺灌、逆灌、直视灌、桥灌等多种方法结合。常规应用超滤。25例患者中,二尖瓣置换(MVR)+CABG术12例(同期行左房血栓清除1例);主动脉瓣置换(AVR)+CABG术8例(同期行室壁瘤切除术1例);MVR合并三尖瓣成形(TVP)+CABG术2例;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置换(DVR)+CABG术3例。结果 ECC时间124~348(182.6±45.9)min,阻断主动脉时间87~256(136.3±38.7)min。心脏自动复跳20例(80%),术后死亡1例(4.0%),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根据手术方式,选择联合应用多种心肌保护灌注方法和超滤技术,可提高心脏自动复跳率和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刘云直 《当代医学》2010,16(21):75-75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方法,分析临床效果,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术后早期存活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我院82例瓣膜置换手术病人的病例及随访资料,其中主动脉瓣置换(AVR)+二尖瓣置换(MVR)+三尖瓣成形(TVP)6例,AVR+MVR12例,AVR23例,MVR+TVP21例,MVR17例,二尖瓣成形(MVP)3例。结果 80例(97.6%)恢复出院,死亡2例(2.4%)。死因为呼吸循环衰竭。结论对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的患者需要,注重术前心功能改善,恰当选择手术时机,术中加强心肌保护,合理纠正病变,术后严密监护,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术后早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效果的围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 249例重症瓣膜病手术病人,其中二尖瓣置换(MVR)129例,主动脉瓣置换(AVR)39例,MVR+AVR 81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TVP)152例,左房折叠术1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18例. 结果:手术早期死亡8例,死亡率3.2%(8/249).在241例中,随访235例,随访率为97.5%,随访时间6个月至5.5年,死亡2例,随访病死率.8%(2/235),其余232例术后随诊复查人工瓣膜功能良好,左心射血分数提高,心功能均提高1~2级,无瓣周漏、人工瓣膜心内膜炎及心脏血栓形成,没有因瓣膜原因而再次手术的.结论:对外科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围术期处理,术前注重改善心功能,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尽量保留瓣下结构,选择合适的瓣膜,同时处理三尖瓣病变和巨大左房,采用含血停跳液温冷温顺序灌注,加强术后处理,可提高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成功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术前准备,手术技术及术后处理等.结果 MVR157例,MVR+TVP12例,AVR9例,AVR+MVR22例(10例同时行TVP).术后低心排综合征14例,肝素反跳5例,室性心律失常2例,肺不张2例,肾功能不全2例,反复室颤1例,快速房颤1例,顽固性右心衰1例.早期死亡4例,早期病死率为2%.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提高手术技术及改进心肌保护方法,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50例老年患者(60~72岁)施行瓣膜置换术,其中行二尖瓣置换(MVR)27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BVR)8例,主动脉瓣置换(AVR)15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TVP)3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4例.结果 本组围手术期死亡4例;出院后随访1-48个月,心功能恢复至I级18例,Ⅱ级30例,Ⅲ级2例.结论 随着体外循环心肌保护技术的发展,手术技术和外科监护技术的成熟完善,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老年瓣膜置换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成功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6例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术前准备 ,手术技术及术后处理等。结果 MVR17例 ,MVR +TVP12例 ,AVR9例 ,AVR +MVR18例 (10例同时行TVP)。术后低心排综合征 4例 ,急性心包填塞 1例 ,室性心律失常 2例 ,肺不张 2例 ,肾功能不全 2例 ,反复室颤 1例 ,快速房颤 1例 ,顽固性右心衰 1例。早期死亡 2例 ,早期病死率为 3 .6%。结论 加强围手术期管理 ,提高手术技术及改进心肌保护方法 ,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王喆妍  骆璇  姚昊  刘畅  王东进 《现代医学》2011,39(4):446-44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合并瓣膜手术体外循环中的心肌保护策略。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185例CABG合并瓣膜手术患者体外循环中的心肌保护经验进行总结。185例患者中,CABG+单纯二尖瓣成形(MVP)19例,CABG+二尖瓣置换(MVR)68例,CABG+主动脉瓣置换(AVR)43例,CABG+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置换(DVR)55例。根据病情采用顺灌、逆灌、直视灌等多种方法。体外转流过程中常规应用乌司他丁、门冬氨酸钾镁(PMA);常规实施超滤;对于心功能Ⅲ级及以上,或明显心脏肥大者,常规在停搏液中加入磷酸肌酸钠(里尔统)。结果:全组体外循环时间为118~320 m in,阻断主动脉时间为75~231 m in;心脏自动复跳129例(69.7%)。术后24 h内发生心律失常41例(22%)。入住ICU时间为30~62 h。术后死亡5例,死亡率为2.7%,其余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对于CABG术同时行瓣膜手术的患者,选择多种灌注方法,同时应用乌司他丁、PMA、里尔统等多种药物以及超滤技术,可以较好地保护心肌,提高心脏自动复跳率和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巨大心脏瓣膜疾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巨大心脏瓣膜疾病瓣膜置换术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巨大心脏瓣膜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心胸比(CTR)>0.80,根据左心室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LVEDd大小分为三型:型为左右心房扩大及右心室扩大,小左室(LVEDd<45mm)6例;型为左右心房扩大及右心室扩大或左室轻度扩大(LVEDd45~69mm)17例,型为左右心房扩大及右心室扩大伴有左室重度扩大(LVEDd≥70mm)6例。术前心功能(NYHA)III~IV级者28例,曾行二尖瓣闭式扩张分离术3例,二次换瓣手术者2例。均采用胸部正中纵劈胸骨,二尖瓣置换(MVR)+三尖瓣成形术(TVP)19例,MVR+主动瓣置换(AVR)+TVP10例。结果:早期死亡5例,病死率为17.2%。低心排10例,心律失常25例。随访3月至6年,晚期死亡4例。型低心排发生率高(P<0.05),型术后重度心律失常发生率高,小左室和大左室的远期效果差。结论:巨大心脏瓣膜疾病并非都是危重病人,但是小左室(型)和大左室(型)手术风险更大,围手术期处理至关重要,尤其是术后加强正性肌力药物使用,对于此两类患者是否换瓣值得术前充分考虑。对于型的大心脏患者手术结果令人鼓舞。  相似文献   

11.
542例多瓣膜病变手术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峰  周汝元  车轰  彭磊磊 《安徽医学》2010,31(6):575-577
目的总结多瓣膜病变的手术经验。方法 2001年9月至2008年12月对542例患者行2个或(和)2个以上瓣膜手术。术前心功能(NYHA)III-IV级者392例。MVR+TVP229例,DVR 205例,DVR+TVP81例,多瓣膜+CABG4例,左心房血栓清除、左心耳结扎125例,心脏瓣膜及心内膜SBE赘生物清除19例。结果全组术后死亡10例,占1.85%,其中DVR 5例,MVR+TVP 3例,DVR+TVP 1例,DVR+TVP+CABG 1例。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21.22%(115/542),室上性心律失常最常见。结论进一步掌握多瓣膜病变手术指征,完善手术技能,强化围手术期处理,提高多瓣膜病变的手术成功率仍有较多空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效果的围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49例重症瓣膜病手术病人,其中二尖瓣置换(MVR)129例,主动脉瓣置换(AVR)39例,MVR+AVR 81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TVP)152例,左房折叠术1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18例。结果:手术早期死亡8例,死亡率3.2%(8/249)。在241例中,随访235例,随访率为97.5%,随访时间6个月至5.5年,死亡2例,随访病死率.8%(2/235),其余232例术后随诊复查人工瓣膜功能良好,左心射血分数提高,心功能均提高1-2级,无瓣周漏、人工瓣膜心内膜炎及心脏血栓形成,没有因瓣膜原因而再次手术的。结论:对外科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围术期处理,术前注重改善心功能,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尽量保留瓣下结构,选择合适的瓣膜,同时处理三尖瓣病变和巨大左房,采用含血停跳液温冷温顺序灌注,加强术后处理,可提高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的外科综合治疗经验。方法胸心外科共收治28例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并进行了瓣膜置换术,其中二尖瓣置换(MVR)14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AVR+MVR10例,主动脉瓣置换AVR4例,3例同时行改良三尖瓣DEVEGA法环缩。结果死亡1例(3.8%),死亡原因为心包填塞。随诊患者2月~2年,心功能显著改善。结论注重术前准备,选择适当手术时机,完善手术操作,避免手术不当引起并发症及加强术后并发症处理可进一步提高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外科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二尖瓣置换(mitral valve replacement,MVR)术后远期三尖瓣关闭不全(tricuspid incompetence,TI)的发生机制及外科治疗对策,更好地掌握在二尖瓣置换术同期对三尖辩进行手术治疗的指征,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33例(男12例,女21例)MVR术后中重度TI患者于2003年1月~2010年6月在该院接受单纯三尖瓣手术,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TVP)15例,因三尖瓣无明显病变未作处理者18例.距第1次手术3~11年,平均(4.5±2.2)年,有19例再次行三尖辫置换(TVR)术,14例行TVP术.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3例,死亡率9.7%,随访28例.随访时间6~90个月,平均(33.6±21.2)个月.1例出现中度TI,2例心功能Ⅲ级,余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三尖瓣瓣环扩大是MVR术后远期TI发生的主要原因,应重视MVR同期对三尖瓣的预防性干预,右心功能尚能代偿前行第2次TVP或TVR,效果均满意.  相似文献   

15.
120例老年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老年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特点及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我院共对120例老年心脏瓣膜病行手术治疗。其中男76例、女44例;年龄60~75(65±4)岁,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12例、Ⅲ级89例、Ⅳ级19例,心胸比0.48~0.98(0.60±0.072);共行二尖瓣置换(MVR)68例,主动脉瓣置换(AVR)27例,双瓣置换(MVR+AVR)25例,81例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均行瓣膜成形;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9例。结果全组死亡4例,病死率3.3%,术后并发症21例,均治愈出院。随访1~50个月,晚期死亡4例,其余病例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心功能(NYHA分级)Ⅰ级40例、Ⅱ级者67例、Ⅲ级5例。结论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前要充分调整心功能、选择好手术时机、术中注意心肌保护、强化围术期管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柳尧林 《西部医学》2010,22(5):845-846,848
目的观察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效果,探讨提高远期生存率的措施。方法自1999年1月至2009年6月,对78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施行瓣膜置换术。其中单纯二尖瓣置换25例,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32例,单纯主动脉瓣置换7例,二尖辩+主动脉瓣置换+三尖瓣成形10例,二尖瓣置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例。结果死亡3例(低心排血量2例、心室颤动1例)死亡率3.84%。随访65例,平均随访4.5年,死亡5例。结论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注重改善术前心功能,掌握手术时机,尽量保留瓣下组织,选择合适瓣膜,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36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患者的体外循环(CPB)管理经验。方法36例患者中,男28例,女8例,年龄(58.44±7.29)岁,体重(63.64±8.95)kg,平均CPB时间(135.28±38.74)min,平均阻断时间(79.36±26.04)min,术前均合并中、重度高血压。2例行主动脉瓣置换(AVR)加(CABG)术,5例行二尖瓣置换(MVR)加(CABG)术。采用中度低温CPB,中度血液稀释,冷、温血停搏液顺灌、逆灌、桥灌,取得较好心肌保护效果。结果33例患者开放升主动脉后心脏自动复跳;1例死于呼吸衰竭,其余均康复出院,无神经系统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合理的CPB管理是提高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成功率的重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治疗冠心病的早期效果和经验. 方法 18例冠心病患者中16例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17例心绞痛(CCS)Ⅲ~Ⅳ级.15例为常规体外循环下CABG ,1例为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CABG,2例为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15例采用左乳内动脉(LIMA)与左前降支(LAD)搭桥,余均为大隐静脉桥.同期行二尖瓣置换(MVR)2例,主动脉瓣置换(AVR)1例.人均搭桥3.45支. 结果 18例CABG 临床效果满意,无手术死亡.1例术后出血,低血压时间较长,出现脑功能不全.1例术后呼吸功能不全,经气管造口、机械通气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完全消失. 结论 CABG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方法,OPCAB 创伤轻、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为观察重症心脏手术氧合血灌注对心肌保护的临床效果,选择64例重症心脏手术病人,其中CABG24例;CABG MVR2例;CABG 窦瘤修补1例;DVR12例;AVR12例;AVR MVR1例;MVR8例;MVR AVP1例;带瓣血管置换术3例;心肌阻时间22-160min,平均76.08min。观察心脏自动复跳率,气管插管时间,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病人心脏自动复跳率60.94%,全组病人没有死亡,术后仅有30例病人应用少量血管活性药物。提示氧合血灌注心肌保护优于晶体液灌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再次瓣膜手术的原因,探讨手术方法及对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1986年1月~2006年6月瓣膜置换后行再次瓣膜手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用同期同类病例做对照进行分析.结果 共52例再次手术中,生物瓣衰败18例,继发其他瓣膜病变13例,瓣周漏6例,非机械性瓣膜功能障碍10例,机械性功能障碍2例,心内膜炎伴赘生物形成3例;手术方式:单独行二尖瓣置换术(MVR)15倒,主动脉瓣置换(AVR)12例,二尖瓣置换加主动脉瓣置换术(DVR)14例,瓣膜修复7例,同期三尖瓣成形术(TVP)共40例,三尖瓣置换术(TVR)1例;手术难度明显大于首次手术,并发症增多,围术期死亡率5.77%.结论 注意术前心功能的改善,术中体外循环尽早建立,完善术中心肌保护、手术技巧的掌握,术后积极纠正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低心排)、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减少手术死亡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