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7 毫秒
1.
目的 观察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效果。方法 采用高频电凝电切机 ,经内镜下高频电切术切除上消化道息肉 2 1 6例。结果 共切除息肉 2 2 5颗 ,其中 2 0颗息肉因进入十二指肠降段 ,2 0 5颗息肉进行病理活检 ,2例电切未能成功。整个手术时间 :单发性息肉 3~ 5min ,多发性息肉 5~ 1 0min ,均一次手术完成。结论 高频电凝电切术是一种安全、可靠、需时短、简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探讨胃肠道息肉患者行内窥镜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于我院接受诊治的33例胃肠道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内窥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术后的治疗疗效.绪果:在接受内窥镜治疗后,本次所选的33例患者的胃肠道息肉均一次彻底切除,总计37枚.在术后随访一个月,全部患者的息肉切除部位均完全愈合,且没有出现复发情况.结论:针对胃肠道息肉治疗,可以采用内窥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来进行治疗,不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疗效,降低息肉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手术创伤小.  相似文献   

3.
黄智 《四川医学》2014,(8):1044-1044
目的探讨无痛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6例上消化道息肉患者在浅麻醉状态下进行无痛内镜下电切术。结果本组166例上消化道息肉均在无痛内镜下顺利切除,治愈率达100%,其中102例采用热活检钳或氩离子高频电凝切除,64例采用圈套器高频电切。结论无痛内镜下切除息肉患者痛苦小,息肉切除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4.
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222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在内窥镜下行高频电凝切除消化道息肉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22例消化道息肉经电子胃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果222例消化道息肉均经电子胃肠镜下高频电摘除。1例术中无法摘除而留置圈套器,1例术后腹痛,1例术后便血,均经对症处理后控制。结论内窥镜下行高频电凝切除消化道息肉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消化道息肉是临床常见病,以结肠息肉最为常见.高频电凝电切术因其简便、安全、痛苦小而成为基层医院首选的治疗方法,笔者所在医院使用电子内窥镜完成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结肠息肉已多年,效果满意,现将2008年常规肠镜检查发现结肠息肉109例156枚,其手术配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在内窥镜下行高频电凝切除消化道息肉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2例97枚消化道息肉分别经电子胃肠镜下行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果97枚息肉均一次切除,切除率达100%.术中即刻出血1例,术后出血1例,术后肠绞痛2例,均经对症处理后控制.讨论经内窥镜行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疗效确切,简便安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患者的护理方式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107例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给予全程的精心护理,并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结果:107例上消化道息肉患者经过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及积极的全程精心护理后,效果比较良好,治愈52例,好转48例,未愈7例,有效率为93.46%;其中有4例患者因多发息肉而采取两次切除手术,其余皆为一次性完成;除了2例患者主诉手术中有剧烈的烧灼感之外,其余皆未出现相应的手术并发症;107例患者皆进行了1~3个月的复查,其结果表明,除了未愈的7例病患,其余患者息肉全部消失且未见复发现象。结论:对于上消化道息肉患者而言,采取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并积极给予全程精心护理,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并且该治疗方式疗效显著、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内窥镜下应用高频电凝电切小儿结肠息肉的应用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2013年1月收治入院的在内窥镜下应用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的小儿结肠息肉100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00例患者经治疗均成功切除息肉,术中出血均予以钛夹成功止血,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结论经内窥镜下应用高频电凝电切、联合氩离子凝固术及钛夹止血治疗结肠息肉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肠镜下大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爱玲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0):4194-4195
目的:探讨高频电凝电切除大肠息肉术的治疗效果及护理配合。方法:对在本院内镜中心进行肠镜下大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的326例(468颗息肉)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高频电凝电切除术治疗大肠息肉成功率为99.7%,1例穿孔,中转手术。结论:高频电凝电切除大肠息肉术的治疗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内镜下应用高频电凝切治疗大肠息肉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电子结肠镜与高频电凝发生器,在内镜直视下切除大肠息肉。结果70例患者息肉全部切除,术中出血5例,术后出血3例,无穿孔。结论经内镜高频电凝切大肠息肉避免了外科手术,使一种简便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大肠息肉63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内镜下电凝电切术治疗大肠息肉的疗效。方法对635例经结肠镜确诊为大肠息肉的患者,在内镜下行高频电凝电切术,术后息肉回收做病理分析。结果635例大肠息肉均一次成功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5例,经内科保守治疗均止血。结论经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是一种创伤小、经济、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有胃肠息肉疾病的患者在接受无痛苦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4例接受无痛苦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的胃肠息肉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7例。采用常规胃肠息肉手术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胃肠息肉手术期间护理服务模式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胃肠息肉症状彻底消失时间和临床护理服务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有胃肠息肉疾病的患者在接受无痛苦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内镜下注射与高频电凝、电切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6例在内镜直视下经高频电凝电切息肉切除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6例中共切除息肉217枚,全部患者手术经过顺利。结论:内镜下注射与高频电凝、电切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根据内镜下治疗的特点,在手术过程中进行针对性护理是内镜治疗成功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颜新林  谭英斌 《中原医刊》2011,(19):105-106
目的探讨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患者共86枚肠息肉采用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观察其疗效与并发症。结果治疗有效率为100%,其中有1例患者发生术后早期出血,经内科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肠息肉是安全、有效、微创、实用的治疗方法,尤其在无痛状态下,更是明显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大肠镜下高频电凝切治疗大肠息肉的疗效、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使用高频电凝切器,在大肠镜下采用热烧灼活检钳和圈套器对88例大肠息肉患者(共110枚息肉)进行治疗。结果78例行一次性高频电凝切除,4例分二次成功切除,6例分三次圈套切除,无并发症。结论经大肠镜高频电凝切治疗大肠息肉是一种有效、安全、简单、经济的治疗方法。充分做好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的方法,术后仔细观察,对手术成功和并发症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陕西医学杂志》2017,(12):1666-1667
目的:探讨电子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圈套治疗大肠息肉的效果。方法:选择肠镜下治疗的154例大肠息肉患者,采取电子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圈套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息肉分布、病理分型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54例患者共发现208枚大肠息肉,全部切除成功。大肠息肉多发生于乙状结肠,患者存在多部位大肠息肉;腺瘤性息肉占多数,腺瘤性息肉中管状腺瘤占多数;术中出血8例,出血发生率5.19%。结论:电子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圈套治疗大肠息肉的效果显著,安全高效,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经胃镜下高频电切除上消化道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0例患者常规胃镜检查,发现息肉后,分别采用高频电凝电切与电凝两种方法切除息肉。结果40例患者总共有息肉56枚,均一次性切除成功,无一例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经胃镜下高频电切除上消化道息肉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邓桂军 《中外医疗》2011,30(14):29-30
目的探讨内镜辅以肾上腺素高频电凝切除大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2年来单纯采用高频电凝切除大肠息肉的42例患者(对照组)和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再行高频电凝切除大肠息肉的51例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均一次性切除成功,对照组中有4例术后3d创面出血渗血,观察组无出血现象,随访3个月中,2组均无复发和不适。结论内镜下行高频电凝切除大肠息肉疗效确切,而辅以肾上腺素能够减少创面出血的发生,让手术更安全,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9.
孙庆悦 《中级医刊》2013,(12):57-58
目的 探讨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切与皮圈套扎结合治疗贲门息肉的临床效果及其评价.方法 收治的贲门息肉患者28例,无痛胃镜下,根据息肉大小和形态分别使用皮圈套扎和高频电切法治疗贲门息肉.直径小于0.5cm,无蒂小息肉,以热活检钳钳夹后提起通高频电流凝切.直径0.5~1.5cm的粗蒂或广基息肉、直径大于1.5cm的广基息肉,均使用COOK六环食管静脉曲张套扎器结扎.对直径小于0.5cm的有蒂息肉、直径0.5~1.5cm的细蒂息肉、直径大于1.5cm的非广基息肉,则使用传统的高频电圈套切除.结果 28例贲门息肉患者中,热活检钳钳夹息肉3例,套扎治疗息肉16例,高频电流套圈切除息肉9例.术后均无出血或穿孔等严重并发症,顺利出院.结论 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切与皮圈套扎结合治疗贲门息肉是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大肠息肉的可行性,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所有患者常规术前准备肠道,循腔进镜至发现息肉后经活检孔插入圈套器套住息肉或息肉蒂部,逐渐收紧圈套,然后上提,使圈套器尽量离开肠粘膜,将凝切指数调至2~4,将息肉切除,巨大息肉或分叶息肉采用分段切除法,较小息肉用金属电凝探头紧贴息肉后电凝灼除。结果所有患者均在内镜下顺利切除息肉,13例较大息肉或分叶状息肉在分步切除过程中创面有出血,立即予电凝后血止。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大肠息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可作为大肠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