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25)I籽源组织间放射治疗剂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12 5I籽源组织间放射治疗的剂量分布进行测定和评价。方法 12 5I籽源活度为每粒 12 .2MBq。在体模上d 15mm圆周植入 2 0粒 ,在前列腺模型上分 4层植入 70粒 ,分别用Far mar 2 5 70辐射剂量仪和热释光剂量计 (TLD) 2种方法对靶区中心部位吸收剂量率进行测定 ,另用柯达感光胶片测量等剂量曲线分布图。结果  2种方法测定结果在体模上圆周靶区中心吸收剂量率分别为 8.4cGy/h和 7.9cGy/h ,前列腺模型靶区中心部吸收剂量率分别为 12 .0cGy/h和 11.1cGy/h。前列腺靶区接受总累积吸收剂量为 2 4 2 19cGy。等剂量曲线表明 ,离前列腺中心 4cm其它组织受照剂量陡降为中心的 10 %。结论 上述 2种方法测定籽源在靶区中心剂量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2.
125I籽源离体照射细胞平面剂量率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125I籽源离体照射的细胞平面剂量分布,建立125I籽源离体照射细胞平面剂量率参考模式表.方法实验应用TLD元件,测量了单粒表面活度为10.323 MBq的6711型125I籽源在水介质中点P的剂量率,并按照理论公式,计算点P的剂量率理论值,与实验测量值相互验证.然后,测量125I籽源在1 mm厚聚苯乙烯+水介质中对点P的剂量率,与水介质组的测量结果进行差别和无差别检验.模拟设计9粒125I籽源离体照射细胞装置,建立125I籽源离体照射细胞剂量率参考模式表.结果单粒125I籽源在水介质中对点P的剂量率理论计算值为0.347 cGy/h,与实验测量值(0.359±0.023)cGy/h(n=10)的差异<10%.125I籽源在1 mm厚聚苯乙烯+水介质中对点P的剂量率测量值(n=10)为(0.350±0.027)cGy/h,与水介质中的剂量率测量值无差别.应用理论公式分析125I籽源离体照射装置对细胞平面的剂量率分布,建立了125I籽源照射离体细胞剂量率参考模式表.结论实验结果证实1 mm厚聚苯乙烯材料对125I籽源在水介质中的剂量率分布无影响.建立的125I籽源照射离体细胞剂量率参考模式表,有推广应用价值,为今后进行125I籽源照射的离体实验时选择合理的照射模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白静  王俊杰  张珊文  顾晋  蔡勇 《陕西肿瘤医学》2009,17(10):1845-1847
目的:探讨^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对前列腺癌PC-3移植瘤体内抑制作用的疗效,为前列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体内粒子植入模型研究^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对前列腺癌PC-3移植瘤抑制作用。两颗粒子,线性排列,中间无间隔。每颗粒子活度1mCi。粒子植入后不同时间观察前列腺癌PC-3移植瘤体积变化和距离源中心层面不同垂直距离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125I粒子组与假源粒子植入后不同时间测量肿瘤体积。^125I粒子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粒子植入后96h实验组肿瘤抑制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研究显示^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不同时间后,距离粒子中心1.7mm处均有不同程度肿瘤细胞变性坏死,2.8mm处坏死区域明显减少,间质纤维化,增生明显。而空白对照组肿瘤细胞未见明显的变性坏死,周围亦无明显的纤维化。结论:^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对前列腺癌PC-3移植瘤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引起肿瘤组织变性坏死。  相似文献   

4.
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始于19世纪末期.而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放疗距今也已有近100年的历史.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是近距离放射治疗的一种,具有低剂量率、持续照射、可反复植入等特点,与外放疗相比,其高度适形、提高肿瘤靶区剂量、降低周围正常组织受量,减少并发症,取得了非常理想的局部控制率.近年来,放射性^125I粒子在临床治疗肿瘤方面应用日渐广泛,具有高精度、微创,疗效肯定等优势,是一种理想的局部治疗方法.但人们对^125I粒子如何以低剂量率、连续照射方式杀伤癌细胞的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各种肿瘤的治疗剂量都是参照外放射治疗的剂量移植而来.^125I粒子治疗肿瘤的机理及其相关基础实验研究国内外报道的均不多,缺乏相关基础实验资料,现就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对前列腺癌PC-3移植瘤体内抑制作用的疗效,为前列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体内粒子植入模型研究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对前列腺癌PC-3移植瘤抑制作用.两颗粒子,线性排列,中间无间隔.每颗粒子活度1mCi.粒子植入后不同时间观察前列腺癌PC-3移植瘤体积变化和距离源中心层面不同垂直距离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125I粒子组与假源粒子植入后不同时间测量肿瘤体积.125I粒子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粒子植入后96h实验组肿瘤抑制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研究显示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不同时间后,距离粒子中心1.7mm处均有不同程度肿瘤细胞变性坏死,2.8mm处坏死区域明显减少,间质纤维化,增生明显.而空白对照组肿瘤细胞未见明显的变性坏死,周围亦无明显的纤维化.结论: 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对前列腺癌PC-3移植瘤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引起肿瘤组织变性坏死.  相似文献   

6.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后患者及密切接触者的剂量监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125I粒子植入术后对患者、患者周边及密切接触者的受照剂量率并估算年剂量,及在该剂量率的条件下达到剂量限值所需要的时间.方法: 采用热释光剂量计检测20例125I植入后的患者体表、病人家属、病人床边、邻床床边及医护人员的受照剂量率,并根据公式推算这些检测点受到照射的年剂量,及在该剂量率的条件下达到剂量限值时所需要的时间.结果: 患者体表平均剂量率为214.54μGy/h,其中头颈部肿瘤、腹部肿瘤、前列腺癌及其他肿瘤患者体表的平均剂量率分别为4193.18μGy/h,22.97μGy/h,160.34μGy/h,9656.32μGy/h,年当量剂量平均值为441.25mSv,其中头颈部肿瘤、腹部肿瘤、前列腺癌及其他肿瘤患者体表的年当量剂量分别为8624.14mSv,47.24mSv,329.77mSv,19860.21mSv.累计剂量达到5mSv和1mSv所需要的平均时间分别为:23.44h和4.67h,其中头颈部肿瘤、腹部肿瘤、前列腺癌及其他肿瘤患者累计剂量达到5mSv和1mSv 所需要的平均时间分别为: 1.19h和0.24h、230.07h和44.00h、31.42h和6.25h、0.52h和0.10h.与患者密切接触者及位于其周边位点的年当量剂量均值最大为0.01 mSv.结论: 125I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术后病人,其周边环境及其密切接触者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125I粒子植入术后对患者、患者周边及密切接触者的受照剂量率并估算年剂量,及在该剂量率的条件下达到剂量限值所需要的时间。方法:采用热释光剂量计检测20例^125I植入后的患者体表、病人家属、病人床边、邻床床边及医护人员的受照剂量率,并根据公式推算这些检测点受到照射的年剂量,及在该剂量率的条件下达到剂量限值时所需要的时间。结果:患者体表平均剂量率为214.54μGy/h,其中头颈部肿瘤、腹部肿瘤、前列腺癌及其他肿瘤患者体表的平均剂量率分别为4193.18μLGy/h,22.97μGy/h,160.34μGy/h,9656.32μGy/h,年当量剂量平均值为441.25mSv,其中头颈部肿瘤、腹部肿瘤、前列腺癌及其他肿瘤患者体表的年当量剂量分别为8624.14mSv,47.24mSv,329.77mSv,19860.21mSv。累计剂量达到5mSv和1mSv所需要的平均时间分别为:23.44h和4.67h,其中头颈部肿瘤、腹部肿瘤、前列腺癌及其他肿瘤患者累计剂量达到5mSv和lmSv所需要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19h和0.24h、230.07h和44.00h、31.42h和6.25h、0.52h和0.10h。与患者密切接触者及位于其周边位点的年当量剂量均值最大为0.01mSv。结论:^125I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术后病人,其周边环境及其密切接触者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Egr-1基因及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Lewis肺癌模型,治疗组在瘤体内植入2粒表面放射活性为9.25MBq的BT-125-I型^125I籽源,对照组植入2粒无放射活性的空心籽源。治疗21天,记录小鼠的存活率;处死存活小鼠,计算肿瘤体积抑制率。对摘除的肿瘤组织进行常规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aspase-3蛋白的表达,RT—PCR方法检测瘤组织Egr-1基因的表达。结果:治疗21天,治疗组和对照组小鼠存活率分别为88.88%和70.59%,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体积抑制率为71.12%。病理检查显示治疗组近粒子处肿瘤细胞变性坏死,对照组近粒子处可见存活肿瘤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治疗组caspase-3表达强度高于对照组(P〈0.01)。RT—PCR结果显示治疗组Egr-1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可以抑制小鼠Lewis肺癌生长,其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癌细胞Egr-1和caspase-3的表达、促进细胞凋亡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立体种植在盆腔转移瘤中的疗效。方法:通过三维粒子TPS系统确定粒子数量、针距、层距,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永久性植入^125I粒子在盆腔转移瘤内。结果:24例病人治疗后病灶不同程度缩小,疼痛程度明显缓解。结论:CT引导下永久植入^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实体肿瘤具有微创、靶区剂量高、适形度好等优点,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复发性直肠癌CT引导125I粒子植入的剂量分布。[方法]选择10例接受CT引导125I粒子植入的复发性直肠癌患者。计划靶区D90(90%体积接受的剂量)为100Gy。CT引导进针和植入粒子,粒子针间距1cm,平行排列,粒子间隔1cm均匀植入。术后即刻行CT扫描和剂量学验证。[结果]计划靶区平均体积为101cc,平均植入粒子80颗,单颗粒子活度为0.5~0.8mCi。计划靶区平均植入粒子活度0.69mCi/cc。平均D90为91.5Gy,平均V100(计划靶区接受100%处方剂量的体积百分比)为85.5%。平均V150和V200分别是68.9%和52.1%,平均最小周边剂量是38.5Gy。[结论]复发性直肠癌CT引导125I粒子植入可以实现预期的剂量分布。均匀植入粒子靶区剂量不均匀,部分患者因骨骼和危及器官限制,靶区周边剂量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