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桃红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惠平 《中国药业》2006,15(12):20-21
目的 建立桃红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法)对处方中的芍药、丹皮、益母草、生地、丹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对芍药、丹皮中的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在TLC图谱中可检测出芍药、丹皮、益母草、生地黄、丹参的特征斑点,芍药苷的线性范围是0.329-1.974μg(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9.0%,RSD=1.36%(n=5)。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桃红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陈剑锋  陈学松 《中国药师》2009,12(11):1551-1552
目的:建立益母草颗粒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益母草进行鉴别;采用HPLC—ELSD测定益母草中盐酸水苏碱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易于观察,盐酸水苏碱在460~23000ng范围内(r=0.9986)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RSD=1.6%)。结论:方法操作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作为制荆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彭雪梅  金惠翔  李志远 《医药导报》2006,25(11):1215-1216
目的 建立双参抗栓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人参、丹参和益母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酮ⅡA的含量,固定相: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200 mm,5 μm);流动相:甲醇 水(80:20);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68 nm。结果在薄层色谱中能检出丹参、人参、益母草的特征斑点,且分离效果良好,斑点清晰。丹参酮ⅡA在0.08~0.24 μg·mL 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97.6%,RSD=1.05%(n=9)。结论该方法灵敏快速、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清肝解毒膏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大黄、赤勺、丹参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薄层鉴别斑点明显.专属性强,重复性好,能较好地控制内在质量。结论本方法简便可靠.可作为本制剂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十二味液化散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黄柏和丹参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丹参中丹参酮ⅡA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鉴别色谱中,均能检出黄柏、丹参,且阴性无干扰;丹参酮ⅡA在0.1088-0.652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98%(n=5),RSD为0.1%。结论:该方法有良好的重复性及稳定性,且操作简便,能有效的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HPLC/TQ-MS测定益母草中阿魏酸含量的方法并测定不同产地益母草中阿魏酸含量,评价益母草中阿魏酸对中成药调经止痛片及新生化颗粒的质量影响,为制定含有益母草并以阿魏酸为定量指标的中成药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及UPLC-Q/TOF定性鉴别及分析益母草中阿魏酸,采用HPLC/TQ-MS定量分析10批不同产地益母草中阿魏酸含量。基于定量分析结果及处方用量探讨益母草中阿魏酸含量对其中成药质量标准的影响。结果:薄层鉴别及UPLC-Q/TOF定性分析结果显示,10批不同产地益母草中均含有阿魏酸。HPLC/TQ-MS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益母草中阿魏酸含量在0.004 2%~0.006 5%之间。结论:益母草与当归、川芎等含有阿魏酸的药材配伍且其用量较大时,益母草中阿魏酸含量会对其质量评价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谢展鹏  张德军  肖翠 《中国药业》2008,17(18):44-44
目的建立复肾康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黄芪、丹参、川芎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薄层色谱法可鉴别出黄芪、丹参、川芎。结论薄层色谱法专属性强,简便可行,可用于复肾康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钟朝群  童树洪 《中国药业》2005,14(11):51-51
目的:制备芎归益母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法)鉴别本方中的益母草、红花,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在TLC图中可准确鉴别出益母草及红花.经临床420例妇科患者使用,总有效率为93.3%.结论:芎归益母膏制备简便、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活骨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为制定其质量控制标准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法鉴别处方中的主要药味。地黄鉴别中以三氯甲烷-甲醇-氨水(16:4:2)为展开剂;丹参鉴别中以甲苯-二氯甲烷-丙酮(5:4:0.5)为展开剂;当归、川芎鉴别中以环己烷-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结果:处方中的地黄、丹参、当归、川芎4味药的薄层色谱具有鉴别特征。结论: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简便可靠,专属性、重现性好,可作为活骨胶囊的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0.
杨丽姣 《中国药业》2002,11(3):59-59
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复方生化口服液中当归、益母草,具有简便、灵敏、可靠等优点,该法不但适用于医院实验室鉴别,也可用于本品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清肝利黄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虎杖、菌陈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口服液中的丹参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菌陈虎杖可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丹参素在0.04~0.20μg之间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RSD为1.5%(n=5)。结论:方法灵敏、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丹参消痤胶囊,研究质量标准,观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粉碎、过筛方法制备丹参消痤胶囊;用薄层色谱法对主要成份进行鉴别,制定质量标准;采用随机对照法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制剂质量稳定,临床疗效肯定。结论:丹参消痤胶囊组方合理,工艺简单,质量可控,临床疗效显著,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益归口服液是珠海市人民医院研制的用于人流术后、产后子宫出血的止血制剂.由益母草、当归、仙鹤草三味中药组成,临床疗效显著.为了控制产品质量,本试验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益母草、当归进行鉴别.操作方法简便,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活血通络胶囊的制备方法及质控标准,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对处方中的水蛭进行显微鉴别、丹参进行薄层鉴别。结果显微鉴别清楚,薄层鉴别分离清晰,空白无干扰,重现性好。临床总有效率为88.4%。结论组方合理,工艺可行,质控方法可靠;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石海  孙传梅  洪亮  孙晋  张孝芸 《中国药业》2006,15(13):35-36
目的 建立黄萱益肝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土大黄、丹参、南五味子、甘草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素的含量。结果 几味药均可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大黄素的回收率为99.20%,RSD=2.16%。结论 所用方法能准确、快速地对黄萱益肝丸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薄层色谱鉴别丹参五味子片的效果。方法使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丹参五味子片中的丹参以及五味子。结果图谱斑点清晰、图谱分离度好,阴性对照不存在干扰。结论薄层色谱方法非常的有效,同时其简便性以及快速性,同时还存在重现性好的特征.可用于丹参五味子片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四味止血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法)对四味止血片中益母草、地榆、丹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层析(HPLC)测定丹参中丹参素钠的含量,色谱柱:Agilent SB-C_(18)(4.6×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2%冰乙酸溶液(5∶95),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81 nm,柱温25℃。结果薄层鉴别中,供试品在与对照药材或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丹参素钠的线性范围0.3980~3.9800μg,r=0.9999(n=7),平均回收率95.31%,RSD为2.17%(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四味止血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复方丹参片中丹参的薄层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方丹参片中丹参的薄层鉴别盛莲芝,王桂兰(河南省鹿邑县药检所鹿邑县477200)复方丹参片系有丹参、三七、冰片制成的中药复方片剂。具有活血化瘀,芳香开窍,理气止痛的功效,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胸闷,心绞痛等症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患冠心病的人也逐年增...  相似文献   

19.
罗毅  潘细贵  彭燕  张洪 《中国药师》2008,11(2):235-236
目的:建立肾宁合剂中主要组成药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黄芪、益母草和川芎。结果:以本实验优选的条件进行薄层色谱鉴别,色谱斑点清晰,分离效果好,易于识别。结论:本实验建立的定性鉴别方法简便、专属性强,可用于控制该制荆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丹参薄层鉴别方法研究及其对照图谱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正国 《中国药事》2007,21(12):1006-1007
建立丹参薄层鉴别方法和对照图谱。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丹参的不同组分进行鉴别,并对影响色谱分离效果的主要因素(吸附剂、展开剂等)进行优化。方法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可靠,可用于丹参的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