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后镇痛及镇痛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胰岛素抵抗程度的影响。方法45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老年非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Ⅰ组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并保留术后镇痛;Ⅱ组全麻并行术后静脉镇痛;Ⅲ组全麻后不保留术后镇痛。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硬膜外穿刺或全麻诱导前)、术后第1天清晨测定血浆血糖(G)、血清胰岛素(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观察记录3组术后2、4、8、16、24、48h患者疼痛评分(VAS)。结果3组术后G、INS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ISI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Ⅲ组术后G、INS明显高于Ⅰ、Ⅱ组,ISI明显低于Ⅰ、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Ⅰ、Ⅱ组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和Ⅱ组术前、术后第1天G、INS、IS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患者术后镇痛能明显改善腹部手术后胰岛素抵抗程度。不同镇痛模式对术后第1天胰岛素敏感性改变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3.
小儿术后持续静脉镇痛对上腹部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术后持续静脉镇痛对小儿上腹部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30例患儿在静吸复合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 ,随机分为术后镇痛组 (S组 )和对照组 (D组 )。于麻醉前、术中 90min、术毕 6 0min和术后 1、2、3d测定血糖、胰岛素及皮质醇浓度。结果 :两组患儿血糖均自术中 90min时明显升高 ,术毕 6 0min达峰值 ,术后 1、2d仍居高不下 (P <0 .0 5或P <0 .0 1)。S组术中及术后胰岛素水平无明显改变 ;D组术后 1、2d胰岛素水平升高明显 (P <0 .0 5或P <0 .0 1)。S组和D组患儿皮质醇都于术毕 6 0min时明显升高 (P <0 .0 5 ) ,而S组在术后 1d即恢复麻醉前水平 ,D组持续到术后 1、2d(P <0 .0 5 )。结论 :小儿术后持续静脉镇痛可缓解上腹部手术应激反应 ,减轻术后糖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4.
小剂量氯胺酮对上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术中应用小剂量氯胺酮对上腹部手术有无超前镇痛的效应。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前瞻性临床试验法,40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全部采用硬膜外复合全麻法,随机分为两组。氯胺酮组(KAT组)20例,手术前15 min静脉给予氯胺酮0.3 mg·kg~(-1),继之持续静脉输注氯胺酮3 μg·kg~(-1)·min~(-1)至手术结束前15min;对照组(NS组)20例给予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患者术后均采用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在麻醉恢复室和术后3、6、12、24、48 h随访PCEA用量、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及患者有无精神异常。结果KAT组术后3和6hPCEA用量显著少于NS组,VAS评分显著低于NS组,其余各时点无显著差异,两组未有精神异常发生。结论 术中静脉给予小剂量氯胺酮能提高术后早期PCEA镇痛质量及减少阿片类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硬膜外镇痛和静脉镇痛对上腹部手术后患者血浆免疫球蛋白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上腹部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第1组患者给予哌替啶50 mg肌肉注射.第Ⅱ组为术后应用一次性镇痛泵持续静脉镇痛.第Ⅲ组为术后应用一次性镇痛泵持续硬膜外镇痛.对血浆免疫球蛋白和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  相似文献   

6.
上腹部术后患者疼痛护理疗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疼痛护理在减轻上腹部手术病人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 将72例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给予专项疼痛护理,对照组坚持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减轻程度。结果 两组均未产生不良反应。实验组在24小时内疼痛评级情况及总体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迅速有效地减轻疼痛是护理的基本要求,也是可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对上腹部手术病人术后舒适卧位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上腹部手术后病人最舒适卧位。方法 :随机抓取 2 0 0例上腹部手术后的病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 ,找出最舒适卧位。结果 :低坡卧位 ( 15~ 30°)是最舒适卧位。结论 :上腹部手术后采取 15~30°卧位 ,病人感觉最舒适  相似文献   

8.
9.
冬眠合剂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静脉使用冬眠合剂对腹部手术后镇痛的价值。方法 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腹部手术后6、12、24、48、72h的疼痛进行记分,比较患者经静脉给予冬眠合剂、经肌肉注射哌替啶两种方法的止痛效果及使用哌替啶的剂量,结果用u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使用冬眠合剂镇痛组其视觉模拟评分值较使用哌替啶组明显降低,哌替啶使用总量明显减少。结论 静脉使用冬眠合剂是一种较好的术后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我们对2002年1月-2005年2月期间腹部手术后行术后镇痛的病例,依采用不同的镇痛药物(吗啡、芬太尼、曲马多)和不同的镇痛方法(硬膜外镇痛、静脉镇痛)分为4组共80例病例进行分析及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麻醉方法对围手术期血精浓度和胰岛素的影响。方法:3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随机分为3组:静脉复合全麻组(Ⅰ组),静脉吸入复合全麻组(Ⅱ组)、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Ⅲ组)。测定麻醉前(t0)、手术开始后60分钟(t1)、术后1天(t2)、术后3天(t4)血中血糖(GLU)浓度和胰岛素(INS)值。结果:3组患者术中GLU、INS比麻醉前升高(P<0.01)。Ⅰ、Ⅱ组患者GLU、INS术后72小时处高值位置,INSⅡ组术后3天是,麻醉前的3.62倍。Ⅲ组患者GLUS、INS各个时相与麻醉前相比变化幅度小,术后3天基本恢复,达麻醉前水平或更低。Ⅲ组GLU浓度和INS值变化明显小于Ⅰ组(P<0.01)。结论:静脉全麻复 硬膜外阻滞麻醉方法用于上腹部手术,对血中GLU值变化影响最小,控制术中应激反应效果显著,机体恢复较快,明显优于静复合全麻和静脉吸入复合全麻方法。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 ,本院对上腹部手术病人术后采用传统肌注镇痛、硬膜外镇痛和静脉镇痛三种方法进行比较 ,其情况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 -Ⅱ级择期上腹部手术病人 380例 ,男 188例 ,女 192例 ,年龄 16~ 71岁 ,体重 46~ 78kg ,肝胆胰手术 2 2 3例 ,胃肠手术 15 7例 ,所有病人术前均无慢性疼痛和服用镇静镇痛药物史。2 ) 方法 :术前 3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 0 .1g、阿托品0 .5mg ,从鼻腔留置胃管 ,采用T8 9或T9 10 硬膜外腔麻醉 ,维持用药为 1.5 %盐酸利多卡因 +0 .2 5 %~ 0 .3 %丁卡因 +1∶2 0万付肾。辅助用药为静…  相似文献   

13.
上腹部手术后的疼痛、手术的刺激及麻醉药的残余作用均可导致肺功能下降。我们采用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 ,有效地减轻了上腹部术后肺功能的抑制 ,且低浓度的布比卡因和曲马多并不影响肠蠕动的恢复。1 临床资料本文 5 0例 (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胃大部切除术 )病人中男 2 1例 ,女 1 9例 ,年龄 2 5~ 60岁 ,体重 5 0~ 75kg,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 2 5例。两组性别、年龄、身高和体重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ASAⅠ~Ⅱ级 ,术前肺功能正常 ,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部手术 ,麻醉 术前 3 0分钟肌注阿托品 0 .5mg、鲁米那钠 0 .1g…  相似文献   

14.
手术伤口引起的疼痛,是术后继发其他症状及并发症(肺功异常、心血管并发症等)的重要因素。因此,重视术后镇痛不仅是单纯镇痛问题,更重要的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本科在腹部手术后病人实行自控镇痛(PCA)进行了临床护理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从本院普外科2005年1月-2006年5月收治患者中选择上腹部手术72例,其中男40例,女32例,年龄19—69岁,平均37.2岁;其中,胆道手术30例,胃大部切除及胃穿孔修补术23例,肝脾手术10例,其他上腹部手术9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手术种类和术中手术创伤,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1)。  相似文献   

16.
<正> 手术后疼痛可引起病人精神上、心理上的伤害和体力消耗,使术后恢复延迟。而传统的止痛方法是根据病人的情况肌注阿片类药物,效果较差。我院自1999年1月~2002年1月对163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给予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治疗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63例,男92例,女71例,年龄21~82岁。ASAⅠ~Ⅱ级,手术主要包括胃大部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肝叶切除术、剖腹探查术、前列腺切除术及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全科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78例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39)和观察组(n=39),常规组实施外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全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疼痛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VAS评分为(1.97±0.24)分,显著低于常规组[(3.13±0.18)分,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4.87%,明显高于常规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全科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观察硬膜外镇痛对上腹部手术后呼吸动力学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行上腹部手术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和硬膜外止痛组各20例,测量术前,术毕10min、1、2、3、4h的呼吸动力学参数。用t’检验分析数据。  相似文献   

19.
朱丽华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6):730-731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在减轻上腹部手术病人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将72例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给予专项疼痛护理,对照组坚持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减轻程度。结果两组均未产生不良反应。实验组在24小时内疼痛评级情况及总体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迅速有效地减轻疼痛是护理的基本要求,也是可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不同镇痛方法的上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醇(NSE)的变化,探讨镇痛对患者机体的影响。方法 选择按ASAⅠ、Ⅱ级行上腹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和镇痛泵组),每组20例,分别于麻醉前、术中1h、术后24,72,120h静脉取血;采用胶孔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hs—CRP,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NSE。结果 术前二组患者血清hs—CRP和NSE无差异(P〉0.05),术后二组hs—CRP明显升高,且镇痛泵组术后24h和72hhs—CRP低于对照组,120h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1h二组NSE较术前明显增高(P〈0.01),术后二组NSE略高于麻醉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各时间点二组NSE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镇痛泵镇痛可减轻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对患者神经元细胞未造成明显损伤,术后应激反应在120h后可能延缓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