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目的了解医院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防治对策,探讨真菌引起医院感染的原因和易感因素,制定预防和控制医院真菌感染的措施。方法对17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真菌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真菌感染39例,真菌感染率为21.91%,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率≥60岁组高于<60岁组,中性粒细胞数≥0.5×109/L组真菌感染率高于中性粒细胞数<0.5×109/L组,所有病例感染前均使用抗菌药物。结论积极治疗原发病;提高中性粒细胞数,严格按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对预防医院真菌感染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伊曲康唑胶囊治疗血液病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从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血液病中性粒细胞缺乏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共5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伊曲康唑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伊曲康唑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结果患者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为76.9%,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的42.3%,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在治疗后均提高,分别为(2.92±0.30)×109/L和(1.52±0.21)×109/L,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者(2.27±0.28)×109/L和(1.09±0.29)×109/L;两组中性粒细胞100~500/mm3患者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100/mm3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伊曲康唑治疗血液病患者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有利于提高患者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计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联合抗菌药物对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为进行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期间住院的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菌药物治疗,联合组联合rhG-GSF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结果联合组中性粒细胞恢复正常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d后,中性粒细胞高于治疗前(P<0.05),PCT、CRP、IL-6低于治疗前(P<0.05),且以上指标水平联合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rhG-GSF联合抗菌药物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有助于快速改善炎症反应,缩短症状改善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伏立康唑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化疗中真菌感染二级预防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收集医院2009年6月-2011年8月的38例既往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AML患者,再次化疗后应用伏立康唑片进行二级预防,按照开始预防时间分为中性粒细胞>1×109/L和中性粒细胞<1×109/L两组,总结分析预防用药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应用伏立康唑片进行真菌感染的二级预防,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整体预防失败的比例为10.5%,中性粒细胞>1×109/L开始预防的患者无预防失败发生,中性粒细胞<1×109/L开始预防的患者,预防失败者占18.2%。结论应用伏立康唑片进行真菌感染的二级预防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并有可能降低真菌感染的复发,在中性粒细胞>1×109/L开始二级预防,可以提高二级预防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病原学特点,为预防和控制急性白血病患者真菌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某院2010年5月-2013年11月住院的12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真菌感染资料,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真菌感染率、感染部位、感染真菌种类、真菌感染易感因素。结果 128例白血病患者中有47例发生真菌感染,感染率为36.7%;感染的真菌种类以白色念珠菌为主(48.9%),其次为近平滑念珠菌(21.3%);感染部位以口咽部为主(46.8%),其次为肺部(27.6%)。导致急性白血病发生真菌感染的因素包括年龄、住院治疗时间、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降低或中性粒细胞缺乏,使用化疗药物及激素,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侵入性操作等。结论在临床上,积极治疗原发病,提高中性粒细胞数、严格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注意无菌操作对预防急性白血病患者真菌感染、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粒细胞缺乏合并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42例粒细胞缺乏合并深部真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治疗要点。结果 42例患者感染部位分泌物样本中共检出46株真菌,其中占60.87%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其次为曲霉菌属占17.39%;33.33%合并ESBLs大肠埃希菌败血症,19.05%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42.86%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一过性谷丙转氨酶升高,23.81%患者出现恶心、食欲下降等不良反应;经抗真菌治疗后,12例患者治愈,治愈率28.57%,11例患者为显效,显效率26.19%,13例患者死亡,病死率30.95%;治疗总有效率为54.76%。结论粒细胞缺乏伴深部真菌感染根据病原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临床高度怀疑真菌感染病时应给予预防性抗真菌治疗;对常规抗真菌药物治疗不佳时使用伏立康唑、伊曲康唑等新型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诱导化疗期间并发真菌感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为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真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0年1月-2012年2月住院的88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诱导化疗期间并发真菌感染资料,对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真菌感染率、感染部位、病原学监测、真菌感染易感因素、抗真菌药物使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初治诱导化疗过程中发生真菌感染50例,感染率为56.8%,应用抗细菌药物治疗感染的同时加用抗真菌药物治疗30例,占34.1%;30例真菌感染患者中,拟诊患者24例,占80.0%,临床诊断6例患者,占20.0%,无确诊病例;常见的感染部位为肺部28例,占93.3%;老年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时间>5 d,广谱抗菌药物使用时间>7 d等均是真菌感染发生的重要诱因;共送检20份痰标本,5例患者痰培养阳性,菌种分别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及曲霉菌属各2株,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株,痰培养阳性率为25.0%;抗真菌药物使用伏立康唑16例,单用卡泊芬净1例,单用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联合两性霉素B各2例、伏立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7例,3种药物联用2例,经积极抗感染治疗,26例患者好转后出院,但仍有4例患者因呼吸衰竭死亡.结论 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由于存在各种易感因素,诱导化疗期间极易发生感染,其中合并真菌感染发生率高,感染好发部位为呼吸道,一旦发生真菌感染,则病死率明显增加,病原学培养阳性率极低,需多次行血培养及痰培养以提高诊断率,应及早进行预防性治疗或早期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相似文献   

8.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化疗并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及病原学特点,制定预防和控制医院真菌感染的措施.[方法]对治疗的32例白血痛并真菌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诱发因素,使用抗菌药物、激素等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32例白血病并发39例次真菌感染,真菌感染率为26.89%,真菌种类以白色念珠菌为主(58.97%),其次为酵母样菌(28.21%),感染部位以口咽部感染为主(53.84%),其次为肺部感染(28.20%),34例次治疗有效(87.18%),易感因素包括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减低或缺乏、长期使用抗生素及激素.[结论]积极治疗原发病,提高中性粒细胞数,严格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预防医院真菌感染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与抗真菌药物在恶性血液病合并真菌感染中的价值。方法 对合并真菌感染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在氟康唑治疗的同时,随机分为加G-CSF(2.5~5μg/kg)和不加GCSF两组。结果 氟康唑加G-CSF治疗的患者有效率为89.1%,对照组为62.8%(P〈0.05),中性粒细胞恢复程度,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CSF可加速中性粒细胞恢复,与抗真菌药物协同可提高其抗菌疗效,是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真菌感染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化疗的治疗,寻求老年急性白血病较好治疗方案。方法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采用VDP方案,13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采用DA方案或MA方案。化疗前1d外周血白细胞〈10.0×10^9/L的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以下的患者均加用G—CSF 300μg/d皮下注射。白细胞≥10.0×10^9/L的患者在化疗后白细胞〈2.0×10^9/L时加用G—CSF 300μg/d至化疗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水平〉1.0×10^9/L。结果17例患者化疗后CR率58.8%,总有效率76.4%。2例患者治疗早期分别死于急性心梗和消化道大出血,早期死亡率11.7%。中性粒细胞持续〈0.5×10^9/L中位时间18.5d,平均缩短4.5d,结论早期加用G—CSF增加化疗药物对白血病细胞的毒性,提高缓解率,并且缩短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的时间,减少感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抗真菌药物对预防粒细胞缺乏急性白血病患者侵袭性真菌病(IFD)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选择预防真菌感染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5年6月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7d的患者临床资料,共统计392例患者,将其分为预防组239例(包括氟康唑组133例、伏立康唑组106例),对照组153例;统计各组IFD发生率、病死率和抗真菌药物不良反应,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FD发生率对照组为37.9%、氟康唑组为22.6%、伏立康唑组为10.4%;对照组与氟康唑组和伏立康唑组IFD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IFD病死率对照组为10.5%、氟康唑组为6.8%、伏立康唑组为4.7%,对照组与氟康唑组和伏立康唑组的病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康唑组与伏立康唑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白血病大剂量化疗中性粒细胞缺乏7d时预防应用抗真菌药物可以有效降低IFD的发生及病死率,在急性白血病患者诱导化疗时选择伏立康唑进行真菌预防,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伊曲康唑在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真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218例白血病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感染预防方案对其进行感染预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伊曲康唑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完成化疗疗程后的中性粒细胞数、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真菌感染率及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化疗完成后,中性粒细胞计数均较化疗前显著降低(P<0.05),hs-CRP、PCT、IL-6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中性粒细胞计数、hs-CRP、PCT及IL-6分别为(40.22±4.56)%、(14.53±2.46)mg/L、(1.28±0.20)mg/L、(7.26±1.22)ng/ml,对照组以上指标分别为(32.61±4.15)%、(63.65±6.47)mg/L、(3.14±0.31)mg/L、(16.79±2.3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真菌感染率为0.92%,显著低于对照组8.26%(P<0.05);对照组死亡率为2.75%显著高于观察组0.92%(P<0.05)。结论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给予包含伊曲康唑的抗菌药物方案预防患者真菌感染可明显降低真菌感染率,伊曲康唑治疗对大部分真菌感染患者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临床化疗之后,白血病患者的粒细胞出现缺乏,并伴有医院里细茵感染,对此进行分析。方法:通过依照高效、量足、广谱的这种降阶梯式的疗法,并根据我院随机选取的2010年3月至2014年4月75例在医院化疗的发生医院内感染的白血病患者资料分析,从而采取恰当的抗菌药物治疗。结果:75例在医院化疗的发生医院内感染的白血病患者,达到有效治疗的患者70例。结论:通过临床化疗之后,白血病患者的粒细胞出现缺乏,并伴有医院里细菌感染,这种感染发生率高,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以及抗茵药物的正确应用是可以缓解并控制医院内细菌感染的。  相似文献   

14.
老年肿瘤患者化疗后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的救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肿瘤患者化疗后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的救治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15例化疗后发生急性粒细胞缺乏的老年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通过给予保护性隔离、强有力的抗菌药物、造血生长因子以及积极的支持治疗等措施,使14例(93.33%)患者救治成功,发热症状在3~儿d得到控制。结论:老年肿瘤患者化疗后出现粒细胞缺乏症时,在应用强有力广谱抗菌药物治疗的同时,应防止患者合并真菌感染;并应积极控制局部感染灶,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进白细胞恢复,加强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血液病患者不能明确诊断侵袭性真菌病(IFD)的临床资料,利于早期把握抗真菌治疗时机,降低病死率。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2年12月118例血液系统疾病且不能明确诊断IFD的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诊断、感染部位及各不同相关因素对发病率的影响进行分析,数据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8例未达到IFD诊断患者分为不能诊断IFD但治疗有效88例和排除IFD诊断30例;真菌感染部位均以呼吸道为主,占64.77%;以血液恶性肿瘤化疗后粒细胞缺乏者发生率最高,10.24%;8~14d粒细胞缺乏更为明显;发病年龄多为40~60岁患者;所有上述病例应用抗真菌药物时均已同时应用≥3种抗菌药物,以碳青霉烯类为主,并均联合应用了万古霉素或利奈唑胺。结论临床可能对最终排除IFD诊断的患者应用了抗真菌治疗,但在患者重症感染而高度疑似IFD阶段,抗真菌治疗利大于弊,可挽救部分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化疗后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早期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的时机,以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体温<38.5℃25例作为A组,给予亚胺培南治疗,患者发热改善后给予降阶梯式抗菌药物治疗;体温≥38.5℃20例作为B组,给予亚胺培南治疗,肺部CT提示肺部炎性病变无变化甚至加重,立即给予患者伏立康唑治疗;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肺部IFI的发生率为72.00%;治疗抗感染有效率A组为20.00%、B组为8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L患者化疗后出现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其发病率较高,临床治疗应考虑早期给予经验性抗真菌药物,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周芳  王济红  苏萍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2):5946-5947,5950
目的探讨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对接受α干扰素治疗期间出现中性粒细胞计数(NEU)﹤1.0×109/L的患者进行骨穿检查,肾上腺素及强的松激发实验,检测NEU﹤1.0×109/L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水平的变化。结果共有32例患者在α干扰素治疗期间出现NEU﹤1.0×109/L,占44.4%,全部病例骨穿检查均不存在骨髓抑制;29例患者肾上腺素激发试验阴性;27例患者强的松激发试验阴性;治疗前与NEU﹤1.0×109/L时G-CSF水平分别是(161.26±2.53)pg/ml与(101.6±2.56)pg/ml,P﹤0.05。结论α干扰素治疗期间外周血粒细胞下降与内源性G-CSF水平的下降有关,应适时补充外源性G-CSF。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出现粒细胞缺乏伴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305例次急性白血病患者联合化疗后出现粒细胞缺乏伴感染的部位、致病菌检查结果、抗感染治疗方案和疗效.结果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出现粒细胞缺乏伴感染的部位以呼吸道最常见.病原体构成以细菌为主.广谱抗感染治疗后,293例次感染均有效控制.结论 感染是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应早期联合应用广谱抗细菌及真菌药物对控制感染及降低与感染相关的病死率均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共95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7例和研究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恢复正常时间为(3.6±1.0)天,对照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恢复正常时间为(6.9±1.5)天,研究组的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3%,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7.0%,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以缩短患者中性粒细胞恢复正常水平的时间,同时减少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床推荐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的低剂量和高剂量使用,对晚期卵巢癌化疗后防治骨髓抑制引起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作用。方法将113例晚期卵巢癌肿瘤减灭术后行TP静脉化疗方案的患者分为rhG-CSF低剂量组45例,予50μg/d,共240个化疗疗程;rhG-CSF高剂量组43例,予150μg/d,共232个化疗疗程;对照组25例,未使用rhG-CSF,共135个化疗疗程;观察化疗后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动态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化疗后第11天,rhG-CSF低剂量组和rhG-CSF高剂量组均出现白细胞计数平均最低值,而对照组则在化疗后第9天出现白细胞计数平均最低值;rhG-CSF低剂量组、rhG-CSF高剂量组、对照组的白细胞计数平均最低值分别为1.07×109/L、0.93×109/L和1.70×109/L,使用rhG-CSF后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无论是低剂量还是高剂量使用rhG-CSF,均可在短时间内有效恢复晚期卵巢癌化疗后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水平,减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