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7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0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观察组)与100例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对照组),比较两组PCT、CRP水平。结果:观察组PCT水平、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RP水平、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CT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灵敏度、特异度等指标均明显高于CRP检测结果(P0.05)。结论:PCT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敏感度高于CRP,监测PCT水平对于临床中诊断、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在门诊儿童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门诊收治的70例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期在医院进行体检的68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各项炎症指标水平,不同感染类型患儿及细菌感染不同病症患儿各项炎症指标水平和阳性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儿PCT、CRP、WBC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患儿PCT、CRP、WBC阳性率均高于病毒感染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儿细菌感染病情加重,PCT的阳性率也逐渐升高,并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可作为区分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诊断指标,同时对于病情、疗效及预后评估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腹部多发伤患者检测引流液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sTREM-1)检测对腹创伤脓毒症的临床诊断价值,为了进一步提高腹部多发伤患者伴有腹创脓毒血症的临床确诊率。方法选取2015年1-9月医院诊治的60例腹部多发伤患者为试验组,同期选取住院治疗的60例胃大部分切除术患者为对照组,同时检测两组患者血浆sTREM-1、血浆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指标,分析sTREM-1在腹部多发伤患者腹创伤脓毒症中的诊断评价,以提高确诊率,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入院治疗后24、48h及72h sTREM-1浓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C-反应蛋白以及降钙素原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多发伤患者定期检测引流液sTREM-1水平能够早期诊断腹创伤脓毒症,且联合其他治疗诊断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临床确诊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周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检测对细菌感染性疾病辅助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略阳县人民医院确诊为细菌感染的患者90例为试验组,选择同期确诊为非细菌感染疾病患者9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测定WBC、N%、CRP和PCT指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指标检测结果及阳性率。结果试验组患者WBC(t=2.305,P=0.024);N%(t=5.214,P=0.009);CRP(t=20.047,P=0.000)和PCT(t=19.501,P=0.00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WBC、N%、CRP和PCT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112、70.005、49.630、88.028,均P=0.000)。试验组患者N%、CRP和PCT的阳性率均高于W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243、46.283、28.093,均P=0.000);CRP阳性率高于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04,P=0.031)。对照组患者CRP阳性率均高于WBC、N%和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62、19.824、22.018,均P=0.000)。结论WBC、N%、CRP和PCT指标能够辅助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N%、CRP和PCT对细菌感染的诊断要优于WBC,CRP的敏感性最高,但特异性较低,而PCT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更适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并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检测对妇科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目的,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医院诊治的112例妇科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作为疾病组,对全部患者进行CRP和WBC检测;同期选取健康人员30名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统计单一CRP检测、单一WBC检测及CRP与WBC两者联合诊断的确诊和检出阳性率,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2例妇科感染性疾病患者的CRP及WBC均值相对于健康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CRP检测总阳性率为91.96%,远高于WBC检测总阳性率7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对卵巢炎、月经性阴道炎、真菌性阴道炎、附件炎的检测阳性率均高于W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检测和WBC计数联合诊断准确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可以作为常规诊疗手段协助临床初筛,指导早期对症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在儿童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202例感染性疾病患儿,其中细菌感染组114例,非细菌感染组88例,另选正常对照组40例,采用免疫比浊法和发光法检测血清CRP与PCT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与非细菌感染组、对照组比较,CRP、PCT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CRP阳性率为91.2%,PCT阳性率为60.5%,显著高于非细菌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为91.2%,显著高于PCT的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诊断细菌感染的特异性(93.8%)与PCT的特异性(9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与PCT检测可作为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常规指标,联合检测CRP与PCT能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避免延误病情,有效降低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感染性疾病诊断中,C-反应蛋白(CRP)、血清前白蛋白(PA)与血清降钙素原(PC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细菌感染患儿67例,病毒感染患儿53例,健康对照儿童60例,采取免疫比浊法测定CRP,比色法测定PA,免疫发光法测定PCT。结果:病毒组、健康对照组CRP、PCT显著低于细菌组,PA显著高于细菌组(P0.05);健康对照组CRP低于病毒组,PA高于病毒组(P0.05);细菌感染组CRP、PA与PCT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病毒组、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CRP、PA与PCT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但针对病毒感染可作为辅助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检测感染性疾病患者的降钙素原(PCT)、CD64、C反应蛋白(CRP)水平,探讨其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实验对象分为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分别检测其PCT、CD64、CRP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PCT、CD64、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毒感染组仅CRP高于对照组。细菌感染组中PCT、CD64、CRP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9.5%、76.2%和52.3%,病毒感染组CRP阳性率高于对照组,为47.6%。CD64在ROC曲线下面积最大。[结论]PCT、CD64水平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改变较CRP特异,CD64作为感染性指标的诊断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测定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方法:以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43例感染性疾病患儿为观察组,同期选取43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均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层析法、免疫比浊法对血清PCT及CRP水平进行测定,比较两组新生儿的CRP及PCT水平和阳性率。结果:观察组血清CRP、PC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CRP、PCT阳性率为88.4%和83.7%,高于对照组的14.0%和18.6%(P0.05)。结论:血清CRP及PCT测定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WBC、CRP及PCT联合检测在不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为临床疾病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于广东省怀集县人民医院就诊并经确诊的感染性疾病患者96例为观察对象,按照感染性质不同分为细菌性感染组(51例)和非细菌感染组(45例),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行健康体检的非感染者50例为对照组。测定所有对象WBC计数、CRP及PCT含量,判断其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对诊断感染性疾病的意义。结果细菌性感染组患者WBC计数、CRP及PCT含量均高于非细菌性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非细菌性感染组WBC计数及CRP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WBC、CRP及PCT单独检测细菌性感染组阳性率均高于非细菌性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CRP单独检测非细菌性感染组阳性率高于健康对照组;细菌性感染组患者WBC计数、CRP及PCT含量均高于非细菌性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细菌性感染组WBC计数及CRP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BC、CRP联合PCT检测诊断感染性疾病具有较高诊断准确率,利于患者早期诊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革兰阴性杆菌血流感染脓毒症患者采用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的临床效果,以提高革兰阴性菌感染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革兰阴性杆菌血流感染脓毒症患者共80例为试验组,同期选取80例其他局部感染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PCT、CRP水平及PCT、CRP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联合PCT进行检测的特异性、敏感度、阳性预测值、约登指数以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82%、79.10%、90.42%、70.53%、81.29%。结论 CRP联合PCT对革兰阴性杆菌血流感染脓毒症者进行检测的诊断价值比较高,使诊断效能提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液中的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CD64(CD64)及C-反应蛋白(CRP)的表达水平,为临床感染性疾病的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1年4月-2013年6月住院治疗确诊的80例感染患者和40名同时期健康体检人员,感染患者分为细菌性和病毒性感染组,每组各40例,采用罗氏定量的电化学发光法测定PCT、Becton Dikison FACS Calibur流式细胞仪测定并计算CD64百分比、芬兰QuickReader散射比浊仪测定CRP、制定工作曲线选取PCT、CD64及CRP截断值,从而分析比较细菌性、病毒性感染组和对照组的PCT、CD64及CRP表达水平和阳性率。结果细菌感染组的PCT、CD64及CRP水平的阳性率,分别为60.00%、77.50%、52.50%,均高于对照组的25.00%、30.00%、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毒感染组CRP水平的阳性率为47.50%与对照组17.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和CD64水平阳性率分别为22.50%、35.00%,与对照组25.00%、3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菌感染性疾病导致PCT、CD64和CRP表达水平升高,病毒感染性疾病导致CRP表达水平升高,PCT、CD64和CRP可用于诊断感染性疾病,其中CD64的诊断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CAP婴幼儿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医院50名健康体检婴幼儿作为对照组;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PCT、CRP水平,并分析血清PCT、CRP单独与联合检测诊断婴幼儿CAP的价值。结果 试验组血清PCT、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PCT、CRP单独与联合检测诊断婴幼儿CA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5、0.776、0.863,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更高。结论 血清PCT联合CRP检测在婴幼儿CA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和脑脊液炎性因子检测对颅内感染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开颅手术合并颅内感染患者38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入院行开颅治疗未发生颅内感染患者42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等炎性因子水平,分析炎性因子检测对颅内感染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一氧化氮(NO)及白介素-6(IL-6)等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颅内感染发病时间的延长CRP、PCT、TNF-α、N0、IL-6水平逐渐增高,不同病程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感染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脑脊液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炎性因子水平逐渐增高,可做为颅内感染的早期诊断指标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对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85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患儿及同期5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研究对象,分别将其纳入患儿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血清PCT、CRP水平差异,并观察患儿组治疗前后血清PCT、CRP水平变化。结果患儿组共确诊化脓性脑膜炎患儿21例、病毒性脑膜炎64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组血清PCT、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组与对照组儿童血清PCT、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血清PCT、CRP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脓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膜炎患儿治疗后血清PCT、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CT联合CRP检测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预后判断、疗效评价方面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PCT),同时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血中PCT浓度明显升高,与病毒感染组及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感染越严重PCT水平明显越高;血清降钙素原诊断细菌感染的特异性96.7%(58/60)及灵敏度95.8%(69/72),均明显高于CRP及WBC计数。结论 PCT检测可快速对细菌感染进行早期诊断,且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明显高于传统的CRP及WBC检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以及前白蛋白在小儿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儿科2015年12月-2016年6月收治的疑似感染性疾病患儿22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确诊为感染性疾病分为感染组156例和非感染组70例,感染组患儿根据感染病原体类型分为细菌感染组88例和非细菌感染组68例,检测所有患儿血PCT、CRP、WBC及前白蛋白水平,并分别分析PCT、CRP、WBC及前白蛋白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对儿科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效能。结果感染组患儿PCT、CRP以及WBC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前白蛋白水平则低于非感染组(P<0.05);细菌感染组患儿PCT、CRP以及WBC水平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前白蛋白水平则低于非细菌感染组(P<0.05);联合检测对儿科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5%、89.6%,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 PCT、CRP、WBC以及前白蛋白联合检测能够有效提高儿科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灵敏度,同时对于病情评估、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WBC、CRP和PLT检测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9月-2018年12月于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就诊并确诊的感染性疾病患者102例为观察对象,按照感染类型分为细菌性感染组和非细菌性感染组各51例。检测所有患者的WBC、CRP和PLT含量,并通过独立检测和联合检测确定其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细菌性感染组患者WBC及CRP含量明显高于非细菌性感染组,而PLT含量则明显低于非细菌性感染组;WBC、CRP单独检测细菌性感染组阳性率高于非细菌性感染组,而PLT单独检测细菌性感染组阳性率低于非细菌性感染组,细菌性感染组三者联合检测阳性率要明显高于两种联合检测方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BC、CRP联合PLT检测诊断感染性疾病具有较高诊断准确率,利于患者早期诊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对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意义,以及在细菌或病毒感染导致的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作用。方法将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230例患者,分为细菌性感染组、病毒性感染组,对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进行测定。结果细菌性感染组PCT与正常对照组及病毒感染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与PCT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之间的CRP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PCT的阳性率分别为91.7%和12.1%,CRP的阳性率分别为24.0%和15.5%。结论可利用PCT和CRP的检测对临床感染进行诊断及判断感染性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感染类型。  相似文献   

20.
张静  王永宾 《现代保健》2014,(22):62-64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儿科危重监护病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以及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科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感染性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不同感染类型,将上述患儿分为两组,其中细菌感染组65例,病毒感染组55例,对所有患儿进行血清降钙素原检查以及细菌血培养检查,并选择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正常儿童50例,对所有儿童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结果为阳性者53例,阳性率为81.54%;病毒感染组患儿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结果为阳性者4例,阳性率为7.27%;正常组儿童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结果为阳性者为4例,阳性率为8.0%。细菌感染组患儿降钙素原阳性率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和正常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2.2, P〈0.05);病毒感染组患儿降钙素原阳性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1,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能够准确地反映患儿感染性疾病的程度,对于患儿疾病的诊断以及预后判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对于患儿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评估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