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黎明现象的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10例NIDDM患者的黎明现象进行了观察。受试者在常规饮食和口服降糖药的情况下,于0:00~8:00时每小时抽血一次,测定BG、F、GH、GG和INS,并于0:00、3:00、5:00、8:00时分别采血测定ACTH。如按凌晨BG上升至少大于1mmol/L作为黎明现象的判定标准,则本组出现这种现象的频率为6/10。本观察结果提示,在常规治疗的NIDDM患者中,黎明现象也常见到。胰岛素作用缺乏和对抗激素F升高,可能在黎明现象的发生机理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2.
6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药治疗组32人(1组)、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治疗组36人(2组),比较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较前下降,体重变化不大,甘精胰岛素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治疗组。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可良好控制血糖,患者的依从性好,低血糖发生率低,可用于老年糖尿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黎明现象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地特胰岛素替代低精蛋白胰岛素(NPH)治疗T2DM的效果。方法用地特胰岛素替代NPH治疗30例T2DM患者,检测HbA1c、FBG及患者个体FBG变异性,体重变化以及低血糖发生率。检测时间包括在替代前12周,替代后3个阶段(每阶段均为12周)。结果HbA1c在第2、3阶段明显改善。体重从62.7kg降至61.3kg(第1阶段),FBG明显改善,患者个体FBG变异性比使用NPH时低。结论使用地特胰岛素能良好地控制血糖,短时间体重并未增加。  相似文献   

5.
我们于1994年7月-1995年3月对湖北省部分地区25岁及以上的9450名居民进行了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与糖耐量低减患病率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NIDDM患病率为2.62%,IGT患病率4.48%,男女性的NIDDM与IGT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城乡NIDDM,IGT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性,NIDDM和IGT的患病率均随着年龄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精蛋白锌胰岛素30R(万苏林30R)和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诺和灵30R)对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于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期间将140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治疗组A和治疗组B。两组受试者分别接受精蛋白锌胰岛素30R和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治疗,根据受试者血糖初步拟定治疗剂量并随时调整,每日早、晚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并继续使用既往口服药物,治疗为期12周,12周后2组交换胰岛素继续治疗12周。观察比较2组交换胰岛素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胰岛素抗体(IAA)水平。采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检验比较两组数据。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A和B的HbAlc[(7.7±1.3)%VS(7.5±0.9)%,t=1.24,P〉0.05]、FBG[(8.0±2.0)VS(7.4±1.6)mmol/L,t=1.05,P〉0.05]、PBG[(13±4)vs(12±4)mmol/L,t=0.90,P〉0.05及IAA[(19±12)VS(19±13)mU/L,t=0.11,P〉0.05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4周后两组HbAlc[(8.3±1.5)%VS(7.5±1.0)%,x。=0.01,P〉0.05]、FBG[(7.8±2.0)VS(7.9±2.1)mmol/L,x^2=0.04,P〉0.05]、PBG[(12±4)VS(12±4)mmol/L,x^2=0.82,P〉0.05]、IAA[(19±11)VS(18±12)mU/L,X^2=1.26,P〉0.05]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A在交叉前后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16.4%和6.4%,治疗组B则分别为15.O%和2.9%。2组受试者未发现有局部过敏、脂肪萎缩和硬结等不良事件。结论用万苏林30R治疗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与诺和灵30R具有相同的疗效且不会引起更多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十余年来在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免疫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大进展,这些研究成果为IDDM病因的阐明、早期诊断及治疗奠定了基础。本文就有关IDDM免疫学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一.自身免疫性胰岛炎: 早在本世纪初就发现死于糖尿病酮症的儿童胰岛内有单核细胞浸润现象,以后发现这种特异性的胰腺病理改变仅见于有酮症倾向的糖尿病患者,故命名为  相似文献   

8.
一氧化氮和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低血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11.
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和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两个重要因素.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的研究显示: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正常的只有50%[1];糖尿病患者磺脲类药物单药治疗超过6年,约53%必须联合胰岛素来治疗;9年随访结果表明,二甲双胍或磺脲类药物单药治疗的只有25%达到血糖控制的目标[2].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每年下降约10%,因此,后期多数老年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联合胰岛素治疗.本研究对比新型的人胰岛素衍生物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25R)联合口服阿卡波糖和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口服药物、血糖控制不佳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黎明现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年来,糖尿病的黎明现象(down phenomenon)日益引起广泛重视。由于黎明现象在两型糖尿病中均属常见,并对临床治疗有重要影响,因此从Schmidt(1981)提出“黎明现象”这一具有特定含义的概念以来,国外已有不少的研究报道,但迄今一些重要问题尚未解决。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外研究进展情况,重点是黎明现象的发生机理和临床防治。  相似文献   

13.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现象的相关研究刘德敏,张纬,张慧,汤新之,姜茂,王家驰近年来,国外许多研究证明高血压人群中糖耐量异常和高胰岛素血症比正常血压人群中更为多见,并注意到高胰岛素血症是冠心病的危险因子之一[1]。本文对48例非胰岛...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我科2002年~2004年间诊治的28例糖尿病黎明现象(DMDP)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许多研究致力于探索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基因治疗的途径和可行性,首先可利用各种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改造胰岛B细胞系或建立人工B细胞,以获得能够分泌胰岛素并可引起胰岛素分泌的生理刺激作出正确反应的各种细胞,然后再进行细胞移植,另外还可通过体内胰岛素基因转移直接在体内表达胰岛素。  相似文献   

16.
缓慢进展性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7.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免疫紊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8.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肾病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肾病变探讨叶蓉绍,汤金娣糖尿病肾病变(DN)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临床诊断主要依据持续蛋白尿的出现,准确诊断要依靠活组织检查[1]。我们选择糖尿病病情稳定而临床有持续蛋白尿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病人作肾活组织检查...  相似文献   

19.
葡萄糖激酶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葡萄糖激酶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马晓伟,钱荣立血糖稳态是保证器官组织生理功能正常的关键,为人类长寿所必需。血糖稳态调节系统使血糖维持于一个窄而健康、安全的范围内。葡萄糖激酶(GK)对维持血糖稳态起着重要作用[1]。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终身性疾病,其中绝...  相似文献   

20.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因学及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免疫机理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