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南阳市3年的新生儿破伤风疫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掌握该市新生儿破伤风发病概况,有针对地制订防治对策。方法 对3年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1999—2001年3年的发病率分别为0.09‰、0.07‰、0.04‰,发病县3年的年发病率均小于1‰。结论 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倡住院分娩,推广消毒接生,对育龄妇女进行破伤风类毒素接种,从而有效降低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宁波市2000~2003年新生儿破伤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宁波市新生儿破伤风的流行特征。方法对2000—2003年新生儿玻伤风监测资料采用Excel 200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2000-2003年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为0.35‰—0.65‰。在家中出生的病例占病例总数的95.2%。由未经培训的接生人员及孕妇自己接生的病例占总病例的96.5%。结论应重点监测流动人群,尽可能动员孕妇住院接生或采用科学的消毒接生方法,及时发现育龄期妇女并给予破伤风类毒素接种以降低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高州市十年新生儿破伤风疫情分析与监测系统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新生儿破伤风发病和流行情况,确认高危乡村和高危人群,为消除新生几破伤风监测与控制措施的调整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描速性流行病学方法将资料分为实施监测和控制措施前后进行分析。结果 1995-2004年10年共报告新生儿破伤风病例共301例,年均发病率为1.45‰;死亡7例。死亡率为0.03‰。实施监测策略和控制措施前新生儿破伤风的年均发病率为2.42‰,实施监测策略和控制措施后新生儿破伤风的年均发病率为0.63‰,与实施监测策略和控制措施前相比下降73.97%。结论 高州市新生儿破伤风病例主要以不安全分娩因素为主。继续提高住院分娩率和消毒接生,加强高危乡村和高危人群育龄期妇士或孕妇尤其是外来流动人口中的育龄妇士破伤风类毒素的接种将是今后可采取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凭祥市新生儿破伤风(NT)的流行特征,探讨今后控制对策。方法 对2000~2005年凭祥市新生儿破伤风疫情统计资料及个案调查表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凭祥(县级)市是一个10万人口的边境小城,NT发病呈上升趋势,6年共NTl9例,其中本地人口病例18例,流动人口1例;2000~2005年凭祥市(本市人口)NT发病率在1.15‰~5.57‰之间,发病率〉1‰,病死率为25.0‰~100.00‰;全市4个乡镇均有病例报告,以上石镇病例最多;全市除2、11、12月无病例外全年各月均有病例发生。病例主要集中在5~9月.占总病例的68.42%;发病日期最早为3d。最长为10d。患儿母亲均无破伤风类毒素(TT)免疫史。患儿均在家中出生且均为农民,以男性为多,占68.42%,所有接生员均未接受过正规培训。结论 今后应提高孕妇自我保健意识,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强新法接生培训,普及新法接生;加强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的妇幼保健工作,宣传新生儿破伤风防治知识.有计划地开展育龄妇女破伤风类毒素免疫接种工作;提高医务人员NT报告意识和流行病监测人员的责任心,是提高监测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宁夏1999—2003年新生儿破伤风监测病例分析,探讨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策略。方法根据各市县近5年新生儿破伤风监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价。结果1999—2003年全区新生儿破伤风年平均发病率为0.29‰,川区市县年平均发病率为0.21‰,山区8县年平均发病率为0.54‰,在山区8县中仍有同心、海原、泾源等县年均发病率0.2‰-2.33‰。结论研究和探讨宁夏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规划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海南省2004~2005年新生儿破伤风监测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解海南省新生儿破伤风(NT)近年发病特点,分析高危因素和高危人群,为制订全省消除NT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NT监测方案开展监测,纳入AFP监测系统运行。NT个案数据信息录入计算机,利用Excel2003进行分析处理。结果2004—2005年度全省共监测到NT病例147例,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0.83‰和0.64‰,病死率11.6%,病例中流动儿童占23.2%。多数市县都有NT病例发生,两年发病率都大于1‰的有东方、白沙、乐东、陵水、琼中5市县,东方的bit发病率最高,为2.51‰。病例中93.9%在家中分娩,94.2%的病例为不洁接生,患儿母亲接受过产前检查的仅占14.3%。病例报告以县级以上报告为主。占84%。结论在家分娩和旧法接生仍是全省NT发病的高危因素。提高孕妇住院分娩,普及新法接生,是控制NT发生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7.
天门县10年新生儿破伤风发病情况,与不同地区、住院分娩、接生方式、胎次及围产期保健有密切关系。城镇发病率为0.78‰,棉区为1.37‰,粮区为1.03‰;住院分娩无1例新生儿破伤风;新法接生发病占10.7%,旧法接生74.9%;第一胎发病占19.3%,第二胎27.3%,多胎32.3%。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率由1974年的5.47‰下降至1983年的0.76‰。  相似文献   

8.
目的2005年乐清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分析。方法全市九家具有接生资格的接产医院,非选择性新生儿8322例。结果2004年10月~2005年9月乐清市总共筛查8322例,活产数13266人,筛查率62.73%,其中确诊CH3例,发病率为0.36‰,确诊PKU1例,发病率为0.12‰。结论乐清市的CH发病率低于全省。主要分布在市区。PKU乐清市2005年确诊1例,故在发病率上明显高于全省。  相似文献   

9.
泉州市流动人口新生儿破伤风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新生儿破伤风发病情况,探讨降低流动人口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的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泉州市2005年~2009年流动人口新生儿破伤风个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泉州市2005年~2009年176例流动人口新生儿破伤风均是旧法接生,93.75%为计划外妊娠。结论:不安全接生是导致流动人口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的主要因素。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生育管理以及健康宣教,普及住院分娩、新方法接生是目前预防和消除流动人口新生儿破伤风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降消”项目覆盖3亿人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卫生部获悉,截至2005年底,实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的22个项目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孕产妇死亡率为56.4/10万,与2001年相比平均下降了25.8%;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均降到了1‰以下;住院分娩率为75.5%,与2001年相比提高了28.4%。大多数项目地区产前检查覆盖率达到了90%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郑雁 《中国热带医学》2005,5(9):1843-1843,1888
目的了解陵水县新生儿破伤风(NT)发生原因。方法对陵水县1999-2004年NT的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NT发病率波动在1.64‰-4.62‰,发病率≥3700的乡镇有5.8个,病死率为33.3%.80.0%。全年均有病例发生,以男性为多,发病平均在出生后7d内。NT病例中在家分娩的占88.9%.100.0%,其中接生员未接受过培训的占50.0%-100%,所有NT母亲仅有2例未全程接种破伤风类毒素(TT),NT病例主要分布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结论实现消除NT的防治工作,应把贫困、边远、交通不便的地区作为重点,还要提高产妇的住院分娩率,普及新法接生。  相似文献   

12.
深圳市宝安区1999~2001年新生儿破伤风疫情监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及时监测新生儿破伤风(NNT)疫情,加速本区消除NNT的进程,科学制定消除NNT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1999-2001年报告的183例新生儿破伤风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1999年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为2.84‰活产儿,2000年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为2.18‰活产儿,2001年为1.94‰活产儿,均>1‰活产儿;有新生儿破伤风病例报告的单位为100%;疑似病例调查率100%,病例调查及时率偏低为57.92%;主动监测覆盖率为100%。结论 我区外来人口的新生儿破伤风疫情非常严峻;建议严格执行《全国控制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疫情(试行)方案》;在每年冬春季开展的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和查漏补种期间,有针对性地对外来育龄期妇女开展TT接种,是当前最可行、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也是现阶段消除NNT最迫切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特别是农村及边远地区,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率,仍然高于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低于1‰活产儿),病死率亦很高。因此,加强对新生儿破伤风的认识,对育龄争妇女及孕妇实施破伤风类毒素免疫接种,实行新法接生在新生儿破伤风的防治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掌握新生儿破伤风发病情况,分析流行因素,为新生儿破伤风监测策略与控制措施的调整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将资料分为实施监测策略和控制措施前、后,并进行分析.结果 2001~2006年6年报告新生儿破伤风病例共107例,年均发病率为0.57‰;死亡12例,年均死亡率为O.06‰.结论 中山市新生儿破伤风病例主要以不安全分娩因素为主,均为流动人口.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及对育龄妇女进行破伤风类毒素的预防接种是降低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恩平市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对策与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解我市新生儿破伤风流行病学的情况 ,以便采取措施 ,有效地降低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生率 ,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方法 :于 1999年— 2 0 0 2年制订《广东省恩平市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实施方案》。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妇幼保健院具体策划下 ,卫生、妇联、民政、计生、财政等各部门的密切配合 ,采取了有效的干预措施结果 :1996年与 2 0 0 3年比 :住院分娩率由 69.2 5 %上升到 99.5 6% ;科学接生率 85 .87%上升到 10 0 % ;新生儿死亡率由 4.5 5 5‰下降到 1.73‰ ;新生儿破伤风率 7.2 0‰下降到 0 .5 1‰ ,孕产妇死亡率由 5 .87/万下降到 2 .60 /万。结论 :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工程是一个社会工程 ,它不单是卫生部门的事 ,更需要各级政府行政干预与全社会的参与才能做得好。从卫生的角度考虑 ,应提高住院分娩 ,全部实行科学接生是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海南省1999~2003年新生儿破伤风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海南省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生原因和病例的流行学特征,为调整工作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与急性弛缓性麻病例监测系统运行同时开展新生儿破伤风监测,按国标GB诊断病例,所有监测病例进行个案调查,所有资料数据录入计算机进行EPLlinfor软件统计分析。结果1999-2003年,海南新生儿破伤风监测系统报告病例共403例,其中发病主要集中在历年发病率≥1‰的陵水、东方、保亭、三亚、琼中、五指山、屯昌等少数民族地区。本地居民产妇在家不洁分娩,经未接受培训的人员接生是造成发病的主要原因,占89.8%,流动人口发病占18.36%。所有母亲几乎均未接种过破伤风类毒素(TT)。结论海南省经过开展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有效降低了发病率,但实现消除新生儿破伤风任务仍十分艰巨。因此,提倡住院分娩,加强产妇对生育知识的健康教育是消除新生儿破伤风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王东 《中国热带医学》2009,9(8):1581-1582
目的了解东莞市新生儿破伤风(NT)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和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结果2004—2008年全市共报告新生儿破伤风病例231例,年均发病率为0.356‰,年均病死率为8.23%;病例全部为外地流动人口,发病无明显季节性,男女性别比2.27:1;母亲未接种过破伤风类毒素,未接受产前检查、在家分娩以及未经培训的接生员接生为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外来流动人口是东莞市NT防控的重点,加强流动孕产妇的宣传教育,提高住院分娩率,普及新法接生和开展有效的监测是东莞市消除NT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186例新生儿破伤风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青荣 《右江医学》2001,29(3):237-237
新生儿破伤风 (NNT)是由破伤风芽孢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新生儿健康并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 ,多发生在边远、贫困、交通不便的地区。为探讨影响NNT发生的因素 ,制定有效防制措施 ,现对 1999、2 0 0 0年共报告的 186例新生儿破伤风疫情进行统计分析。资料与方法  各县 (市 )新生儿破伤风监测系统 ,全国统一的NNT个案调查表和地区妇保院提供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  果   1.发病率和地区分布  186例NNT分别为 1999年 80例 ,2 0 0 0年 10 6例 ,发病率分别为 1.98‰和 2 .5 0‰ ;死亡 32例 ,病死率为 17.2 % ,其中 1999年 16例 ,…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惠州市新生儿破伤风流行病学特征,掌握其流行因素和现状,为进一步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07年12月救治的新生儿破伤风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6例救治的新生儿破伤风病病例全部为农村人口或流动人口,分娩方式均为院外分娩、旧法接生,只有10.61%的母亲在孕期到医院进行过产前检查,所有母亲未接种过破伤风类毒素疫苗。结论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普及住院分娩、新法接生、开展育龄妇女破伤风类毒素接种是预防新生儿破伤风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破伤风是一种主要经脐部感染破伤风杆菌而引起的急性严重传染病,并发症多,病死率极高。我国解放前约有100万新生儿死于破伤风,解放后由于推广新法接生使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大大降低,然而2000年1月~2005年12月该院仍收治新生儿破伤风114例,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新生儿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