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对铝诱导的痴呆大鼠模型学习记忆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三氯化铝溶液诱导痴呆大鼠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空间辨别学习记忆能力及化学法检测大脑皮层及海马Na^+-K^+-ATPase和Ca^2+-ATPase活性。结果:淫羊藿苷可缩短痴呆大鼠在定向航行实验中逃避潜伏期及搜索距离,并增强鼠脑皮层及海马Na^+-K^+-ATPase、Ca^2+-ATPase活性。结论:淫羊藿苷对铝盐诱导的痴呆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有保护作用,其机制至少与增加大鼠脑内Na^+-K^+-AT-Pase、Ca^2+-ATPase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山楂叶总黄酮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山楂叶总黄酮(Hawthorn Leaves Flavonoids,HLF)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采用两种动物模型:①通过小鼠急性脑缺血模型,计算脑指数,检测脑组织内的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Na^ -K^ -ATP酶(Na^ -K^ -ATPase)和Ca^2 -ATP酶(Ca^2 -ATPase)的活性。②采用大鼠的大脑中动脉血栓模型(MCAO),产生局灶性脑缺血,计算脑梗塞范围。结果显示,HLF降低了模型组小鼠脑指数、脑内MDA,升高了LDH、Na^ -K^ -ATPase和Ca^2 -ATPase的活性。提示HLF对小鼠脑缺血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方桂枝茯苓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RI)大鼠一氧化氮合酶(NOS)、Na^+-K^+-ATP酶(Na^+-K^+-ATPase)的影响。方法: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45min后再通法,制备CRI大鼠模型,用复方桂枝茯苓丸、血塞通治疗,给药2周,检测血清与脑匀浆NOS活性、脑匀浆Na^+-K^+-ATPase活性变化。结果:复方桂枝茯苓丸能降低CRI大鼠血清与脑匀浆NOS活性,升高大鼠脑匀浆Na^+-K^+-ATPase活性。结论:复方桂枝茯苓丸对CRI大鼠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御风胶囊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ATPase活性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赵瑛  孙忠人  王薇 《中成药》2002,24(8):609-611
目的:观察御风胶囊(黄芪,丹参,天麻等)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含水量、Na^ ,K^ -ATPase和Ca^2 -A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造成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观察脑缺血2h再灌注1h及24h脑组织含水量和ATPase活性。结果:御风胶囊能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含水量,保护脑组织Na^ ,K^ -ATPase和Ca^2 -ATPase活性。结论:御风胶囊能防治缺血再灌注所致脑水肿,其机理可能与其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膜离子转运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三七二醇苷(PDS)对大鼠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阻断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再灌注的方法建立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三七二醇苷对再灌注后大鼠海马组织中过氧化物歧化酶(SOD)、Na^+ -K^+ -ATP酶、Ca^2+ -APT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三七二醇苷能明显提高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组织中SOD、Na^+ -K^+ -ATP酶、Ca^2+ -APT酶、GSH-Px活性,并能降低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结论:三七二醇苷对大鼠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海马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通窍活血汤对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小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所致反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通窍活血汤对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脑组织含水量、脑指数、脑组织中MDA的含量及SOD、Na^ -K^ -ATP酶、Ca^2 -ATP酶活性影响。结果:通窍活血汤能降低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脑组织含水量、脑指数及脑组织中MDA的含量,提高SOD、Na^ -K^ -ATP酶、Ca^2 -ATP酶的活性。结论:通窍活血汤对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初步认为与其保护脑组织抗氧化酶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自由基对脑组织损伤、减轻脑水肿等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线粒体Ca^2+直及Na^+-K^+-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采用改的Longa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针组于造模后针刺水沟、犬椎、三阴交,捻转刺激30s后,接电针仪,持续20min。结果:模型组Na^+-K^+-ATP酶活性较正常组显著下降,Ca^2+值则较正常组明显升高;电针组Na^+-K^+-ATP酶活性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升高,Ca^2+值较模型组显著降低。结论:电针可以提高缺血再灌注区域线粒体抗氧化损伤的能力,提高线粒体神经元细胞的能量代谢能力,从而发挥对缺血再灌注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电针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心肌肌浆网Ca^2+-ATPase活性的影响,并以内关穴与公孙穴作对比研究。方法:采用冠脉结扎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定磷法检测心肌肌浆网Ca^2+-ATPase活性。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心肌Ca^2+-ATPase活性降低,电针内关与公孙均可提高心肌Ca^2+-ATPase活性,与模型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公孙组差于内关组(P〈0.05)。结论:电针可提高心肌Ca^2+-ATPase活性,从而抑制钙超载的发生,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且不同腧穴间作用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3种中药复方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能量代谢相关酶动态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活血方组、镇肝熄风汤组和星蒌承气汤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采用密度离心及差速离心法提取脑组织线粒体用于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测定,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脑组织匀浆Na^+-K^- -ATPase、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活性。结果模型组再灌注各时间点脑组织SDH、Na^+-K^+-ATPase活性显著降低,CK—BB活性显著升高(均P〈0.01);48h和72h时各药物组SDH、Na^-K^+-ATPase活性显著升高,24h时仅镇肝熄风汤组Na^+-K^+-ATPase活性显著升高;各药物组CK—BB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24h以镇肝熄风汤组为优,48h以星蒌承气汤组为优,72h以益气活血方组为优。结论3种中药复方可以通过升高SDH、Na’一K^+-ATPase活性,降低CK—BB的活性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24h镇肝熄风汤作用效果最佳,48h星蒌承气汤作用效果最佳,72h益气活血方作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观察激光透穴离子导入法对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运用这种方法提供实验依据.将69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激光透穴离子导入组.除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针组和激光透穴离子导入组在术后0 h、12 h、24 h分别进行3次治疗,并动态观察各组的神经症状,24 h后处死,检测脑组织中的Na^+-K^+-ATP酶、Ca^2+-ATP酶、Mg^2+-ATP酶、Ca^2+-Mg^2+-ATP酶的活性.与模型组相比,激光透穴离子导入组能明显减轻缺血再灌注动物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升高脑组织中Na^+-K^+-ATP酶、Ca^2+-ATP酶、Mg^2+-ATP酶、Ca^2+-Mg^2+-ATP酶的水平.激光透穴离子导入法能调节能量代谢,在不同的环节阻断脑缺血再灌后的瀑布性损害反应,具有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蛇床子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何蔚  连其深  刘建新 《中草药》2009,40(1):86-89
目的 研究蛇床子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短暂阻塞(MCAO)造成局灶性脑缺血(2 h)再灌注(24 h)损伤模型,缺血后1 h舌下iv给予蛇床子素5、10 mg/kg.再灌注24 h,检测大鼠神经功能行为缺陷评分、脑水肿和脑梗死范围,测定脑组织中Na',K+-ATP酶、Ca2+-ATP酶的活性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及用放免法测定脑组织中自细胞介素-8(IL-8)的量.结果 蛇床子素能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行为缺陷评分,减轻脑水肿和降低脑梗死范围,增强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降低脑组织中MPO的活性和IL-8的量.结论 蛇床子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蛇床子素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炎症反应和减轻脑水肿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栝楼桂枝颗粒是否通过调控线粒体能量代谢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起到脑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中药组。采用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法(mNSS)进行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测定大鼠脑梗死面积,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脑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改变;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Ⅰ的活力来评价栝楼桂枝颗粒对模型大鼠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利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解偶联蛋白4(UCP4)和ATPase 6在脑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神经行为学情况得到显著改善(P<0.05),缺损程度降低(P<0.05);中药组对模型大鼠脑线粒体超微结构病理状态有改善作用;中药组能够提高模型大鼠脑组织中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Ⅰ的活力(P<0.05)、脑组织中ATP的含量(P<0.05),显著提高模型大鼠脑组织中Na+-K+-ATPase、Ca2+-ATPase、Mg2+-ATPase、Ca2+-Mg2+-ATPase的活性(P<0.05,P<0.01);中药组能够恢复模型大鼠脑组织中UCP4和ATPase 6的表达(P<0.01)。结论:栝楼桂枝颗粒可以通过保护线粒体而调节线粒体能量代谢从而起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藻酸双酯钠(PSS)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环境的影响及对培养的鸡胚背根神经节的促生长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结扎模型研究PSS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环境的影响;采用鸡胚背根神经节体外培养模型研究PSS对培养的鸡胚背根神经节的促生长作用。结果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PSS可呈剂量依赖性阻止大脑皮质Ca2+释放,降低脑组织Na+,NO,丙二醛(MDA)浓度,抑制一氧化氮合酶(NOS),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a+-K+- ATPase,Ca2+-ATPase活性,提高K+浓度;在鸡胚背根神经节体外培养模型中,PSS可呈剂量依赖性促进鸡胚背根神经节生长。结论 PSS能改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的损伤脑环境,促进鸡胚背根神经节生长,对局灶性脑缺血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水杉总黄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水杉总黄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凝闭大鼠双侧椎动脉 4~ 5h后 ,夹闭颈总动脉 30min ,再灌注 90min ,造成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观察水杉总黄酮对脑组织中生化指标及脑电图的影响。结果 :缺血再灌注造成脑组织严重损伤 ,脑组织中水 ,Na+ ,Ca2+含量及丙二醛 (MDA)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力较对照组降低 ,并伴有脑电图异常和脑组织结构病理性改变。夹闭颈总动脉前 30min ip 25~ 100mg·kg-1水杉总黄酮能降低脑组织中水 ,Na+ ,Ca2+ 含量及MDA含量 ,并提高SOD活力 ,对组织学检查及脑电图也有所改善。结论 :水杉总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葛根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后核因子kappaB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丁美萍  封菲  胡海涛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23):2515-2518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核因子kappaB(NF-κB)在时间和空间上表达的变化过程及葛根素对其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建立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模型,分别于缺血90 min后再灌注2,6,12,24,72 h,缺血前1 h及随后每间隔6 h腹腔内给药。大鼠在各时间点断头取脑,测算脑梗死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脑组织内NF-κB的表达。结果:大鼠缺血再灌注后,免疫组化分析提示NF-κB从细胞浆向细胞内移位,核内表达水平在6 h开始明显升高,在24 h达到高峰,72 h下降,其脑梗死体积随着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增加。葛根素明显降低NF-κB在缺血再灌注后24,72 h的表达及减小脑梗死体积。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梗死周边区域出现NF-κB从胞浆至胞核的转位并伴表达增加,葛根素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表达,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线粒体Ca2 值及Na -K -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采用改良的Longa的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针组于造模后针刺水沟、大椎、三阴交,捻转刺激30s后,接电针仪,持续20 min。结果:模型组Na -K -ATP酶活性较正常组显著下降,Ca2 值则较正常组明显升高;电针组Na -K -ATP酶活性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升高,Ca2 值较模型组显著降低。结论:电针可以提高缺血再灌注区域线粒体抗氧化损伤的能力,提高线粒体神经元细胞的能量代谢能力,从而发挥对缺血再灌注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舒脉宁注射液(SHUMN)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脑缺血前后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和脑组织钙及含水量的变化。[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期血浆NO、ET和脑组织钙及含水量显著升高(P<0.05),使用舒脉宁注射液后,血浆NO、ET和脑组织钙及含水量明显降低。[结论]舒脉宁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确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毛冬青总黄酮对小鼠脑缺血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毛冬青总黄酮对小鼠急性脑缺血模型和小鼠短暂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影响。方法造模组小鼠连续给药10 d,于最后1次给药后1 h,采用迅速断头法造成急性脑缺血模型,记录小鼠的呼吸次数及呼吸维持时间;采用阻断小鼠双侧颈总动脉10 min,再灌注15 min,造成小鼠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立即测定凝血时间。分离脑,一半脑置于10%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做海马区病理切片;另一半脑制备成10%的脑匀浆,用于测定ATP酶(Na+-K+-ATPase、Ca++-Mg++-ATPase、Ca++-ATPase、Mg++-ATPase)和乳酸(LD)含量。结果毛冬青总黄酮能显著增加急性脑缺血模型小鼠的呼吸次数、延长呼吸时间;还能明显延长小鼠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凝血时间,明显提高脑匀浆中Na+-K+-ATPase、Ca++-Mg++-ATPase、Ca++-ATPase、Mg++-AT-Pase活力;显著降低脑匀浆中LD含量;显著改善脑组织病理改变。结论毛冬青总黄酮可显著改善小鼠急性脑缺血模型和短暂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脑缺血状况,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永刚  李芳君  谢少玲 《中成药》2007,29(9):1274-1277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抗氧化及线粒体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栓线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MCAO)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白藜芦醇对大鼠脑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乳酸(LD)、一氧化氮(NO)的影响;检测脑组织线粒体组分中的MDA、GSH含量及SOD、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白藜芦醇对大鼠MCAO 2 h再灌注24 h后脑组织及其线粒体组分中SOD活性和GSH含量的降低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抑制大鼠脑组织和脑组织线粒体组分中MDA的增加,能抑制大鼠脑组织LD、NO含量的增加,并可明显提高脑组织线粒体组分中Na -K -ATPase、Ca2 -Mg2 -ATPase活性。结论:白藜芦醇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和保护线粒体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血管性痴呆(VaD)大鼠腩组织Na+-K+-A3TP酶的含量及病理学改变的影响.方法 采用中动脉阻塞法制备VaD动物模型,检测脑组织含量,HE染色病理及梗死体积变化.结果 模型组较空白组海马及大脑皮质Na+-K+-ATP酶含量减少,神经元丢失及胶质细胞增生,大脑梗死面积明显增加.葛根素组较模型组海马及大脑皮质Na+-K+-ATP酶含量、神经元损伤得以恢复,大脑梗死体积有所改善.结论 葛根素对血管性痴呆有一定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