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经肽Y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神经肽Y(NPY)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3 4例妊高征患者 (妊高征组 ,轻度 10例 ,中度 10例 ,重度 14例 )产前及产后的血浆NPY水平 ,以同期 2 0例正常孕妇(正常妊娠组 )和 10例正常非孕妇女 (正常非孕组 )为对照。结果 正常妊娠组产前血浆NPY水平 (82 .60±2 7.5 9)ng/ml稍低于正常非孕组 (85 .94± 2 8.12 )ng/ml,两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妊高征组产前血浆NPY水平为 (148.79± 64 .3 2 )ng/ml,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和正常非孕组 (P均 <0 .0 1)。轻度妊高征组血浆NPY水平高于正常妊娠组和正常非孕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 (P均 >0 .0 5 ) ;轻、中、重度妊高征三组间血浆NPY水平差异显著 (P均 <0 .0 1)。产后 3天血浆NPY水平下降到非孕水平。结论 妊高征患者血浆NPY水平升高 ,在妊高征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常妊娠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血清脂质的过氧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脂质过氧化作用在正常妊娠时的生理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时的致病机制。方法 应用美国CIBA 5 6 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 72 2分光光度计对正常孕妇 178例、妊高征孕妇 2 4 6例、正常晚期孕妇 178例和正常未孕妇女 6 2例 (对照组 )的血清中SOD ,LPO ,NO及总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比较。结果 正常妊娠晚期的SOD活性及LPO水平高于非妊娠妇女 (P <0 .0 5 ) ,妊高征患者中脂质过氧化物水平显著高于同期正常妊娠水平 (P <0 .0 5 ) ,而且随病情严重程度而升高。妊高征患者NO水平低于正常妊娠妇女 (P <0 .0 5 )。NO水平随妊高征病情进展而逐渐降低。结论 SOD ,LPO ,NO的合成、释放在妊高征的病理变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简称妊高征 ,PIH)患者的血浆对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一氧化氮 (NO)的影响。 方法 在体外培养的脐静脉内皮细胞中分别加入妊高征患者 (妊高征组 )和正常晚孕妇女 (晚孕组 )的血浆 ,测定 2 4h后培养液中NO代谢产物亚硝酸基 /硝酸基 (NO-2 /NO-3 )。 结果 加入妊高征组血浆的内皮细胞培养液中NO-2 /NO-3 含量为 (7.87± 0 .5 4 ) μmol/L ,加入晚孕组血浆的内皮细胞培养液中NO-2 /NO-3 含量为 (5 .93± 0 .5 9) μmol/L ,前者较后者显著增高 (P <0 .0 1)。 结论 妊高征患者的血浆能刺激培养的内皮细胞合成NO。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观察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及妊高征患者体内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和脂质过氧化水平,探讨二者在妊高征发病中的意义。方法测定20例正常晚孕组和32例妊高征组血浆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 MA)、右旋精氨酸(L-arg)、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L-arg、ADMA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用化学比色法检测血浆SOD、MDA及NO的含量。结果正常晚孕组与妊高征组间年龄、孕周、肾功能及血浆L-ar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高征组血浆ADMA、MDA均高于正常晚孕组,而血浆L-arg/ADMA、SOD、NO均低于正常晚孕组;妊高征组ADMA水平与平均动脉压、血浆MDA呈正相关。结论妊高征患者体内氧化和抗氧化能力失衡,脂质过氧化和ADMA水平均较高,推测氧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是通过ADMA途径导致妊高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内皮素/一氧化氮系统失调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 :观察妊高征患者血浆一氧化氮 (NO)和内皮素 (ET)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其在妊高征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镉柱比色法和放射免疫法分别对 43例妊高征患者 (妊高征组 )、36例正常妊娠妇女 (对照组 )和 19例正常非孕妇 (正常组 )血浆中NO代谢产物亚硝酸盐 /硝酸盐 (NO-2 /NO-3 )及ET - 1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 :正常妊娠妇女血浆中NO-2 /NO-3 含量 (34.2 9± 10 .15 ) μmol/L明显高于非孕正常组妇女 (11.98± 3 .99)μmol/L ,并随孕周的增加而增加 ,孕中期达高峰 (39.45± 9.16 ) μmol/L ,到孕晚期有所下降 (31.42± 7.86 5 )μmol/L。血浆中ET的含量有所上升 ,但与非孕正常组妇女相比则没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与正常晚期妊娠对照组相比 ,轻、中度妊高征妇女血浆中NO-2 /NO-3 含量虽有所上升 ,但没有明显差异 (P >0 .0 5 ) ,而重度妊高征妇女则有明显上升 (P <0 .0 5 )。妊高征妇女血浆ET含量 (96 .0 5± 13 .5 7)ng/L与正常晚期妊娠妇女(36 .48± 6 .17ng/L)相比有极显著的上升 (P <0 .0 1) ,并且与妊高征的严重程度成正比 (r =0 .5 2 ,P <0 .0 1) ,ET/NO比值 (2 .47)明显大于正常晚期妊娠对照组妇女 (1.13,P <0 .0 5 )。结论 :妊高征患者内皮细胞损伤导致ET/NO系统平衡失调可能在妊高征的发病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妊高征患者脐动脉S/D与血清一氧化氮(NO)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Greiss法测定了43例妊高征患者(妊高征组)分娩前外周血血清NO的含量,另选25例正常晚孕妇(正常晚孕组)作对照.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了部分病例子宫动脉及脐动脉血流阻力指标S/D值.结果 妊高征组产前外周血血清NO含量均低于正常晚孕组(P<0.01).妊高征组外周血血清NO含量与脐动脉S/D值呈负相关(r=-0.52,P<0.05).结论 NO的合成减少可能是妊高征发病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妊高征患者NO合成减少与胎盘循环阻力增高可能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相似文献   

7.
妊高征患者血浆对脐带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玲  杜建新  王维华 《医学争鸣》2004,25(14):1311-1312
目的:研究妊高征(PIH)患者的血浆对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培养的脐静脉内皮细胞中分别加入妊高征患者和正常晚孕妇女的血浆,测定24h后培养液中NO代谢产物亚硝酸基/硝酸基(NO-2/NO-3).结果:加入妊高征组血浆的内皮细胞培养液中NO-2/NO-3含量为(7.9±0.5)μmol/L,加入晚孕组血浆的内皮细胞培养液中NO-02/NO-3含量为(5.9±0.6)μmol/L,前者较后者显著高(P<0.01).结论:妊高征患者的血浆能刺激培养的内皮细胞合成NO.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测定妊高征患者胎盘部位子宫静脉血中一氧化氮 (NitricOxide ,NO)及内皮素 (Endothelin ,ET)的浓度 ,了解妊高征时胎盘血管系统血管内皮功能是否发生改变。方法 :分别于剖宫产手术前及手术中抽取胎盘部位子宫静脉血 ,应用硝酸根还原酶与Griess反应相结合的方法测定NO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ET。结果 :妊高征组胎盘部位子宫静脉血中NO2 -/NO3 -、ET分别为 70 .2 6± 12 .6 0umol/l和 5 2 .80± 4 .19ng/l;正常晚孕组胎盘部位子宫静脉血NO2 -/NO3 -、ET分别为 5 7.5 9± 4 .6 9和 4 5 .5 5± 9.82。与正常晚孕妇女比较 ,妊高征患者胎盘血循环中ET、NO2 -/NO3 -水平均显著增高 (P <0 .0 1)。结论 :妊高征患者的子宫、胎盘血管系统的功能亦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含量与妊娠及妊高征的关系 .方法 采用硝酸根还原酶与 Griess反应相结合的方法 ,对 40例妊高征患者 (妊高征组 )、4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 (晚孕组 )、2 0例非孕妇女 (非孕组 )静脉血及妊高征组和晚孕组各 2 8例新生儿脐血中的 NO代谢产物亚硝酸基 /硝酸基 (NO2 - / NO3- )进行测定 .结果 非孕组母血 NO2 - / NO3- 含量为 (2 3.30± 5 .6 0 )μmol·L- 1 ,晚孕组母血为 (2 6 .42± 4.5 4)μmol· L- 1 ,脐血为 (12 .2 6± 4.91)μm ol· L- 1 ,妊高征组母血为 (32 .5 8± 5 .0 6 )μmol· L- 1 ,脐血为 (14.6…  相似文献   

10.
凝血-纤溶系统变化在妊高征凝血障碍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凝血 -纤溶系统变化在妊高征凝血障碍机制中的作用 ,为妊高征诱发DIC的预测提供有效诊断方法。方法 选择非孕组 40例 ,妊娠组 12 0例 ,妊高征组 5 0例 ,妊高征产后组 2 6例。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血浆凝血酶 -抗凝血酶复合物 (TAT)、D -二聚体 (D_dimer)含量 结果  (1)正常早、中、晚孕TAT水平 ,与非孕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中、重度妊高征组分别为 (15 4± 2 8) μg/L、 (2 0 5± 6 2 ) μg/L ,与晚孕组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2 )正常早、中、晚孕D_dimer水平与非孕组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0 0 1) ;中、重度妊高征组分别为 (1616 5± 14 8 1) μg/L、 (3 863 7± 3 42 4) μg/L ,与晚孕组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妊高征产后中、重度组较晚孕组明显增高 (P <0 0 5 )。结论 妊娠中晚期动态监测血浆TAT、D_dimer含量可做为DIC前状态敏感有效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含量与妊娠及妊高征的关系。方法:采用硝酸盐还原酶法,对33例妊高征患者(妊高征组)、3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晚孕组)静脉血、新生儿脐血和胎盘组织中的NO含量进行测定。结果:(1)妊高征组血浆及胎盘组织中NO含量显著低于晚孕组(P<0.05)。轻度妊高征患者血浆NO含量与晚孕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中1重度妊高征患者血浆NO含量显著低于晚孕组(P<0.05)。(2)妊高征组患者新生儿脐血NO含量显著低于明孕组(P<0.05),与母亲血浆NO含量比较两组新生儿脐血NO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NO合成和释放减少是妊高征发病中的一个重要环节,NO减少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比,妊高征患者血浆、脐血与胎盘NO含量的差异,可能与妊高征胎盘部位NO合成和释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正常妊娠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和神经肽Y(NPY)含量变化并探讨其与妊高征发病的关系。方法 :运用放射免疫法检测非孕妇女 (正常组 ,2 3例 )、正常妊娠妇女 (妊娠组 ,6 0例 )及妊高征患者 (妊高征组 ,6 7例 )血浆CGRP和NPY的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 (5 7.31ng/L± 14 .6 2ng/L)相比 ,妊娠组孕妇CGRP含量 (95 .92ng/L± 34.4 6ng/L)明显上升 (P <0 .0 5 ) ,并随孕周的增加而增加 ,到孕晚期升至高峰 (12 1.77ng/L± 4 6 .89ng/L) ;NPY的含量虽然有升高 ,但没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与妊娠组晚孕妇女 (12 1.77ng/L± 4 6 .89ng/L)相比 ,妊高征组患者CGRP的含量 (77.5 6ng/L±2 3.96ng/L)显著下降 (P <0 .0 5 ) ,并随妊高征病情的加重而逐渐下降 (P <0 .0 5 ) ,与其平均动脉压呈显著负相关 (r =- 0 .6 14 7,P <0 .0 5 ) ;NPY的含量 (15 2 .6 0ng/L± 4 7.6 8ng/L)则明显上升 (P <0 .0 1) ,并且随妊高征病情加重而上升 ,与其平均动脉压呈显著正相关 (r =0 .3891,P <0 .0 5 )。结论 :妊高征患者血浆CGRP含量下降 ,NPY含量上升 ,提示神经体液因素在妊高征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患者全血血小板聚集性 (PAg)水平、血小板计数 (PLT)的变化以及与一氧化氮 (NO)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采用电阻法及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并分析了 6 1例妊高征患者 (妊高征组 ) (轻度 1 9例 ,中度 2 0例 ,重度 2 2例 )、2 5例正常晚孕妇女 (对照组 )的全血PAg、PLT与NO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中、重度妊高征组PLT水平及血浆NO水平显著下降 (P <0 .0 5 ,P <0 .0 1 ) ,而妊高征各组全血PAg增强 ,且与NO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r=- 0 .5 77,P <0 .0 1 )。结论 :妊高征患者全血PAg水平及PLT与其病情发展有关 ,动态血小板计数及聚集性的测定对预测妊高征病情、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探讨ANP与ET在正常妊娠和妊高征中血浆水平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采用RIA正常孕阳20例,正常妊娠早孕20例,晚孕20例,产后20例,脐血16例以及妊高征孕妇30例,产后20例,脐血16例血浆ANP与ET浓度。结果:(1)血浆ANP水平变化规律:正常妊娠是脐血组>正常晚孕组>产后组>早孕组>非孕组,后四组之间无显性差异(P>0.05),但与脐血组之间有非常显性差异(P<0.01);妊高征是脐血组>孕妇组>产后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2)血浆ET水平变化规律:正常妊娠是脐血组>正常晚孕组>早孕组>非孕组>产后组,后四组之间无显性差异(P>0.05),但与脐血组之间有显性差异(P<0.05)。妊高征脐血组>孕妇组>产后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3)正常妊娠与妊高征血浆ANP和ET水平比较均是:妊高征孕妇组,产后组>正常晚孕组,产后组(P<0.01),脐血组之间变化不明显(P>0.05)。(4)在正常妊娠和妊高征中,血浆ANP水平与尿蛋白呈负相关(r=-0.33,P<0.05);血浆ET水平与收缩压呈正相关(r=0.20,P<0.05);血浆ANP与ET之间呈正样关(r=0.96,P<0.01).结论:血浆ANP与ET在正常妊娠过程及妊高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两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观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母血、脐血过氧化脂质(L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探讨妊高征孕妇、胎儿体内氧化与抗氧化的关系,有助于临床治疗。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妊高征组:孕37~42周,25~30岁,临床诊断为中、重度妊高征孕妇20例。对照组:选同期住院、孕龄及年龄与妊高征组无显著差异的正常孕妇28例。1.2标本收集:孕妇血于分娩发作前抽取肘静脉血3ml。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断脐,取脐静脉血3ml。分离血情后检测。1.3检测指标及方法:LPO: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SOD:应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提供的含铜…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MDA、SOD活性及ET-1 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1996 年1~12月对在院住院分娩的妊高征患者39例,正常晚孕妇女24 例,正常非孕妇女14 例进行血浆MDA、SOD活性及ET-1 水平测定,同时测定产后3~7 天血浆水平的变化。结果:正常晚孕组MDA、SOD活性及ET-1均高于非孕妇女(P< 0.05);妊高征组MDA、ET-1高于正常晚孕组(P均< 0.01),SOD活性则低于正常晚孕组(P< 0.05);重度妊高征分娩后3~7 天ET-1、MDA均低于产前(P均< 0.05),SOD则高于产前(P< 0.05);MDA、ET-1 与平均动脉压呈正相关(r= 0.439,P< 0.01),SOD活性与平均动脉压呈负相关(r= - 0.453,P< 0.01)。表明机体内氧化抗氧化失衡与内皮细胞损伤在妊高征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小板活化、凝血激活与妊高征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 4 4例妊高征患者血浆α -颗粒膜蛋白 (GMP - 140 ) ,由ACL 30 0 0 plus自动血凝仪通过PT-der法测定纤维蛋白原 ;并用相同的方法测定 30例正常妊娠晚期孕妇的上述指标 ,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妊高征组GMP - 140值为 30 79± 13 65,轻度妊高征组为 2 0 92± 6 33,中度妊高征组为 2 7 53± 4 98,重度妊高征组为 39 90± 16 17,正常晚孕组为 2 0 0 7± 5 76;妊高征组Fg值为4 91± 1 4 8,轻度妊高征组为 4 4 9± 0 78,中度妊高征组为 4 52± 1 0 1,重度妊高征组为 5 50±1 93,正常晚孕组为 4 15± 0 64。妊高征患者血浆GMP - 140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晚孕组 (P <0 0 1)。并随病情 (轻、中、重 )呈递增趋势。结论 :血浆GMP - 140水平及Fg含量反映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及凝血激活系统功能 ,这是观察妊高征的发生、发展的有效指标 ,对临床上进行危险性评估、判断预后、选择合理的治疗措施等均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文维群  张广亮  张军 《广东医学》2008,29(6):1018-1019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妊高征患者氧化应激状态。方法检测正常晚孕妇女、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妊高征患者、非肝炎妊高征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正常晚孕妇女比较,肝炎合并妊高征患者、非肝炎妊高征患者SOD,NO水平低下,而MDA水平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1,P<0·01;P<0·05,P<0·05,P<0·05)。而肝炎合并妊高征患者与非肝炎妊高征患者比较SOD,NO水平低下(P<0·01,P<0·05),而MDA水平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妊高征患者脂质过氧化代谢比单纯妊高征患者更紊乱,存在氧化-抗氧化系统失衡。  相似文献   

19.
高龄初产妊高征孕妇过氧化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龄初产妊高征孕妇体内过氧化反应。方法:测定正常初产妇、妊高征孕妇妊娠晚期母血过氧化脂质(LPO)、超氧化物歧化酶(DOD)的含量。结果:1.高龄初产妇母血LPO较非高龄初产妇明显升高,SOD明显下降,P<0.05。孕妇年龄与母血LPO呈明显正相关,与SOD呈明显负相关,P均<0.05。2.妊高征孕妇LPO较正常孕妇显著增高,SOD显著下降,P<0.05,并随病情加重LPO水平升高、SOD水平下降更为显著,P<0.05。3.高龄初产妊高征孕妇母血LPO含量较非高龄初产妊高征孕妇明显增高,P<0.05,而SOD则无显著变化,P>0.05。4.妊高征孕妇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迟缓(IUGR)发生率较正常孕妇显著升高,P<0.025,各组脐血清LPO、SOD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龄初产妊高征孕妇体内过氧化作用明显增强,LPO水平的升高可能为高龄初产妇妊高征发生率及IUGR发生率增加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妊高征患者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妊高征患者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 35例妊高征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 (t PA)、D 二聚体 (D D)、纤维蛋白原 (Fbg)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FDP)的含量并与 2 0例正常孕妇及 2 0例育龄健康非孕妇比较分析。结果 :妊娠期PT、APTT均缩短 ,且妊高征患者与非孕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妊高征患者与正常孕妇t PA均明显升高 (P <0 .0 0 1) ,但二组间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非孕妇与正常孕妇、正常孕妇与妊高征患者之间D D有明显差异 (P <0 .0 1、P <0 .0 0 1) ;妊娠期Fbg明显升高 (P <0 .0 1) ;非孕妇与正常孕妇、正常孕妇与妊高征患者之间FDP有明显差异 (P <0 .0 1、P <0 .0 0 1)。结论 :正常孕妇处于高凝状态 ,妊高征患者有血栓形成倾向。产前行凝血和纤溶系统检测对妊高征的监测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