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再生穿刺针是指临床上用于血液、体液、组织活检和采集标本诊断的特殊用针,包括腰穿针、胸穿针、组织活检针、骨穿针、骨髓活检针等,这类针具多数医院在临床上反复使用。由于此类针具管腔细长及有些带齿轮,极易隐藏及粘附血液、体液、组织,其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严重的形成生物膜,给清洗带来困难,甚至导致灭菌失败。为解决再生穿刺针清洗难题,我们对传统的方法上进行了改良,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再生穿刺针是指使用后经处理可重复使用的穿刺针,常用的有骨髓穿刺针、胸穿针、腰穿针、胸膜活检针等,这些穿刺针直接进入人体组织,接触病人的体液、血液和分泌物等有机物,而且其构造复杂,管  相似文献   

3.
黄浩  陈慧  周晓丽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1):1051-1052
临床重复使用的穿刺针种类很多,比较常见的有腰穿针、胸穿针、骨穿针及活检针。消毒供应中心负责所有穿刺针的回收、清洗包装、灭菌及配送工作。我中心平均日处理穿刺针80套。在穿刺针处理过程中,常有型号不配对及针刺伤现象发生。针对这些存在的难点,2008年6月我们设计出多层分体式穿刺针清洗槽,极大地改善了以往存在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肺部结节状阴影的鉴别诊断中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传统的经皮肺穿针如秦氏穿刺针及现今使用的一次性穿刺活检针 ,虽获取组织较多 ,诊断阳性率较高 ,但也存在着对肺组织损伤大 ,出血、气胸等并发症较多及费用昂贵的缺点。本院自 1998年开始以腰穿针代替经皮肺穿针行针吸活检 ,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5 2例均为 2 0 0 1年 12月至2 0 0 2年 11月的住院病人 ,其中男 96例 ,女 5 6例 ,平均年龄 4 8.6 (2 6~ 80 )岁 ,肺部病灶最小为 1.0cm×1.0cm× 1.2cm ,最大 13cm× 15cm× …  相似文献   

5.
再生诊断穿刺针是指各类进入人体组织或腔隙的穿刺针,如腰椎穿刺针、髂骨穿刺针、胸骨穿刺针、肝穿针、活检针等。这类穿刺针绝大部分在活体组织内采取病变的组织诊断,会污染患者血液、体液及组织,病变微生物及癌细胞经常附着在针管内部,大量血液、脓液、脂肪、粘多糖等有机物清洗不彻底也易在管壁形成生物膜,给清洗、消毒与灭菌带来很大困难。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明确规定该类物品为高度危险性物品,必须严格灭菌。我院于2003年4月至今,一直将再生诊断穿刺针进行全程质量控制管理,对其作专项质量管理记录,包括质量标准、无菌试验和热原检测抽检结果、临床使用意见收集等,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
多功能穿刺针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制新型多功能穿刺针,提高临床诊疗成功率和安全性。方法 研制的多功能穿刺针(外径1.2mm)由针鞘和针芯二部分构成。针鞘头端呈45度斜角并设有多个侧孔,底部可与标准注射器连接。针芯特制有二根,针芯1与针鞘配合主要用于液性目标的穿刺抽吸;针芯2与针鞘配合则用于实性目标的组织活检。结果 完成106例,共128次颈、胸和腹等部位的穿刺诊疗操作,穿刺成功率为100%(106/106),全组病变物理性  相似文献   

7.
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在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通过超声引导活检技术的应用,比较三种针型(16G、18G、20G)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美国Bard穿刺针经超声引导对125例肿大淋巴结患者穿刺活检,活检取出的组织能作出明确组织病理学诊断的为取材满意,以手术证实或随访观察6个月-1年的为最后诊断。结果125例中,116例取材满意,穿刺获得组织学诊断率92.8%,16G活检针活检44例,18G活检针活检54例,20G活检针活检27例,三种针型取材满意率间的比较及良恶性的诊断差异无显著性(P〉0.05)。20G针有1例假阴性,16G、18G针型无,三种针型间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淋巴结穿刺活检技术方法简便,病理诊断阳性率高,对确定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超声引导下肾组织活检中 ,内槽式切割针配以自动弹射式活检枪已被证明为高效、安全、简便的方法。本文通过 81例肾活检病例对目前较为常用的 18G、16G穿刺针进行对比分析 ,以期找出两者差异 ,利于临床选择。资料与方法81例中 ,男 47例 ,女 34例 ,平均年龄 34岁 ( 18~ 69岁 )。使用ALOKA 5 0 0型超声仪 ,3.5MHz小凸阵探头 ,配穿刺架。两种规格穿刺针均为BardMagnum组织切割针 ,并配以该公司Ⅲ代自动弹射式活检枪。取材长度选 2 2mm档。术前查出、凝血时间。患者取俯卧位 ,肋下垫小枕 ,先行常规超声检查 ,使穿刺线避…  相似文献   

9.
超声引导腹腔病变穿刺活检术己成为临床常用诊疗技术。根据不同的穿刺目的应选择适当的穿刺针具。按口径大小,穿刺针可分为粗针和细针,临床上较常用的粗针针型为14.18G(直径1.2~2.0mm),细针为19—22G(直径O.7~1.0mm)。粗针穿刺所取标本较大、完整,有利于组织学检查和病理学分型;细针穿刺取材主要用于细胞学分析,  相似文献   

10.
肺活检是一项重要的组织学诊断方法。对于某些肺部疾患,尤其是弥漫性或结节样病变,经常规检查不能明确病因的,借助于肺活检则往往可以得到确诊。肺穿刺早在1983年就应用于临床。后经不断改进穿刺技术,使得并发症逐渐减少,并逐渐由成人转向儿童。一、穿刺技术简介肺穿刺即经胸壁针刺肺活检,其方法简便,操作容易。根据获得组织的方法不同,可分以下3种:(1)针刺抽吸活检:用细长的穿刺针(可用腰穿针代替),经胸壁至病灶部位,作负压抽吸,取活组织作检查。(2)针刺切割活检:用特制的切割活检针,割取活组织进行有关检验。活检针有多种类  相似文献   

11.
丁彬  张崇唯  陈姣  杜丽霞  粟军 《华西医学》2011,(12):1882-1883
目的比较日本TSK-11G型骨髓活检针和国产B65-01型26号骨髓活检针进行骨髓活检的效果。方法 2010年3月2011年5月门诊行骨髓活检术患者105例,分别用TSK-11G型和B65-01型26号骨髓活检针进行活检,比较所取得骨髓组织的长度达标率和完整性。结果 TSK-11G型骨髓活检针所取组织质量、长度优于B65-01型26号活检针(P〈0.05)。TSK-11G型达标92例,占87.62%,取材完整101例,占96.19%;B65-01型26号达标22例,占20.95%,取材完整88例,占83.81%。结论 TSK-11G型骨髓活检针行骨髓活检术所取骨髓组织更长完整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导引下细针穿刺活检对眼眶内占位性病变致突眼疾病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采用秦氏多孔针、槽式针或普通腰穿针,在CT导引下进入眶内肿块穿刺抽吸,涂片或酒精固定送病理。结果:全部病例穿刺成功,均获得正确的组织细胞学诊断,无并发症发生。讨论:CT导引下细针穿刺活检病理定性诊断,操作方法简便,安全可靠,定性诊断率高。适用于诊断各种类型的眼眶肿物,特别是对突眼病变的术前定性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五年来所有超声引导肾实体瘤穿刺活检的临床征象、并发症以及病理结果。材料和方法:自1997~2002年44例病人超声引导经皮肾实体瘤穿刺活检,指征包括不明原因的转移瘤、有结节硬化病史不适合外科手术者、可凝肾淋巴瘤。最初用18~22g腰穿针。如果抽吸细胞学检查未能诊断。则用20~18g组织活检枪并详细记录活检指征、肾团块位置和大小、穿刺针型号、进针次数以及并发症。结果:44例标本中36例(82%)确诊,抽吸涂片有24例(67%)确诊,有10例(28%)是组织学活检确诊。18g的活检结果比20g更可靠,活检针型号口径与成功率有良好相关性(p=0.017)。病理结果包括肾细胞癌(n=18)、淋巴瘤(n=4)、嗜酸性粒细胞瘤(n=4)、过渡细胞瘤(n=2)、错构瘤(n=4)、乳突状皮质瘤(n=1)、转移癌(n=6),有术后并发症4例(9%)均妥善处理。结论:对有明确指征的病人行细针抽吸和组织学活检是安全的。一些病人只行细针抽吸活检即可明确诊断,有些病人需要组织学活检确诊才能明确诊断,18g针组织学活检更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半自动活检针在腋窝淋巴结穿刺活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我科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肿大患者100例,在超声引导定位下,分两组采取半自动粗针穿刺活检(实验组)和全自动粗针穿刺活检(对照组),分别将半自动活检针和全自动活检针破皮后置入腋下肿大淋巴结边缘,分别手动和自动控制针芯至淋巴结髓质内,按压尾部击发扳机,弹出套管后将其淋巴结组织取样活检。结果 实验组穿刺组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4.9% VS 87.8%);两组的病理准确率、假阴性率、灵敏度、特异度等指标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半自动活检针穿刺诊断乳腺癌腋窝肿大淋巴结,是一种准确便捷、安全高效的活检方法,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经皮一肺穿刺活检技术是介入放射学的一个分支,1959年BIADY首先在X线透视导向下进行肺穿刺活检诊断肺部病变,但由于穿刺针较粗,气胸、肺出血并发症较高,较难在临床上推广。60年代以来许多作者利用电视透视导向并运用细针穿刺,提高了活检确诊率,减少了并发症,逐渐被人们认识和接受。  相似文献   

16.
我院从1985年以来开展了 B 超定位下的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及术后观察,现将30例汇总如下:器材(一)肝穿刺针以往的肝穿刺针为包括套管、套管针和分叶针组成的 Vim—Silverman 氏肝穿针和Menghini 氏1秒钟肝穿刺针两种。而我们目前应用的穿刺针是经四医大附属一院传染科在以上肝穿针基础上改进的,可将穿刺针直接接于注射器乳头由一人操作的快速肝穿刺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自己的经验,介绍了Menghini法肝活检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肝穿针直径以1.4mm为宜;穿刺部位多选在左右腋前、中线第8肋间;穿刺针在肝外期应停在肋间肌和膈肌之间;进深一般不超过6cm;单人操作法成功率高,可取代双人操作法。最后介绍了有关肝穿成败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和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针吸细胞学及活检对肺癌诊断价值。方法:对1289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针吸细胞与活检术做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癌732例,核异质36例,452例炎症,其他病变69例。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细针抽吸细胞学及活检术对肺部疾病的诊断是较好的方法,活检比细胞学诊断更好。  相似文献   

19.
超声引导颈部淋巴结活检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比较自动活检装置中不同直径穿刺针对超声引导颈部淋巴结活检的效果并与同期PET/CT检查结果进行对比,评价2种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我科349例超声引导颈部淋巴结活检结果,根据取得组织所提供的病理诊断,分为6个级别,比较18G和16G穿刺针获取目标组织的成功率。同时其中28例经PET/CT检查,对比超声引导颈部淋巴结活检和PET/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超声引导颈部淋巴结活检的总取材成功率为88.0%,16G针取材成功率(95.5%)高于18G针(8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28例患者同期进行颈部淋巴结的PET/CT检查,其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1.4%。超声引导下活检结果与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与昂贵的PET/CT相比,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结活检技术是一种简便、廉价及高效的检查手段。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采用直径较大活检针能提高取材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制简易棉纱固定装置并探讨其在CT导向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肺部肿块患者进行CT引导下穿刺活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2例)采用不可分解针体的活检针:BioPinceTM活检针行穿刺活检;B组(32例)使用该活检针穿刺定位过程中,加用简易棉纱固定装置固定针体。对比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针尖移位次数,穿剌并发症发生率,病理诊断结果。结果A、B两组在CT扫描核实时发现针尖下移分别是8例次和0例次(X^2=9.14,P=0.0025),针尖偏移原定靶点7例次和2例次(X^2=3.23,P=0.072),B组使用棉纱固定装置后,明显较少针体和针尖的移位,因此减少调整的次数,因而提高了首次穿刺成功率(X^2=8.57,P=0.0034),进而减少了气胸、穿刺针道出血等的并发症,统计学比较,P值均〈0.05。最重要的是,棉纱固定装置固定了穿刺针,防止了针尖自行下滑误穿纵隔大血管的可能。两组最后均取得足量组织,病理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3.8%和96.9%(P〉0.05)。结论简易棉纱固定装置,在穿刺定位过程中对因结构原因不可分解针体的从而会影响首次穿刺成功率以及增加操作的风险BioPinceTM等穿刺活检针,可以固定针体和针尖,减少移位,提高了肺部肿块CT导向穿刺活检的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