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对幽门螺杆菌阴性疣状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幽门螺杆菌阴性成熟型疣状胃炎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在胃镜下行氩离子凝固术,术后予埃索美拉唑(耐信)20mg,Bid,治疗4周,对照组20例,予埃索美拉唑(耐信)20mg,Bid,治疗4周,疗程后复查胃镜和行临床症状随访。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变和内镜病灶消失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经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的疣状胃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内镜复查病灶消失,未出现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是治疗幽门螺杆菌阴性疣状胃炎的一种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副作用少的方法,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内镜下高频电凝术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疣状胃炎的疗效。方法选择笔者所在科室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疣状胃炎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内镜下高频电凝术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和对照组(奥美拉唑)各36例,治疗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p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疣状结节病灶数目治疗后均少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疣状结节病灶数目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凝术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疣状胃炎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程桐花  朱贞祥 《安徽医药》2011,15(10):1302-1303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联合药物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疣状胃炎(VG)的疗效。方法经胃镜诊断疣状胃炎86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A(52例)、B(34例)两组。A组在胃镜下对所有疣状病变进行高频电凝疗法,术后予HP药物根除治疗。B组只予HP药物根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4周时HP根除率和疣状病变治疗效果,24周时疣状病变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在疗程结束后4周HP根治率无明显差异,4周和24周疣状病变治效果有显著差异。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凝联合药物抗HP疗法较单药物抗HP疗法治疗疣状胃炎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内镜下微波联合药物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疣状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经胃镜诊断疣状胃炎11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胃镜下对所有疣状病变进行高频电凝疗法,术后予HP药物根除治疗;对照组只予HP药物根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4周时HP根除率和疣状病变治疗效果,12周时疣状病变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在疗程结束后4周HP根治率无明显差异,4周和12周疣状病变治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内镜下微波结合抗HP治疗疣状胃炎安全、可靠、疗效显著,是治疗疣状胃炎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氩离子凝固术对成熟型疣状胃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内镜诊断为成熟型疣状胃炎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采用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对照组28例单纯给予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治疗。2组均于治疗1个月后进行内镜复查。结果治疗组32例176枚疣状病灶均消失,无穿孔等并发症发生。对照组28例153枚疣状病灶无明显消退。结论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成熟型疣状胃炎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成熟型疣状胃炎的临床特点,分析内镜下治疗的效果.方法 比较成熟型疣状胃炎(134例)、未成熟型疣状胃炎(435例)及非疣状糜烂性胃炎(673例)的临床表现、病理表现、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等,分析成熟性疣状胃炎的临床特点.将134例成熟型疣状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氩离子凝固术(APC)组(70例)、药物组(64例),APC组采用内镜进行APC+奥美拉唑口服,药物组给予质子泵抑制剂+硫糖铝口服,比较2组症状总有效率、内镜下疣状病灶消除率及抗Hp有效率.结果 成熟型疣状胃炎上腹痛、腹胀、黑便或潜血阳性等发生率,病理表现中肠上皮化生发生率、上皮内瘤变(不典型增生)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未成熟型疣状胃炎和非疣状糜烂性胃炎(P<0.05),Hp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C组患者中70例经APC治疗4周后,58例(82.9%)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治疗7周后复查胃镜,42例(60.0%)原病灶已消失,无瘢痕形成,症状总有效率92.9%,内镜下疣状病灶总消除率100%;药物组64例治疗4周后20例(31.3%)症状消失,7周后复查胃镜仅12例(18.7%)疣状改变消失,症状总有效率79.7%,内镜下疣状病灶总消除率71.8%.APC组抗Hp治疗有效42例,占75.0%;药物组抗Hp治疗有效32例,占71.1%.成熟型疣状胃炎APC组症状总有效率、内镜下疣状病灶消除率优于药物组(P<0.05),2组抗Hp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熟型疣状胃炎具有较为独特的临床特征,APC结合药物治疗成熟型疣状胃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氩离子凝固术在无痛苦胃、肠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痛苦胃、肠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氩气刀)治疗消化道息肉、疣状胃炎、胃黏膜脱垂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德国ERBE公司生产的APC300EA型的内镜专用氩气刀以丙泊酚、芬太尼联合使用静脉麻醉下对消化道息肉、疣状胃炎、胃黏膜脱垂进行氩离子凝固术。结果:78例息肉患者,其中食管息肉3例,胃息肉26例,十二指肠球部息肉32例,结肠息肉12例,胃和十二指肠均有息肉者3例,十二指肠和结肠均有息肉者2例,全部治愈。疣状胃炎16例,胃黏膜脱垂18例,全部治愈。结论:氩离子凝固术在无痛苦胃、肠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疣状胃炎、胃黏膜脱垂的方法,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度高,副作用少,患者易于接受的好方法,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内镜高频电切联合氩等离子凝固术治疗结直肠多发息肉的应用与疗效.方法 对于50例患者共发现结直肠息肉97枚,采用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65枚,内镜专用氩气刀德国ERBE公司APC300型,进行压力自凝固术治疗32枚.结果 50例患者全部临床近期治愈.结论 高频电凝切除术联合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结直肠多发息肉是安全、有效、可靠的.  相似文献   

9.
周志鸿 《北方药学》2011,8(2):119-119
目的:于内镜下射频治疗疣状胃炎,观察疗效并初步探讨治疗机制。方法:内镜下寻找病灶,以射频将胃黏膜疣状隆起凝固,术后给予饮食管理和服用质子泵抑制剂。结果:286例疣状胃炎患者,治愈269例,好转17例。有效率达100%,治愈率达94%。结论:内镜射频设备简单,价格低廉,操作方便且安全,疗效也较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频电圈套电切术在大肠息肉内镜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98枚大肠息肉行内镜下高频电圈套电切术摘除的情况.结果 798枚大肠息肉成功切除.5例术中出现即刻出血,2例术后24~48 h出现迟发性出血,经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治疗术(APC)止血成功,无穿孔并发症发生.结论 内镜下高频电圈套电切术治疗大肠息肉操作简单,治疗效果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在治疗疣状胃炎中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将55例经胃镜诊断为成熟型疣状胃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内镜下应用氩气刀对病灶进行治疗,配合奥美拉唑、达喜治疗;对照组应用治奥美拉唑、达喜治疗,疗程均为五周,治疗后进行临床随访及胃镜复查。结果治疗组疣状病灶消失率87.2%,明显优于对照组18.7%,(P〈0.01)。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PC治疗成熟型疣状胃炎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且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析疣状胃炎治疗中氩离子凝固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8例疣状胃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研究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和胃黏膜保护剂治疗,研究组在此前行氩离子凝固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症状改善、病灶数目减少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结论采用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疣状胃炎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病灶数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内镜下微波治疗同时配合口服药物治疗疣状胃炎,观察疗效评价。方法 电子内镜检查确诊为完全型疣状胃炎,根据病灶选择合适电极头,以微波功率40~50W,间歇治疗9~60s,反复进行,将隆起病灶凝固变平为准,术后严格饮食管理,口服粘膜保护剂和粘膜生长剂,幽门螺杆菌(Hp)阳性者,系统口服抗Hp药物,2周后复查内镜。结果 68例疣状胃炎中,治愈66例,好转2例,有效率达100%,治愈率达97%,Hp转阴50例(86%)。结论 疣状胃炎单纯口服药物治疗效果差且疗程长,而微波治疗设备简单,价格低廉,操作方便安全,疗效较满意,配合药物治疗效果更加巩固,值得重视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热探头治疗疣状胃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01年内镜诊断为成熟型疣状胃炎患者46例,先行内镜检查同时行幽门螺杆菌(HP)检测及病理组织学检查。首先给予奥美拉唑+替硝唑+克拉霉素治疗,4周后复查内镜并使用热探头治疗,选择200℃温度,以1-3秒/次的时间进行热探头凝固。根据病灶的大小采用不同的次数,以内镜下所有疣状病灶灼除后粘膜变平坦或稍有凹陷为止,所有病例治疗1月后进行临床随访及内镜复查。结果 热探头治疗46例成熟型疣状胃炎,病灶共计236枚,平均每枚治疗时间为2.5-4s(温度200℃),1月后随访,43例(94%)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内镜复查原病灶处均覆有新生的粘膜上皮及肉芽组织,与周围正常粘膜相同,无疤痕形成。3例(6%)患者仍见单个疣状灶及少许糜烂残留,再次行热探头治疗。结论 疣状胃炎临床治疗较为困难,笔者体会到采用热探头治疗对于消除疣状胃炎病灶非常有效,是治疗疣状胃炎的一种有效方法,而且操作简便,容易掌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氩离子凝固术 (APC)治疗消化道出血、良恶性狭窄、息肉、血管畸形、Barrett′s食管、疣状胃炎等的治疗作用。方法 :胃肠息肉 138例 ,疣状胃炎 31例 ,消化道出血 8例 ,Barrett′s食管 7例 ,黄色瘤 5例 ,吻合口狭窄 5例 ,血管畸形 1例 ,行内镜下APC治疗。结果 :APC是胃肠道内镜治疗中的一种效果确切 ,操作简便、有效安全而耐受良好的凝固技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消化道出血、良恶性狭窄、息肉、血管畸形、Barrett’s食管、疣状胃炎等的治疗作用。方法:胃肠息肉138例,疣状胃炎31例,消化道出血8例。Barrett’s食管7例。黄色瘤5例,吻合口狭窄5例,血管畸形1例,行内镜下APC治疗。结果:APC是胃肠道内镜治疗中的一种效果确切,操作简便、有效安全而耐受良好的凝固技术。  相似文献   

17.
隆起糜烂性胃炎(EGP)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慢性胃炎,也称痘疹状胃炎、疣状胃炎,是消化道的常见病之一,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不易治愈的特点[1].氩离子凝固术(APC)是一种新型的非接触性电凝固技术,其能量经电离的氩气传导至靶组织,使该组织产生凝固效应而起治疗作用.我院消化内科近年来应用APC术联合三联疗法治疗EGP,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分析经内镜下氩气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与高频电刀治疗胃十二指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别用氩气离子凝固术和高频电刀治疗胃十二指肠息肉患者578例1545枚息肉。结果本组226例患者共674枚息肉经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其中17位患者共19枚较大息肉为了防止烧灼过深发生穿孔而进行延期治疗。352例患者共871枚广基息肉采用内镜下氩气离子凝固术,其中854枚一次性灼除,术中术后无异常,17枚息肉因体积较大经延期二次治疗后消失。两组方法治疗的治愈率相比较无显着差异,但经内镜氩气离子凝固术治疗在安全性及术后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高频电刀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内镜氩气离子凝固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息肉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术后并发症少,明显优于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胡运平 《海峡药学》2013,25(5):77-78
目的观察氩离子凝固术联合尿囊素铝治疗疣状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1月~2012年9月行确诊的106例疣状胃炎患者,并全部为Hp阳性,按随机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53例和治疗组53例,对照组采用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氩离子凝固术,并联用尿囊素铝片口服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氩离子凝固术联合尿囊素铝治疗疣状胃炎明显优于单用药物治疗,临床疗效满意,且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老年人内镜下大肠息肉高频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65例≥60岁老年人接受内镜下大肠息肉高频电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息肉大小、病理类型、临床并存症及内镜治疗过程、前后注意事项等.结果 65例老年人均成功行大肠息肉高频电切除,观察到术中对患者的心律、血压有所影响,经积极处理后均未影响后续操作,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及术中严密监护的前提下,老年人大肠息肉高频电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