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应用兔肝VX-2移植癌模型评价介入性热化疗对兔肝癌的抑瘤率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将VX-2瘤细胞接种于60只新西兰白兔肝右叶,建立兔肝癌模型,随机分4组,每组15只.利用导管经肝动脉分别给生理盐水、超液态碘化油、盐酸阿霉素(Adriamycin,ADM)溶液(37℃)、ADM溶液(60℃)于不同组,1周后后观察各组肿瘤体积及血清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水平,观察荷瘤兔的存活期.结果ADM溶液(60℃)热灌注组生长率(0.5±0.2)%与对照组(3.5±1.2)%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ADM溶液(37℃)灌注组(1.1±0.3)%、热生理盐水灌注组(1.2±0.3)%相比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ADM溶液(60℃)热灌注组存活期[(51.2±5.0)d]与对照组[(40.5±3.0)d]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DM溶液(60℃)热灌注组血清AST水平治疗前后变化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DM溶液(60℃)热灌注组可大大降低肿瘤生长率,延长存活期,对肝功的损害是可逆的,其抑瘤效果更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兔肝VX-2移植瘤模型基础上,进行在体肝肿瘤介入性热化疗,观察介入性热增敏与肝组织及肿瘤组织血管渗透性的关系,探讨介入性热化疗的生物学机制。方法:建立可供实验研究的兔Vx-2移植性肝癌模型30只,随机等分为3组(非灌注组、普通灌注组及热灌注组),在X线监视下,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动脉。进行灌注,灌注液为生理盐水(温度为60℃),液量30mL,15min缓慢推注。灌注结束前5min,经导管推注10mg/L伊文思蓝(Evans Blue EB),2mL/kg,非灌注组直接推注EB,灌注EB后置10min,取出肝畦用生理盐水灌注肝动脉冲洗血管中残留的EB。切取靠近肝门部的小块正常肝组织、瘤组织,称重后,放入1mL甲酰胺液中,置于50℃恒温水浴箱60h,提取液用72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测出A620 nm从标准曲线上测出相应的EB含量,以反映该组织毛细血管的渗透性。结果:肿瘤组织与肝组织的EB含量在3组中均有差别(P&;lt;0.05);正常灌注组与非灌注组肝组织的EB含量、肿瘤组织的EB含量无明显差别(P&;gt;0.05);热灌注组与非灌注组、正常灌注组肝组织的EB含量、肿瘤组织的EB含量有明显差别(P&;lt;0.05)。结论:介入热疗可以增加肝组织及肿瘤组织的血管渗透性。  相似文献   

3.
热化疗对兔肝VX-2肿瘤血管渗透性影响的生物学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兔肝VX-2移植瘤模型基础上,进行在体肝肿瘤介入性热化疗,观察介入性热增敏与肝组织及肿瘤组织血管渗透性的关系,探讨介入性热化疗的生物学机制.方法建立可供实验研究的兔Vx-2移植性肝癌模型30只,随机等分为3组(非灌注组、普通灌注组及热灌注组),在X线监视下,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动脉.进行灌注,灌注液为生理盐水(温度为60℃),液量30 mL,15 min缓慢推注.灌注结束前5 min,经导管推注10 mg/L伊文思蓝(Evans Blue EB),2 mL/kg,非灌注组直接推注EB,灌注EB后置10 min,取出肝脏用生理盐水灌注肝动脉冲洗血管中残留的EB.切取靠近肝门部的小块正常肝组织、瘤组织,称重后,放入1 mL甲酰胺液中,置于50℃恒温水浴箱60 h,提取液用72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测出A620nm,从标准曲线上测出相应的EB含量,以反映该组织毛细血管的渗透性.结果肿瘤组织与肝组织的EB含量在3组中均有差别(P<0.05);正常灌注组与非灌注组肝组织的EB含量、肿瘤组织的EB含量无明显差别(P>0.05);热灌注组与非灌注组、正常灌注组肝组织的EB含量、肿瘤组织的EB含量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介入热疗可以增加肝组织及肿瘤组织的血管渗透性.  相似文献   

4.
兔VX2肝癌模型建立方法的比较及股动脉插管方法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比较不同的兔VX2肝癌模型的建立方法,探讨股动脉插管技术的应用。方法将60只实验兔随机分成3组,每组20只,分别用瘤细胞悬液直视下注射法、直视下瘤块注入后用明胶海绵封堵穿刺通道法及直视下瘤块注入后局部压迫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结果60只实验兔中死亡2只,存活兔经剖腹探查证实肝脏种植成功54只(成功率93.1%,54/58);三组成瘤率分别为79%(15/19)、100%(19/19)、100%(20/20),前者成瘤多为多结节、分叶状,腹腔及全身转移多见,与后两者均有统计学差异,后两者成瘤状况无统计学差异,多为孤立病灶且成瘤速度快,腹腔及远处转移少见。成瘤后的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亦证实前述结果。所有实验兔处死前均经股动脉直视下Seldinger法置入4F导管鞘后引入导管行血管造影及其他介入操作,成功56例(成功率96.6%,56/58)。结论直视下注入瘤块后局部压迫法操作简便、成瘤率高,且多为孤立病灶,转移少见,更适合建立兔VX2肝癌模型的实验要求。经股动脉置鞘后行介入操作方法可行,尤其适用于复杂的介入操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兔肝VX-2移植瘤模型,比较阿霉素间歇性热灌注与连续性热灌注2种方法对兔呼吸、心率、体温及VX-2肿瘤内阿霉素浓度的影响,验证间歇性热灌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30只新西兰大白兔后腿上建立VX-2肿瘤模型,并随机分为1,2,3组(随机分组见正文),每组10只.经股动脉插管,计算机数字减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造影证实为肿瘤供血动脉后,分别给予常温100 mL盐水加阿霉素(ADM)灌注、60℃热盐水100 mL加阿霉素连续灌注、60℃热盐水100 mL加阿霉素间歇性灌注.灌注过程中,测量第2,3组60℃热灌注组肿瘤组织内43~45℃持续时间;灌注后即时检测各组兔呼吸(次/分)、心率(次/分)、体温(℃)及肿瘤组织内阿霉素浓度.结果常温灌注组阿霉素质量浓度为(7.1±2.2)mg/L,60℃连续灌注组为(17.2±1.6)mg/L,60℃间歇性灌注组为(16.5±3.4)mg/L.3组间阿霉素质量浓度有显著差异(F=48.95,P=0.000),60℃间歇灌注组阿霉素质量浓度与60℃连续灌注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60℃间歇性灌注组43~45℃持续时间为(24.3±2.4)min,60℃连续灌注组为(22.5±1.4)min,60℃间歇性灌注组43~45℃持续时间与60℃连续灌注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F=4.20,P>0.05).3组间呼吸、心率、体温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值分别为14.58,33.07,10.00,P均<0.01),间歇灌注组与常温灌注组兔的呼吸、心率、体温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与连续性热灌注相比,经动脉间歇性热灌注化疗方法是一种更有效而安全的介入性热化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兔VX2移植瘤肝癌模型氩氦刀治疗后病理变化过程,观察氩氦刀治疗效果.方法:36只日本大白兔在肝左右叶成功种植VX2肿瘤后第4周进行氩氦刀治疗,术后随机分为6组,分别于术后第1天、第3天、1周、2周、1个月、2个月处死大白兔,观察治疗区组织学变化及免疫组化改变.结果:氩氦刀治疗后坏死彻底,与正常组织边界清楚,表现为坏死(术后第1天)、炎性细胞浸润(术后第3天、1周及2周)及纤维化(术后1~2个月)的过程.免疫组化结果提示:治疗前抗VEGF抗体染色呈阳性,治疗后抗VEGF抗体染色渐弱.结论:氩氦刀是一种物理治疗,疗效确切,对正常组织损伤小,安全性高,对于局部肿瘤是一项有价值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建立兔VX2肝移植瘤模型的改进方法,并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效果观察。方法选取40只兔分组建立肝移植瘤模型。对瘤块植入模型进行多方面的改良,并采用传统的肿瘤细胞注射法进行对照。于术后7、14、21d分别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及病理学检查观察成瘤效果。结果改良瘤块植入法建立兔VX2肝移植瘤模型术后7d成瘤率为100%,表现为肝内类圆形的肿块,肿瘤直径随术后时间逐渐增大。而瘤细胞注射法术后21d成瘤率60%,且形状不规整,多伴有转移。结论相比传统的注射法,改进的移植瘤模型方法成瘤形状规则、速度快、成瘤率高、手术难度低,可更好地用于影像学及放射介入学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8.
门静脉阻断兔肝VX2移植瘤的CT灌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评价门静脉阻断兔肝VX2移植瘤后血流变化的价值。方法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门静脉阻断后即刻移植瘤体组(A组)、移植瘤体生长3周后门静脉阻断组(B组)、阴性对照组(C组)、移植瘤体未行门静脉阻断的阳性对照组(D组)各10只。经CT灌注扫描后应用去卷积模式自动计算出肝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血管表面通透性(PS)和肝动脉灌注分数(HAF)等CT灌注参数。结果实验A组BF、BV、MTT和PS值均较对照C组低,BF值:(1.40±0.70)ml/(100 g.min)比(133.21±14.42)ml/(100 g.min)(P<0.01);BV值:(0.33±0.17)ml/100 g比(28.77±3.32)ml/100 g(P<0.01);MTT值:(4.33±1.41)s比(11.67±0.58)s(P<0.01);PS值:(0.15±0.18)ml/(100 g.min)比(22.10±4.39)ml/(100 g.min)(P<0.01)。但实验A组的HAF值较对照C组明显增高:(0.99±0.03)比(0.25±0.06)(P<0.01)。实验B组的BF、BV、MTT和PS值较对照D组降低,而HAF值则明显增高(P<0.01)。结论CT灌注成像可无创直观形象地评价门静脉阻断后兔肝VX2移植瘤的灌注特点。  相似文献   

9.
兔VX2肝癌改良模型的建立及螺旋CT评价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块注射法制作兔VX2肝癌模型,并与开腹组织块种植法进行比较.方法新西兰白兔24只,随机分成2组,12只/组,分别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瘤组织块及开腹瘤组织块接种的方式种植于肝脏.肿瘤种植后14天,CT平扫及增强扫描与病理组织学结合评价肿瘤接种成功率及生长情况.结果肿瘤接种成功率两组均为91.7%.肿瘤最大直径穿刺组和开腹组分别为(1.04±0.12)cm和(1.09士0.14)cm,两种方法无统计学差异.肿瘤种植后发生感染率及肿瘤坏死率,开腹种植组(感染率:45.5%;坏死率:72.7%)明显高于经皮穿刺组(感染率:0;坏死率:27.3%),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瘤组织块建立兔VX2肝癌模型具有方法简单、成功率高、动物损伤小、肿瘤坏死率低等特点,为肝癌临床治疗和相关基础研究提供成熟的大型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兔肝VX-2移植瘤模型,比较阿霉素间歇性热灌注与连续性热灌注2种方法对兔呼吸、心率、体温及VX-2肿瘤内阿霉素浓度的影响,验证间歇性热灌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30只新西兰大白兔后腿上建立VX-2肿瘤模型,并随机分为1,2,3组(随机分组见正文),每组10只。经股动脉插管,计算机数字减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造影证实为肿瘤供血动脉后,分别给予常温100mL盐水加阿霉素(ADM)灌注、60℃热盐水100mL加阿霉素连续灌注、60℃热盐水100mL加阿霉素间歇性灌注。灌注过程中,测量第2,3组60℃热灌注组肿瘤组织内43~45℃持续时间;灌注后即时检测各组兔呼吸(次/分)、心率(次/分)、体温(℃)及肿瘤组织内阿霉素浓度。结果:常温灌注组阿霉素质量浓度为(7.1&;#177;2.2)mg/L,60℃连续灌注组为(17.2&;#177;1.6)mg/L,60℃间歇性灌注组为(16.5&;#177;3.4)mg/L。3组间阿霉素质量浓度有显著差异(F=48.95,P=0.000),60℃间歇灌注组阿霉素质量浓度与60℃连续灌注组差异无显著性(P&;gt;0.05);60℃间歇性灌注组43~45℃持续时间为(24.3&;#177;2.4)min,60℃连续灌注组为(22.5&;#177;1.4)min。60℃间歇性灌注组43~45℃持续时间与60℃连续灌注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F=4.20,P&;gt;0.05)。3组问呼吸、心率、体温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值分别为14.58,33.07,10.00,P均&;lt;0.01),间歇灌注组与常温灌注组兔的呼吸、心率、体温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结论:与连续性热灌注相比,经动脉间歇性热灌注化疗方法是一种更有效而安全的介入性热化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超声造影定量评估实质期兔肝VX2瘤血供程度的演变过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定量评估实质期兔肝VX2瘤血供及血供演变过程中的价值. 方法 将18只兔肝VX2肿瘤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分别于术后10、15、20天接受CEUS,绘制时间-强度曲线(TIC),计算各组肿瘤及周边正常肝组织的TIC参数.CEUS后取兔肝肿瘤及周边正常肝组织行病理免疫组化染色,计数微血管密度(MVD). 结果 CEUS及TIC显示实质期兔肝VX2瘤呈典型"快进快出".3组肿瘤达峰时间(TTP)均短于相应的正常组织(P<0.01),但肿瘤TT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绝对峰值强度(AEI)及肿瘤MVD:10天组、15天组、20天组依次减低(P<0.05).肿瘤MVD与正常肝组织比较:10天组肿瘤MVD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15天组等于正常肝组织(P>0.05),20天低于正常肝组织(P<0.01).肿瘤AEI与MVD呈正相关(r=0.83,P<0.05). 结论 超声造影TIC指标AEI能实时定量评估实质期兔肝VX2肿瘤血供状况.实质期兔肝VX2肿瘤血供呈"富血供-等血供-乏血供"逐渐递减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2.
兔VX_2肝癌模型的建立及超声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制作兔VX2 移植性肝癌模型的特点 ,评价超声检查在监测VX2 肝癌中的价值。方法 将VX2 细胞滤液、VX2 瘤株小块及VX2 瘤株小块 +明胶海绵分别注射或接种于 2 8只新西兰大白兔的肝脏内 ,一周后不同时间行超声检查。结果 A组滤液注射法 :平均成瘤时间约 2 1天 ,肝的原位成瘤率为 75 %。B组包块埋植法 :平均成瘤时间14天 ,肝的原位成瘤率为 83 %。C组包块埋植 +明胶海绵法 :平均成瘤时间 14天 ,肝的原位成瘤率 88%。三组成瘤率统计学无显著差异 ( χ2 =1.118,P >0 .0 5 )。肝脏内的移植瘤在超声上均表现为低回声伴声晕的肿块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表现为周边血供丰富 ,中央血供稀少。结论 三种方法均能制成肝癌模型 ,超声检查是一种监测肝癌模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兔VX2肝癌模型肝动脉插管技术的改良,并研究其DSA造影表现。方法:制作36只兔VX2肝癌模型。实验组(26只)采取改良显微外科手术直接行肝动脉插管法行介入治疗,对照组(10只)采用3F微导管经股动脉-肝动脉插管法作对比研究。术前及术后用DSA造影方法进行兔VX2肝癌的影像学观察。结果:实验组的插管成功率为88%(23/26),对照组的插管成功率为40%(4/10)。27只插管成功模型DSA造影示瘤周血管增粗紊乱、大量细小的异常血管.其中24只肿瘤呈均一的或结节样染色。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改良的肝动脉插管法对兔VX2肝癌模型行介入治疗成功率较高,且可减少实验人员接受的X线辐射,DSA造影可较好评价肿瘤血供情况,是一种较好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兔VX-2肝肿瘤模型及影像学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兔VX-2肝肿瘤模型是目前广泛应用的肝癌动物模型。研究表明,兔VX—2肝肿瘤属富血供肿瘤,它的肝动脉供血是周围正常肝组织的4倍,而门静脉血供仅为周围正常肝组织的 1/3[1,2]。因其血供特征类似于人类肝细胞癌常被用于肝肿瘤影像学、化疗方法、抗癌药物药代动力学、肿瘤治疗学的临床前期研究[3-6]。本院1998年从美国引进该细胞株,摸索并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肿瘤介入插管操作方法和影像学评价方法,现报告如下。1兔VX-2肝肿瘤模型的建立 本实验采用纯种雌性新西兰大白兔(由上海万祥医用实验动物饲养场提供,…  相似文献   

15.
兔大腿VX2软组织肿瘤模型的建立与介入放射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软组织恶性肿瘤动物模型并探讨其在介入放射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一侧大腿近段种植VX2肿瘤成功后,随机分为实验A组(8只)、实验B组(8只)和对照组(8只),于肿瘤植入第15天分别给予经导管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明胶海绵颗粒和生理盐水。然后于介入治疗后第3天、第7天分别处死实验A组、B组和对照组模型兔各4只,取出肿瘤,观察3组肿瘤最大径、体积以及内部坏死百分比的差异。结果:所有模型兔大腿VX2肿瘤均有丰富的血液供应,介入治疗后,实验B组肿瘤的最大径、体积明显小于实验A组及对照组,而坏死百分比则明显高于其它两组。结论:兔大腿VX2肿瘤是一种较好的研究介入放射学治疗的实验肿瘤模型。  相似文献   

16.
兔肝VX2移植瘤MSCT灌注成像的血液动力学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兔肝VX2移植瘤MSCT灌注成像的血液动力学基础。方法8只实验组大白兔,于其肝左外叶接种VX2肿瘤组织3周后,行MSCT灌注扫描。采用CT电影技术对肿瘤中心层面进行四层同层灌注扫描,经AW4.2工作站处理,应用示踪动态数学模型计算出肝脏的灌注函数图,获得主动脉、门静脉、肝实质和肝肿瘤的时间密度曲线,应用去卷积算法模式计算肝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和肝动脉灌注指数(HAF)等。根据各参数图评价实验组与对照组肝癌血流动力学状态。8只对照组亦进行同样的检查。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BF、BV、PS和HAF值均较对照组增高,BF值:(70.16±27.62)mL/(100g.min)vs(8.44±4.02)mL/(100g.min)(P<0.01),BV值:(9.56±2.37)mL/100g vs(7.39±2.29)mL/100g(P>0.05),PS值:(33.82±7.45)mL/100g.min vs(21.33±4.59)mL/100g.min(P<0.01),HAF值:(0.53±0.12)vs(0.17±0.06)(P<0.01)。实验组的MTT值较对照组明显短:(8.44±4.02)s vs(18.82±5.35)s(P<0.01)。结论MSCT灌注成像能反映瘤体的灌注特点,并能评价兔肝VX2移植瘤的血供状态及其血液动力学改变。  相似文献   

17.
肝癌介入治疗不良反应的监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入治疗是控制和治疗中晚期肝癌扩散和转移的有效方法。治疗后不良反应的监护是发现和控制各种合并症,保证病人安全渡过治疗后期的重要工作。本文将我院60例原发性肝癌实施导管介入肝动脉栓塞治疗不良反应的监护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2003年6月~2004年12月,我院采用介入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60例,其中男53例,女7例;年龄38~76岁。术前均经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证实为失去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肝癌。每例治疗1~2次,累计治疗108例次。治疗后出现胃肠道反应108例次,发热86例次,肝功能损害64例次,白细胞减少32例次,上腹痛11例次,穿刺部位损伤2例次,栓塞…  相似文献   

18.
经动脉化疔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利用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富血供特性,将化疗药直接注入肝动脉,使得肿瘤内具有很高的药物浓度从而降低全身的副作用。该治疗方法已成为不能行手术切除HCC患者的首选,但其远期疗效仍不如人意,究其原因,TACE所导致的肝功能损伤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本文旨在探讨TACE后导致急性肝功能损伤的原因,总结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兔VX2肝癌模型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 imaging,DWI)是通过水分子的微观运动反映机体组织结构的生理、病理状态,早期多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近年来随着成像技术的发展,扩散加权成像也逐渐应用于肝脏。我们对兔VX2肝癌模型进行了磁共振扩散成像的初步研究,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阿霉素热碘油栓塞对兔肝VX2肿瘤的血流动力学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利用多普勒超声研究阿霉素热碘油栓塞治疗后兔肝VX2肿瘤及肝脏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30只荷瘤兔,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37℃生理盐水、37℃阿霉素碘油及60℃阿霉素热碘油经兔肝动脉灌注治疗,1周后多普勒超声观察肿瘤血供及肝动脉、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检测结果与治疗前相应血管的多普勒参数进行比较.肝动脉及肿瘤血管造影结果作为金标准.结果阿霉素热碘油灌注栓塞后肝动脉血流速度明显降低(P<0.05),阻力指数增大(P<0.05),门静脉血流速度及内径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前,所有病灶能量及彩色多普勒均可检测出瘤内及瘤周较丰富血流信号,治疗后显示阿霉素热碘油组瘤内及瘤周血流信号均明显减弱,部分消失.结论阿霉素热碘油栓塞可更有效地阻断兔肝VX2肿瘤供血,多普勒超声可显示该血流的变化,便于对阿霉素热碘油栓塞治疗肝肿瘤的疗效进行及时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