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临床较长见的疾病,以突发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为其典型临床表现,并可伴有相应部位神经损害症状、体征,重者可以死亡,因此,及时正确地诊断、治疗相当重要。现我院内科2000-2009年收治的152例SAH患者中首诊误诊的43例病例的临床资料,以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不典型者早期极易误诊,误诊率可达14.5%~44.7%。我院近10年SAH临床误诊48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29例,女19例,年龄24岁~78岁,平均年龄62.3岁,24岁~40岁9例,41岁~59岁10例,60岁以上29例。既往史有高血压病者17例,SAH病史者5例,糖尿病者3例。误诊时间最短者为发病后第1天,最长7天。发病时间为6小时~7天。确诊时间为1天~7天。 1.2 发病诱因因劳累发病者18例,情绪波动者12例,排便6例,饮酒5例,不明原因7例,有诱因者41例,占84.42%。突然发病者42例,占87.5%,起病相对缓慢者6例,占12.5%。  相似文献   

3.
15例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对15例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率高。[结论]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并不罕见,易误诊为多种内科疾病。疑诊患者应积极行腰穿检查,头颅CT应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4.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内科急诊之一。非典型SAH早期易误诊误治。本文收集非典型SAH病例58例,就其中一些特点作一探讨。1 临床资料 58例中,男40例,女18例。年龄22~40岁5例,41~59岁10例,60岁以上43例。因活动状态下发病21例,情绪激动12例,劳累9例,排便5例,咳嗽3例,饮酒2例,安静或睡眠状态下6例。有高血压病史30例,高血脂9例,糖尿病6例,无明确病史13例,死亡5例。分别误诊为癫痫、脑血栓形成、高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临床误诊原因,吸取经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09例老年原发性SAH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分别误诊为高血压、颈椎病、病毒性脑炎、上呼吸道感染、脑梗塞、癫痫、偏头痛、冠心病等疾病。入院后经头部CT检查或腰穿检查脑脊液(CSF)确诊SAH。结论老年原发性SAH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对高度怀疑者,应作头部CT检查;CT检查阴性者,临床不能排除SAH,应尽早行腰穿检查CSF,以提高早期诊断率,减少延误诊治。  相似文献   

6.
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与血性脑脊液等三大症状[1],诊断较易,但不典型SAH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容易误诊而延误病情,甚至危及生命。现将2005年1月-2010年6月临床所遇29例首发症状不典型SAH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秀娟 《药物与人》2014,(10):223-224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一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措施。结果:38例患者治愈35例,2例放弃治疗,1倒死亡。结论:严密细致的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发症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治愈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8.
张青  张玉辉 《泰山卫生》2006,30(5):27-27
自1985年8月-1995年8月,我科共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50例,经治疗和细心的护理,90%患者康复,50%的患者功能部分康复,死亡2例,现将护理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神经内科临床常见病之一 ,具有病死率高 ,致残率低之特点 ,如病人存活 ,几乎不留明显后遗症。近年来各地学者均在寻求新的治疗方法 ,以提高临床疗效。脑脊液置换术治疗SAH被大多数临床医师所接受。常规操作繁琐、痛苦、损伤大、易粘连。我院自 1999年 10月到 2 0 0 2年 4月收治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 15例 ,采用蛛网膜下腔埋管行脑脊液置换术治疗SAH ,临床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15例 ,男性 9例 ,女性 6例 ;年龄 2 6~ 4 6岁 ,平均年龄 37岁 ,神志清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的要点。方法对16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按危重病期以及头痛、脑血管痉挛、并发症等进行护理。结果治愈144例,死亡12例,致残10例,治愈率为86.75%。结论通过护士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实施有效技术护理和心理护理,对并发症早识别、早干预,有利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病情的转归,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林楚 《医药与保健》2007,15(7):11-12
今年55岁的张大爷,平时患有高血压病。这天晚上解大便时,突然感到剧烈的头痛,并伴有恶心、呕吐。家人急忙把他送到医院,经过检查,医生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老年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特点。方法对老年人自发性SAH临床资料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人自发性SAH仍以动脉瘤破裂出血为主,56例患者中行DSA检查43例(76.8%),发现动脉瘤患者35例(81.4%),发现动脉瘤42个,其中多发性动脉瘤4例,动脉瘤多分布在前、后交通动脉。DSA阴性者6例,动静脉畸形(AVM)2例。头痛、脑膜刺激征常不明显,早期出现意识障碍者和有并发症、伴发病者多见。结论了解老年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点,早期DSA检查并积极治疗,可减少再出血的风险,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李完莲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9):1894-1895
通过对5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总的体会是:做到耐心、热情,避免并发症和再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张青 《泰山卫生》2006,30(3):34-34
自1985年8月~1995年8月,我科共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50例,经治疗和细心的护理,909/6患者康复,50%的患者功能部分康复,死亡2例,现将护理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5.
10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多种病因所致脑底部或脑脊髓表面血管破裂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 ,血液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的一种综合症 ,简称SAH。约占出血性脑卒中的 2 0 % ,死亡率为2 5 % ,再出血死亡率为 41%~ 46%。我院自 1996年 8月~ 2 0 0 2年 8月 ,共收治SAH病人 10 0例 ,经准确诊断 ,正确治疗 ,优质整体护理后好转治愈率高达 90 %。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10 0例病人均为我院神经内科住院并确诊为SAH的患者 ,其中男 76例 ,女 2 4例 ,年龄为 14~ 74岁。查出明确病因经内科治疗及手术治疗后好转痊愈者 78例 ,不明病因…  相似文献   

16.
余开仙 《中国保健》2010,(7):102-103
蛛网膜下腔出血、凡脑底部或脑表面血管破裂使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者称为原发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实质出血血液穿破脑组织流入脑室及蛛网膜下腔者称为继发性血管痉挛而死亡,因此做好急性期护理对防止再出血、缓解脑血管痉挛、改善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科收治5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系由于脑血管畸形、颅内动脉瘤、高血压等因素导致颅内血管破裂,致使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1]。患者表现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精神症状、偏瘫、尿失禁,严重者可昏迷,是神经内科常见病。现将我院神经内科2011年收治的5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9.
1 临床资料 患者37岁,孕3产1,因停经3月余,呕吐2月,加重3d于1999年8月10日入院。平素月经规律,末次经1999年4月25日,停经40d开始感恶心、厌食、呕吐,每日呕吐3~4次,吐后可少量进食。3d前呕吐加重,为黄绿色水样物,不能进食,食则剧吐,伴头痛头晕,视物不清入院。既往于11a前重度妊高征,产前子痫,分娩一男性活婴,产后2周血压恢复正常。平素无头痛头晕史。5个月前因妊娠剧吐人工流产1次。查体:体温36.8℃,脉搏82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128/98mmHg。精神差,神清合作,心肺未见异常,肝脾不大,四肢活动自如。妇科检查:子宫如孕3~ 月大小。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7.4×10~9/L,血红蛋白163g/L。尿常规:酮体 ,蛋白 ,胆红素 ,肝功能正常。B超:早孕。MP(颏后位胎位)妊高征监测:阳性(低排高阻型)。诊断:妊娠剧吐,妊娠合并原发高血压,代谢性酸中毒。经降压,降颅压,补充维生素,纠正酸碱平衡治疗2d,呕吐减轻但  相似文献   

20.
老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分析老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0例老年SAH和40例中青年SAH的临床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老年SAH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出现率低,昏迷、继发脑血管痉挛突出,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较多,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SAH症状、体征不典型,临床要高度警惕诊断问题,并积极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