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青少年犯罪与家庭背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是人们最初的生活环境,也是儿童少年赖以生存的基础。家庭环境对孩子的个性、心理素质,成人后的成功与否有很大的影响。在青少年犯罪的众多因素中,家庭影响是不可忽视同时也是比较容易控制的因素之一。为了探讨青少年犯罪一个性心理特征-家庭因素三者的内在联系,本文采用两组比较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调查随机抽取某少年教育管制所在押男性少年犯为研究对象,年龄14~20岁,共194名。同时,随机抽取某中学初一至高三的129名男同学作为对照,年龄13~19岁。1.2方法现场调查工作于1995年4~5月进行,调查内容… 相似文献
2.
犯罪青少年的父母养育方式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对犯罪青少年进行父母养育方式调查 ,并与同龄正常青少年学生为对照 ,了解犯罪青少年在父母养育方式上是否存在误区。 【方法】 采用EMBU量表对 2 0 0名男性犯罪青少年和 2 0 0名男性在校中学生进行集体问卷调查。 【结果】 观察组中单亲家庭占 43 .4%,其父母及本人的文化素质低、家庭经济条件差 ,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观察组中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得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但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得分显著减少 (P <0 .0 5 ) ,父母拒绝否定、严厉惩罚、过度保护、过度偏爱行为显著增多 (P <0 .0 1)。 【结论】 犯罪青少年的家庭环境及家庭养育方式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单亲家庭、经济条件差、父母文化素质低、家庭情感温暖理解减少 ,而负性情感教育增多 ,对男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十分不利 ,应提倡正性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分析犯罪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国常模的差异.[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对276名犯罪青少年进行集体测查,将犯罪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与常模比较.[结果]犯罪青少年与常模在除父母偏爱因子以外的其他9个因子得分上均表现出差异,犯罪青少年在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得分上明显低于常模组,在拒绝否认、过分干涉与... 相似文献
5.
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与个性特征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分析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编犯罪青少年一般情况调查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70名犯罪青少年进行团体施测.并选取相匹配的180名大、中、小学男生作为对照.结果 犯罪青少年个性具有情绪性(N)分和精神质(P)分高、内外向(E)分和掩饰性(L)分低的特点,其心理健康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与其他7个因子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犯罪青少年个性情绪性(N)分、精神质(P)分2个维度与其心理健康呈显著相关(P<0.01).结论 犯罪青少年人格具有偏离正常的倾向,其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个性特征影响其的心理回归.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药物滥用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滥用药物者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青少年药物滥用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药物滥用情况调查表”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以重庆市281例药物滥用者作为病例,157例学生、公司及企业人员作为对照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21.6%的被调查者首次药物滥用年龄低于或等于16岁;不同文化程度的父母养育方式有差异;药物滥用者的文化程度、职业及婚姻状况、其朋友、亲戚是否吸毒、其母亲的拒绝否认,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值为0.004—0.0419)。结论: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正确的教育方式及健康的学校、社会环境是促使青少年健康心理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社区医学杂志》2016,(3)
目的探讨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家庭动力学特征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为探索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心理、社会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2年7月间在本院心理门诊咨询及治疗的网络成瘾青少年35例作为研究组,选取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系统家庭动力学自评量表(self-rating scale of systemic family dynamics,SSFD)及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gma minnen av bardndom uppforstran,EMBU)评估两组的家庭动力学特征的4个维度及父母养育方式9个因子。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组家庭气氛、系统逻辑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母亲情感温暖和理解与父亲情感温暖和理解两个因子的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父亲惩罚严厉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父亲过分干涉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26.86±5.68)、(22.31±5.81)、(15.91±5.26)、(13.23±3.25)、(50.17±8.58)、(55.69±9.44)、(45.94±9.36)、(54.40±9.17)、(18.29±3.63)、(16.49±2.90)、(20.00±3.98)、(18.06±3.46)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的家庭气氛与母亲、父亲情感温暖和理解两项因子的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0.368、-0.368,均P0.05),与母亲拒绝否认、父亲惩罚严厉两项因子的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359、0.348,均P0.05)。个性化与母亲情感温暖和理解因子的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419,P0.05)。系统逻辑与母亲过度干涉和保护、父亲过度保护两项因子的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405、0.395,均P0.05)。结论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家庭动力学特征和父母养育方式与正常对照存在差异,其家庭动力学特征与父母不良养育方式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犯罪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关怀度的特点,为从家庭因素层面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以成都市某少管所80名学员作为观察组,抽取成都市 80名在校学生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性别、年龄、地区上相匹配.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和自编的一般情况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观察组母亲教养方式中情感温暖、理解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父亲教养方式中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和拒绝、否认等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庭关怀度指数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与父母教养方式相关的因素有:兄弟姐妹人数、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是否健在、父母是否离异、居住地以及家庭关怀度.结论 犯罪青少年家庭存在严重的家庭功能障碍,缺少情感温暖、理解,存在极端化的教养方式. 相似文献
9.
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心理问题的发生与家庭因素密切相关[1]。有关研究发现父母的养育方式及受教育程度、家庭结构、亲子关系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匀产生影响[2]。本文就家庭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对这些关系及影响的分析说明在中学生的健康成长过程中,家庭因素的影响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0.
犯罪青少年人格特征与父母教养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犯罪青少年的人格特征,探索犯罪青少年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调查275名犯罪青少年人格特征及父母教养方式,将犯罪青少年人格特征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分析,对犯罪青少年人格特征与父母教养方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犯罪青少年在4个维度上的测验结果与全国常模都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外倾性、神经质和精神质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常模,而掩饰性的得分显著低于常模.神经质与父母惩罚严厉、过干涉过保护、拒绝否认呈正相关;掩饰性与父母惩罚严厉和母亲拒绝否认呈负相关.结论 父母教养方式对犯罪青少年的人格特征有重要的影响,预防青少年的人格问题需要父母采取良好的教养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犯罪青少年生活方式与家庭环境的关系,为预防青少年犯罪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在陕西省青少年犯罪管理所整群抽取的302名男性犯罪青少年和西安市城乡2所中学分层整群抽取的初二到高一年级296名男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犯罪青少年的社交和家庭矛盾性、娱乐性得分分别为(8.84±2.02)、(4.53±1.92)、(4.94±1.58)分,分别高于中学生的(8.01±2.44)、(3.72±2.04)、(4.16±2.04)分(均P=0.000);饮食、药物、锻炼、闲暇、家庭亲密度、知识性、控制性得分分别为(6.77±2.21)、(6.94±2.86)、(6.17±2.38)、(6.09±2.13)、(5.18±1.96)、(2.81±1.43)、(2.91±1.53)分,分别低于中学生的(8.83±2.14)、(10.88±2.23)、(8.36±2.19)、(7.95±2.23)、(5.95±2.31)、(3.47±1.97)、(3.97±2.09)分(均P=0.000);犯罪青少年生活方式各维度与家庭环境各维度存在多项相关关系(r=-0.208~0.374);家庭亲密度、知识性、组织性、控制性对生活方式因子具有多项正向预测作用(β'=0.116~0.253,P=0.000~0.005),家庭矛盾性、娱乐性对药物具有负向预测作用(β'=-0.126,P=0.002;β'=-0.272,P=0.000),对社交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099,P=0.020;β'=0.206, P=0.000)。结论犯罪青少年生活方式较不健康,家庭环境较差,家庭环境对其生活方式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家庭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家庭影响因素,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家庭亲子关系量表和自拟相关问题,对吉林省长春市2所中学538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家庭经济水平低的学生更易产生敌对、人际关系紧张、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等不良状态;(2)离异家庭的学生更易产生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抑郁、适应不良的心理问题;(3)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相关;(4)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对其心理健康影响最大,其次是家庭经济条件、父母之间的关系。结论家庭的主客观因素均对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行为发展有影响,家庭因素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家庭环境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辽宁省沈阳市4所学校的858名流动儿童为调查对象,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研究对象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研究对象进行家庭环境调查。结果 流动儿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以学习焦虑最常见,发生率为48.50%;健康组与不健康组的家庭环境不同,不健康组儿童家庭的亲密度(6.61±2.29)分、组织性(4.95±1.86)分均低于健康组的(7.16±1.92)、(5.31±1.76)分,而矛盾性得分为(3.06±2.46)分高于健康组的(2.43±1.9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儿童的知识性得分分别为(3.54±2.06)、(3.56±1.9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环境与心理健康状况有相关性(P<0.01)。结论 流动儿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以学习焦虑、自责倾向为主,家庭环境影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4.
父母教育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25
作用应从EMBU和SCL-90对842名高中学生进行了父母教育方式及心理健康调查,并探讨了父母教育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家庭的教育方式存在较大差异。父母对男孩和女孩的教育方式有一定区别:父母职业好、文化程度高的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优于父母职业差、文化程度低者。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均表明,父母教育方式与子女心理健康关系密切.不良的教育方式(加偏受被试、惩罚、拒绝、否认、过度保护等)是促使青少年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高中生家庭环境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以家庭环境量表(FES-CV)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为工具,调查陕西省西安市3所中学的320名高中生,使用SPSS 11.5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高中生家庭环境亲密度、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矛盾性与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亲密度和控制性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亲密度和矛盾性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中生的学习焦虑、恐怖倾向和孤独倾向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亲密度、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与心理健康各维度存在多项显著负相关(r=-0.118~-0.326),矛盾性与心理健康各维度存在多项显著正相关(r=0.151~0.341,P<0.01)。家庭组织性、亲密度、娱乐性、矛盾性对心理健康具有显著预测作用(R2=0.225,0.179,0.339,0.279)。结论家庭环境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环境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的关系,为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改善家庭环境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家庭环境量表(FES-CV)对485名贫困生和496名非贫困生进行调查。结果贫困生在SCL-90量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等因子上的得分高于非贫困生;贫困生在FES-CV的亲密度、娱乐性因子方面得分显著低于非贫困生,在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因子方面,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生;家庭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与SCL-90各因子呈负相关,矛盾性与SCL-90各因子呈正相关。结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贫困生,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宜昌市城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家庭功能和应激感受对其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2021年9月抽取宜昌市城区5所中学4 674名学生,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家庭关怀度指数、应激感受量表(PS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宜昌市城区青少年心理问题检出率24.22%(1 132/4 674),女生MSSMHS除心理不平衡外,其他各因子分(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情绪波动)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男生(P<0.01),高中生总评分及各因子分(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情绪波动、心理不平衡)均显著高于初中生(P<0.01),非独生子女的学习压力感和情绪波动因子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t=2.13、2.21,P<0.05)。单亲家庭、非父母抚养学生的总评分及各因子分亦均显著高于非单亲家庭、父母抚养者(P<0.01)。Pearson分析显示,MSSMHS总评分及各因子分(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情绪波动、心... 相似文献
19.
Sarah Armstrong 《Sociology of health & illness》2002,24(5):599-620
Study of the interaction of mental health and justice systems tends to focus on the ways that the respective realms inadvertently ‘capture’ each other's target populations. There has been little research into a system‐level analysis that can answer questions about how styles, organising principles and institutional values of one system relate to and are sometimes incorporated by the other. This paper reconsiders juvenile de‐institutionalisation in Massachusetts to document the emergence of a mental health ethos in the state's juvenile justice system of community‐based treatment. The emergence of this ethos superficially bears out an influential thesis in the sociology of punishment that penal practice has now become charactised by an amoral actuarialism. A more sophisticated criminological awareness of developments in mental health and the sociology of medicine would show how a mental health ethos might instead be understood to challenge the actuarial thesis, by providing a framework that reconciles the traditional aims of retribution and rehabilitation in punishment.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