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主动固定电极(螺旋电极)与被动固定电极术后各参数的变化。方法对18例接受被动固定电极及15例螺旋电极置入的患者,分别于术中;术后1,2周;1,2,3,6个月在平静状态下测定起搏阈值,A、V波振幅及阻抗。结果15例放置螺旋电极者,术后心房、心室阈值较术中下降(P<0.05);18例放置被动固定电极者,心房及心室电极术后起搏阈值无明显变化;全部33例术中;术后A、V波振幅测定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患者术后阻抗较术中明显降低(P>0.05),术后1周至6个月电极阻抗稳定,未出现显著性变化。结论安置螺旋电极者起搏阈值较术中下降,安置被动固定电极组起搏阈值无明显变化;而电极阻抗均较术中明显下降,长期随访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心脏起搏临床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将需要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30例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心房、右心室间隔部起搏(主动电极组),30例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房心耳部、右室心尖部起搏(被动电极组),记录两组在术中、术后的各项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两组曝光时间无明显差异。主动电极置入后5min后可达到理想阈值。两组起搏阈值、R波波幅置入时比较无明显差异。主动电极组置入时起搏阻抗、P波波幅较被动电极组低,但7d后,两组无明显差异。所有病人均在术后7d和出院后1个月、3个月进行随访。术后7d、1个月时两组起搏阈值均升高,相反,阻抗降低。3个月时均恢复至置入时水平,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起搏心电图比较,主动电极组的QRS、P波宽度均较被动电极组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被动电极组有1例发生电极脱位,主动电极组均未发生电极脱位。结论使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心脏起搏是可行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心室主动固定电极(螺旋电极)与被动固定电极术后各参数的变化。方法将入选患者按植入电极分为螺旋电极组(n=50)和被动电极组(rt=50),测定两组术中,术后1周,术后1、2、3、6个月在平静状态下起搏阈值、V波电压及阻抗。结果螺旋电极组术后1周起搏阈值和阻抗均较术中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起搏阈值、阻抗变化不明显;被动电极组起搏阈值、阻抗术后1周较术中略有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略下降(P〉0.05),术后6个月内保持稳定状态,术后两组间各时间点测定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术后V波电压测定值变化不明显(P〉0.05),各时间点V波电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螺旋电极安全,脱位率低,术后起搏参数稳定,可用于长期稳定起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右心室间隔部起搏阈值、感知阈值及电极阻抗变化情况。方法选择符合起搏器植入指征的患者61例,根据电极类型分为被动电极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26例与主动电极右心室间隔部起搏(RVS)35例,分别于术中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测定起搏阈值、V波振幅及电极阻抗。结果术后被动电极起搏阈值增高,主动电极起搏阈值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感知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电极阻抗均下降,且主动电极组明显低于被动电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起搏阈值低、电极阻抗小,且起搏参数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5.
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评价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应用中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方法160例起搏适应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一组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简称主动固定电极组),另一组应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室心尖起搏(简称被动固定电极组),观察电极置入时间和心电图QRS波宽度,电极置入后随访观察起搏阈值、感知、阻抗,电极脱位及相关并发症。结果主动固定电极组的置入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均长于被动固定电极(26.34±6.54minvs20.86±4.32min,16.78±5.38minvs8.67±4.52min;P均<0.01)。主动固定电极组电极置入15min时较置入即刻的起搏阈值明显下降(0.76±0.21mVvs1.12±0.25mV,P<0.01)。主动固定电极组起搏的QRS波时限较被动固定电极组短(0.14±0.04msvs0.16±0.03ms,P<0.01)。术后随访1,3,6个月,两组的起搏阈值、感知、阻抗均无差异,未见电极脱位等并发症。结论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中的应用是可行和稳定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右室螺旋电极旋出后即时、20 min及术后1个月随访的电极参数变化,探讨右室螺旋电极的参数变化规律。方法回顾分析植入右室螺旋电极患者依术中腔内心电图及参数测试调整电极固定部位,分别固定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及心尖部;观察术后并发症及右室螺旋电极旋出后即时、20 min及术后1个月随访的电极参数变化。结果 1共入选57例均植入手术成功,其中电极固定于右室流出道26例,间隔部25例,心尖部6例,电极旋出后即时、20 min心尖部较间隔部及流出道起搏阈值明显增高(P均0.05);2电极旋出20 min后阈值下降30%左右;随后阈值又会缓慢渐渐升高,术后1个月接近于即时的阈值(P0.05),阈值变化在达到安全起搏范围内存在"两峰一谷"的曲线;3螺旋电极旋出固定后1个月较20 min后的阈值变化幅度和变化比例大(P0.05)。结论为保证术后长期的安全起搏,主动螺旋电极旋出前起搏参数满意而旋出后即时阈值增高时,也必须尽量追求电极旋出即时阈值达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老年患者起搏器置入术后主动固定电极参数的变化情况。方法入选62例接受主动固定电极置入的患者,将电极固定于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33例作为流出道间隔组,右心室心尖间隔部29例作为心尖间隔组,分别于术中、术后48h和3个月测定起搏阈值及电极阻抗,分析其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48h电极阻抗较术中明显下降(P<0.05),术后3个月较术后48h明显下降(P<0.05)。流出道间隔组术后3个月起搏阈值较术中及术后48h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尖间隔组术中、术后48h及3个月起搏阈值无明显变化(P>0.05)。2组起搏阈值及电极阻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起搏器置入术中主动固定电极起搏阈值在术后3个月无明显变化,电极阻抗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所入选患者按右心室起搏电极置入部位随机分为被动固定导线心尖部(常规组)和螺旋电极起搏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非常规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术中及术后起搏参数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非常规组在术中测试起搏阈值及电流明显高于常规组,但术后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阻抗及R波振幅二者无明显差异.非常规组起搏时QRS时限较常规组明显要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选择性部位起搏的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房起搏使用螺旋电极导线(主动固定电极导线)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2015年11月至2016年6月在瑞金医院心脏科置入埋藏式人工心脏双腔起搏器的患者,共109例。根据心房电极导线的类型分为螺旋电极组(n=68)和被动固定电极组(n=41),观察两组在置入术中即刻和术后1、3个月的起搏参数变化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螺旋电极组术中即刻起搏阈值明显高于被动固定电极组[(1.12±0.40)V对(0.67±0.28)V,P0.01],术后1、3个月[(0.49±0.12)V及(0.42±0.13)V]较术中即刻明显降低(P均0.01),但与被动固定电极组[(0.45±0.16)V及(0.41±0.15)V]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螺旋电极组术后3个月的起搏阈值明显低于其术后1个月的起搏阈值(P0.01)。螺旋电极组术中即刻[(454.56±82.51)Ω对(526.51±93.06)Ω]、术后1个月[(370.53±87.86)Ω对(533.63±89.64)Ω]、术后3个月[(371.07±86.14)Ω对(535.17±90.64)Ω]的阻抗均明显低于被动固定电极组(P均0.01);螺旋电极组术后1、3个月的阻抗均明显低于其术中即刻阻抗(P均0.01),术后1、3个月之间的阻抗无统计学差异。螺旋电极组术中即刻[(2.84±1.17)mV对(3.20±1.34)mV]、术后1个月[(2.75±1.36)mV对(3.15±1.42)mV]、术后3个月[(2.61±1.27)mV对(3.03±1.31)mV]的感知与被动固定电极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螺旋电极组各时间点之间的感知也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心包炎、心包填塞、心脏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应用心房螺旋电极导线行心脏起搏治疗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23  
目的比较右室主动固定电极和被动电极导线应用结果,探索右室主动固定电极导线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需要安置心脏起搏器患者59例,其中男20例、女39例;年龄在75.6±23.8(54~92)岁。患者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或者严重心力衰竭。30例被动电极组,固定部位为右室心尖部;主动电极组29例,电极固定部位为右室流出道。结果主动电极组与被动电极组即刻起搏参数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起搏阈值:0.62±0.19V vs0.78±0.09V,P>0.05)。在出院后1,3,6个月随访起搏阈值与置入时比较也没有差异。只有1例出现主动电极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脱位。主动电极置入时间和曝光时间较被动电极明显延长(45.03±1.99min vs13.69±11.37min;17.88±7.23min vs9.78±3.55min,P均<0.05)。结论使用主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是可行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永久起搏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的长期随访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主动固定电极导线的长期参数变化,并探讨其应用的稳定性。方法2006年1月至2007年8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植入永久起搏器并置放主动固定电极导线的患者124例(共心房电极1根,心室电极124根),其中男67例,平均年龄为(69±9)岁。植入部位:右心耳1例,室间隔93例,心尖部31例。测试手术后即刻及术后1、3、6、12个月的参数变化。结果参数变化:起搏阈值:手术即刻增高,术后1个月下降,两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术后3、6、12个月起搏阈值与术后1个月比较无明显改变。感知:手术即刻与术后多次随访均无明显变化。阻抗:手术即刻增高,术后随访各个月的阻抗均较手术即刻的阻抗低,与术中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2例患者在术后6个月时阈值升高。结论主动固定电极导线固定较牢固,脱位率低于被动固定电极导线,术后阈值升高发生率较低(1.6%),长期观察参数均较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螺旋电极导线行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方法连续入组195例具有植入起搏器适应证患者,术前随机分为螺旋主动固定电极导线的RVOT间隔起搏组(A组)和翼状被动固定电极导线的右室心尖部(RVA)起搏组(B组),两组中每例入选患者均分别行RVA和RVOT两个部位起搏测试,最后固定于相应的位置。比较两组术中手术时间、起搏参数、起搏QRS波宽度、手术成功率及起搏3个月、1年和2年后电极导线参数的变化。结果 A组99例,B组96例。两组起搏后QRS波宽度明显大于起搏前,B组起搏QRS波时限长于A组(176.46±24.54 ms vs 165.45±22.78 ms,P=0.001)。用于固定RVOT间隔部的曝光时间长于RVA。两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相似,R波振幅术后2年内及两组间无差别。术中A组起搏阈值高于B组(0.71±0.30 V vs0.56±0.19 V),术后2年内起搏阈值两组内及组间无差异。术后3个月时阻抗下降,A组的阻抗低于B组并持续整个随访期间。术后2年内超声心动图参数组内及组间无差别。结论采用螺旋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进行RVOT起搏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中的应用。方法将98例因房室传导阻滞需要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室流出道室间隔部起搏术简称主动电极组,应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室心尖部起搏术简称被动电极组,记录两组术中及术后的各项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主动电极组电极操作曝光时间长于被动电极组;主动电极植入后即刻可以达到理想的起搏阈值,但比被动电极组要高;主动电极组导线阻抗比被动电极组小;两组的感知阈值无明显差别;主动电极组起搏QRS波时限明显短于被动电极组。随访1个月时,两组的起搏阈值无明显差异。术后主动电极组2例出现电极脱位、被动电极组未出现导线脱位。结论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中是可行的、安全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置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心房、心室内电信号振幅 (简称A波、V波振幅 )、起搏电极阻抗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 ,对 30例接受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治疗的患者分别于术中、术后 1周、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和 6个月在平卧位、平静呼吸状态下测定并比较以上起搏参数。结果 :16例应用MedtronicCAPSURE SP系列心房激素电极的患者A波振幅术后测定值均较术中升高 ,术后 1个月最高 ,与术中、术后 2周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 4例应用MedtronicCAPSURE SP系列激素及 6例应用BIOTRONIKSYNOXSX系列非激素高阻抗心室起搏电极的患者术中、术后V波振幅测定值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16条MedtronicCAPSURE SP系列激素心房电极和 2 4条MedtronicCAPSURE SP系列激素心室电极阻抗术后均较术中明显降低 (P <0 .0 1) ,术后 1周至 6个月电极阻抗非常稳定 ,未出现显著变化 (P >0 .0 5 ) ;9条BIOTRONIKSYNOX系列非激素高阻抗电极起搏阻抗术后测定值均较术中明显降低 (P <0 .0 1) ,同时术后 2周与 1,2 ,3个月比较 ,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 1周~ 6个月 ,A波振幅于平卧位平静呼吸状态下偶尔出现较明显波动 ,但V波振幅相对稳定 ;起搏电极阻抗于 1周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VVI单腔起搏器置入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和右室心尖部(RVA)对左室收缩同步性的近期影响。方法40例房室传导阻滞及心动过缓需置入VVI单腔起搏器的患者,按起搏部位的不同分为RVOT组(n=20)和RVA组(n=20)。观察并比较两组置入起搏器后1周的起搏参数;术前及术后1周左室收缩同步性和心功能等指标。结果术后1周,两组起搏阈值、感知阈值、电极阻抗以及心功能无差异(P>0.05),RVOT组左室同步性指标术前与术后无差异(P>0.05),RVA组左室同步性指标较术前升高,且RVA组较RVOT组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VVI单腔起搏右室不同部位,RVOT较RVA更接近生理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主动电极行右室流出道(RVOT)室间隔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需要安置体内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50例用主动固定电极行RVOT室间隔起搏术(主动电极组),50例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室心尖部起搏术(被动电极组),记录两组在术中及术后的各项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两组固定次数、曝光时间无差异(1.7±1.3次vs1.3±0.5次,7.9±5.2minvs5.4±4.4min,P均>0.05)。主动电极置入后即刻可达到理想阈值,比被动电极高(0.6±0.27Vvs0.5±0.25V,P<0.05),被动电极阻抗比主动电极高(911±225.31Ωvs668±168.03Ω,P<0.05),两组的感知阈值无差异。术后随访1个月时,两组的起搏阈值无差异。主动电极组2例,被动电极组1例出现导线脱位。结论使用主动电极行RVOT室间隔起搏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直指引钢丝顶端两次塑形将主动固定电极定位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需要安置心脏起搏器患者15例,患者均为缓慢性心律失常,8例为被动电极组,固定部位为右室心尖部;7例为主动电极组,根据右室解剖学特征,将直指引钢丝顶端两次塑形再送入导线内,操控主动固定电极定位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结果 主动固定电极组与被动电极组即刻起搏参数、置入时间和曝光时间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在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随访起搏阈值与置入时比较也无明显差异,无一例电极脱位.结论 直指引钢丝顶端两次塑形将主动固定电极定位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是可行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低位房间隔起搏与右心耳起搏在植入操作时间、起搏参数方面的差异.方法 选取40例因窦房结功能障碍或成人获得性房室传导阻滞导致的缓慢型心律失常行起搏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房间隔组20例,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低位房间隔起搏;右心耳组20例,采用被动固定翼状电极行右心耳起搏.对比两组电极植入操作时间,电极植入时、术后1个月、3个月的起搏参数(阈值和阻抗).结果 房间隔组与右心耳组比较,心房电极植入操作时间和起搏参数在术中、术后1个月、3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位房间隔起搏与右心耳起搏具有相似的电极植入操作时间以及相同的起搏参数,为临床起搏治疗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研究主动电极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起搏与被动电极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及对远期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需要安置体内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30例用螺旋电极行RVOTS起搏(主动电极组),32例用被动电极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被动电极组);记录两组术中及术后的各项参数,并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远期心功能各项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起搏器植入即刻参数比较:与被动电极组比较,主动电极组导线阻抗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动电极组植入时间和曝光时间较被动电极组偏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电极穿孔致心包压塞的并发症、电极导线脱位、囊袋感染和严重心脏事件。随访6个月两组各参数比较:与被动电极组比较,主动电极组QRS波时限、左心室重量均下降、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P0.01或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6min步行试验均增加(P0.01或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心脏事件。结论:使用主动(螺旋)电极行RVOTS起搏不但安全可靠,而且可改善患者远期心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王莹惠  李述峰 《心脏杂志》2017,29(2):176-179
目的 观察3830主动固定电极在临床心脏起搏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8年~2012年在我院植入永久性人工双腔心脏起搏器的患者225例,包括3830主动固定电极组134例和5076主动固定电极组91例。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1年和3年的起搏参数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心房起搏参数比较,3830主动固定电极组起搏阈值和阻抗在术中及术后不同时间均高于5076主动固定电极组(P<0.05,P<0.01),感知参数无明显差异。心室电极术中及术后不同时间的起搏参数比较,感知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阻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起搏阈值在术中及术后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830组心房电极在心房不同部位的起搏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3年内出现相关并发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3830主动固定电极在临床心脏起搏治疗中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