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了解广州市眼外伤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其发生原因。方法 采用统一的问卷对广州市某眼科专科医院2 0 0 3~2 0 0 4年住院的眼外伤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在15 4例眼外伤患者中,男女发生眼外伤的性别比为4 92∶1;2 1~4 0岁是眼外伤的多发年龄段(占70 78% ) ;以农民和工人患者为多,分别占33 77%、30 5 2 %。在眼外伤的分类中,穿孔伤病例数最多(占4 0 2 6 % ) ,其次是挫伤(占17 5 3% )和破裂伤(占15 5 8% )。眼外伤常见的致伤原因是金属铁器伤(占5 0 6 5 % ) ,工作场所是眼外伤发生的高危场所(占6 1 0 4 % )。81 17%眼外伤患者出现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结论 眼外伤多发于青壮年男性,农民和工人是高危人群,应重视眼外伤的预防和眼外伤发生后的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2.
眼外伤是一种严重危害视力并且是一种主要的致盲原因.近年来中小学生的眼外伤发生率有所增长,这对他们的成长、生活、学习造成极大影响,并严重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为探讨如何降低中小学生眼外伤发生率及致盲率,本文总结了近5年来我院收治的6~17岁中小学生眼外伤212例的217眼加以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皮肤烧伤的流行病学现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伤害已成为一项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皮肤伤害尤其是烧伤在伤害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本介绍皮肤烧伤的一般情况、发生原因、危险因素和预防等方面的现况。 相似文献
4.
297例眼外伤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青海省海西地区眼外伤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其发生原因.方法 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对青海省海西地区某综合医院眼科2000-2007年收治的297例眼外伤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在297例眼外伤患者中,男女比例为4.12:1;18~42岁是眼外伤多发年龄段(78.1%);工人、个体从业者和农民是眼外伤的高发人群,分别占31.65%、28.62%和22.22%;在眼外伤分类中挫伤最多(52.19%),其次是化学伤和穿孔伤,分别占20.54%和14.48%;致伤原因多种多样,主要以金属铁器和拳击伤为多,分别占25.25%和24.92%;54.88%的眼外伤发生在工作场所;视力下降甚至失明者占67.68%.结论 眼外伤多发生在青壮年男性,工人、个体从业者和农民是眼外伤的高发人群,应重视眼外伤防治知识的宣传和眼外伤发生后的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建筑工人眼外伤原因及影响视力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998~2005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7例因建筑施工致眼外伤建筑工人(121只眼)的全部资料,分析眼外伤类型、致伤原因、伤后救治情况对视力的影响.结果 107例受伤患者中男性96例,女性11例,男女比例为8.7:1,年龄18~59岁.107例患者中机械性外伤94例,占全部患者的87.9%(94/107);非机械性外伤3例,占12.1%(13/107).其中穿通伤23例,占全部患者的21.5%(23/107);挫伤20例,占18.7%(20/107);破裂伤21例,占19.6%(21/107);眼球内异物伤22例,占20.6%(22/107);爆炸伤8例,占7.5%(8/107);化学伤6例,占5.6%(6/107);热烧伤4例,占3.7%(4/107);光损伤3例,占2.8%(3/107).受伤后6 h内就医者83例(90只眼),治疗后视力提高67只眼,视力提高率为74.4%(67/90);6 h后就医者24例(31只眼),治疗后视力提高15只眼,视力提高率为48.4%(15/90);6 h内就医视力提高率明显高于6 h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例(29只眼)受伤者立即行伤后自救,治疗后视力提高24只眼,视力提高率为82.8%(24/29);84例(92只眼)受伤者未行伤后自救,治疗后视力提高58只眼,视力提高率为63.1%(58/92),伤后自救视力提高率明显高于未行伤后自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械性因素是建筑工人眼外伤的主要原因,眼外伤后及时进行必要的救治对于视力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1458例烧伤原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烧伤常见的原因,旨在采取防范措施,预防和降低烧伤的发生.方法采用历史回顾性方法对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烧伤科1995年至2000年间烧伤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常见烧伤因素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本次共收集烧伤住院病人1458例,男女性别比为3.12∶1,男性多于女性(χ2=24.53,P<0.01),10岁以下儿童占31.76%,是易受伤害人群;地区分布农村高于城市(χ2=11.27,P<0.05);职业分布以工人、司机所占比例较高.在致伤因素中,以热力烫伤为主,占83.74%,其余依次为电击伤、化学烧伤等.热力烧伤中又以热液烫伤为首(50.29%)(χ2=109.28,P<0.01).结论烧伤可发生于众多场合,危害各类人群,烧伤的预防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0—14岁儿童烧伤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烧伤作为儿童期伤害住院治疗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地影响了儿童的生命安全、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目前对烧伤的产生原因还未能做到完全有效地控制.本文通过对1 271例儿童烧伤的流行病学统计分析,为探讨制定预防儿童烧伤的具体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眼睛是暴露于外界的器官,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有发生外伤的机会,每天都有因各种眼部外伤而到医院就诊的患。眼睛又是一个极为精密而又脆弱的感光系统,有时即使轻微的外力也可能会造成严重的损害,甚至失明。虽然多数眼外伤患的救治是在医院实施的,但是在到达医院之前的第一时间如何自行处理,也是关乎减轻眼损伤的重要环节。因此了解一些眼外伤急救的小常识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18~24岁是眼外伤的高发年龄段,学生在眼外伤发生的人群分布中占第2位,大学生正处在这个年龄阶段,是眼外伤的高发人群:为了解大学生眼外伤的特征及原因,寻求干预大学生眼外伤发生的措施,笔自2001年1月~2002年12月对到中国矿业大学校医院就诊的眼外伤大学生病例进行了收集、整理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眼外伤在医院急诊中较为常见,也是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解部队眼外伤发病情况,以利开展眼外伤的防治,现将我院眼科1985年至1989年收治军人眼病患者279例,其中眼外伤97例(占34.8%),均为年轻男性、战士82例,干部15例。报告如下。(一)眼别双眼伤4例,占4.1%,单眼伤93例,占95.9%。右眼46例,占47.4%,左眼47例,占48.5%。单眼伤远多于双眼伤。双眼伤均为爆炸伤和化学伤。而左右眼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某院痰培养阳性标本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下呼吸道感染标本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药敏试验结果。结果共收集痰标本2 427份,分离病原菌979株,阳性率40.34%。其主要病原菌中,白假丝酵母菌居首位(18.59%),其次为副流感嗜血杆菌(11.03%)、铜绿假单胞菌(10.01%)、鲍曼不动杆菌(9.19%)和肺炎克雷伯菌(8.07%)。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属细菌;肠杆菌科细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较敏感;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仅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较敏感,敏感率分别为88.17%、91.75%;不动杆菌属对阿米卡星较敏感,敏感率93.33%,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34.45%。结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菌谱不断变化,耐药问题日益严重,应引起重视;定期监测医院常见病原菌的变迁及其耐药变化,对指导临床用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广州市天河区0~14岁儿童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广州市天河区0~14岁儿童意外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开展伤害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以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广州市天河区0~14岁儿童及其家长,以问卷方式调查儿童在过去一年意外伤害发生状况以及家长对意外伤害的认知水平。结果 共调查天河区1285名0~14岁儿童,其意外伤害发生率为16.34%,伤害次数发生率为20.47%,男、女性分别为23.46%和17.43%,男性高于女性(P<0.01)。跌倒/坠落、碰撞/挤压伤、扭伤和交通事故是最常见类型,最常见的伤害地点是家里/宿舍、学校/幼儿园。2.66%的受伤儿童需住院治疗,44.87%的受伤儿童需医院门诊处理,意外伤害医疗费用支出占家庭人均月收入的14.53%。儿童意外伤害的影响因素为父亲职业、家庭经济状况及儿童性格特点等。95.2%的家长表示听说过“意外伤害”;89.4%的家长表示经常或有时担心孩子会发生伤害;13,4%的家长表示接受过有关预防儿童青少年伤害的培训和指导。结论意外伤害严重影响着天河区0~14岁儿童的健康,给家庭和社会造成经济损失。预防重点是培训家长和教师,开展健康教育,以提高其安全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广州某医学院校医学生对禽流感的认知程度,探讨切实可行的推广措施预防禽流感。[方法]2009年1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抽取各医学院2~5年级学生1300人进行调查。[结果]调查1158人,禽流感知识来源主要为电视、广播的占20.64%,报刊占24.29%,网络占35.92%,民间消息占9.15%,宣传栏、宣传小册子占10.02%。50.29%曾购买活禽或冰鲜禽类,75.73%曾在宿舍煮食。禽流感认知得分为(78.86±4.15)分,中位数为80.17分,防护指数属于中度。[结论]该校医学生对禽流感的认知程度属中等,半数以上有感染禽流感的危险行为。 相似文献
14.
曹玉萍 张亚林 孙圣琦 郭果毅 李育成 袁丁 杨世昌 钟实 彭延炜 李立杰 张广宁 王国强 肖敏 田际平 蒋丽鸿 史建伟 朱宇华 黄真 肖建武 罗夏生 王冠军 黄国平 李建光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3):200-203
目的 了解湖南省家庭暴力的现状。方法 采用多级分层抽样方法,在湖南省境内的城市、农村和工业区各抽取一个样本,共计9451户家庭,32720人。以多种形式的线索调查与深入细致的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家庭暴力现况调查。结果 (1)家庭暴力的发生率为16.2%,当年内的发生率为11.6%,城市、农村及工业三地区的发生率和年内发生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19〈0.01);(2)夫妻暴力的发生率为10.2%、虐待儿童为7.8%、虐待老人为1.5%;(3)重组家庭的家庭暴力发生率最高(21.0%),夫妻独子家庭和多代大家庭次之(分别为20.1%和20.0%);(4)夫妻暴力以重组家庭最多见(14.7%),虐待儿童与虐待老人则以多代大家庭居多(分别为12.4%和4.1%)。结论 湖南省家庭暴力的发生率以夫妻暴力多见,不同地区、不同的家庭结构其暴力发生率和暴力对象均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Examination of abortion experience in Georgia following the passage of an abortion law based on the American Law Institute's Model Penal Code, intended to increase the availability of abortion, suggests that nonhospital abortions are still a black health problem, especially for unmarried blacks. Abortion mortality has declined for unmarried whites, married whites, and married black women. The abortion rate is highest for women under the age of 15 (falling into the rape catagory of the abortion law) and over 34 years (due to maternal physical health conditions). Maternal mental health indications are more restrictively defined in the medical community in Georgia. A comparison with several states liberalizing abortion laws demonstrates that in proportion to live births, markedly fewer hospital abortions have been performed in Georgia than in other states. Only 20 abortions were performed in Georgia each month until 1970 when the number increased to 47 due to publicity over a proposed abortion law. To reduce nonhospital abortion mortality, hospital abortions must be provided equitably to all women in need.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广州市大学生对医疗保险的认识和投保意识,为推进大学生医疗保险改革的探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广州市7所高校560名医学生与非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2.9%的医学生、51.4%的非医学生有风险意识;64.4%医学生、59.5%非医学生认可医疗保险在减轻个人及家庭的医疗费用;54.1%的医学生、55.1%的非医学生通过学校组织购买医疗保险;58.9%的医学生、65.5%的非医学生认为学校组织购买学生平安保险方便了学生.结论 大学生医疗保险意识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干预方案对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症状的改善情况,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优化和转归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音乐放松训练、健身操锻炼、心理健康课教育以及综合干预4种方案,对广州某医科大学168名心理亚健康大一学生进行为期4周的干预,干预前和干预后选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等量表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各组SCL-90总均分、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以及PSQI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进一步多重比较结果显示,音乐组、健康课组、综合组的SCL-90总均分、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以及PSQI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健身组SCL-90总均分、抑郁、焦虑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各干预组自身比较显示,绝大部分量表干预前后测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4种干预方案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对改善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短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011年绍兴市伤寒副伤寒监测结果,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从国家疾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收集疾病信息,结合监测结果,描述伤寒副伤寒的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分析伤寒副伤寒的流行特点,资料录入EXCEL2003整理后用SPSSll.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绍兴市共报告伤寒副伤寒病例82例,报告发病率为1.72/10万,其中66例为伤寒,占80.49%。男、女发病率分别为1.78/10万和1.56/10万。病例年龄最小的7个月,最大的85岁,其中60~、50~、40~岁年龄组人群发病率较高,分别为3.37/10万、2.33/10万和l.77/10万;职业分布以农民、工人和散居儿童为主;发病高峰在7-10月份。对62疑似发热例病例采样进行血培养,阳性3例,阳性率为4.84%,其中伤寒2例、甲型副伤寒1例。结论:绍兴市伤寒副伤寒全年均有发病,发病高峰在7—10月份.40~70垮年龄鲴静瘸室掂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血气酸碱失衡分析软件进行临床教学。 方法使用血气酸碱失衡分析软件,以临床生化检验教科书中的血气酸碱失衡检查为教学内容,依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流程》的判断公式对临床的血气结果进行分析,应用于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教学实验。所有教学数据均来源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共220例,男122例,女98例。对纳入数据进行示教,血气分析,其中正常65例,单纯型90例,混合型41例,三重型24例。 结果通过临床实测220例患者的数据结果,将手工判断与酸碱失衡分析软件的结果进行比较,通过Kappa检验评价两者的一致性,Kappa值为0.935,P<0.001,两者结果一致性好。血气酸碱失衡辅助分析软件也能缩短血气判断的时间。同时,在教学应用中,进一步对软件进行了完善,增加了课后练习、参考资料、教学素材、教师信箱、医学检验最新动态、交流园地和公告栏等模块。 结论软件血气判断正确率高,使用方便,灵活和快速,让教学形式多样化,利于学生随时自主学习,同时也扩大学生知识面和增进血气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0.
1996至2004年中国联体双胎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1996至2004年全国出生缺陷监测的联体双胎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了解其发生水平、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等状况.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全国450多所县级或县级以上医院进行监测,监测对象为孕28周至产后7d的围产儿,包括活产、死胎和死产.结果 1996至2004年共监测围产儿数4282536例,发现联体双胎122例,全国平均发生率为0.28/万.其中城镇发生率为0.20/万,农村发生率为0.47/万,农村发生率明显高于城镇;女性联体双胎发生率为0.36/万,男性联体双胎发生率为0.17/万;联体双胎的围产期死亡率为82.6%;产前确诊率53.7%.结论 联体双胎是一种围产期死亡率很高的畸形,我国为联体双胎高发国家,且城乡发生率和男女发生率间存在明显差异,应加强围产期管理和提高产前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