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寻求一种对微创手术更为简单、有效的心理、生理的综合手术后镇痛方法。方法 ASA Ⅰ~Ⅱ级择期行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成四组,每组15例,A组氯诺昔康+心理治疗组:患者于手术前30 min静脉注射氯诺昔康16 mg(用0.9 % NaCl溶液稀释至10 ml),并由专人按标准程序行围术期心理支持疗法(PPST)治疗;B组氯诺昔康组:患者仅于手术前30 min静脉注射氯诺昔康16 mg(用0.9 % NaCl溶液稀释至10 ml),未行PPST治疗;C组心理治疗组:患者仅行PPST治疗,于手术前30 min静脉注射0.9 % NaCl溶液10 ml;D组普通全麻组。术后2、4、8、24 h对患者进行疼痛数字分级法评分(NRS);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及术后镇痛药使用情况。结果 A、B组术后2、4、8、24 h的NRS显著低于C、D组(t=2.551,P<0.05),A、B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组比较术后4、8 h C组NRS低于D组(t=2.198,P<0.05)。最早要求使用镇痛药物的时间A、B组明显长于C、D组(t=3.982,P<0.01),两组间比较A组明显长于B组(t=2.433,P<0.05),C组明显长于D组(t=2.209,P<0.05);24 h内四组各时段镇痛药的需求例数比较A、B组明显少于C、D组(P<0.05),A、B组间及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合并PPST用于肺癌胸腔镜手术后疼痛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CD+8 自然杀伤(NK)T细胞表面受体NKG2D和NKG2A的表达,探讨二者表达失衡与肺癌免疫逃逸的关系。方法 选择95例原发未治疗的肺癌患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8 NKT细胞表面受体NKG2D和NKG2A的表达,以50名健康人为对照。结果 肺癌组CD+8 NKT细胞NKG2D+表达率[(77.07±5.77)%]明显低于对照组[(84.13±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4,P<0.05);在TNM分期中,Ⅰ~ⅢA、ⅢB、Ⅳ期患者CD+8 NKT细胞NKG2D+表达率依次为(81.07±5.02)%、(76.95±4.70)%、(72.80±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74,P<0.05)。肺癌组CD+8 NKT细胞NKG2A+表达率[(33.58±8.82)%]明显高于对照组[(25.31±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6,P<0.05);在TNM分期中,Ⅰ~ⅢA、ⅢB、Ⅳ期患者CD+8 NKT细胞NKG2A+的表达率依次为(25.10±6.93)%、(33.24±3.76)%、(43.64±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73,P<0.05)。结论 肺癌患者CD+8 NKT细胞表面NKG2A和NKG2D表达失衡可能抑制该细胞的杀伤功能,而这可能是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川芎嗪、环孢霉素A 逆转恶性淋巴瘤(ML)多药耐药的机制和临床疗效。方法:120 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复发、耐药的ML患者随机分入A 组(川芎嗪+ 环孢霉素A+化疗)、B 组(环孢霉素A+化疗)、C 组(川芎嗪+ 化疗)、D 组(化疗)。 流式细胞仪分析P-gp的表达,根据P-gp的表达情况进行亚组分析。结果:108 例患者有完整数据可供评估,A 组较D 组有无进展生存期(PFS)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6),而其他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 在ORR率方面,逆转剂组(A、B、C 组)较对照组(D 组)均有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 亚组分析:P-gp(+)76例,在PFS 方面,A、C 组较D 组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B 组较D 组有一定的优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58);A 组较B、C 组有一定的优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ORR率方面,逆转剂组(A、B、C 组)较对照组(D 组)均有显著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A 组较B、C 组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gp(-)32例患者,在PFS ,ORR方面,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川芎嗪、环孢霉素A 未增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川芎嗪、环孢霉素A 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ML的多药耐药,与P-gp的表达密切相关,两者联合用药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125I放射粒子及静脉化疗治疗晚期幽门窦癌的效果。方法分析45例晚期幽门窦癌患者资料,比较手术联合125I放射粒子及静脉化疗组(A组,23例)与静脉化疗组(B组,22例)患者营养状况、生命质量及生存时间。结果 A组从治疗后至不能经口进食时间平均10.22个月,与B组(6.32个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65,P=0.001),随访3个月A、B两组生命质量评分分别为(73.48±19.21)、(59.09±24.86)分,随访9个月分别为(42.17±14.55)、(32.05±21.1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78,P=0.035;t=3.430,P=0.001),随访3、9个月两组营养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46,P=0.020;χ2=7.713,P=0.049)。随访9个月,A组死亡7例,B组死亡13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4,P=0.046),随访12个月两组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9)。结论手术联合125I放射粒子及静脉化疗可以改善晚期幽门窦癌患者营养状况,提高生命质量,在治疗后1年内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较早期巨块型子宫颈癌术前同步放化疗的疗效。方法 将315例ⅠB2期和ⅡA期子宫颈癌患者分为3组,A组:单纯放疗。B组:放疗+化疗(紫杉醇+卡铂,TP)。C组:放疗+化疗(顺铂+长春新碱+博莱霉素,PVB)。分析3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术前同步放化疗B组和C组比单纯放疗(A组)肿瘤退缩明显,总有效率分别为77.78 %、91.89 %、88.4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理子宫颈浸润、宫旁浸润、脉管浸润的 B 、C 两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1个疗程较2~3个疗程化疗的淋巴结转移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ⅠB2~ⅡA期早期巨块型子宫颈癌术前同步放化疗疗效有优于单纯放疗组,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可降低子宫颈浸润、子宫旁浸润、脉管浸润、淋巴结转移,有助于减少复发,改善预后,并以紫杉醇+卡铂的同步放化疗方案对子宫颈癌的疗效较好,胃肠道反应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ⅠB2~ⅡA2期宫颈癌患者联合术前放化疗的近期疗效。方法将90例ⅠB2~ⅡA2期宫颈癌患者分为3组,分别进行术前的新辅助化疗、放疗、放化疗联合治疗,比较3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以及发生副反应情况方面的差别。结果ⅠB2期患者和ⅡA1期患者的总有效率相当,ⅡA2期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较ⅠB2期患者和ⅡA1期患者均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743,P<0.05;χ2=11.426,P<0.05)。化疗组患者和放化疗组患者在不同临床分期患者间的总体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43,P>0.05),放疗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较化疗组和放化疗组患者均较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256,P<0.05;χ2=12.084,P<0.05)。放化疗组患者和化疗组患者中非巨块型肿瘤的疗效略好于巨块型肿瘤患者,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放疗组中巨块型肿瘤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较非巨块型肿瘤患者好,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847,P<0.05)。从总体有效率看,巨块型肿瘤患者和非巨块型肿瘤患者的疗效相差不显著(χ2=4.173,P>0.05)。3种治疗方式对患者阴道出血、阴道排液的临床症状都能显著缓解。结论ⅠB2~ⅡA2期宫颈癌患者在术前进行放化疗联合辅助治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尤其对ⅠB2分期和ⅡA1分期的患者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前列腺癌联合治疗中新辅助内分泌疗法(NHT)的理想方案。方法 诊断明确的局部晚期(T3-4N0M0)前列腺癌患者60例,均采用NHT治疗方案。治疗前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各组行不同时间NHT,A组:2周NHT,B组:3个月NHT,C组:6个月NHT。结果 A、B、C组患者NHT后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中位值分别为24.88(6.62~55.86)、0.20(0.05~12.07)和0.07(0.01~2.01)ng/m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A、B、C组行NHT后前列腺体积分别为(49.50±14.19)、(47.35±17.99)和(36.15±7.17)ml,B、C两组治疗前后前列腺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00),治疗后A组与C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A、B和C组治疗后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值分别为(8.75±2.15)、(11.70±2.81)和(14.45±2.61)ml/s,B组和C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治疗后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结论 NHT治疗时间至少应达到3个月,能够达到降低PSA、缩小前列腺体积和提高Qmax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的影响。方法 急性白血病患者3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18例。每组均予以常规化疗方案标准剂量化疗,试验组同时口服沙利度胺100 mg/d。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分别采集外周血,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VEGF、VEGFR、bFGF含量。以15位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8.9 %(16/18)和77.8 %(14/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3,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血浆VEGF水平分别为(389.78±249.94)和(318.54±125.78 )pg/ml,高于健康组的(132.91±26.66)pg/ml(t=3.141、3.024,均P<0.01);治疗后分别为(211.74±36.72 )和(288.02±31.77)pg/ml,高于健康组(t=2.413、2.324,均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VEG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4,P>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3,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血浆VEGFR水平分别为(2490.75±1695.9)和(2322.78±1105.87)pg/ml,高于健康组的(1134.98±378.45)pg/ml(t=2.914、2.783,均P<0.01);治疗后分别为(1359.71±390.24 )和(1753.89±337.04)pg/ml,与健康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2、2.447,均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VE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76,P>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6,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血浆bFGF水平分别为(2.43±0.27)和(2.41±0.33)ng/ml,高于健康组的(1.83±0.44)ng/ml(t=4.982、4.171,均P<0.05);治疗后分别为(2.09±0.17)和(2.11±0.31)ng/ml,与健康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1、2.773,均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3、1.282,均P>0.05)。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化疗可提高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缓解率,有可能成为一种通过抗血管新生从而抑制白血病细胞生长及浸润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接受三维适形放疗治疗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功能变化与放射性肺炎的关系。方法 收集76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记录放疗前1周、放疗后1个月和3个月的肺功能,观察其与发生放射性肺炎的相关性。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放疗,剂量为60~70 Gy。发生不同程度的放射性肺炎患者26例(A组),其中1级22例,2级3例,3级1例,无 4级和5级病例。未发生放射性肺炎患者50例(B组)。放疗前A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明显低于 B组[(51.67±19.03)%比(69.03±1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P<0.05)。两组放疗后1个月和3个月用力肺活量(FV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放疗后1个月和3个月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分别为(79.04±11.01)%、(57.75±1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P<0.01);B组放疗后1个月和3个月DLCO分别为(81.46±12.18)%、(57.18±12.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6,P<0.05)。结论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前FEV1较低者易发生放射性肺炎,DLCO 水平明显降低的患者易发生放射性肺炎。FEV1和DLCO是预测放射性肺炎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不同范围颌眉角对颈椎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确定最优的颌眉角范围,进而为截骨矫形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25例颈椎强直的 AS 胸腰段后凸畸形患者,所有患者矫形前后均完成视野相关生活质量功能及期望评分调查问卷表。不考虑手术与否,按照自然站立位颌眉角将所有外观照所对应病例( n=50)分为6组:A 组,CBVA<0°;B组,0°≤CBVA<10;C 组,10°≤CBVA<20°;D组,20°≤CBVA<30°;E 组,30°≤CBVA<40°;F组, CBVA≥40°。将6组患者每项调查问卷项目进行比较分析,多组间比较时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结果总体评价:C组(10~20)°获得最优的期望值评价,P<0.05。B、C、D 组(0~30)°获得较其它组更好的功能评价,P<0.05,但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形象评价:A、B、C 组(<20°)较其它组获得更好的形象满意度及期望值,P<0.05,但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户外活动:A、B、C、D组(<30°)在多数项目上较其它组获得更好的功能评价及期望值评价。室内活动:C、D组(10~30)°在多数项目上较其它组获得较好的功能评价及期望评价。结论颌眉角在10°~20°时,患者视野相关活动功能及满意度最高,因此,10°~20°为颌眉角的最佳矫正角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环钻在完全分节型半椎体性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经椎弓根切除半椎体手术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行半椎体切除的完全分节型半椎体性先天性脊柱侧凸患儿25例,男8例,女17例,年龄5~14岁,平均9.6岁。9例接受常规的经椎弓根半椎体切除术(A组),16例采用环钻经椎弓根行半椎体切除术(B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侧凸角和后凸角的矫正率及末次随访时丢失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1±6.2)个月,两组病例的年龄及性别组成相匹配。手术时间A组平均(213±33)min;B组平均(174±26)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3,P<0.05)。出血量A组平均(840±118)ml;B组平均(710±73)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8,P<0.05)。侧凸Cobb’s角A组术后即刻矫正率为81.9%,术后1年随访矫正丢失率为4.3%;B组术后即刻矫正率为83.0%,术后1年随访矫正丢失率为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4,P=0.16;t=1.35,P=0.20)。后凸角A组术后即刻矫正率为77.9%,术后1年随访矫正丢失率为7.1%;B组术后即刻矫正率为74.3%,术后1年随访矫正丢失率为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8,P=0.22;t=1.12,P=0.29)。两组患者术中及随访期间均未发生严重神经、血管及内固定物相关并发症。结论经椎弓根行半椎体切除联合内固定矫形是治疗完全分节型半椎体性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有效手段,应用环钻在增加手术安全性的前提下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前列腺癌患者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及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水平变化,探讨其与肿瘤分级、分期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45例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癌组)血清中IGF-1、IGFBP-3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并以3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增生组)作对照。结果 前列腺癌组血清IGF-1(179.76±55.83)ng/ml高于前列腺增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5,P<0.05)。Ⅲ+Ⅳ期前列腺癌血清IGF-1(189.72±38.15)ng/ml高于Ⅰ+Ⅱ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43,P<0.05)。G3+G4级患者IGF-1水平(195.46±37.26)ng/ml高于G1+G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24,P<0.05)。前列腺增生组血清IGFBP-3(3608.17±1298.00)pg/ml高于前列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86,P<0.05)。Ⅰ+Ⅱ期前列腺癌血清IGFBP-3(3753.67±1582.35)pg/ml高于Ⅲ+Ⅳ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94,P<0.05)。结论 血清IGF-1、IGFBP-3与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有关,其检测对前列腺癌术前病情判断、早期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普瑞巴林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MNP)的疗效。方法 2011年8月至2014年1月间52例中度以上MNP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A组(17例),仅接受吗啡;B组(18例),接受吗啡加75mg普瑞巴林(每日2次);C组(17例),接受吗啡加150mg普瑞巴林(每日2次)。患者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方式给予吗啡注射72h,滴定其所需剂量。72h后将吗啡换成口服羟考酮控释片,继续治疗4周。分析A、B、C 3组每24h吗啡用量,PCIA期间及口服羟考酮控释片后的疼痛情况(爆发痛次数、静息以及活动VAS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与A组比较,B组72h内、C组48h内及72h内的每24h吗啡用量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72h内爆发痛次数及活动VAS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吗啡PCIA滴定期间,3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及便秘,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第28天羟考酮缓释片用量(mg)为117.67±36.39,而B、C组分别为94.06±25.38和88.21±24.46,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第7、14、28天爆发痛次数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第14天活动VAS评分低于A组,C组第7、14天活动VAS评分均低于A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瑞巴林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MNP的效果较好,优于单用阿片类药物,且普瑞巴林可能需使用较大的剂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对不同阶段的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162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A组(肿瘤晚期临终患者,预计生存期<3个月)、B组(存在远处转移或局部晚期肿瘤患者,预计生存期>3个月)和C组(根治术后患者),另选取健康志愿者作为空白对照组(D组)。检测治疗前后A、B、C 3组患者及D组免疫功能的变化,包括CD3+、CD3+CD4+、CD3+CD8+、CD3+CD56+和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监测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 自体CIK细胞治疗前,A、B、C组患者CD3+、CD3+CD4+T细胞亚群水平低于D组,CD3+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高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2次自体CIK细胞治疗后,A组患者CD3+T细胞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CD3+、CD3+CD4+、CD3+CD8+、CD3+CD56+和CD4+/CD8+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CD3+、CD3+CD56+T淋巴细胞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CD3+、CD3+CD4+、CD3+CD8+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CD3+、CD3+CD4+、CD3+CD56+T细胞亚群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CD3+、CD3+CD4+、CD3+CD8+、CD3+CD56+和CD4/CD8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因回输CIK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体CIK细胞治疗可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纠正恶性实体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紊乱状态,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可耐受,经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且不良反应与肿瘤所处阶段无关。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观察并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辅助多西紫杉醇治疗Her-2/neu过表达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Her-2/neu过表达、改良根治术后乳腺癌患者,前期完成AC方案化疗,共38例,行随机、对照、双盲法试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7例,给予多西紫杉醇化疗,B组21例,行复方苦参注射液辅助多西紫杉醇化疗。所有患者检测血清Her-2/neu胞外配体域 (ECD)水平,观察化疗不良反应。结果 A、B两组患者化疗后Her-2/neu ECD水平分别为(3.74±2.26)和(2.73±2.18)ng/ml,化疗前分别为(4.33±2.98)和(3.92±2.59)ng/ml,化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5,P>0.05;t=1.61,P>0.05)。B组患者骨髓抑制和消化系统反应较A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10,P<0.01;χ2=5.828,P<0.05)。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辅助多西紫杉醇化疗能增强对Her-2/neu过表达乳腺癌的抗肿瘤效应,减轻患者化疗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HIF-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和p53的表达在二甲双胍(Metformin)治疗食管癌前病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9月-2020年6月经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确诊食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60例以及同期诊断为正常食管黏膜的健康志愿者3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三组:A组:未予以二甲双胍治疗3个月(非二甲双胍组)30例;B组:予以二甲双胍治疗3个月(二甲双胍组)30例;C组:同期诊断为正常食管黏膜患者且未予以二甲双胍治疗3个月(健康对照组)30例。对三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胃镜检查并于同一部位取病理行HE染色和HIF-1α、p53免疫组化染色检查。结果:治疗前A、B、C三组HIF-1α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098±0.065、0.100±0.067、0.025±0.016,具有显著差异性(F=19.173,P<0.05);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199(0.051,0.361)、0.200(0.100,0.395)、0.010(0.004,0.085),具有显著差异性(H=33.496,P<0.001);其中A组HIF-1α、p53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大于C组(P<0.05),B组HIF-1α、p53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大于C组(P<0.05),但A组和B组的HIF-1α、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A,B,C三组HIF-1α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110±0.064、0.032±0.008、0.026±0.015,具有显著差异性(F=44.951,P<0.001);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209(0.091,0.378)、0.104(0.017,0.170)、0.012(0.005,0.123),具有显著差异性(H=26.376,P<0.001);其中A组HIF-1α、p53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大于B组和C组(P<0.05),B组HIF-1α、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均稍大于C组,但B组和C组HIF-1α、p53蛋白的表达水平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后A、B、C三组组内比较:A组治疗后HIF-1α、p53表达水平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36,P=0.596;Z=-1.142,调整后P>0.05);B组治疗后HIF-1α、p53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13,P=0.000;Z=-4.330,调整后P<0.05);C组前后HIF-1α、p53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6,P=0.754;Z=-1.093,调整后P>0.05)。结论:二甲双胍能够有效降低食管低级别瘤变组织中HIF-1α及p53蛋白的累积,进而可能对食管癌前病变进一步进展产生抑制作用,为临床食管癌前病变的干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关节囊修复与否对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经改良直接外侧入路初次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arthroplasty,THA)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经改良直接外侧入路初次行THA的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128例,根据是否修复前方关节囊分为A、B两组。关节囊修复组(n=61)术中修复前方关节囊;关节囊切除组(n=67)术中切除前方关节囊,比较并分析各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术后早期髋关节脱位发生率、Harris 评分、术后髋关节早期、后期内外旋功能。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原因、病程、骨折类型、合并内科疾病、假体选择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F=0.78,0.19,1.73;P>0.05)。术后6周及6、12个月,各组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关节囊修复组:t=43.08,48.71,50.20;关节囊切除组:t=41.50,44.30,53.28;P<0.05);组间比较显示,术后6周及6个月,关节囊修复组评分显著高于关节囊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438.45,228.70;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3.22,P>0.05)。A、B 两组患髋内、外旋范围各时间点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0.01,1.47,0.14;F=0.57,0.58,0.24;P>0.05),各组术后6、12个月与术后6周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8.10,20.62;t=19.45,19.82;t=27.22,20.72;t=17.71,15.43;P<0.05)。结论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经改良直接外侧入路初次行THA可以提高患髋Harris评分,有利于术后早期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建议术中常规保留并修复关节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和糖类抗原125(CA125)的检测对卵巢肿瘤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1109例卵巢肿瘤患者的HE4和CA125的值,评估单一和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①绝经后卵巢肿瘤患者HE4、CA125水平均高于未绝经卵巢肿瘤患者(t=8.40,P<0.05;t=7.02,P<0.05);卵巢肿瘤患者生育胎数越多,HE4及CA125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36,P<0.05;F=13.00,P<0.05)。②卵巢癌患者HE4水平高于交界性及卵巢良性疾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8,P<0.05;t=14.94,P<0.05);卵巢癌患者的CA125水平高于交界性及卵巢良性疾病患者(t=14.16,P<0.05;t=17.27,P<0.05);有腹腔积液和脉栓者HE4水平明显高于无腹腔积液和脉栓者(t=7.08,P<0.05;t=4.41,P<0.05);有腹腔积液和脉栓者CA125水平明显高于无腹腔积液和脉栓者(t=9.67,P<0.05;t=4.75,P<0.05)。③术后3个月随访230例患者,其HE4、CA125水平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6,P<0.05;t=5.12,P<0.05)。④HE4、CA125、卵巢恶性肿瘤风险计算法(ROMA )值的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 )下面积无明显差异。⑤CA125的敏感性高于 HE4,但其特异性低于 HE4,HE4+CA125联合检测敏感性高于单一检测及ROMA值,特异性低于单一检测及 ROMA 值。按绝经状态分组后的 ROMA 值具有更高的敏感性(73.84%,84.19%)和较低的特异性(66.06%,66.67%)。结论对于卵巢肿瘤患者,CA125的敏感性高,HE4的特异性高,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κB)及波形蛋白(Vimentin)在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标记法(SP法)检测60例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组织及20例正常人膀胱组织中NF-κB及Vimentin的表达。结果 正常对照膀胱组织与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组织之间NF-κB及Vimentin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8,P<0.01;χ2=10.45,P<0.01)。NF-κB在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组织学Ⅰ、Ⅱ、Ⅲ级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2 %(5/16)、68 %(13/19)、96 %(2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Ⅱ级χ2=4.8,P<0.05;Ⅱ、Ⅲ级χ2=4.24,P<0.05);在Ta~T1期和T2~T4期分别为57 %(16/28)、81 %(2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P<0.05);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和阴性组中分别为87 %(21/24)和58 %(2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3,P<0.05)。Vimentin在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组织学Ⅰ、Ⅱ、Ⅲ级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9 %(3/13)、53 %(10/19)和84 %(2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Ⅱ级χ2=4.25,P<0.05;Ⅱ、Ⅲ级χ2=4.94,P<0.05);在Ta~T1期和T2~T4期分别为36 %(10/28)、75 %(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8,P<0.05);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和阴性组中分别为50 %(12/24)和61 %(22/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P>0.05)。NF-κB和Vimentin在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中表达呈正相关(χ2=12.4,P<0.005,r=0.42)。结论 NF-κB和Vimentin在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NF-κB的表达随着肿瘤组织学分级和T分期的升高而升高,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高于非转移组,与患者性别和年龄无关。Vimentin的表达随着组织学分级和T分期的升高而升高,与患者性别、年龄和淋巴结转移无关。NF-κB和Vimentin在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中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比较外科手术置管和内科腹腔穿刺置管在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中灌注流速和体腔内温度的差异。方法:将10头家猪随机分至A、B、C三组,A组采用四点法外科式HIPEC,B组采用两点法内科式HIPEC,C组在前30 min采用两点法内科式HIPEC,后30 min采用四点法内科式HIPEC,所有动物均在左下腹、左上腹、右下腹、右上腹留置腔内测温器,记录每个测温点的初始温度,在HIPEC的第15、30、45、60 min记录灌注液的流速和温度,并在术中和术后监测实验动物的生命体征。结果: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三组的流速和温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14、0.305)。将三组的流速和温度进行两两比较,在15、60 min时A、C两组的流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三组的流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在45、60 min时的温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在30 min时的温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三组的温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动物在HIPEC过程中的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尽管内科式HIPEC的引流管更细,B组的两点法内科式HIPEC和C组的四点法内科式HIPEC均可达到A组的外科式HIPEC的流速及温度水平,且创伤更小,重复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