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鞭毛虫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16例超鞭毛虫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胸部影像学表现、纤维支气管镜和病原学检查结果。结果 16例下呼吸道超鞭毛虫感染患者中,发热16例,咳嗽15例,盗汗12例,喘息3例。血嗜酸粒细胞增高3例。16例均在呼吸道分泌物中查见活超鞭毛虫,8例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胸部影像学以肺部多叶段渗出性斑片影或大片叶段实变影伴周围局限性模糊斑片影多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见有管腔内急性炎症反应的表现。甲硝唑治疗患者预后良好。结论下呼吸道感染病例的超鞭毛虫检测在广东深圳地区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感染者以下呼吸道感染和混合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2.
贾建波 《中外医疗》2013,32(15):84-85
目的分析探讨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共710例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500例并发下呼吸道感染,作为观察组,210例未并发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年龄、进行手术操作以及服用的药物,对50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痰培养,进行病原学检查。结果观察组在年龄、住院时间以及进行侵入性操作的例数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长期使用两种抗菌药物,对照组则使用三联疗法或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较短。将50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培养送病理学检查,发现真菌所占比例最高。结论引发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以及患者自身身体情况,还与治疗方法有一定联系,医院应努力保持住院环境清洁,尽量少用抗菌药物,使用抗菌药物时候可以选取三联疗法,对易感染病群提供针对性照顾。  相似文献   

3.
欧阳绍全 《中外医疗》2011,30(13):64-64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神经内科900份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例数、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 90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00例,其中下呼吸道感染55例,占55.0%。其危险因素为性别与年龄、住院时间、使用呼吸机及心血管疾病等。结论下呼吸道感染是是神经内科感染的高发部位,应对主要危险因素进行重点监控和预防,降低感染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我院1995年1月至12月全部出院病人6889例进行了医院感染回顾性调查,共发生医院感染385例,感染率为5.59%,发下呼吸道感染最高,计81例,占感染总例数的21.04%。采用回顾性定群研究方法,对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控制和降低下呼吸道感染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控制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选用X^2检验比较有或无某因素患者的医院感染率,筛选出与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有关的因素,后用Logistic回归选出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住院患者30995例中,441例发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42%。有14个因素与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有显著联系。结果 住院患者30995例中,441例发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感  相似文献   

6.
陈建明 《吉林医学》2012,33(36):7871
目的:研究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为预防医院感染提供更好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58例神经内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将179例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病例作为研究组,179例未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病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大、住院时间长、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意识障碍。结论:控制、预防神经内科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是一个综合而复杂的过程,广大医务人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做好各项治疗、预防工作,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为控制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先用 χ2 检验比较有或无某因素患者的医院感染率 ,筛选出与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有关的因素 ,后用Logistic回归选出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住院患者 3 0 995例中 ,4 41例发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 ,感染率为 1.4 2 %。有 14个因素与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有显著联系 ,均为危险因素。结论 :控制下呼吸道医院感染需从宿主因素、抑制免疫的治疗措施、原发疾病情况、侵袭性操作和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8.
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调查和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调查和危险因素分析苏菲,邹礼明,何乃萍,马红秋,何源沁目前医院感染已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受到广泛重视。医院内感染病例中以肺部感染发病率最高[1]。为加强防治措施,我们对151例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生规律及有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医院感染是神经外科主要并发症之一,而下呼吸道感染国内调查显示远高于泌尿道感染和术后伤口感染,占各系统医院感染之首[1].本院自2003年1月-2004年12月病例监测统计资料表明:下呼吸道感染在医院感染好发部位构成比中最高,占22.43%,在科室分布中神经外科居第一位,占21.67%,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加强预防,降低发病率。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至12月22863例出院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医院感染人数689例,医院感染率3.01%,其中下呼吸道感染210例,占全院医院感染病例的30.49%,居全院医院感染部位的首位,其中儿童、年老(60岁以上)体弱、接受过呼吸道侵入性操作以及长期使用抗生素等病人感染率较高。结论年老体弱、接受过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及长期使用抗生素等病人是引起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不动杆菌比例,并检测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和耐药率,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20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痰培养的菌群调查及药敏试验。结果下呼吸道不动杆菌感染率为19.01%,除对舒普深、泰能及喹诺酮类抗生素敏感外,此菌广泛耐药。结论不动杆菌感染已成为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喹诺酮类抗生素可作为控制不动杆菌呼吸道感染的首选抗生素。  相似文献   

12.
不动杆菌致下呼吸道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不动杆菌比例,并检测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和耐药率,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20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痰培养的菌群调查及药敏试验。结果下呼吸道不动杆菌感染率为19.01%,除对舒普深、泰能及喹诺酮类抗生素敏感外,此菌广泛耐药。结论不动杆菌感染已成为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喹诺酮类抗生素可作为控制不动杆菌呼吸道感染的首选抗生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住院下呼吸道感染(LRTI)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呼吸内科住院的178例LRTI患者.按疾病转归分为治疗好转组(152例)和死亡组(26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主要病史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等资料进行单因素比较分析,进而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在单因素比较中,死亡组与好转组在下述指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年内曾有过LRTI、一年内曾使用过有创呼吸机治疗、有哮喘家族史、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含量、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酸碱度(pH值)、血清钠离子(Na+)、氯离子(Cl-)、谷草转氨酶(AST)、总蛋白、清蛋白、尿素氮(Bun)、肌酐(Cr)、痰培养致病性细菌阳性、大便潜血(OB)阳性.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一年内曾有过LRTI发作、一年内曾使用过有创呼吸机治疗、有哮喘家族史以及动脉血pH值降低、大便OB阳性等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蛋白降低的统计学显示处于临界值(P=0.057).结论 一年内曾发生过LRTI、一年内曾使用有创呼吸机治疗、有哮喘家族史、入院时动脉血pH值降低和大便OB阳性等临床指标是呼吸内科住院LRTI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低清蛋白血症可能也会影响LRTI患者的预后.临床上应针对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给予更积极的治疗,以改善LRTI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在我院ICU治疗的392例患者,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量应用抗生素、建立人工气道、应用呼吸机、合并肺部慢性疾病史、应用抑酸药物、低蛋白血症为影响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OR均大于1,P〈0.01或P〈0.05)。结论对影响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的因素加以预防,可以减少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定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的方法对神经外科病人术后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67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分析发现气管切开、意识障碍、手术时间>2 h、年龄≥60岁是神经外科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是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应采取综合措施降低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头孢米诺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和100%,没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头孢米诺对下呼吸道感染治疗的有效率较高,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观察不动杆菌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12种抗菌素敏感性的分布情况。方法:对1998年4月 ̄1999年5月58例不动杆菌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测定该菌的体外药物敏感性。结果:58例中69%(40/58)为60岁以上患;93%(54/58)患有基础病。感染的危险因素是患有各种基础病,免疫功能低下,各种侵入性操作,不合理使用抗菌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血清中白介素-6(IL-6)检测对于早期诊断小儿下呼吸道急性细菌感染的价值。方法ELISA法检测85例急性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IL-6浓度,同时检测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计数(PMN),并评价各项指标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IL-6单独诊断时可靠性最高,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正确诊断指数(r)分别为84%、94%、93%、87%及0.78,结合CRP诊断的正确性明显优于经典的评价指标(CRP、WBC、PMN)。结论IL-6结合CRP可能是早期诊断小儿下呼吸道急性细菌感染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下呼吸道感染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用莫西沙星注射液0.4 g,静滴,1次/d;对照组42例,用左氧氟沙星0.4 g,静滴,1次/d。总疗程7~14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愈32例,显效8例,进步1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愈28例,显效6例,进步5例,无效3例,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81.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2.9%、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莫西沙星临床疗效优于左氧氟沙星,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莫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较为理想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