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贲门癌手术入路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左胸行贲门癌切除术达到肿瘤完全切除的可行性,比较经左胸和经腹两种手术入路的根治性切除率。方法 共有19例贲门癌患者入组。首先经左胸第7肋间后外侧切口进胸行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弓下吻合,关胸后经上腹部切口入路行规范区域淋巴结清扫(D2术式)。两次手术切除标本分别送病理科检查。结果 该组无手术死亡,无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发生。开腹手术中,19例标本共发现淋巴结122枚,7例(37 %)患者开腹手术标本中存在转移淋巴结(23枚),按国际抗癌联盟(UICC)第6版胃癌TNM分期系统,6例分期得以调整。结论 对于进展期贲门癌,单纯经左胸手术不能完全切除原发肿瘤及转移淋巴结,尤其是腹腔转移淋巴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南疆地区食管癌患者钙化性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及术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于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行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196例食管鳞癌合并隆突下淋巴结钙化或趋于钙化的患者。根据术中隆突下淋巴结钙化严重程度是否行隆突下淋巴结清扫分为两组,隆突下淋巴结清扫组(168例)和隆突下淋巴结未清扫组(28例)。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分化程度与隆突下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肿瘤长度、肿瘤T分期和N分期与隆突下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和N分期与隆突下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肿瘤的长度与隆突下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针对南疆地区食管癌患者多合并隆突下淋巴结钙化的情况,对于肿瘤较小以及T、N分期较早的患者,可选择性清扫隆突下淋巴结或行隆突下淋巴结采样;而对于肿瘤较大以及T、N分期较晚的患者,应按诊疗规范行根治性隆突下淋巴结清除术。  相似文献   

3.
Fang WT  Feng J  Mao T  Fu SJ  Chen WH 《中华肿瘤杂志》2011,33(9):687-691
目的 以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手术治疗结果来验证2009年第7版国际抗癌联盟制定的食管癌TNM分期(以下简称新版分期)对外科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9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颈胸腹三野清扫或胸腹二野清扫的手术治疗结果,按照新版分期标准重新分期,并分析其与患者术后生存之间的关系。结果 全组209例患者的术后5年总生存率为35.0%,病因生存率为38.8%。肿瘤浸润深度(T,P=0.004)、转移淋巴结枚数(N,P<0.001)、远处淋巴结转移(M,P=0.003)、根治性切除(R,P=0.005)均与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显著相关,而原发肿瘤部位(L,P=0.743)、肿瘤分化程度(G,P=0.653)与预后无关。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T3期与T4a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4%和32.0%,P=0.288),而与T4b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4%和0,P<0.001)。按转移淋巴结组数和野数进行单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N0期(47.8%)、单组淋巴结转移(37.5%)与2组以上淋巴结转移者(11.3%)的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N0期(47.8%)、1野淋巴结转移(34.2%)与2野淋巴结转移(12.1%)、3野淋巴结转移者(0)的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l)。颈淋巴结转移的M1期患者行根治性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为20.0%。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肿瘤的浸润深度(P =0.001,RR=1.635)、淋巴结转移组数(P=0.043,RR=1.540)、淋巴结转移野数(P=0.010,RR=2.187)是影响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新版分期能较好地反映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预后,肿瘤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范围是最重要的预后因素。提高术前临床分期的准确性,通过有效的综合治疗来提高手术切除根治性是改善食管癌患者长期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左胸行贲门癌切除术达到肿瘤完全切除的可行性,比较经左胸和经腹两种手术入路的根治性切除率.方法 共有19例贲门癌患者入组.首先经左胸第7肋间后外侧切口进胸行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弓下吻合,关胸后经上腹部切口入路行规范区域淋巴结清扫(D2术式).两次手术切除标本分别送病理科检查.结果 该组无手术死亡,无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发生.开腹手术中,19例标本共发现淋巴结122枚,7例(37%)患者开腹手术标本中存在转移淋巴结(23枚),按国际抗癌联盟(UICC)第6版胃癌TNM分期系统,6例分期得以调整.结论 对于进展期贲门癌,单纯经左胸手术不能完全切除原发肿瘤及转移淋巴结,尤其是腹腔转移淋巴结.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左胸行贲门癌切除术达到肿瘤完全切除的可行性,比较经左胸和经腹两种手术入路的根治性切除率.方法 共有19例贲门癌患者入组.首先经左胸第7肋间后外侧切口进胸行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弓下吻合,关胸后经上腹部切口入路行规范区域淋巴结清扫(D2术式).两次手术切除标本分别送病理科检查.结果 该组无手术死亡,无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发生.开腹手术中,19例标本共发现淋巴结122枚,7例(37%)患者开腹手术标本中存在转移淋巴结(23枚),按国际抗癌联盟(UICC)第6版胃癌TNM分期系统,6例分期得以调整.结论 对于进展期贲门癌,单纯经左胸手术不能完全切除原发肿瘤及转移淋巴结,尤其是腹腔转移淋巴结.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胸中下段食管鳞癌隆突下淋巴结转移与CT影像学特征之间的相关性,为CT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2—2014年间手术切除的174例胸中下段食管鳞癌患者,分析隆突下淋巴结转移与影像学CT扫描淋巴结特点的关系。结果 全组共清扫4 862枚淋巴结,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27.94±11.6)枚,转移淋巴结306枚,转移率57.47%(100/174),转移度为6.29%(306/4862)。其中,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率为17.24%(30/174),转移度为6.57%(44/670)。隆突下淋巴结转移与CT扫描淋巴结的短长径之比及淋巴结短径具有相关性(rs=-0.448, P<0.001; rs=0.378, P=0.002)。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的CT诊断与术后病理具有一致性(Kappa=0.628, P<0.001),一致率为89.66%,特异性为94.44%,敏感度为66.67%,误诊率为5.56%,漏诊率为33.33%,阳性预测值为71.43%,阴性预测值为93.15%。结论 (1)胸中下段食管鳞癌隆突下淋巴结转移与CT中淋巴结的短长径之比及淋巴结短径具有相关性;(2)术前CT扫描隆突下淋巴结转移与术后病理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贲门癌外科切除淋巴结清扫范围及其意义。方法 回顾性随机分析手术切除贲门癌217例。淋巴结清扫范围按D0~D4分级;手术根治程度按A、B、C三级标准进行分级。结果 全组近端胃+食管下段切除186例,全胃+食管下段切除31例;联合脏器切除97例。D1级手术150例,D2级手术58例,D3级手术1例;A级手术53例,B级手术107例,C级手术57例。全组有淋巴结清扫记录210例,有淋巴结转移157例,转移率72.4%,其中1、2、3、4、7、9、10、11、110组及下肺韧带淋巴结转移率为高;全组共清扫淋巴结2868枚,阳性655枚,总转移度为22.8%,其中1、2、3、4、7、9、12、110组及下肺韧带组淋巴结转移度为高。结论 全组D1级手术治疗的患者与D2级手术治疗的患者生存率相似;Ⅲa期D1级手术治疗的患者与D2级手术治疗的患者2、3年生存率有一定的差异,Ⅲb期D2级手术治疗的患者生存率优于D1级手术治疗的患者;Ⅳ期D1级手术治疗的患者生存率优于D2级手术治疗的患者。A、B级手术的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C级;A级手术后患者生存率也高于B级。  相似文献   

8.
自1984年3月至1996年12月行贲门癌切除术共70例,均经胸切口手术。本组资料表明:癌肿侵及浆膜者58例,占83%;组织学分类中低分化腺癌20例.占29%,上切端距瘤体上缘5cm,切端阳性2例,占2.9%;贲门周围淋巴结转移者占81%;食管下段淋巴结转移者占26%。提示责门癌可侵犯食管下段5cm以上,且食管下段周围淋巴结转移率较高。为彻底清除癌转移淋巴结及切除足够的食管长度,作者主张剖胸入路,并强调术中除彻底清扫1、2、3、4、7组淋巴结外,亦应把食管下段淋巴结(110组)作为重点进行清扫。另外,剖胸贲门癌根治者,特别是老年患者,作好围手术期处理对防止术后并发症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上腹小切口,保留胃左动脉的早期胸下段食管、贲门癌根治性切除术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2009年2月至2012年1月对15例胸下段食管癌及贲门癌患者经上腹正中小切口胸腔镜辅助下,施行了保留胃左动脉的胸下段食管、贲门癌根治性切除,即食管-胃胸腔内端-侧吻合手术。其中胸下段食管癌3例,贲门癌12例。术后病理分期:T1N0M04例、T2N0M07例、T2N1M04例。手术取右侧后仰卧位,辅助胸腔镜游离胸段食管并清扫纵隔淋巴结,上腹部正中小切口游离胃体并清扫腹腔区域淋巴结,保留胃左动脉,在腔镜辅助下于胸腔内行食管-胃端-侧吻合。结果:全组患者无大出血及死亡,手术时间90-120 min,平均95min。术后出现肺内感染2例,心律失常1例,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平均住院12.5天,术中清扫淋巴结总数平均15枚。随访1-6个月,无死亡及复发。结论:小样本临床结果表明: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开腹,保留胃左动脉的胸下段食管、贲门癌根治性切除术安全可行,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腹食管裂孔径路进行食管胃交界部腺癌(AEG)根治性手术的合理性、优越性。方法 对264例AEG患者经腹食管裂孔径路行根治性切除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4例AEG经腹食管裂孔径路完成根治术。其中,AEG Ⅰ型2例,Ⅱ型、Ⅲ型共262例。行全胃切除103例,近端胃切除161例,联合脾切除3例,联合胆囊切除或(和)胆总管探查取结石20例。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清扫淋巴结8~30枚,平均19.1枚;根治性全胃切除清扫淋巴结8~36枚,平均22枚。无围手术期心、肺功能障碍死亡,术后并发症减少。结论 经腹食管裂孔径路不但能满足AEG根治术中对 腹部脏器切除、淋巴清扫的需要,也能满足对第110、111组淋巴结清扫及食管下段切除的要求,减少了开胸手术的创伤,对AEG进行根治手术可以选择经腹食管裂孔径路。  相似文献   

11.
Zhu ZJ  Zhao YF  Hu Y  Chen LQ  Liu LX  Wu Z  Kou YL  Wang Y 《中华肿瘤杂志》2008,30(2):138-140
目的 分析胸段食管癌各组淋巴结的转移强度以及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为手术重点清扫提供依据.方法 对手术切除的730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30例患者中,隆突下淋巴结转移15例(2.1%),食管旁淋巴结转移166例(22.7%),贲门旁淋巴结转移67例(9.2%),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90例(12.3%).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的单因素分析显示与肿瘤长度和分化程度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与各因素均无关;食管旁淋巴结转移的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均显示与肿瘤长度、侵袭程度和分化程度有关(P<0.05);贲门旁淋巴结转移和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均显示与肿瘤位置和侵袭程度有关(P<0.05).结论 食管癌术中行胸腹腔二野淋巴结清扫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特别应重点清扫食管旁、贲门旁和胃左动脉处淋巴结;而对一些病变未侵及食管全层、病变长度<3 cm、胸上段或下段的食管癌患者可不做隆突下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评价早期和中期食管贲门癌切除手术伴迷走神经保留手术对根治性和预后生存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影像学上无明显外侵的早中期食管贲门癌136例,随机分为两组,比较保留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手术清扫淋巴结的数量;比较两组手术后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程度;比较两组的3,5年生存率。结果迷走神经保留组清扫淋巴结423个,对照组449个,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后病理显示:迷走神经保留组淋巴结转移率为10.3%,转移度为2.8%;对照组分别为13.2%和4.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保留组术后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5%和55.9%,对照组分别为72.1%和48.5%,两组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中期食管贲门癌切除伴迷走神经保留术,既能有效地保护术后消化功能,又不影响手术的根治性和手术后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110例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揭示贲门癌淋巴结转移特点,主要是(1)第二站淋巴结转移并不比第一站低,(2)贲门癌淋巴结转移先向腹腔周围淋巴结转移,晚期才向胸腔转移,对早期贲门癌及老年合并心肺疾患者的中期病例提倡经腹手术;除依据贲门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外,经腹手术创伤小,清扫淋巴结方便、单屯强度调全胃切除治疗贲门癌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腹食管裂孔径路进行食管胃交界部腺癌(AEG)根治性手术的合理性、优越性.方法 对264例AEG患者经腹食管裂孔径路行根治性切除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4例AEG经腹食管裂孔径路完成根治术.其中,AEG Ⅰ型2例,Ⅱ型、Ⅲ型共262例.行全胃切除103例,近端胃切除161例,联合脾切除3例,联合胆囊切除或(和)胆总管探查取结石20例.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清扫淋巴结8~30枚,平均19.1枚;根治性全胃切除清扫淋巴结8~36枚,平均22枚.无围手术期心、肺功能障碍死亡,术后并发症减少.结论 经腹食管裂孔径路不但能满足AEG根治术中对腹部脏器切除、淋巴清扫的需要,也能满足对第110、111组淋巴结清扫及食管下段切除的要求,减少了开胸手术的创伤,对AEG进行根治手术可以选择经腹食管裂孔径路.  相似文献   

15.
鲁鸣  李俊海等 《陕西肿瘤医学》2001,9(3):179-179,181
目的:探讨食管下段癌,贲门癌手术切口进路,改进食管胃吻合方法及部位,方法:我院1996年-1998年对45例食管下段癌及贲门癌患者采用左前外侧开胸,借助吻合器将食管胃置于主动脉弓后吻合。结果:根治性切除20例,姑息性切除25例,手术时间2.5-4小时,术中无大出血,平均输血400ml,术后病理检查腺癌28例,鳞状上皮癌17例,切缘均为阴性,淋巴结清扫结果有癌转移(83/225),术后左下肺感染3例,无吻合瘘,全组无手术死亡。结论:本术式与其他术式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1)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2)采用吻合器将食管胃吻合在弓后,吻合口针距严密均匀,且有良好血供,加之弓后间隙固定,通畅,周围组织容易粘连,避免吻合口瘘发生。(3)适当缩胃并将其置于食管床内,对肺无压迫,对心肺功能欠佳的病例更为适用。(4)可满足贲门癌、食管下段癌根治的手术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腹食管裂孔径路进行食管胃交界部腺癌(AEG)根治性手术的合理性、优越性.方法 对264例AEG患者经腹食管裂孔径路行根治性切除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4例AEG经腹食管裂孔径路完成根治术.其中,AEG Ⅰ型2例,Ⅱ型、Ⅲ型共262例.行全胃切除103例,近端胃切除161例,联合脾切除3例,联合胆囊切除或(和)胆总管探查取结石20例.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清扫淋巴结8~30枚,平均19.1枚;根治性全胃切除清扫淋巴结8~36枚,平均22枚.无围手术期心、肺功能障碍死亡,术后并发症减少.结论 经腹食管裂孔径路不但能满足AEG根治术中对腹部脏器切除、淋巴清扫的需要,也能满足对第110、111组淋巴结清扫及食管下段切除的要求,减少了开胸手术的创伤,对AEG进行根治手术可以选择经腹食管裂孔径路.  相似文献   

17.
临床Ia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清扫范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肺癌手术中淋巴结的处理方式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尤其是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我们通过研究淋巴结转移规律来探讨Ia期NSCLC手术中淋巴结清扫的合理范围。方法:41例临床Ia期NSCLC患者进行肺叶切除及纵隔淋巴结系统清扫,将淋巴结行病理切片,HE染色明确是否有癌转移。研究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规律。结果:共清扫淋巴结295组,转移42组(占14.2%),其中肺门淋巴结转移33组。纵隔淋巴结中转移9组。纵隔淋巴结转移中第7站淋巴结出现转移4例,第5、9站淋巴结出现转移各2例,第4站淋巴结出现转移1例。上叶肿瘤转移包括5、7站淋巴结,中下叶肿瘤转移包括4、7、9站淋巴结。结论:临床I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遵循区域性淋巴结引流规律,可行区域选择性淋巴结清扫,即上叶肿瘤在无肺门或隆突下淋巴结转移时可只清扫上纵隔淋巴结而无须清扫下纵隔淋巴结,中下叶肿瘤无论有无肺门或隆突下淋巴结转移都需要进行上下纵隔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8.
200例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0年至1996年根治性手术切除200例食管癌并且对淋巴结转移进行分析。肿瘤小于3cm27例,无淋巴结转移。肿瘤范围4至5cm60例,其中有21例左肺下静脉淋巴结转移,16例气管隆突淋巴结转移和14例胃左动脉淋巴结有转移,9例无淋巴结转移。102例肿瘤范围5至7cm,其中22例左肺下静脉淋巴结转移,80例胃左动脉淋巴结转移。11例肿瘤范围8至10cm,其中4例左肺下静脉淋巴结转移,3例气管隆突淋巴结转移,4例胃左动脉淋巴结转移。根据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对手术切除范围及淋巴结的清扫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123例贲门癌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Xiong HC  Zhang LJ  Yang Y  Liang Z  Wu N  Chen JF 《癌症》2006,25(1):100-104
背景与目的:贲门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对其研究逐渐深入,但在临床上还有很多争论。本文总结我们在贲门癌临床外科治疗中的经验。方法:123例手术治疗的贲门癌患者:经胸手术组72例,经腹手术组40例,胸腹联合手术组11例,分析术前检查(腹部B超、胸腹CT、内镜和上消化道造影)、手术入路、淋巴结清扫和术后病理情况。结果:腹部B超对浆膜受侵、淋巴结转移、下段食管受侵、肝转移病变外侵腹水的判断与术后病理的符合率分别达到了71.2%、62.2%、47.8%、100%,胸腹CT则为78.6%、72.7%、51.9%、100%,内镜指示肿瘤距门齿的长度,上消化道造影则显示肿瘤与膈肌的关系。手术切除率94.3%(116/123).116例切除病例中,贲门腺癌108例,占93.1%,腺鳞癌、鳞癌、不典型类癌、类癌各2例,占6.9%,84例腹腔淋巴结转移(72.4%),6例胸腔淋巴结转移(7.1%),40例(34.5%)下段食管受侵。结论:术前腹部B超和胸腹CT检查对判断肿瘤切除有极大帮助。内镜和上消化道造影有助于判断是否开胸。淋巴结转移以腹腔为主。三种手术途径各有优劣,没有任何一种占绝对优势,要依托Siewert分型,因病而定、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20.
影响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长期生存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科自1977年6月~1982年6月经手术切除随访的食管癌327例,贲门癌194例,其5、7、9年生存率分别为:20.64%、23.08%、23.29%和15.92%、11.03%、13.33%,并对影响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长期生存有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其中以癌灶长度,侵犯范围,手术类型,病理临床分期等为主要因素。强调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提高手术操作技巧,切除足够的病变长度,积极清扫区域淋巴结,以使食管贲门癌尽可能达到根治性切除,对提高食管贲门癌的远期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