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柳州城市道路交通伤害的流行病学规律,为预防和控制伤害的发生及其危害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广西公安厅交警总队提供的数据和2004~2009年柳州市统计年鉴描述柳州市道路交通伤害的发生率、死亡率、伤人率和直接经济损失及其变化趋势,并描述道路交通伤害的车辆类型、地区和道路分布情况等相关特征.结果 2004~2009年柳州城市道路交通伤害在总体上发生率、死亡率和伤人率呈下降趋势,但2009年4项数据有回升趋势,直接经济损失为69.9万元,是2008年的1.90倍,受伤人数为252人,是2008年的2.50倍,2项数据升高较快;2004~2009年间柳州市道路交通伤害的主要成因是与道路交通伤害相关的人员因素,所占比例为61.80%~91.03%,其中机动车驾驶员的违章行为是主要原因,包括纵向间距不够和酒后驾驶等;发生交通伤害的主要车种为汽车和摩托车,两者所占比例每年都超过90%以上;交通伤害主要发生在城市主干道上,占76%左右.结论 柳州市道路交通伤害发生率得到了有效控制,适当控制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对于减少道路交通伤害作用明显;柳州城市道路交通伤害的预防和控制应以控制汽车驾驶员和摩托车驾驶员的违章行为为重点,同时增加警力,加强城市主干道的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2.
祝青  董爱虎  杨莉 《疾病控制杂志》2012,16(11):941-944
目的 分析柳州城市道路交通伤害流行特点及经济负担,为节约社会资源、预防控制道路伤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广西公安厅交警总队收集柳州市城区2000-2009年道路交通伤害资料,整理分析各年龄段受伤害人员交通事故和交通伤的特点,计算伤害的经济负担并描述其分布.结果 2000-2009柳州市年城区道路交通伤害发生男性多于女性(t=427.88,P<0.001),道路伤害发生人员职业主要为个体户、运输业人员,分别占26.19%和16.74%.15 ~44岁年龄组的负担最重,共损失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of life years,DALY)68472.81人年,占总损失的78.38%,10年间共造成的经济损失为14.96亿元.结论 柳州城市道路交通伤害形式十分严峻,应加强从事个体和运输等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行为教育,加强高危时段的道路安全疏导和监督检查,加强道路的安全设施建设,合理配置资源,为道路使用者提供一个安全的道路交通环境,从而减轻柳州市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03-2012年全国特大交通伤害流行病学特征,为该类事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政府网和公安部交通事故资料为数据主要来源,查阅中国交通年鉴(2011年度)补充变量,以Excel2003软件进行数据编码录入,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3-2012年我国发生特大交通伤害427起,死亡6 639人,5 678人受伤。其中道路交通伤害360起,占84.3%。特大交通伤害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人口致死率和致伤率从2004年开始呈下降趋势,发生地区集中在山东、湖南、四川、贵州、云南五省,占全国交通伤害事故起数的1/3,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生在冬季和周末,航海交通事故多在春秋季节和周五,坠车(42.5%)、翻车(18.1%)和正面相撞(16.4%)是主要的道路交通事故形态,进水和沉没(59.7%)是主要的航海交通事故形态,道路交通事故主要原因为超速(40.8%)、超载(35.0%)和操作不当(32.2%)等人为因素,航海事故、铁路事故与空难不仅与恶劣天气有关,与人为过错也有关联。结论中国特大交通伤害防控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应根据各类交通伤害的流行病学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加强监管、完善公路交通系统、做好交通安全知识宣传与安全意识教育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08—2011年中国特大道路交通伤害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和控制特大道路交通伤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过录2008—2011年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交通事故资料中有关全国一次死亡10人(含10人)以上的特大道路交通伤害事故的资料和通过GooSe搜索引擎搜索的补充新闻资料为依据,经Excel2003软件进行数据编码录入,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1年全国共发生特大道路交通事故114起,1721人死亡,1883人受伤,发生地区集中在中西部,云南、贵州和西藏3省占全国发生起数的1/5;发生时间多在2~3月和10—11月,时点为下午2点和3点;事故发生的道路依次为国道(41.23%)、省道(25.44%)和县道(11.40%);事故原因主要为碰撞(45.61%)和坠车(38.60%);70.18%的肇事车型为客车,以大型客车为主(53.51%);71.88%肇事车处于制动不良或制动失效等非正常状态,87.72%的事故由超速行驶(44.74%)或超载(15.79%)等违法过错所引发。结论遏制特大道路交通伤害的措施在于提高公众和机动车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从源头上完善路网安全建设和相关配套设施特,加大对公路客运公司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08-2011年中国特大道路交通伤害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和控制特大道路交通伤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过录2008-2011年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交通事故资料中有关全国一次死亡10人(含10人)以上的特大道路交通伤害事故的资料和通过Google搜索引擎搜索的补充新闻资料为依据,经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编码录入,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1年全国共发生特大道路交通事故114起,1 721人死亡,1 883人受伤,发生地区集中在中西部,云南、贵州和西藏3省占全国发生起数的1/5;发生时间多在2~3月和10~11月,时点为下午2点和3点;事故发生的道路依次为国道(41.23%)、省道(25.44%)和县道(11.40%);事故原因主要为碰撞(45.61%)和坠车(38.60%);70.18%的肇事车型为客车,以大型客车为主(53.51%);71.88%肇事车处于制动不良或制动失效等非正常状态,87.72%的事故由超速行驶(44.74%)或超载(15.79%)等违法过错所引发。结论遏制特大道路交通伤害的措施在于提高公众和机动车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龙岩市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为建立食物中毒预警体系,寻求最佳控制食物中毒发生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09年龙岩市食物中毒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9年合计发生食物中毒39起,中毒1 129人,死亡1人。39起食物中毒中,细菌性食物中毒24起、中毒982人,化学和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8起、中毒29人;原因不明性食物中毒7起、中毒118人;发生起数最多的是第三季度(15起),中毒例数最多的是第三季度(607人);发生起数最多的场所是集体食堂,中毒人数最多的场所是集体食堂。[结论]龙岩市食物中毒发生起数有下降的趋势,以细菌性食物中毒为主,第三季度发生最多,主要发生在集体食堂。  相似文献   

7.
梅丹  何静  战贤梅 《预防医学论坛》2011,(9):769-770,773
[目的]分析大连市2009年机动车交通伤害发生的特点,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大连市3家伤害监测哨点医院急诊诊断为伤害的全部首诊病例中机动车交通伤害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3家医院合计报告机动车交通伤害病例3 315例,占全部伤害病例24 047例的13.79%。3 315例机动车交通伤害中,男性占58.25%,女性占41.75%;最多的是25~44岁(占41.42%)、45~64岁(占30.53%),商业服务业人员(占19.88%)、专业技术人员(占15.14%)、离(退)休人员(占11.55%);发生地点主要在公路/街道(占89.14%),伤害性质主要是挫伤(占60.30%),伤害部位主要在头部(占30.92%),伤害发生时活动主要是驾乘交通工具(占42.71%);意外事故占99.16%;死亡者占0.15%。[结论]2009年急诊首诊机动车交通伤害病例中,青壮年、男性多见。应针对机动车交通伤害的重点人群,开展伤害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巢湖市2009-2015年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发病的时空分布特点。方法 收集巢湖市2009-2015年HFMD疫情监测资料,建立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GIS)数据库。应用空间统计分析软件GeoDa 1.6对建立的GIS数据库进行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用时间-空间扫描统计软件SaTScan 9.4进行回顾性时空扫描统计。结果 巢湖市2009-2015年共报告HFMD 6 960例。2011年、2013-2015年HFMD发病模式存在空间聚集,局部自相关共探测到14个高聚集区;HFMD存在3个时空聚集区,这些聚集区大部分发生在城区街道。结论 巢湖市HFMD发病存在时空聚集性,时空聚集性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巢湖市HFMD的分布规律和流行趋势,为下一步HFMD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西宁市交通事故伤害多发的时间、地点、人群分布特征及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为预防和降低车祸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伤害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2000~2004年西宁市的交通伤害发生的时间、驾驶员驾龄、道路、死亡人员职业等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2000~2004年西宁市共发生交通事故6 016起,共造成859人死亡、4 10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64.97万元.5年间车祸致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29,P<0.001);经圆形分布分析显示1年中4月29日车祸发生次数最多;1周中周一的车祸发生次数最多;一天24 h中车祸事故发生无统计学差异;驾龄在5年以下的司机车祸发生次数、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分别占56.22%、56.36%和57.87%;平直路段事故5 442起,占90.46%;事故原因主要为机动车驾驶人违章、违规造成,占87.63%;其次为行人或乘车人员造成,占8.10%. [结论]道路交通事故已逐步成为西宁市成人群体最主要的死因之一,预防和降低车祸不仅是各级政府和道路交通主管部门的责任,而且也是全社会的责任,要齐抓共管.通过改善道路设施,加强监督管理提高驾驶员和社会人群的安全意识和教育措施,可有效降低车祸的发生和人员死亡.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闸北区中小学生伤害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掌握闸北区中小学生伤害发生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索闸北区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状况,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出台行之有效的中小学生伤害干预应对策略和措施、降低学生伤害发生率及伤害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闸北区2006—2009学年期间全部中小学生伤害个案信息,记录"学生伤害个案卡"并对其内容调查登记核实,分析伤害发生的原因、类型和特征。[结果]2006—2009学年监测中小学生伤害计95例,性别比为2.87∶1,其中初中学生为最多,占59%,小学生为41%,高中学生为30%。中小学生伤害主要类型为跌倒528例(55.23%),碰撞/挤压伤268例(28.03%)。伤害发生性质中以骨折较多,占55.71%,中学生发生以脱位、扭伤、拉伤的情况较小学生多。伤害事故发生较多时段分布为:以课(午)间休息发生数最高,为300例(31.38%),其次上课时发生263例(27.51%),节假日发生132例(13.81%),放学后发生130例(13.60%)。伤害部位好发于肩、上肢420例(44.03%),髋、下肢298例(31.24%),头面部189例(19.81%)。[结论]中小学生面临着伤害的严峻挑战,应根据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特点,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保护学生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宁波市海曙区道路交通伤害所致住院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相关部门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宁波市住院伤害监测报告卡》收集海曙区2015—2019年报告的道路交通伤害所致住院病例,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和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2015—2019年共报告道路交通伤害住院病例8 543例,其中男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上海市2006—2009年自卸货车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为重型货车道路交通伤害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上海市交警部门提供的全市道路交通伤害数据以及自卸货车道路交通伤害数据。结果 2006—2009年期间全市道路交通事故数以2006年最高,为6588次,2007年后逐步下降,分别为3952次、2745次和2831次,而同期自卸货车道路交通事故数呈现U型趋势,分别为177次、99次、86次和147次。自卸货车事故性质较为严重,98.1%的事故均有人员伤亡。全市道路交通事故一般以二三季度发生较多,且时间段集中在12—18时之间,而自卸货车以二季度发生较多,时间段集中在上午6—12时或12—18时两个时间段。无论是全市还是自卸货车道路交通事故均以年轻驾驶员为主。全市和自卸货车道路交通事故的首要责任认定均为机动车违法,分别占63.8%和73.0%,碰撞特点前3位均为侧面相撞(全市53.0%、自卸53.0%)、正面相撞(全市20.7%、自卸17.3%)和尾随相撞(全市8.8%、自卸8.1%)。结论自卸货车的交通伤害性质严重,必须从人、车、路3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性的干预措施才能有效地降低交通伤害的发生和死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上海市2013-2015年重特大交通事故及其伤亡信息的流行特征,为开展道路交通伤害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系统抽取上海市交警2013-2015年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信息,分析其主要事故原因、伤亡人员主要交通方式和临床特征。利用ArcMap 10.1软件分析交通事故面数据的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探索事故的空间聚集特征。结果 上海市2013-2015年重特大交通事故抽样数据共224起,伤亡人员258人,直接财产损失共计196.14万元。人员伤亡以上午时段(6:00~12:00)为主,占43.41%;事故认定原因以机动车违法为主,占56.98%;受伤人群以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为主,占33.33%;人群伤亡临床特征以头部损伤为主,总计占65.89%。交通事故空间分析显示,事故高发区域和人群伤亡区域主要聚集于本市西部地区与外省市交汇处国道附近,在本市东部地区人口相对较少的区域也呈现事故聚集。结论 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涉及到人、车、环境和道路;探测道路交通安全的重点区域和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道路交通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赣州市城区交通主干道的昼夜交通噪声实地监测,了解赣州市城区交通主干道噪声污染的分布状况。[方法]采用TES-1357声级仪,测量文明大道、红旗大道、八一四大道、文清路、厚德路、大公路的噪声值,与环境噪声标准比较并进行卫生评价。资料采用统计软件SPSS14.0进行处理。[结果]赣州市监测路段的平均交通噪声值在73.3~74.9 dB之间,超出《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1993)》3~5 dB,噪声污染比较严重。通过分析赣州市城区主干道交通噪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发现赣州市交通噪声的时间分布特点为早上8:00、中午12:00和晚上18:00这3个时间段噪声值较高,同时发现大公路污染最严重。[结论调查证实赣州市交通噪声污染比较严重,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2000~2002年道路交通事故伤害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2000~2002年上海市道路交通事故伤害(简称车祸)的主要危险因素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车祸的空间分布。方法 在arcview软件中,将上海市各区县的车祸发生次数及死亡例数标记到上海市电子地图上,反映3年间车祸的空间分布,分别计算潜在寿命损失年数(YPLL)、潜在工作寿命损失年数(WYPLL)、潜在价值寿命损失年数(VYPLL)比较相应的疾病负担。结果 2000~2002年上海市共发生各类车祸事故69 669、68 894、47 088起,分别导致1747、1724、1557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为2.1、2.4、3.0亿元,空间分布显示事故发生以市中心为同心圆,呈现中心、外围较低,城乡结合部较高的水平,车祸导致的人均YPLL、WYPLL、VYPLL位于首位,疾病负担最重。结论 中心城区应以控制事故发生为主,周边城郊以控制事故死亡为主要任务;城市车祸对社会和经济的危害日趋严重,应加强车祸的预防和干预措施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连市老龄人口伤害发生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2009年大连市3所3级甲等医院就诊后诊断为伤害的全部首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2009年3所医院合计报告60岁以上老年伤害病例4890例。其中,2007年870例,2008年1717例,2009年2303例;男性占46.54%,女性占53.46%;60~64岁占29.31%,65~69岁占17.77%,70~74岁占18.05%,75~79岁占15.67%,80~84岁占11.00%,85岁以上占8.20%。伤害原因主要是跌倒/坠落(占46.03%)、机动车车祸(占21.29%)、钝器伤(占12.78%)、刀/锐器伤(占9.57%)、动物伤(占3.94%);伤害部位主要是头部(占29.09%)、上肢(占26.83%)、下肢(占20.15%)、躯干(占13.89%)、多部位(占7.02%);伤害发生在休闲活动中的占54.76%,在家务/学习的占12.35%,在驾乘交通工具的占9.61%,在有偿工作的占3.97%,在体育活动的占1.33%;挫伤、擦伤占37.38%,锐器伤、咬伤、开放伤占20.59%,骨折占25.51%,脑震荡、脑挫裂伤占6.48%,扭伤/拉伤占5.64%。属于非故意伤害的占90.63%,属于故意伤害的占7.87%,属于自残/自杀的占0.67%。轻度、中度和重度伤害分别占66.20%,30.78%和3.03%。治疗后回家的占74.07%,观察/住院/转院的占24.79%,死亡占0.37%。[结论]老年人主要以跌倒/坠落和钝器伤为主,应强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7.
李馥  王淑萍  李美兰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3):4559-4561
[目的]了解暴雪期间交通事故伤害发生特点,为制定灾害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06年威海市12月份的交通伤害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年的12月,2005年交通事故发生率(1.24次/万辆)最低,但致死率最高(42.35%)。1日内事故好发时段在17:00~、6:00~8:00,2006年在20:00多1个高峰。事故发生率与事故伤亡率2005年环翠区最高,2006年荣成市最高;2004年4市(区)相近。2004和2006年伤亡人员年龄集中在30~45岁,职业集中在工人与农民,交通方式以骑乘摩托车占第1位,为40.80%、37.17%。2005年伤亡人员的年龄、职业、交通方式较2004与2006年相对分散,交通方式为骑乘摩托车和步行并列第1,占30.59%,第3位是骑自行车,3者占77.65%。3年的伤亡人员的性别以男性为主,占75.22%~80.00%,且主要肇事人群均以机动车驾驶人为主,占92.55%~96.16%。[结论]晴朗天气以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为主,雪天以预防交通事故的死亡为主;提高机动车驾驶人的综合驾驶素质,开展全民性的交通伤害现状、伤害预防知识宣传,加强雪天交通伤害的急救措施,提高救治水平,降低交通伤害致死率是冬季预防交通伤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诸城市居民车祸死亡特征,为预防和控制道路交通事故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2010年诸城市居民车祸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诸城市居民车祸死亡率为32.52/10万。车祸死亡率,男性为47.13/10万,女性为17.73/10万;0~19岁为6.96/10万,20~29岁为38.78/10万,30~39岁为42.32/10万,40~49岁为45.11/10万,50~59岁为35.52/10万,60~69岁为46.31/10万,≥70岁为30.07/10万。车祸死亡的354人中,骑摩托车的占30.79%,行走的占25.99%,骑电动车的占11.58%,驾驶其他机动车的占8.76%,乘坐机动车的占9.89%,骑自行车的占10.45%,坐电动车的占0.85%,不明占1.41%,坐自行车的占0.28%;第一季度死亡的占28.25%,第二季度死亡的占20.90%,第三季度死亡的占20.90%,第四季度死亡的占29.94%;城区死亡的占27.40%,农村死亡的占72.60%。[结论]诸城市车祸死亡率较高。青壮年、男性、摩托车驾驶员是车祸的主要受害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