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研制的体外反搏装置有机械性地增加冠脉血流量的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冠心病取得了较好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冠心病的疗效及扩大外反搏用于冠心病各类型。我们在1978年1月~1982年2月以外反搏与药物联合治疗冠心病130例,兹将结果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130例均符合1974年全国冠心病、高血压病普查预防座谈会修订的冠心病诊断标准。(一) 一般资料::男73例,女57例。最  相似文献   

2.
体外反搏是初步应用于治疗心绞痛的新疗法。我院1980年5月至1981年6月采用FB—Ⅰ型四肢序贯式正压反搏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20例。现将其疗效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按1974年修订的“冠心病诊断参考标准”,所有病例均无明显的心  相似文献   

3.
<正> 我院于1983年5月至1986年4月应用广州医疗器械厂生产的WFB-Ⅱ型四肢序贯式正压体外反搏器治疗冠心病65例、高冠心14例、高冠心合并脑血栓形成1例,共80例,临床治疗情况小结如下: 1.病例选择本组80例反搏治疗病例均符合1974年全国冠心病、高血压病普查预防座谈会修订的“冠心病”诊断参考标准。凡严重阻塞性肺  相似文献   

4.
吕淑芬  谭建国 《吉林医学》1997,18(4):220-220
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20例临床观察吕淑芬谭建国贾玉晶(通化钢铁公司职工医院134003)近一年中,我院应用广州医疗器械厂生产的WFB-Ⅴ型四肢贯序式加臀部正压反搏装置,治疗冠心病20例,将初步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经本院...  相似文献   

5.
宋韶英 《中外医疗》2013,32(5):70-70,72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临床特点。方法对该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诊治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及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指标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指标低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结论 HRV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分级及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贾建华  柴宪辉 《中外医疗》2008,27(25):173-173
目的 探讨老年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原因.方法 对2002年至2007年的入院诊断为冠心病心饺痛老年患者324例进行回顾性描述性临床研究,时出院时更正诊断胃食管反漉病者进行临床资料、诊治经过及其型病例分析.结果 有27例老年霄食管反流病临床误诊为冠心痛心绞痛,误诊率为8.3%,误诊时同3d~1.5年不等.结论 对胸痛的老年患者,应全面综合分析,对具有反酸、烧心等症状者,应想到是否同时存在胃食管反流病,尽早做质子泵抑制剂实验治疗,如条件许可应及时行胃镜等检查.  相似文献   

7.
<正> 应用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国内外均有报道,但疗效尚有争议。为了进一步探讨其对心绞痛的治疗价值,我科于1981年3月开始了这项治疗研究工作。现将20例初步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在我科住院,经临床检查诊断为冠心病,并除外其它器质性心脏病。其中有  相似文献   

8.
<正> 我院反搏室自1984年1月至1986年2月应用广州医疗器械厂生产的WFB—Ⅱ_B型三级序贯式正压反搏装置,治疗冠心病40例,兹介绍于下: 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根据1980年12月4日~10日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从我院门诊和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90年3月,应用广州产WFB-Ⅳ型反搏治疗仪对49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了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49例患者均严格按照1979年全国冠心病、高血压普查预防座谈会修订的冠心病诊断标准筛选。男性35例,女性14例;年龄30~74岁,平均56岁。疾病分类:冠心病29例,脑血栓形成17例,动脉硬化8例。病史在1年内的22例,1~3年的14例,3年以上13例。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86年以来,采用广州医疗器械厂产WFB—ⅡB型体外反搏装置,对3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18例,女12例,年龄31~68岁,平均56岁,均为检查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全部病例经扩张血管,抗心绞痛药物治疗,临床症状不能改善、病情不稳定。本组冠心病合并室性早博3例,阵发性室上速2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窦性静止  相似文献   

11.
从1980年10月以来我们用体外反搏治疗脑梗塞24例,获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随机观察50例脑梗塞住院病例,男46例,女4例。年龄73~47岁,平均65.1岁。合并冠心病12例,合并高血压病8例,合并糖尿病2例。按195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分为轻、中、重3型,本组轻型18例,中型26例,重型6例。各型脑梗塞病人均于发病3天内急诊住院。全部病例均经脑CT证实为脑梗塞。2治疗方法将50便随机分为两组,反搏组24例,对照组26例。反搏组采用广州医疗器械厂生产的WFB—Ⅳ型增强体…  相似文献   

12.
应用现代心肺复苏措施,临床上很多心脏骤停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肾上腺素是心肺复苏中有效的抢救药物,而对其剂量有很大争议。不少学者认为大剂量甚至超大剂量能明显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我院1991年~1998年,118例冠心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心脏骤停时应用不同肾上腺素剂量与疗效,其关系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 118例患者,均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入院均在30分钟以上。其中隐匿性冠心病21例,心绞痛型冠心病23例、心肌梗塞型冠心病39例,心力衰竭型冠心病17例,心律失常型冠心病18例。其…  相似文献   

13.
自1982年以来,我院采用广州医疗器械厂生产的WFB-I型、Ⅱ型四肢序贯式正压加臀囊反搏装置治疗心绞痛型冠心病45例,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现简述如下: 一、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本组45例患者符合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及世界卫生组织议订的“冠心病诊断标准”.其中典型心绞痛型冠心病38例,不典型者7例,凡合并显著的心功能不全、心瓣膜病变、先心、肺心、重度心  相似文献   

14.
本课题为国家“九五”攻关计划课题。采用了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同期对照设计对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或心肌梗死后确诊的473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提示: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体外反搏加药物治疗其近期疗效及1年预后优于单纯药物治疗。通过临床研究,体外反搏治疗的适应证由过去的冠心病心肌梗死后的稳定型心绞痛或无症状型心肌缺血扩大到冠心病心肌梗死经PTCA治疗但仍有心绞痛或无症状型心肌缺血的患者,扩大了体外反搏的治疗范围。研制成功的第3代可移动式体外反搏装置,性能大大优于目前应用的第2代智能化增强型体外反搏装置,将继续保持国际市场优势。  相似文献   

15.
本课题为国家"九五"攻关计划课题.采用了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同期对照设计对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或心肌梗死后确诊的473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提示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体外反搏加药物治疗其近期疗效及1年预后优于单纯药物治疗.通过临床研究,体外反搏治疗的适应证由过去的冠心病心肌梗死后的稳定型心绞痛或无症状型心肌缺血扩大到冠心病心肌梗死经PTCA治疗但仍有心绞痛或无症状型心肌缺血的患者,扩大了体外反搏的治疗范围.研制成功的第3代可移动式体外反搏装置,性能大大优于目前应用的第2代智能化增强型体外反搏装置,将继续保持国际市场优势.  相似文献   

16.
红花黄色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不同中医证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治疗不同中医证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病例均采用红花黄色素治疗,治疗期间除部分患者心绞痛发作时临时口服硝酸甘油外,均停用其他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药物。结果:红花黄色素对不同中医证型的冠心病心绞痛均有治疗作用,各型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异,但各证型的疗效略有不同,对痰阻心脉型和心血瘀阻型效果最明显。结论:红花黄色素对痰阻心脉型和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最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择取对象来源于该院在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接收的6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病例数各为32例的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均施予常规药物治疗,基于此,研究组加施体外反搏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心率减慢、心绞痛发作、室性早搏情况。结果:治疗一段时间后,研究组患者心率减慢次数、室性早搏减少以及心绞痛发作减少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常规药物治疗加用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显著,值得应用于临床和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择取对象来源于该院在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接收的6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病例数各为32例的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均施予常规药物治疗,基于此,研究组加施体外反搏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心率减慢、心绞痛发作、室性早搏情况。结果:治疗一段时间后,研究组患者心率减慢次数、室性早搏减少以及心绞痛发作减少均优于对照组(均 P <0.05)。结论:基于常规药物治疗加用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显著,值得应用于临床和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9.
哑型风湿性心瓣膜病误诊冠心病3例报告李晓凤(包头市蒙中医院)哑型风湿性心瓣膜病少见,因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缺乏杂音。易引起误诊。笔者遇到3例均误诊为冠心病。报告如下:例1:女,58岁,反夏胸闷、心前区不适、气短9年,再发5天,于1992年12月21日...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研究房颤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病程和血流动力学功能的影响。作者于1973—1976年观察了1176名冠心病患者,除完整病史和体检外,均做了心电图、胸片、右心及左心导管检查,包括左室血管造影及冠状血管造影。凡冠状血管管腔狭窄大干50%以上者确诊为冠心病。在没有室性期前收缩的心跳间期,判定是否有二尖瓣反流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