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呼吸导航回波触发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评价呼吸导航回波触发的冠状动脉MRA的效率以及心律和心率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材料和方法:17例健康志愿者,用导航回波触发3DSSFP序列进行冠状动脉成像,用自动窗位选择相位排列技术(PAWS)导航回波使膈肌触发采样窗宽为3mm,测量冠状动脉的长度,分析图像质量和心率、心律及呼吸的关系。结果:各冠状动脉主支的长度分别为:右冠状动脉11.6±2.0cm,左主干2.4±0.4cm,左前降支9.0±1.2cm,左回旋支5.0±0.8cm;PAWS的触发效率为37.7%,单次采样耗时6.6±1.0min;图像质量与呼吸方式无关,随着心率增快和心律不规则而降低。结论:PAWS导航回波触发的3DSSFP序列可以很好地控制冠状动脉MRA时的呼吸运动,但是需要提高成像效率以控制心脏运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非对比增强及对比增强呼吸导航三维稳态自由进动(3D-SSFP)序列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强化。资料与方法选取19例多层螺旋CT(MDCT)显示的位于冠状动脉近、中段的非钙化或以非钙化为主的混合性斑块为研究对象,采用呼吸导航3D-SSFP序列对斑块所在的血管进行成像。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方法重组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横轴位影像用来评价斑块。增强前后斑块与周围结缔组织的对比噪声比(CNR)增加50%以上定义为斑块有强化。结果14例患者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上斑块显示清晰,共24个斑块,其中强化11个。强化斑块中有5个于增强后5min发生强化,余6个于增强后10~15min发生强化。13个未强化斑块中有4个平扫呈高信号,9个呈低信号。增强前后24个斑块与周围结缔组织的CNR分别为10.29±4.28和14.08±5.8,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增强MRA可以显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强化,预示斑块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3.0 T高分辨率自由呼吸导航全心冠状动脉成像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前瞻性评价3.0T高分辨率自由呼吸导航全心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68例临床疑为冠心病的患者接受了3.0TMRA全心冠状动脉检查,采用向量心电门控(VCG)和自由呼吸导航技术,自由呼吸状态下成像。后处理使用3D容积再现(VR)技术和“肥皂泡(Soap-Bubble)”曲面重组技术进行全心冠状动脉重建,分析冠状动脉的走行、狭窄的原因及程度,并与其中26例同期开展了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的患者进行了对比,分析3,0T全心冠状动脉MRA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意义。结果68例受检者中,64例获得了满意的检查结果(94%)。发现先天性冠状动脉变异1例,冠状动脉壁斑块形成49例,敏感性为87%,特异性为73%,阳性预测值为81%,阴性预测值为80%。所有病例的检查时间少于30min。3DVR全心冠状动脉重建能完整地再现冠状动脉树,观察冠状动脉的走行,发现冠状动脉先天性变异、主干局部变细以及中断等;“Soap—Bubble”则能够分别测量冠状动脉每一支狭窄的程度,分析狭窄的原因。结论自由呼吸全心冠状动脉MRA能够成功抑制心肌运动,增强冠状动脉血管与周围组织的对比度,无创性地进行三维冠状动脉成像.初步评价冠状动脉主干近、中段狭窄程度和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导航波门控法三维冠状动脉MR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材料和方法:34例临床怀疑冠心病的患者用导航波门控法三维FIESTA MRA序列定向扫描冠状动脉,与DSA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比,评价其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结果:MRA显示冠状动脉248个节段的质量平均为2.8±4.5,与DSA相比,对于>50%的冠状动脉狭窄,MRA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0%、98.0%、93.2%、97.5%。而对于<50%的节段性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0%、96.0%、72.0%及98.8%。结论:导航波门控法三维冠状动脉成像判断>50%的冠状动脉狭窄有较高的价值,对于判断<50%的节段性冠状动脉狭窄亦有一定的价值,后者需要更多的病例证实。  相似文献   

5.
金航  曾蒙苏  葛梅英  恽虹  杨姗  陈锦   《放射学实践》2011,26(11):1185-1188
目的:探讨单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对全心自由呼吸导航三维采样冠脉MRA的成像参数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使用自由呼吸导航三雏采样全心MR冠状动脉成像序列,对17例志愿者完成基础状态以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的MRA扫描,并进行自身对照研究,分析含服硝酸甘油对成像参数和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服用硝酸甘油前后受试者的心率分别为(68...  相似文献   

6.
三维增强MR血管成像对冠状动脉桥血管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三维增强MR血管成像(3D CEMRA)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桥血管开通状况的临床价值。方法:20例CABG患者共47支桥血管,用3D CEMRA方法进行了研究。MR检查距手术15d至16年。20例患者中14例CABG术后5个月至16年有胸痛症状再发,2例术后临床疑桥血管急性闭塞。对3D CEMRA资料进行评价,确认桥血管开通状况。对7例15支桥血管同时有3D CEMRA和X线血管造影者进行了双盲分析。结果:47支桥血管,3D CEMRA显示通畅25支,闭塞22支,闭塞率为46.8%。7例同时有3D CEMRA和X线血管造影者共15支桥血管,通畅8支,闭塞7支,二者显示完全一致。结论:3D CEMRA对桥血管的评价是可靠和准确的,可作为CABG术后患者一种无创性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90年代早期首次报道以来,冠状动脉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已发展成为一项对显示冠状动脉及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无创性检查方式。目前研究的方向集中在最佳的呼吸补偿方式、改善时间及空间分辨率以及更快速地获取图像上。精确地显示狭窄并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严重程度正处在多中心的研究当中。磁共振成像技术有望成为临床心脏病学当中最重要的无创性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8.
3.0 T MR自由呼吸冠状动脉成像的重建及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一种MR冠状动脉成像后处理重建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采用矢量心电门控技术(VCG)和自由呼吸导航技术,对85例临床疑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了3.0T全心冠状动脉检查,所有数据均使用Soap-Bubble进行后处理重建和定量分析,参照冠状动脉标准分段法(ACC1999)对冠脉进行分段评价,以“优”、“良”、“差”三个级别评判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分析测量冠脉长度、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原因及程度。结果:92%(78/85)的受检者扫描获得成功,共获得图像质量能够满足影像学评价(内径≥2mm)的冠状动脉节段385个,发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的血管共26支。图像质量优者占26例(33.3%),良者占34例(43.6%),差者占18例(23.1%)。右冠、左前降支及旋支的长度分别是(124.8±8.5)mm、(95.4±2.6)mm、(74.6±3.4)mm;直接为(2.6±0.3)mm、(2.4±0.3)mm、(2.4±0.2)mm。结论:Soap-Bubble重建能够把扭曲变形的三维冠脉映射到一个平面上,去掉和冠脉无关的干扰信息并对冠脉进行定量分析,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原因进行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TMR呼吸导航回波触发的全心冠状动脉MR成像(WH-CMRA)技术对冠状动脉的显示能力和图像质量。方法92名志愿者接受了3TMR呼吸导航回波触发的WH-CMRA检查,使用T2预备的快速梯度回波(TFE)序列采集。按目测法将图像质量分为0~Ⅳ级,并结合冠状动脉各主要分支的长度、直径和血管锐利度进行评判。分析呼吸、心率和导航回波的采集效率对成像质量的影响,评价呼吸导航回波触发WH-CMRA对冠状动脉主要分支的显示效果。结果92名受检者的图像质量评价为Ⅳ级28名,Ⅲ级53名,Ⅱ级9名,Ⅰ级2名,扫描成功率为88%(81/92)。心率≤75次/min,图像质量20名为Ⅳ级,锐利度为(48±11)%;心率〉75次/min,图像质量34名为Ⅲ级,锐利度为(33±15)%,心率的快慢和图像质量呈负相关(r=-0.726,P〈0.05)。呼吸模式和图像质量无明显相关性(r=0.215,P〉0.05)。结论3TWH-CMRA技术可以实现自由呼吸下的全心冠状动脉成像,但图像质量受到心率的限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在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12例受检者,采用外周门控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3D FIESTA),呼气末屏气扫描.扫描获得图像按照0~Ⅳ级评分标准评价图像质量,评价冠状动脉的显示范围以美国心脏协会(AHA)推荐的解剖分段标准为参照.结果:图像质量Ⅱ级以上占98%.RCA近段和中段(AHA 18、19段)、LCX近段(AHA 10段)、LM全长(AHA 1、2段)及LAD近段和中段(AHA 3、5、7段)的显示率为100%,RCA远段(AHA 21段)、LCX远段(AHA 14段)及LAD远段(AHA 9段)的显示率分别为83.3%、75%、91.6%.结论: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在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3D MR imaging of coronary arteries has the potential to provide both high resolution and high signal-to-noise ratio, but it is very susceptible to respiratory artifacts, especially respiratory blurring. Resolution loss caused by respiratory blurring in 3D coronary imaging is analyzed theoretically and verified experimentally. Under normal respiration, the width for any Gaussian point spread function is increased to a new value that is at least several millimeters (about 3–4 mm). In vivo studies were performed to compare respiratory pseudo-gated 3D acquisition with breath-hold 2D acquisition. On averag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a pseudo-gated 3D image is worse than that of the corresponding breath-hold 2D image (P = 0.005). In most cases, respiratory blur caused coronary arteries in pseudo-gated 3D data to have lower resolution than in breathhold 2D data.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平行采集技术在全心自由呼吸导航三维采样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体外试验比较GRAPPA与mSENSE的特点.完成应用平行采集技术的导航全心冠状动脉成像共49例(志愿者43例,支架植入后4例,冠状动脉3支病变1例,川畸病1例),评价冠状动脉主要分支的显示情况,比较1D-PACE、2D-PACE 2种导航方式的特点,对支架植入后及冠状动脉狭窄病例完成动态电影、首过灌注、延迟增强扫描.结果 GRAPPA在SNR、CNR及图像伪影方面优于mSENSE.38例志愿者完成全心冠状动脉成像,冠状动脉主支近中段显示率为89.5%~97.4%,远段为76.3%~78.9%,川畸病1例显示右冠状动脉局部扩张;冠状动脉狭窄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病例在显示冠状动脉改变的同时,多技术扫描更加全面地显示病变的程度、范围.1D-PACE的扫描成功率为78.9%(15/19),2D-PACE为96.7%(29/30).结论 应用平行采集技术可完成全心自由呼吸导航磁共振冠状动脉扫描,GRAPPA优于mSENSE,2D-PACE优于1D-PACE,联合应用多技术扫描可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14.
随着多排螺旋CT硬件和软件的飞速发展,冠状动脉CT造影的研究报道日益增多,但对于其图像质量的定量研究,国内尚未见报道,而其图像质量是决定冠状动脉CT造影临床应用价值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测量各支主要冠状动脉的可视长度、无运动伪影血管长度、冠状动脉末端直径,来评价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图像质量。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04-04—2004-11本院心内科住院病人32例。纳入标准:(1)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心电图结果拟诊为冠心病;(2)窦性心律;(3)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随访。病人排除标准:心律不齐、造影剂过敏、肾功能不全(血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1.5T磁共振扫描仪(Avanto)在呼吸导航技术和心电触发技术配合下对兔肝脏扫描成像质量的优劣.方法 分别应用呼吸导航技术和心电触发技术配合1.5T磁共振扫描仪对10只新西兰大白兔进行肝脏扫描,在保证图像平均信噪比(SNR)在1±0.1状态下,比较每种检查图像的优劣.扫描序列分别为TSE序列T_1加权、脂肪抑制T_1加权平扫及增强、T_2加权和脂肪抑制质子加权.结果 在心电触发配合下各个序列扫描图像质量均优于在呼吸导航下扫描所得图像,主要表现为前者受运动伪影干扰明显少于后者.结论 在SNR为1±0.1状态下.1.5T磁共振采用心电触发技术扫描兔肝脏所得图像质量优于采用呼吸导航时相同序列扫描所得图像,原因可能和兔的生理特点及2种不同门控方法的敏感度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二维屏气结合三维导航技术对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的成像,以评价此技术在缺血性心脏病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1.5T超导型MR扫描仪和体部相控制线圈,采用二维屏气下,脂肪抑制,心电门控,K空间分段采集快速自旋回波(2D-breath-holdfat-suppressedECG-gatedFLASHwithK-spacesegmentation),多角度双倾斜层面扫描,结合三维导航技术(3  相似文献   

17.
MR Imaging and MR Angiography of Moyamoya Diseas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发展为冠状动脉及其病变的微创或无创诊断展现了光明的前景.为进一步评估各种技术的作用和限度,以便优选应用和研究发展,本文拟就几种主要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We report the case of a man with an uncommon anomaly of the origin and course of the left coronary artery. Clinical, coronary angiograph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findings of this intermittently symptomatic 49 year-old patient with the rare anomaly of his left coronary artery stemming from the right sinus of Valsalva and taking an interarterial and intraseptal course are presented.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the different imaging modalitie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