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研究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CHD)的疗效及其对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心肌肌钙蛋白T(cTn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2018年1~6月于我院治疗的106例CHD患者被随机均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联合治疗组(接受阿托伐他汀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14d。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TnI、cTnT、hsCRP水平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组(90.57%比75.47%),P=0.038。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cTnI、cTnT、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01。与阿托伐他汀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血清cTnI[(0.29±0.06)ng/ml比(0.17±0.03)ng/ml]、cTnT[(0.48±0.10)ng/ml比(0.32±0.06)ng/ml]、hsCRP[(19.89±1.98)ng/ml比(13.16±1.56)ng/ml]水平降低更显著,P均=0.001。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血清cTnI、cTnT、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кB(NF-кB)、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中的表达及阿托伐他汀对其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组),糖尿病组(D组)和阿托伐他汀处理组(A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及心肌TNF-α.采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F-кB、TNF-α及MMP-9的mRNA表达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其蛋白表达.结果:D组大鼠血和心肌中TNF-α浓度较N组明显升高(P<0.01),大鼠心肌组织中NF-кB及TNF-α、MMP-9 mRNA及蛋白表达较N组明显增加(P<0.01).A组用阿托伐他汀处理12周后,NF-кB及TNF-α、MMP-9 mRNA及蛋白表达较D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抑制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中NF-кB及TNF-α、MMP-9的表达,对大鼠2型糖尿病性心肌病的炎症有一定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两肾一夹高血压大鼠心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及心肌重构表达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改善心肌重构可能的新作用机制.方法 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高血压组、缬沙坦组、阿托伐他汀10 mg/(kg·d)组和阿托伐他汀30 mg/(kg·d)组.测定药物干预后血压变化及全心重量、左心室重量、左心室重量指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蛋白表达;放射免疫法测定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心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mRNA表达.结果 (1)高剂量阿托伐他汀组较高血压组血压降低显著(P<0.01).(2)药物干预后高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全心重量、左心室重量、左心室重量指数低于高血压组(P<0.05).(3)高剂量阿托伐他汀组较高血压组降低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浓度显著(P<0.01).(4)缬沙坦组、阿托伐他汀组心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蛋白表达较高血压组增强.(5)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显示各组大鼠心脏组织中均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mRNA的表达,缬沙坦组,低剂量、高剂量阿托伐他汀组较高血压组不同程度增高(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在降低血压的同时,具有改善心肌重构作用,其可能是通过降低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增加心脏组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蛋白表达,增加心脏组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mRNA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研究阿托伐他汀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中PPARα、CPTⅠ表达和心肌脂质代谢变化及心肌肥厚指标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对SHR心肌肥厚的改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观察阿托伐他汀灌胃10周的SHR心肌肥厚指标、血清和心肌游离脂肪酸含量及心肌PPARα、CPTⅠ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与WKY(n=6)比较,SHR(n=6)心肌中PPARαmRNA(0.285±0.062比WKY:0.478±0.093,P<0.01)与CPTⅠmRNA(0.795±0.139比WKY:1.115±0.109,P<0.01)表达减少,血清及心肌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分别为[(798.2±38.0比WKY:354.7±27.7)nmol/L,P<0.01]和[(635.0±77.4比WKY:245.3±47.3)nmol/L,P<0.01],心室质量指数增加(VWI)[(3.16±0.08比WKY:2.99±0.10)g/kg,P<0.05],心肌细胞直径增加(TDM)[(21.3±1.3比WKY:18.18±0.75)μm,P<0.01];阿托伐他汀50mg/kg·d治疗10周后(n=6),心肌中PPARα、CPTⅠmRNA表达增加,心肌中游离脂肪酸含量明显降低、VWI降低,TDM降低。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增加心肌中PPARα、CPTⅠmRNA表达,降低心肌中游离脂肪酸含量,改善心肌脂质代谢障碍,可能是其抑制心肌肥厚发生与发展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罗格列酮联合阿托伐他汀干预对无糖尿病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分离无糖尿病的AC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设置对照组(等容积的二甲基亚砜)、阿托伐他汀(1 μmol/L)组、罗格列酮(1 μmol/L)组及二者联合组(阿托伐他汀1 μmol/L加罗格列酮1 μmol/L组) 4个组,分别与所分离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共同孵育24 h后,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TNF-α,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TNF-α mRNA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阿托伐他汀组、罗格列酮组及联合组对无糖尿病AC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泌TNF-α[分别为(229±24)ng/L、(236±28)ng/L、(159±29)ng/L vs (306±40)ng/L,均P<0.05]及TNF-α mRNA的相对半定量吸光值(A)比值(分别为0.35±0.12,0.39±0.11,0.26±0.06 vs 0.78±0.14,均P<0.05)均降低,且罗格列酮联合阿托伐他汀组比阿托伐他汀组、罗格列酮组降低更显著(均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和罗格列酮都可通过降低无糖尿病的AC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产生分泌TNF-α,发挥阿托伐他汀和罗格列酮的抗炎作用,且二者联合干预具有协同作用,防治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组织中caspase-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清洁级健康SD大鼠,随机选择10只纳入假手术组(Sham组),另30只以前降支结扎法构建大鼠AMI模型,建模成功后将术后24 h内存活的21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odel组,10只)、瑞舒伐他汀组(11只)。术后Sham、Model组予以1 mg/kg·d生理盐水灌胃处理,瑞舒伐他汀组予以1 mg/kg·d瑞舒伐他汀灌胃处理。4周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组大鼠血清CRP、TNF-α、IL-6水平,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aspase-3基因蛋白阳性水平,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caspase-3基因mRNA表达情况。结果 Model组、瑞舒伐他汀组大鼠血清CRP、TNF-α、IL-6水平及心肌组织caspase-3蛋白阳性指数、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Sham组大鼠,而瑞舒伐他汀组大鼠血清CRP、TNF-α、IL-6水平及心肌组织caspase-3蛋白阳性指数、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Model组大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明显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血清CRP、TNF-α、IL-6水平,抑制心肌纤维化,下调心肌组织中caspase-3基因表达,从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大鼠心肌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心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AMI患者,被随机均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瑞舒伐他汀组,治疗两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血清炎症因子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每搏量(SV)明显提高,LVEDV及血清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 (IL-10)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0.01;且与阿托伐他汀组比较,瑞舒伐他汀组LVEF [(37.23±10.12)%比(43.56±9.02)%]、SV [(65.12±8.78)ml比(72.45±9.68)ml]明显提高,LVEDV [(50.12±9.12)ml比(45.02±8.02)ml]及血清hsCRP [(9.02±2.45)mg/ml比(6.89±2.12)mg/ml]、TNF-α[(9.02±2.90)ng/L比(6.56±1.56)ng/L]、IL-10 [(10.12±2.89)ng/L比(8.56±2.12)ng/L]水平明显降低;总有效率明显升高(76.08%比95.6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或0.01.)。结论: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比阿托伐他汀疗效更加显著,更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炎性反应,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组织p21蛋白表达和心肌肥厚的影响。方法 20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高血压对照组各10只,同时选取10只正常血压大鼠为正常对照组,将阿托伐他汀片剂研碎,1 ml蒸馏水溶解,按照50 mg·kg-1·d-1在同一时间给干预组常规灌胃,高血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均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所有大鼠共给药10 w,测定大鼠血压、心室肥厚以及心肌组织p21蛋白mRNA的表达。结果干预后8、10、12、16 w大鼠血压值组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干预组、高血压对照组血压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干预10 w后大鼠体重(B)、心脏重量(H)、左心室重量(LV)、H/B/1000、LV/B/1000组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干预组、高血压对照组中H/B/1000、LV/B/1000指标高于正常对照组,干预组低于高血压对照组(P<0.05)。三组大鼠心肌组织p21蛋白表达和p21mRNA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高血压对照组中p21蛋白、p21 mRNA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干预组高于高血压对照组(P<0.05)。p21 mRNA与H/B/1000、LV/B/1000均呈负相关(r=-0.567,-0.685,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促使SHR心肌组织p21表达,降低心肌肥厚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下调老年大鼠心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作用及其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β/δ(PPARβ/δ)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方法:分离培养24个月龄大鼠的心肌细胞,将心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PPARβ/δ拮抗剂GSK0660组。各组细胞分别加入细胞培养液、二甲基亚砜(DMSO)、阿托伐他汀、阿托伐他汀+GSK0660处理。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衰老心肌细胞的TNF-αmRNA表达水平,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TNF-α蛋白含量。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溶剂对照组大鼠衰老心肌细胞的TNF-α mRNA和蛋白水平均无显著差异;(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的TNF-α mRNA和蛋白水平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3)阿托伐他汀+GSK0660组的TNF-α 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组,但仍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通过激活PPARβ/δ信号通路下调衰老心肌细胞TNF—d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背景他汀类药物具有多种临床功效包括调脂、改善内皮功能等,有报道表明他汀类药物可以防治压力负荷增大引起的心肌肥厚,但其确切机制尚不明确.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压力负荷导致的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缩窄腹主动脉的方法 制备大鼠心肌肥厚模型.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未治疗组(n=10)、阿托伐他汀组(n=10),假手术组(n=10)、空白对照组(n=10).阿托伐他汀组术后每日灌胃给予阿托伐他汀2 mg/kg,余各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测定其心脏/体质量、左心室/体质量及病理切片左室壁厚度和心肌细胞直径.通过RT-PCR方法 检测心肌组织中心肌营养素1(CT-1)和白细胞介素18(IL-18)的表达.结果 未治疗组[(174±9)mmHg]收缩压明显高于对照组[(112±15)mmHg](P<0.01),虽然阿托伐他汀组[(169±8)mmHg]血压仅有不明显下降(P>0.05),但能减轻心脏质量/体质量[阿托伐他汀:(3.2±0.2)×10-3比未治疗组(4.2±0.29)×10-3,P<0.05]、左心室质量/体质量[阿托伐他汀:(2.2±0.09)×10-3比未治疗组(2.8±0.27)×10-3,P<0.05]、阿托伐他汀还降低心肌中炎症因子,如CT-1[阿托伐他汀:(0.244±0.042)比未治疗组(0.371±0.054),P<0.05]、IL-18 mRNA含量[阿托伐他汀:(0.231±0.071)比未治疗组(0.462±0.038),P<0.05]及心肌细胞直径[阿托伐他汀:(9.74±0.38)μm比未治疗组(10.94±0.65)μm,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对压力负荷导致的心肌肥厚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同时伴有炎症因子水平的降低,说明阿托伐他汀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小鼠心肌组织赖氨酰氧化酶(LOX)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C57BL/6小鼠复制CHF小鼠模型,再随机分为CHF组10只、阿托伐他汀组11只[阿托伐他汀3 mg/(kg.d)灌胃]和β氨基丙组10只[β氨基丙100mg/(kg.d)灌胃]。另设对照组9只。在4周末将小鼠处死,提取心肌组织RNA及蛋白质,RT-PCR法测定心肌组织LOX、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NF-κB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测定心肌组织LOX、磷酸化p38及p38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CHF组小鼠心肌组织LOX、MMP-9、NF-κB 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阿托伐他汀组心肌组织LOX、MMP-9、NF-κB mRNA表达较CHF组明显下调(P<0.01)。CHF组心肌组织LOX及磷酸化p38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CHF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及β氨基丙组心肌组织LOX及磷酸化p38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逆转CHF小鼠心肌组织LOX的表达,LOX可通过调节CHF小鼠心肌组织MMP-9表达,从而抑制心脏重构,这可能是延缓CHF进展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腹主动脉缩窄型高血压大鼠血清血管紧张素(1-7)浓度及左心室肥厚心肌组织中p-ERK1/2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逆转心肌重构的可能机制.方法 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10 mg/(kg·d)阿托伐他汀组、30 mg/(kg·d)阿托伐他汀组及缬沙坦组,每组10只.术后第1天,将阿托伐他汀研磨成粉,溶于少量蒸馏水中制成悬液,采用灌胃法给药;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均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日上午定时一次,共4周.鼠尾容积法测定药物干预前及干预后2周、4周的血压变化.4周后处死大鼠,测定大鼠体重、左心室重量、左心室重量指数;HE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平均直径;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血管紧张素(1-7)浓度;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p-ERK1/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30 mg/(kg·d)阿托伐他汀组和10 mg/(kg·d)阿托伐他汀组收缩压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30 mg/(kg·d)阿托伐他汀组收缩压明显低于10mg/(kg·d)阿托伐他汀组(P<0.01),缬沙坦组收缩压明显低于30 mg/(kg·d)阿托伐他汀组和10 ms/(kg·d)阿托伐他汀组(P<0.01);假手术组、30 mg/(kg·d)阿托伐他汀组、10 mg/(kg·d)阿托伐他汀组及缬沙坦组左心室重量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30 mg/(kg·d)阿托伐他汀组左心室重量指数明显低于10 mg/(kg·d)阿托伐他汀组(P<0.05);假手术组、30 mg/(kg·d)阿托伐他汀组及缬沙坦组心肌细胞平均直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10 mg(kg·d)阿托伐他汀组与模型组无差异(P>0.05);10 mg/(kg·d)阿托伐他汀组、30 mg/(kg·d)阿托伐他汀组及缬沙坦组血清Ang-(1-7)浓度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30 mg/(kg·d)阿托伐他汀组及缬沙坦组血清Ang.(1-7)浓度明显高于10 mg/(kg·d)阿托伐他汀组(P<0.05);10 mg/(kg·d)阿托伐他汀组、30mg/(kg·d)阿托伐他汀组及缬沙坦组p-ERK1/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但高于假手术组.结论 阿托伐他汀对腹主动脉缩窄型高血压大鼠心肌重构具有逆转作用,其机制与降低压力负荷诱导的心肌肥厚组织中p-ERK1/2 蛋白表述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l(IL-1)、心肌细胞内Caspases-3和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的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等分为4组:假手术组(A组,0.9%氯化钠溶液5ml/d),缺血再灌注组(B组,0.9%氯化钠溶液5ml/d)、阿托伐他汀标准剂量预处理组(C组,阿托伐他汀20mg/d)和阿托伐他汀强化剂量预处理组(D组,阿托伐他汀40mg/d)。灌胃7d后,第8天制作大鼠在体心肌I/R模型,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120min后,用ELISA法检测心肌中TNF-α和IL-1β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活化Caspase-3和NF-κB的表达。结果:与B组比较,C组TNF-α、IL-1β、Caspases-3、NF-κB水平均明显减少(均P0.05);与C组比较,D组TNF-α、IL-1β、Caspases-3及NF-κB表达减少更为明显(均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预处理明显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细胞凋亡,减轻MIRI损伤,呈现较强的心肌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心肌NF-κB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受体(ADMR)在糖尿病(DM)大鼠肾脏病变时的变化及阿托伐他汀对ADM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DM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干预组。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DM动物模型,阿托伐他汀15mg·kg-1·d-1灌胃。通过RT-PCR方法检测肾皮质中ADMR mRNA的表达,运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肾皮质中ADMR蛋白的表达。结果(1)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大鼠体重、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糖与D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h尿白蛋白排泄率显著降低[(35.9±1.7)μg/24hvs(19.8±1.5)μg/24h,P<0.01];(2)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大鼠肾皮质中ADMR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高于DM组(均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上调DM大鼠肾皮质中ADMR基因和蛋白的表达,ADMR可能参与了阿托伐他汀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左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ISO诱导的CHF大鼠随机分成ISO组与ISO 阿托伐他汀组,同时以正常大鼠为对照组。4周后行心动超声、血流动力学、血清细胞因子检查和心脏标本检测(左室质量/体质量)及RT-PCR 检测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RNA表达水平。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ISO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压(LVEDP)及左室压力最大下降速率(dp/dtmin)明显升高,左室收缩末压(LVESP)、左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及左室短轴缩短率(FS)则明显降低(P<0.01);而ISO 阿托伐他汀组,LVESD、LVEDD、LVEDP、dp/dtmin和LVESP、dp/dtmax及FS值则介于对照组与ISO组之间,且与ISO组比较, LVESD、LVEDD、LVEDP及dp/dtmin明显降低,而LVESP、dp/dtmax及FS则明显升高(P<0.05);左室后壁厚度在 ISO组和ISO 阿托伐他汀组没有明显的不同(P>0.05)。(2)与对照组相比,ISO组和ISO 阿托伐他汀组左室质量/体质量(LVW/BW)明显增大(P<0.01);但与ISO组比较,ISO 阿托伐他汀组LVW/BW降低(P<0.05)。 ISO组MMP-2 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而ISO 阿托伐他汀组较ISO组降低(P<0.05)。 (3)ISO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 与ISO组比较,ISO 阿托伐他汀组血清TNF-α和IL-α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通过降低ISO诱导的CHF大鼠细胞因子水平,从而改善左室重构及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实验研究探讨,阿托伐他汀早期干预由脱氢野百合碱诱导肺动脉高压的比格犬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分组:阿托伐他汀组n=7(2mg/kg野百合碱+2mg/kg阿托伐他汀);野百合碱组n=5(2mg/kg野百合碱组+安慰剂);正常对照组n=6(溶剂0.1ml/kg二甲基酰胺组+安慰剂);药物干预前和干预8周后测量血流动力学参数,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肺小动脉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蛋白表达;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各组肺组织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内皮素前体-1(preproET-1)、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结果阿托伐他汀组犬的肺动脉压力,右心室收缩压,肺动脉收缩压,肺血管阻力较野百合碱组明显下降(P<0.05),而心输出量明显升高(P<0.05),并接近正常对照组。肺组织preproET-1mRNA、IL-1βmRNA、TNF-αmRNA、VEGF mRNA转录水平在阿托伐他汀组显著低于野百合碱组(P<0.05);eNOS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CI围术期CD4T淋巴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入住我院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92例,随机分为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组(负荷剂量组,术前2d给予20mg/d,术后10mg/d)46例和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组(常规剂量组,术前2d、术后均10mg/d)46例。采用免疫磁珠法筛选出CD4T淋巴细胞,荧光定量PCR检测PDCD4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PDCD4蛋白相对表达量;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TNF-α水平。结果与PCI前比较,负荷剂量组PCI后PDCD4mRNA和PDCD4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PCI后常规剂量组较负荷剂量组TNF-α水平明显升高[(14.62±2.45)ng/L vs(9.51±1.93)ng/L,P<0.05]。结论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可以通过抑制CD4T淋巴细胞PDCD4的表达,从而减少PCI术后心肌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8.
背景他汀类药物具有多种临床功效包括调脂、改善内皮功能等,有报道表明他汀类药物可以防治压力负荷增大引起的心肌肥厚,但其确切机制尚不明确。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压力负荷导致的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缩窄腹主动脉的方法制备大鼠心肌肥厚模型。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未治疗组(n=10)、阿托伐他汀组(n=10)、假手术组(n=10)、空白对照组(n=10)。阿托伐他汀组术后每日灌胃给予阿托伐他汀2 mg/kg,余各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测定其心脏/体质量、左心室/体质量及病理切片左室壁厚度和心肌细胞直径。通过 RT-PCR 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心肌营养素1(CT-1)和白细胞介素18(IL-18)的表达。结果未治疗组[(174±9)mmHg]收缩压明显高于对照组[(112±15)mmHg](P<0.01),虽然阿托伐他汀组[(169±8)mmHg]血压仅有不明显下降(P>0.05),但能减轻心脏质量/体质量[阿托伐他汀:(3.2±0.2)×10~(-3)比末治疗组(4.2±0.29)×10~(-3),P<0.05]、左心室质量/体质量[阿托伐他汀:(2.2±0.09)×10~(-3...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研究阿托伐他汀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中PPARα、CPT-Ⅰ表达和心肌脂质代谢变化及心肌肥厚指标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对SHR心肌肥厚的改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观察阿托伐他汀灌胃10周的SHR心肌肥厚指标、血清和心肌游离脂肪酸含量及心肌PPARα、CPT-Ⅰ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 与WKY(n=6)比较,SHR(n=6)心肌中PPARα mRNA(0.285±0.062比WKY:0.478±0.093,P<0.01)与CPT-Ⅰ mRNA(0.795±0.139比WKY:1.115±0.109,P<0.01)表达减少,血清及心肌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分别为[(798.2±38.0比WKY:354.7±27.7)nmol/L,P<0.01]和[(635.0±77.4比WKY:245.3±47.3)nmol/L,P<0.01],心室质量指数增加(VWI)[(3.16±0.08比WKY:2.99±0.10)g/kg,P<0.05],心肌细胞直径增加(TDM)[(21.3±1.3比WKY:18.18±0.75)μm,P<0.01];阿托伐他汀50 mg/kg·d治疗10周后(n=6),心肌中PPARα、CPT-Ⅰ mRNA表达增加,心肌中游离脂肪酸含量明显降低、VWI降低,TDM降低.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够增加心肌中PPARα、CPT-Ⅰ mRNA表达,降低心肌中游离脂肪酸含量,改善心肌脂质代谢障碍,可能是其抑制心肌肥厚发生与发展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干预对血脂异常兔血清及脂肪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10只新西兰大白兔给予高胆固醇饮食饲养8周后,随机分为高胆固醇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每组5只。另选普通饮食12周兔5只作为对照组。12周末,取腹股沟皮下脂肪组织行脂肪细胞培养,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及脂肪细胞培养液中TNF-α水平。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脂肪细胞TNF-αmRNA的表达。结果阿托伐他汀干预4周能明显降低血脂异常兔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NF-α水平和脂肪细胞TNF-αmRNA表达量(P<0.05)。阿托伐他汀呈剂量依赖性降低脂肪细胞TNF-α表达和分泌。结论阿托伐他汀降低血脂异常兔血清TNF-α水平,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脂及抑制脂肪细胞TNF-α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