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腹部闭合性损伤384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对该院近十年来收治的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病人38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在其损伤的534个脏器中。实质性脏器损伤256例,占47.94%,空腔脏器损伤158例,占29.58%。认为早期正确诊断、及时适当的处理、积极防治并发症是降低腹部闭合性损伤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武锐 《中国科学美容》2011,(11):87-87,91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早期诊断治疗以及提高其治愈率,减少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病因、诊治及死亡原因。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治疗86例,非手术治疗10例;痊愈92例、死产4例。死亡者多为复合伤。结论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快速综合评估伤情、早期诊断、早期剖腹探查,合理选择术式是提高腹部闭合性损伤成功率、降低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8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结合文献讨论有关诊断及治疗问题。结果 手术治疗72例,非手术治疗14例,痊愈75例,死亡11例。结论 腹腔穿刺是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可靠、简便手段,探查术中务求全面,防止漏诊,尤以腹膜后间隙、胸廓内腹腔和盆腔为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体会。方法 109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中,保守治疗5例,手术治疗104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治愈105例、自动出院2例,术中死亡1例、术后并发多脏器衰竭死亡1例。治愈率97%。结论根据患者的外伤史、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早期诊断和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式,避免漏诊、误诊,可有效降低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以及手术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2008年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35例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共治愈34例,治愈率为97.1%,死亡1例,病死率为2.9%.1例肝破裂合并颅内血肿,术后死于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结论 (1)准确并及时诊断,并进行手术探查,做相应的处理是腹部闭合性损伤治疗成功的关键;(2)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治疗中,一定要正确解决好全身与局部,出血、感染与器官功能保存等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时腹部闭合性多器官损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顺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48例腹部闭合性严重多器官损伤部位、损伤程度、早期诊断方法及手术措施。结果 48例均进行手术治疗,分别施行脏器修补,全部或部分切除。治愈40例(83.33%),死亡8例(16.67%)。结论 腹部闭合性严重多器官损伤是引起大出血与休克的主要原因,全面仔细检查、及早腹腔穿刺、B超检查、X线检查等对早期确诊、早期施行手术是抢救腹部多器官损伤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7.
腹部闭合性损伤124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收治的124例腹部闭合伤。其中,单一脏器损伤76例,腹部多脏器损伤48例,合并其它重要系统损伤54例。结果 非手术治疗9例(包括介入脾动脉栓塞4例),手术治疗115例。治愈116例,死亡8例。结论 腹部闭合伤病情复杂,发展快,迅速准确诊断,合理的治疗是关键。详细了解病史,结合腹腔穿刺,X线,B超,CT检查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体会。方法对1995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7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6例病人,治愈72例,死亡4例,共损伤脏器110个。结论诊断性腹腔穿刺术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符合率高,简单易行。在复苏的同时早期行剖腹探查术,对年老体弱、严重复合伤者行空肠造瘘,胃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是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腹部闭合性创伤并发小肠损伤51例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普外科(天津300052)李西达王鹏志单纯小肠损伤的腹部闭合性创伤,临床不少见,腹膜炎的预后较差,应早期诊断和治疗。本文结合有关文献,对51例患者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文收集了1985~1994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肺挫裂伤的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28例严重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肺挫裂伤病人的诊治临床资料.结果 28例中治愈26例,死亡2例.在治疗过程中并发ARDS 8例,肺炎11例,肺不张4例.结论 严重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肺挫裂伤较为常见,积极救治腹部闭合性损伤,重视肺挫裂伤的诊断与处理,胸部X线...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14.
15.
Operations were performed on 48 patients with aneurysms of the thoracic aorta, one of them had a rupture of aneurysm of the noncoronary sinus followed by the formation of a fistula between the aorta and the right atrium. The fistula was ligated by an access through the right atrium with good nearest and long-term results.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