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观察褐苞薯蓣的补肾、雄激素样作用 ,及急性毒性。方法 :用去势小鼠测定其附性器官重量 ,用醋酸泼尼松制造小鼠肾阳虚模型 ,测定其体重及体温 ,用Bliss法测定LD50 。结果 :褐苞薯蓣和怀山药都显著增加附性器官重量 ,显著改善肾阳虚小鼠体重及体温。LD50 (g/kg) :怀山药 ,北流、桂平、博白的褐苞薯蓣分别为 35 7± 6 4 .2、312± 4 2 .5、379.3± 4 8.8、4 2 7.1± 4 4 .9,容县、邕宁褐苞薯蓣的MTD均为 6 0 0。结论 :褐苞薯蓣有补肾与雄激素样作用 ,和怀山药比较无明显差异。褐苞薯蓣的急性毒性总的比怀山药低 ,其毒性靶器官为脊髓和小肠。  相似文献   

2.
褐苞薯蓣对小鼠脾虚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褐苞薯蓣对小鼠脾虚证的影响。方法:用利血平致小鼠脾虚模型,以其体重、体温、胸腺及脾重、血清刚果红与木糖含量为指标,观察实验结果。结果:褐苞薯蓣能使体重、体温、胸腺重、脾重、血清木糖含量增加,对血清刚果红含量减少不显著。怀山药的结果与褐苞薯蓣相似,但对后3个指标影响不明显。结论:褐苞薯蓣有补脾作用和特异性免疫作用,怀山药与其相似,但略逊。  相似文献   

3.
易骏  黄玉仙  王涛 《光明中医》2013,28(8):1578-1580
目的探明不同种质资源山药同属药材作为山药商品药材使用的依据。方法硫酸-苯酚显色,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种质资源山药同属药材(褐苞薯蓣、参薯和山薯)多糖含量。结果不同种质资源山药同属药材褐苞薯蓣、参薯和山薯根茎多糖平均含量分别为2.2136%、3.1913%和1.7387%,均高于薯蓣根茎(山药)多糖含量(1.7331%)。种质来源于福建明溪产褐苞薯蓣、浙江温州参薯、广西合浦山薯的多糖含量为相应种质药材多糖含量中最高,分别为6.2485%、9.1522%和2.5335%。结论不同种质资源山药同属药材可能有类似山药的"补脾养胃"功效。  相似文献   

4.
<正> 一、一般情况桂圆系产热帶地方之?G乔木,高数丈,农历四月开淡白花,八月果实成熟。广西容县孏挠袅?博白、北流、陆川、容县、岑溪、貴县、桂平、平南、藤县等县一帶均产?崾漳昝磕瓴考s40—50万斤。桂圆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褐苞薯蓣的降血糖作用。方法:用四氧嘧啶、肾上腺素腹腔注射造成小鼠高血糖模型,用血糖测定试剂盒(GOD—POD法)测血清葡萄糖含量。结果:褐苞薯蓣预防或治疗给药均能降低四氧嘧啶引起的高血糖,并能对抗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糖升高和降低正常小鼠的血糖值。结论:褐苞薯蓣有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6.
山药作为常用中药材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有南北之分.北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块茎[1],为中国药典收载品,以河南产的"怀山药"质量为佳.南方产的山药以广西、四川、湖南、广东、福建为主要产区,习称"广山药、淮山药".较常用的品种为广山药,为薯裁科植物褐苞薯蓣的干燥块茎,其产量居山药类中药的首位[2-3].由于山药在临床上已日益受到诸多中药学者的关注.现就近年来正品山药与伪品鉴别、药材品种分析及其制剂的质量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为山药药材及以山药为原料的药品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山药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山药中薯蓣皂苷元含量的HPLC的测定方法,考察各地山药质量的优劣。方法:采用Shimadzu C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90∶10);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10 nm。结果:薯蓣皂苷元进样量在0.014~0.28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薯蓣皂苷元的平均回收率为96.7%,RSD为1.70%(n=5)。结论:该方法可为山药质量控制提供可靠手段,各产地山药中都含有薯蓣皂苷元,但含量极少,其中以"怀山药"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山药又称怀山药、怀山、淮山,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具有健脾胃、益肺补肾的功能。广西是山药的主要产区之一,分布于桂东南地区的陆川、博白、桂平、灵山等县、市。年产量为400~450万公斤,最高年产可达500万公斤。山药通常用于三个方面:一是作药用,通常加工成毛山药、光山药两个规格。毛山药供国内药用,年销量为150万公斤左右;光山药供出口,销往东南亚各国及港、澳、台地区,年销量5~10万公斤。二作食品工业原料,用于生产淮山粉(山药粉)系列产品,年需量150~200万公斤,且需量逐年有所增加。三作蔬菜食用。年销量可达300万公斤(折干货100万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广山药的来源植物褐苞薯蓣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为褐苞薯蓣遗传差异的评定及优良种质资源的筛选提供分子水平的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ISSR(简单序列重复区间)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居群褐苞薯蓣104份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 从150条引物中共筛选出9条引物,其中包含通用引物7条,自设引物2条;9条引物109个样品扩增出总条带106条,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04条,多态性比率为98.11%,等位基因数(Na)为1.9811,有效等位基因(Ne)为1.6357,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3675,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5439,说明褐苞薯蓣整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通过比较野生样品居群和栽培样品居群的Na值、Ne值、H值、I值,发现野生居群样品比栽培居群样品具有更高的遗传多样性。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野生品和栽培品之间存在遗传差异。结论 ISSR分子标记方法能用于褐苞薯蓣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遗传分化的分析,本研究结果能为褐苞薯蓣的相关分子生药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广东淮山药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山药为常用中药材,以强壮滋补、健脾养胃而著称,商品均为栽培品。在1990年版的中国药典中只收载了山药,即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的块茎,但目前各大产区栽培、市场销售和使用方面,除怀山药外,尚有来自其他种源的山药,主要为淮山即参薯D.alata L.,广西准山即褐苞薯蓣D.persimilis Prain et Burk.,广东淮山即山薯D.fordii  相似文献   

11.
贵州栽培薯蓣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贵州引种栽培的盾叶薯蓣和黄山药中薯蓣皂苷元含量分别达到2.90%和1.86%。各物侯期薯蓣皂苷元的含量变化规律,与国内其他产地报道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怀山药道地产区与非道地产区药材质量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比较研究不同产地怀山药的质量。方法 选同一品种怀山药在不同地区同期种植 ,分析其药材的主要化学成分。结果 不同产地怀山药中的淀粉、蛋白质、浸出物、多糖含量不同 ,但道地产区怀山药中淀粉、多糖含量较高。结论 河南怀山药中多糖含量高于非道地产区 ,是怀山药道地药材的主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栽培西陵知母与野生知母药材质量进行全面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阐明二者内在质量的异同.方法:对收集的易县各乡镇栽培样品和野生知母样品进行全面分析.选取皂苷、黄酮、多糖3大类,6种有效成分作为指标.HPLC-ELSD内标法测定菝葜皂苷元含量;HPLC-ELSD同时测定知母皂苷C和知母皂苷AⅢ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新芒果苷和芒果苷含量;硫酸-苯酚法测定总多糖含量.结果:栽培样品中菝葜皂苷元含量略低于野生样品;栽培品中知母皂苷C和知母皂苷AⅢ含量高于野生样品;3种皂苷类指标成分含量差异均不显著.栽培品新芒果苷含量低于野生品,芒果苷含量高于野生样品,2种黄酮含量总和没有显著性差异.栽培品多糖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品.结论:易县栽培知母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与易县野生知母药材比较接近,没有显著差别.栽培西陵知母与野生知母药材具有一致的优良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正品山药DioscoreapolystachyaTurcz .与地方习用品广山药D .persimilisPrainetBurkill、土山药D .japaonicaThunb .和方山药D .alataL .的核基因组 18SrRNA基因序列 ,为山药基原鉴别及品质评价提供分子依据。方法 :采用PCR直接测序技术测定山药及其地方习用品的 18SrRNA基因核苷酸序列并作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 :山药、广山药和土山药的 18SrRNA序列长度均为 1810bp ,而方山药为 180 7bp。根据排序比较 ,广山药和正品山药的 18SrRNA序列完全相同 ,而与土山药和方山药的序列同源性分别为 99 89%和 97 5 1%。结论 :DNA测序技术可成为山药基原鉴定准确而有效的分子方法  相似文献   

15.
黄山药的引种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引种驯化甾体药物的药源植物。方法 引种栽培,根茎及种子繁殖。结果 黄山药在酸性及微碱性土壤环境下均能正常生长发育,且产量高,皂素含量达医药工业生产要求,最高含量3.07%,最低为1.51%。结论 贵州产区可以大力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相对质量常数用于甘草饮片等级评价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邓哲  焦梦姣  章军  咸婧  张庆  陈畅  王跃生  刘安 《中国中药杂志》2017,42(13):2492-2496
质量常数评价方法是一种综合性饮片等级评价方法,但是在用于甘草饮片等级评价时,因指标成分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含量差异较大,权重不合理,导致等级评价出现偏离。为解决这一问题,该文建立了相对质量常数用于甘草饮片的等级评价。该研究共收集了29批不同质量的甘草饮片,最终以检验合格的17批甘草饮片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显示其相对质量常数范围1.78~11.49。如果把甘草饮片划分成3等级,则:一级甘草饮片相对质量常数≥9.19,二级甘草饮片相对质量常数9.19且≥5.75,三级甘草饮片相对质量常数5.75。该研究表明,相对质量常数能够科学、合理、客观、准确的划分饮片的等级,解决了质量常数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为多指标成分的中药饮片等级划分提供了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刘玉萍  何报作  曹晖 《中草药》2001,32(11):1026-1030
目的 分析正品山药Dioscorea polystachya Turcz.与地方习用品广山药D.persimilis Prain et Burkill、土山药D.japaonica Thunb.和方山药D.alataL.的核基因组18SrRNA基因序列,为山药基原鉴别及品质评价提供分子依据。方法 采用PCR直接测序技术测定山药及其地方习用品的18SrRNA基因序列。为山药基原鉴别及品质评价提供分子依据。方法 采用PCR直接测序技术测定山药及其地方习用品的18SrRNA基因序列,为山药基原鉴别及品质评价提供分子依据。方法 采用PCR直接测序技术测定山药及其地方习用品的18SrRNA基因核苷酸序列产荼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 山药、广山药和土山药的18SrRNA序列长度均为1810bp,而方山药为1807bp。根据排序比较,广山药与正品山药的18SrRNA序列完全相同,而与土山药和方山药的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89%和97.51%。结论 DNA测序技术可成为山药基原鉴定准确而有效的分子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大黄结合夹尾应激法、番泻叶结合束缚应激法建立肝郁脾虚型大鼠肠易激综合征模型以及对模型进行评价.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K),大黄结合夹尾组(D+J),番泻叶结合束缚组(F+S),连续造模7d,造模前禁食12 h,K组每只大鼠灌胃生理盐水2 mL,D+J组ig 20 g·kg-1(1 g·mL-1)大黄煎煮液,F+S组ig番泻叶煎煮液5.76g·kg-1(0.36 g·mL-1).观察其一般行为活动、体重变化及排便情况等,造模结束后,评价其一定时间的粪点数及给药后开始排便的时间.结果:D+J,F+S组均有不成形的稀便而空白对照组无稀便;K,D+J,F+S组体重增长率分别为30.24%,11.59%,11.32%;给药后开始排稀便所经历的时间分别为222.91,182.61,162.36 min;造模结束后10d5 h的粪点数分别为4.5,7.68,8.71;24 h粪点数分别为37.14,43.49,45.54.与空白对照组比,模型组体重增长率、开始排便时间以及5,24 h内粪点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尤其以F+S组最为明显结论:大黄结合夹尾、番泻叶结合束缚均能成功造成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  相似文献   

19.
不同乙醇提取工艺对山豆根急性毒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比较不同乙醇提取工艺对山豆根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分别制备山豆根乙醇热回流和渗漉提取液,采用经典急性毒性试验方法进行急性毒性比较研究,记录其毒性症状谱、累积死亡数和小鼠体重变化,用Bliss法分别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及其95%可信度。结果:小鼠口服山豆根乙醇热回流液和渗漉液的LD50和95%可信限分别是27.135(24.869~29.622 g·kg-1)和13.399(12.016~14.899 g·kg-1),分别相当于人日用量的316.6倍和156.3倍,主要毒性症状谱为多动、烦躁、间歇性抽搐、呼吸急促等,最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成活动物体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差异,药后7 d差异消失。结论:山豆根乙醇渗漉液的毒性大于热回流液,说明乙醇提取温度和浓度是影响山豆根急性毒性结果表达的关键因素,尤以温度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