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定量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技术(TMAD)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CHF)左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价作用.方法左心衰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各40例,二维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射血分数(LVEF).使用TMAD技术,测量二尖瓣环6个位点的收缩期最大位移(Ds)、最大位移达峰时间, 并将平均Ds与简化双平面Simpson法计算出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F组的LVEDd、LVEDV、LVESV均显著增加(P<0.01),LVEF显著减低(P<0.01).HF组二尖瓣环6个位点DS比正常组显著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F组二尖瓣环6个位点DS的达峰时间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1).正常组二尖瓣环6个位点平均Ds与LVEF呈显著正相关(r=0.853,P<0.01),HF组二尖瓣环6个位点平均Ds与LVEF呈正相关,但较正常组低(r=0.419,P<0.05).结论 TMAD作为一种新技术成为简单、准确、客观地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TMAD)技术及左心室心肌的纵向应变在评价健康人左心室长轴收缩功能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健康志愿者40名,二维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测量二尖瓣环6个位点(前间隔、侧壁、下壁、前壁、后壁、后间隔)的收缩期最大位移(Ds)及左心室各节段纵向应变收缩期峰值,左心室各节段纵向应变收缩期峰值平均值为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并分析平均Ds及左心室GLS与简化双平面Simpson法测得的LVEF的相关性.结果二尖瓣环前间隔位移为(12.37±2.05)cm,侧壁位移为(12.94±2.85)cm,下壁位移为(12.79±2.48) cm,前壁位移为(12.97±2.29) cm,后壁位移为(12.33±2.34)cm,后间隔位移为(11.59±1.99)cm,二尖瓣环6个位点位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245,P=0.051).从基底部到心尖部左心室不同节段(前间隔、前壁、侧壁、后壁、下壁、后间隔)纵向应变收缩期峰值基本呈现逐步递增的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2.988、1.902、2.379、3.164、1.278、0.044,P均>0.05);基底部、中部、心尖部同一水平不同节段纵向应变收缩期峰值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F=2.871、2.752、1.560,P均>0.05).二尖瓣环6个位点平均Ds为(12.67±1.57)cm,与简化双平面Simpson法测得的LVEF[(57.98±4.37)%]呈显著正相关(r=0.853,P<0.01);左心室GLS为(-21.81±2.61)cm,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75,P<0.01);二尖瓣环6个位点平均Ds与左心室GLS呈显著负相关(r=-0.72,P<0.01).结论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定的二维应变及TMAD与LVEF存在显著相关性,二尖瓣环取点简便、快捷、无角度依赖,TMAD有望成为定量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定量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技术(TMAD)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患者短期疗效的评价作用.方法 使用TMAD技术测量2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CRT前和CRT 1个月后左室壁二尖瓣环6个位点的收缩期最大位移(Ds)、二尖瓣环6个位点达峰时间的标准差(Td-sd)以及任意两位点收缩期最大位移达峰时间的最大差值(Tds-diff),并将平均Ds与简化双平面Simpson法计算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及左室面积变化分数(FAC)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CRT 1个月后二尖瓣环6个位点Ds及平均Ds比CRT前显著增高,差异有统汁学意义(P<0.01);Tds-diff较CRT前减少,差异有统汁学意义(P<0.05);二尖瓣环6个位点Td-sd较CRT、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尖瓣环6个位点平均Ds与LVEF、LVESV、FAC呈正相关(r分别为0.419,0.529,0.567,P<0.05).结论 TMAD可以用来评价CRT患者的短期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自动追踪技术(TMAD)评价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VNC)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方法正常对照组39例,LVNC患者43例。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技术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应用TMAD技术,测量二尖瓣环侧壁、室间隔、前壁和下壁等4个位点的收缩期最大位移(MAD)、心尖四腔观、两腔观的二尖瓣环中点位移(MADmid4、MADmid2)及其百分比(MADmid4%、MAD-mid2%)。将上述指标进行两组间对比分析,分析二尖瓣环位移参数与简化双平面Simpson法计算出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之间的关系。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比,LVNC组LVEF显著减低(P<0.01),EDV、ESV、LVDd测量值均显著增大(P<0.01)。(2)LVNC组二尖瓣环4个位点的MAD、MADmid4、MADmid2、MADmid4%、MADmid2%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3)LVNC组二尖瓣环4个位点的MAD、MADmid4、MADmid2、MADmid4%、MADmid2%与LVEF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MADmid4%、MADmid2%与LVEF的相关系数较高(r=0.753、0.794)。结论应用TMAD法测量LVNC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与简化双平面Simpson法的相关性良好,TMAD作为一种新技术能简单、准确、客观地评价LVNC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技术(TMAD)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5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DCM患者38例,作为扩张型心肌病组(DCM组),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对DCM组与健康对照组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2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应用TMAD技术测量二尖瓣环6个位点(前间隔、后间隔、前壁、侧壁、后壁、下壁)的位移达峰时间(TP),计算出二尖瓣环位移达峰时间标准差(TP-SD)、二尖瓣环位移达峰时间最大差(TP-DIF),比较2组患者超声参数,并分析TP-SD、TP-DIF与LVEF的相关性。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获取DCM组左心室16个节段的收缩末期容积达峰时间标准差(Tmsv16-SD),16节段收缩末期容积达峰时间最大差(Tmsv16-DIF)并分别与DCM组TP-SD、TP-DIF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DCM组LVEDV、LVESV测值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09.87±44.23)mm vs(93.12±12.29)mm,(158.45±41.32)mm vs(32.16±4.0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023、16.643,P均0.01),DCM组LVEF测值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12,P0.01);DCM组6个位点的TP、TP-SD、TP-DIF测值均较健康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28、6.869、7.507、6.616、5.631、4.738、7.368、5.777、6.781,P均0.01),TP-SD、TP-DIF与LVEF测值均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645、-0.513,P均0.05);TP-SD与Tmsv16-SD、TP-Dif与Tmsv16-Dif测值均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643,P0.01;r=0.563,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应用TMAD技术测量二尖瓣环位移达峰时间来评价左心室运动同步性,简便易行,无角度依赖性,有望成为评价左心室同步性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应用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自动追踪(TMAD)技术定量评估心功能减低患者左心收缩功能的意义.方法 根据双平面Simpson法测定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收集125例心功能减低患者为心功能减低(LVEF≤54%)组,50名健康体检心功能正常( LVEF≥55%)者为正常对照组.将心功能减低组再分为LVEF 50%~54%、LVEF45%~49%、LVEF 40%~44%、LVEF 35%~39%及LVEF≤34%亚组,各25例.在室间隔和侧壁上描记两点,分别记为第1点和第2点,软件自动计算二者的最大位移;将两点连线,中点记为第3点,计算最大位移及其占左心室长径百分比.结果 心功能减低组TMAD各项参数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TMAD各参数均与LVEF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 TMAD参数有望成为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一个新的、甚至可替代LVEF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超声组织二尖瓣环位移技术(TMAD),评价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SCF)的左心室收缩功能,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临床诊断为SCF的患者61例(SCF组),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环室间隔位点位移(TMAD1)、侧壁位点位移(TMAD2)、平均位移(TMAD Midpt)和平均位移率(TMAD Midpt%),并与60例健康成年人(对照组)比较。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SCF组TMAD1、TMAD2、TMAD Midpt和TMAD Midpt%均减低(P0.05),但LVEF无显著变化;(2)TMAD各参数均与LVEF呈正相关(r=0.20、0.26、0.29、0.24,P0.05);(3)TMAD各参数与年龄、心率无相关(P0.05),TMAD1、TMAD2、TMAD Midpt与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呈正相关(r=0.19、0.20、0.25,P0.05),而TMAD Midpt%与LVEDV无相关(P0.05)。结论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TMAD参数中TMAD Midpt%不受左心室容积影响,是可简便、准确、灵敏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自动追踪技术(TMAD)评估扩张型心肌病(DCM)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DCM患者32例(LVEF≤35%组23例,LVEF>35%组9例)、健康体检者30名(对照组)均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检查,测得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TMAD技术测量二尖瓣环位移(TMAD)参数,包括后间隔处瓣环插入点最大位移(TMAD sep)、左心室侧壁处瓣环插入点最大位移(TMAD lat)、后间隔-侧壁瓣环连线中点的最大位移(TMAD Midpt)及左心室长轴缩短率(TMAD Midpt%),分析比较各组各参数及TMAD参数与LVEF的相关性。结果 LVEF≤35%组LVEDV、LVESV均大于对照组(P均<0.01),LVEF低于对照组(P<0.01);LVEF>35%组LVEDV、LVESV均大于对照组(P均<0.01),LVEF低于对照组(P<0.01);LVEF≤35%组TMAD sep、TMAD lat、TMAD Midpt、TMAD Midpt%均低于LVEF>35%组和对照组(P均<0.01),LVEF>35%组TMAD sep、TMAD lat、TMAD Midpt、TMAD Midpt%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DCM患者TMADsep、TMAD lat、TMAD Midpt、TMAD Midpt%均与LVEF呈正相关(r=0.64、0.69、0.70、0.75,P均<0.05)。结论 TMAD技术所测的瓣环位移参数有可能成为评价DCM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一种新的、可靠性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组织追踪技术(TT)测量收缩期二尖瓣环位移(MADs)在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6例(心衰组)及健康志愿者20名(对照组).以二维超声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采用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在心尖四腔及两腔切面,应用TT技术测量左心室侧壁、室间隔、前壁及下壁4个位置的MADs,并计算其平均值,与M型超声测量的MADs进行一致性及相关性分析.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心衰组的年龄、LVEDD、体表面积对LVEF与MADs均值的相关性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心衰组的LVEDD、LVEDV、LVESV明显增高(P均<0.01),LVEF显著降低(P均<0.01).心衰组4个位置的MADs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TT与M型超声测量的MADs平均值高度相关且一致性良好(r=0.97,P<0.01).MADs平均值与LVEF的关系受LVEDD的影响(r2=0.69,P<0.01).结论 TT测量MADs结合LVEDD可以准确、简洁、快速地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组织运动瓣环位移技术(TMAD)定量分析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室整体与节段纵向收缩功能及同步性,探讨其应用价值和可行性.方法 连续选择非梗阻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nHCM)39例,同期选择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39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测量左室整体与节段纵向应变(LSR)以及采用QLAB8.1软件测量二尖瓣环6个位点(室间隔,侧壁,前间隔,后壁,前壁和下壁)二尖瓣环位移(MAD)以及达峰时间,计算二尖瓣环整体位移(MADglobal)以及左心室收缩期不同步化指数(SDI).分析LSR与MAD的相关性,比较两组MAD、SDI等参数.结果 TMAD有效跟踪节段数显著高于STI(98.7%对77.9%,P<0.001).TMAD测量MAD与STI测量左室节段纵向应变(r=-0.784,P<0.001)和整体应变(r=-0.897,P<0.001)显著相关.与对照组比较,nHCM患者左室六个位点MAD以及MADglobal均显著减低(P均<0.001),SDI显著增加(P<0.001).结论 TMAD是评价nHCM患者左室纵向整体与节段收缩功能以及同步性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应用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移植心脏二、三尖瓣环的运动判断移植心脏急性排异反应的价值.方法 对8例心脏移植受者共进行52次超声检查,其中5次出现急性排异反应,47次无排异反应.记录心尖长轴、四腔及两腔切面的组织多普勒图像,测量二尖瓣环的后间隔、侧壁、下壁、前壁、后壁及前间隔6个位点以及三尖瓣环侧壁位点的收缩期、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s、Ve)、收缩期位移(Ds),并计算二尖瓣环6个位点收缩期及舒张早期峰值速度、收缩期位移的平均值.结果 急性排异反应的心脏移植受者二尖瓣环各位点的Vs、Ve、Ds均较无排异反应的心脏移植受者减低,但仅后间隔位点的Ve、Ds及前间隔、前壁位点的Vs、Ve、Ds减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尖瓣环6个位点舒张早期峰值速度的平均值、收缩期位移的平均值也较无排异反应的心脏移植受者显著减低(P<0.05);急性排异反应的心脏移植受者三尖瓣环的Vs、Ve、Ds均较无排异反应的心脏移植受者显著减低(P<0.05).结论 应用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二、三尖瓣环运动速度及位移可简便无创监测心脏移植后急性排异反应,三尖瓣环运动异常对于急性排异反应的诊断可能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测量二尖瓣环运动速度,以评价冠心病(CAD)患者左心室功能变化.方法 对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52例CAD患者,采用QTVI技术分别测量窦性心律时二尖瓣环6个位点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并计算6个位点各参数的总和(t)及平均值(m),同时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 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并与36例正常组(对照组)的相应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①与正常组比较,CAD组Vs、Ve、Va及LVEF均有显著减低(P<0.01),L VESV、LVEDV明显增加(P<0.01).②CAD组LVEF与Vs-t、Vs-m、Ve-m成正相关( r=0.568,P<0.01;r=0.578,P<0.01;r=0.361,P<0.01),C AD组Vs-m与Ve-m成正相关(r=0.584,P<0.01).③采用正常组75%正常参考值下限(Vs-m-0.67s=5.04 cm/s)作为诊断CAD的标准,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66.7%、82.9%及73.2%.结论 CAD患者存在局部和整体心肌收缩、舒张功能障碍,而且收缩功能受损与舒张功能受损密切相关;用QTVI测量二尖瓣环运动检测CAD患者心功能障碍具有肯定的临床价值;Vs-m是评价CAD患者心功能障碍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利用组织多普勒技术(TDI)评价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变化.方法 二尖瓣关闭不全(MR)患者60例.按照反流束面积与左房面积比值将其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3组,每组患者各20例;对照组30例.利用TDI分别测量二尖瓣环后间隔、左室侧壁、左室前壁和下壁4个位点处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Vs)作为左室收缩功能指标.结果 轻度MR组二尖瓣环4个位点Vs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中度MR组以上2个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重度组Vs较对照组显著减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LVEF则较对照组无差异.MR患者的Vs与左室收缩末期室壁应力/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比值(ESS/ESVI)呈显著正相关(r=0.785,P<0.01).结论 中度MR组左室纵轴收缩功能代偿增强;重度MR组的左室纵轴功能失代偿下降.Vs在评价MR患者的左心功能方面较LVEF敏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组织运动瓣环位移技术(TMAD)检测长期右心室起搏(RVAP)对左心室整体与节段收缩功能的影响,为左心室早期心功能受损检测提供新的方法。方法入选行DDDR模式起搏的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均为RVAP,在术前以及术后1年采用TMAD技术检测二尖瓣环六个位点二尖瓣环位移(MADseg)、整体位移(MADglobal),采用M型超声检测左心室收缩期同步性指标TAS-POST以及双平面法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实验室检查 N 末端 B 型利钠肽原(NT-proBNP),根据起搏器程控检查计算心室累计起搏比例(Cum%VP)。同期选择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6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与术前以及健康对照组比较,术后DDDR组LVEF、NT-proBNP无显著改变(P>0.05),然而其二尖瓣环各位点MAD以及二尖瓣环MADglobal均减低(P<0.05);与术前比较,DDDR组术后TAS-POST增加(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MADglobal与Cum%VP显著负相关(r=-0.646,P=0.000)。结论长期RVAP左心室纵向整体与节段收缩功能以及同步性减低,TMAD可早期监测心功能受损,为长期RVAP患者早期心功能异常的检测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自动追踪技术(TMAD)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高血压病患者60 例根据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检测结果分为左心舒张功能正常组与舒张功能减低组,对照组25 例.所有受检者均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取心尖四腔观二维动态图像,应用TMAD 技术测量记录二尖瓣环后间隔和侧壁位点的舒张早期位移,及舒张晚期位移,计算后间隔与侧壁两个位点位移均值及其比值,各组间进行比较.结果 高血压病组二尖瓣环后间隔、侧壁位点的舒张早期位移及舒张早期位移与晚期位移比值较对照组减低(P <0.01).结论 TMAD 技术可以评价高血压病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可作为临床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实时三平面超声心动图(RT-3PE)测量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总体收缩功能的可行性、准确性和重复性.方法 同期应用RT-3PE和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30例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测值进行对比研究,同期由同一和不同的检查者应用RT-3PE进行重复测量并将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RT-3PE和2DE Simpson法所测LVEDV分别为(86.67±37.64)、(86.43±38.25)ml,LVESV分别为(42.13±37.42)、(41.06±32.47)ml,SPECT测量的LVEDV和LVESV分别为(108.70±66.27)、(55.90±61.68)ml,RT-3PE和2DE Simpson法测得LVEDV和LVESV分别与SPE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2.76、3.37、2.54,P均<0.01或0.05);3种方法所测LVEF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RT-3PE测得LVEDV、LVESV和LVEF与SPECT相应的测量值密切相关(r=0.943、0.965、0.816,P均<0.01);2DE Simpson法测得LVEDV、LVESV和LVEF与SPECT相应的测量值相关性较好(r=0.896、0.957、0.721,P均<0.01).Altman-Bland一致性分析显示RT-3PE所测左心室容积和收缩功能与SPECT测值的一致性高于2DE Simpson法.(3)同一和不同的检查者采用RT-3PE重复测量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有良好的相关性,同一检查者采用RT-3PE两次测量LVEDV、LVESV和LVEF的相关性良好(r=0.968、0.984、0.883,P均<0.01);不同检查者采用RT-3PE测量LVEDV、LVESV和LVEF的相关性也很好(r=0.948、0.970、0.899,P均<0.01).结论 RT-3PE是一种能够快速、准确测量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总体收缩功能的影像技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定量组织速度成像评价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右心室长轴方向运动特点.方法 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60例分为A、B两组,A组患者35例于二尖瓣置换术同期行三尖瓣人工瓣环成形术,B组患者25例为二尖瓣置换术同期未行三尖瓣手术,另选取健康对照组20例.分别于术前、术后2周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右室射血分数(RVEF),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测量二、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和收缩期位移(Ds).结果 A组与B组术前二尖瓣环Vs、Va、Ds及LVEF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减低,术后Vs、Ve、Va及LVEF均较术前减低(P<0.05);A组术前三尖瓣环Vs、Va、Ds及RVEF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减低,术后A组与B组三尖瓣环Vs、Ve、Va、Ds均较术前减低(P<0.05),而RVEF虽有所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前二、三尖瓣环Ve/Va>1,术后Ve/Va<1;B组术前Ve/Va<1,术后Ve/Va>1.结论 二失瓣置换术的患者术后左、右室长轴方向收缩运动均减低,术后LVEF减低,而RVEF无显著减低;二尖瓣置换术患者术后左、右心室舒张功能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组织追踪法(TT)评价阿霉素致兔心脏毒性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42只兔分成4组A组(对照组)10只,注射2mg/kg生理盐水8周;B组10只,每周静脉注射阿霉素2mg/kg,注射2周;C组10只,同样方法给予阿霉素4周;D组12只同样方法给予阿霉素8周。12周后对4组兔心脏用组织追踪法测量二尖瓣瓣环的收缩期位移(Ds);用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瓣环收缩期下移距离(Dm);用超声心动图Simpson法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D组二尖瓣瓣环平均Ds、Dm和、EF明显减低(P<0.01)。C组二尖瓣瓣环平均Ds、Dm明显减低(P<0.01),而EF正常低值(P>0.05)。B组与A组间各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4组二尖瓣瓣环收缩期平均Ds与Dm显著相关(P<0.04);同时二尖瓣瓣环收缩期平均Ds与LVEF也呈显著相关(P<0.03)。病理结果从B组到D组的心肌损害程度逐渐加重。结论组织追踪法可无创有效地评价阿霉素心脏毒性左室心肌收缩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技术评价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左心容积、功能.方法 32例完成治疗(封堵或修补)的ASD患者(ASD组,治疗前及治疗后)及30名健康志愿者(NOR组)作为研究对象.NOR组及ASD组(术前一周内、术后15 d)行常规及RT-3DE检查,对三维图像进行容积参数分析,分析参数包括: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心室每搏量(LV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ASD组治疗前LVEDV、LVESV、LVSV低于NOR组(P<0.05),LVEF与NOR组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LVEDV、LVESV、LVSV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LVEDV、LVESV、LVSV、LVEF与NOR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SD患者治疗前左心容量较正常人减低,但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正常,治疗后左心容量恢复正常;RT-3DE评价左心容积、功能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 )在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RT-3DE测量25名首发左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30名正常对照者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整体射血分数(LVEF)、心肌梗死组及对照组节段射血分数(rEF)。【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肌梗死组LAD、LVEDV、LVESV较对照组增大( P <0.05),LVEF较对照组减低( P <0.05);心肌梗死组125个梗死节段rEF较300个非梗死节段和对照组减低( P <0.05),非梗死节段较对照组减低( P >0.05);心肌梗死组LVEF与LVEDV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够有效的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整体及节段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