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 (IVIG)与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 (HD MP)联合治疗对抢救极重度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价值。方法 对 32例入院时PLT <10× 10 9/L、出血倾向严重的极重度急性ITP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①IVIG+MP组 ,IVIG 4 0 0mg/kg·d-1连用 5d及MP15~ 30mg/kg·d-1连用 3d后改为强的松口服。②IVIG组 4 0 0mg/kg·d-1连用5d ,改为强的松口服。结果 IVIG +MP组用药 2 .1± 1.2d出血开始减轻 ,4 .5± 1.8dPTL上升至 10 0× 10 9/L ,6 .7± 1.3dPTL达到峰值 2 74± 75× 10 9/L。IVIG组用药 3.5± 1.4d出血倾向开始减轻 ,6 .8± 1.6dPTL上升至 10 0× 10 9/L ,9.1± 1.2d达到峰值 196± 72× 10 9/L。两组 3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在极重度急性ITP伴严重出血倾向患儿的抢救中 ,IVIG、MP联合治疗比单用IVIG治疗作用更迅速 ,疗效更好 ,可替代新鲜血及血小板输注治疗严重出血倾向患儿。  相似文献   

2.
蔡晓华  王瑛  彭承端 《广东医学》2000,21(3):248-249
探索更有效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单一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与常规强的松治疗ITP的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3例,显效率79%,对照列,显效率38%,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单一大剂量冲击治疗ITP对迅速减轻出血症状,提升血小板计数,提高疗效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短程冲击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疗效。方法对42例初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使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1 g.d-1.3 d,静脉滴注。结果该治疗方法具有有效率高(83.3%)、起效快(平均4 d)的优势。结论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短程冲击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方法值得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两种方案治疗小儿急性重度以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疗效。方法 :于 1998年 10月~ 2 0 0 2年 10月分别采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或甲基强的松龙冲击 +HDIVIG两种方案抢救 98例急性重度以上ITP患儿 ,比较两种方案治疗反应。结果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或甲基强的松龙冲击 +HDIVIG治疗急性重度以上ITP疗效肯定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 +HDIVIG治疗提升血小板计数达安全范围 ( >3 0× 10 9/L)的平均时间、血小板计数达正常的平均时间、血小板计数达峰值的平均时间优于单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者 ,两组血小板峰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或甲基强的松龙冲击 +HDIVIG治疗急性重度以上ITP疗效肯定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 +HDIVIG疗效优于单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有效治疗手段。方法 将ITP病人随机分成两组 ,A组用甲泼尼松龙 2 0~ 30mg/ (kg·d) ,连续静点 3~ 5d后予泼尼松口服维持 ;B组口服泼尼松 2mg/ (kg·d) ,2次 /d ,根据血小板上升情况减量至停药。两组同时给予相同的辅助治疗。结果 A组有效率 94 2 3% ,显效率 88 4 6 % ,B组有效率 6 8 0 % ,显效率5 8 4 % ,A组平均止血天数明显短于B组。结论 用甲泼尼松龙冲击治疗ITP ,止血迅速及血小板上升快 ,是治疗小儿ITP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地塞米松与甲基强的松龙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将96例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A组及B组,每组48例.2组均接受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A组加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B组加用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治疗.比较2组疗效、T细胞亚群、炎性因子、血小板峰值及变化时间、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A组总显效率(79.17%,38/48)与B组总显效率(75.00%,36/48)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到达峰值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A组的血小板峰值高于B组,且血小板升高至≥50×109/L的时间少于B组(均P<0.05).治疗后,2组CD4+、CD4+/CD8+均升高,CD8+、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均降低(均P<0.05);A组CD4+、IL-6、IFN-γ及TNF-γ水平低于B组,CD8+高于B组(均P<0.05),2组间CD4+/CD8+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间血糖一过性增高、高血压、胃部不适等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均无股骨头坏死发生.结论 地塞米松和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小剂量丙种球蛋白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治疗效果、安全性均较好,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改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正>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血液系统常见的出血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自1992年2月~2001年8月,我们共收治危重型ITP30例,其中采用甲基强的松龙(甲强龙)联合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15例,并与采用地塞米松治疗15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对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72例ITP患儿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8例患儿采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30mg/kg.d)冲击治疗,继之以口服强的松(1.5~2.0 mg/kg.d)减量维持治疗.对照组34例患儿予强的松(1.5~2.0 mg/kg.d)口服.结果:治疗组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后血小板计数回升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冲击疗法治疗ITP能迅速减轻出血症状,短时间内提升血小板计数,有效率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与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小儿IT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在安阳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60例ITP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观察组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P<0.05)。结论小儿ITP采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显著,可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吴宪 《辽宁医学杂志》2002,16(4):183-183
我院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42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ITP患者共42例均为住院病人,均按照1994年全国第五届止血与血栓会议制定的标准而确诊,其中初治者28例,经强的松治疗无反应者14例.  相似文献   

11.
张华  刘若英  于敏 《重庆医学》2004,33(2):238-239
目的探讨静脉丙球治疗ITP的机理.方法用微量比色法检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ADCC指数和细胞毒指数.结果正常人PBMC经ITP病人灭活血清处理后,其ADCC指数与细胞毒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经静脉丙球作用后,其ADCC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结论 ITP患者血清能使正常人PBMC的ADCC活性显著增加,而静脉丙球(≥20mg/ml)却使之显著降低.这可能与IVIG疗效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2.
ITP患者骨髓及血液检测指标与疗效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观察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G(PaIgG)、外周血血小板计数(BPC)、平均血小板容积(MPV)、骨髓巨核细胞计数(MK)与产板型巨核细胞比例(PPMK)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患者疗效的预计价值。方法:采用Coulter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及双抗体夹心ELISA法等,对73例ITP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BPC、MPV、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口服大剂量泼尼松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29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5例,对照组14例。试验组每日泼尼松8mg/kg,每隔2日,剂量分别减至每日6mg/kg、4mg/kg、2mg/kg,共服8日后停药。对照组按常规剂量泼尼松每日1mg/kg给药。结果试验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前后,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标技术检查T淋巴细胞亚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应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经鼻 (面 )罩无创正压通气 (NIPPV)救治重症支气管哮喘病人的疗效。方法 :病人分为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组 (MT组 )和甲基强的松龙冲击联合无创机械通气组 (MNT组 )。MT组 1 6例予甲基强的松龙首剂 1~ 2 mg/ kg,有效后改为 0 .5~ 1 mg/ kg,小于 72 h静脉输液治疗 ;MNT组 1 8例予甲基强的松龙同时予 NIPPV治疗。观察病人呼吸频率 (RR)、心率 (HR)、平均动脉压 (MBP)、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变化。结果 :MNT组第 1 h血气及其他观察指标迅速改善 (与治疗前相比 P<0 .0 5 ) ,治疗 2 4h后 ,观察指标接近正常值范围 ,MT组治疗 1 h后 Pa O2 明显改善 (与治疗前相比 P <0 .0 5 ,治疗 2 4h后 ,各指标均改善但仍不如 MNT组 (P <0 .0 5 )。结论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是救治危重哮喘的有效方法 ,能在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病情。同时联合 NIPPV可迅速逆转病情发展 ,是救治危重哮喘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ITP病人血清血小板抗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新的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病人的血清学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用巨核细胞-血小板系Dami细胞株进行涂片,利用Dami细胞膜上的表面标志物GpⅡb/Ⅲa、GpⅠb、vWF等作为抗原,检测ITP病人血清中的血小板自身抗体。结果:部分Dami细胞内可见红色沉淀颗粒,颗粒着色深浅不一,部分Dami细胞胞膜呈红色,ITP病人组红色沉淀颗粒明显多于正常人组和非ITP性血小板减少组。结论:本法可特异性检出ITP病人的血小板自身抗体。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49例C-ITP骨髓巨核细胞的质和量,与15例对照组比较,探讨其变化机理。5例巨核细胞数为23 ̄35个/全片,44例为36 ̄522个/全片;平均34.99个/cm^2。对照组平均为10.89个/cm^2(P〈0.05)。49例中,幼巨占2% ̄16.7%(平均6.59%),颗巨63% ̄94%(79.5%),产板巨0 ̄20.2%(6.85%),显示核象左移。巨核细胞增多是由于骨髓代偿性增生,和  相似文献   

17.
Summary We used radioimmunoassay to detect platelet-associated IgG and also observed with the electron microscop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normal mononuclear cells and platelets from ITP children as well as the effect of SPA treatment on the interaction. It was confirmed that ITP was related to the increase of platelet-associated IgG and that platelet-associated IgG did exist on ITP platelets. It was also made clear preliminarily that platelet-associated IgG was bound to ITP platelets mainly through its Fa b terminus with its Fc fragment exposed freely.  相似文献   

18.
PAICA法检测ITP病人血小板特异抗体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目的: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病人及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病人的抗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并探讨其临床意义;(2)方法:采用血小板相关抗体特性检测技术(PAICA法),检测52例ITP病人,31例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病人抗血小板GPⅡb/Ⅲa,GPⅠb/Ⅸ的特异性抗体,并与血小板相关抗体IgG(PAIgG)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3)结果:血小板特异抗体检测的可能性比值及阳性预测值较高,但阴性预测值较低,而PAIgG检测的可能性比值,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较低。(4)结论:血小板特异抗体检测对肯定ITP诊断有重要的意义,对排除ITP诊断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P)及人细小病毒B19(HPVB19)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胶体金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剂方法(ELISA)对67例ITP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HP抗体和HPVB19抗体进行测定。结果 67例ITP患者血清HP抗体及HPVB19抗体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对照者(P〈0.01)。结论 HP及HPVB19与ITP发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重度硬肿症的甲状腺激素改变及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54例重度硬肿症新生儿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发现52例T3值(0.62~0.94nmol/L)明显下降,21例伴T4(61~91nmol/L)降低,而TSH均正常。肛温越低,硬肿面积越大者,T3值降低越明显。对27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甲状腺片。结果表明:治疗组的体温恢复、硬肿开始消退和完全消退时间抑或血清T3、T4的上升及病死率下降均优于对照组,且无副作用,表明该药辅治本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