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血浆脂联素与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脂联素(adiponectin)在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2型糖尿病(T2DM)患者68例,分为单纯糖尿病组及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组,对照组30例。对所有研究对象常规行空腹血糖(FPG)、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测定,并计算体重指数(BMI)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采用ELISA法测定各标本血浆脂联素水平,并对各组间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对各指标与脂联素水平的相关性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FIG、TC、TG和FINS、BMI、HbA1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浆脂联素水平及ISI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明显低于单纯糖尿病组和对照组(P〈0.01)。且血浆脂联素水平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组也明显低于单纯糖尿病组(P〈0.01);2型糖尿病病人血浆脂联素水平与下肢血管病变、FPG、TC、TG、BMI及HbA1c显著负相关,与ISI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血浆脂联素在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中可能发挥保护性作用,血浆脂联素水平降低可能是发生糖尿病及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测定225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血压、血脂、尿微量白蛋白(UAER)等各项生化指标并检测眼底,根据眼底病变程度将患者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NDR)、背景期视网膜病变组(NPDR)及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PDR),比较各组糖尿病病程、HbA1c、血糖、血压、血脂及UAER与DR的关系。结果NDR组150例(66.7%),NPDR组63例(28.0%),PDR组12例(5.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病程、UAER、SBP和DBP在3组中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在HbA1c、BMI、FPG、FINS、TG、TC、LDL-C和Homa-IR差异无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显示病程、UAER、DBP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病程、UAER、DBP与DR密切相关,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从2010年1月-2013年1月至本院治疗并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分析其病史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BMI)、血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计算DPN患病率,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周围神经病变患病率为63.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A1c、TG、空腹血糖及病程均为DPN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DPN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常见,HbA1c、TG、空腹血糖及病程均为DPN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前瞻性地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方法检测72名无DR的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测定体重指数(BMI)、平均动脉压(MAP)、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严格控制血糖、血压的情况下随访6年,每1~2年复查一次眼底,血肌酐、BMI及HbA1c。结果:72例受试者退出7例,退出率为9.7%;ACE II,ID,DD 3种基因型在入组和终点时各临床参数(BMI,MAP,FBG,Scr,HbA1c)差异无显著性(P>0.05);到达终点时,各组背景型DR(II 42.9%,ID 47.8%,DD 42.9% )、增殖型DR(II 25.0%,ID 21.7%,DD 21.4%)及DR总发生率(II 67.9%,ID 69.6%,DD 6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E基因I/D多态性与中国汉族2型糖尿病病人DR的发生和发展无关联。  相似文献   

5.
丁峰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3,(12):1419-142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并行冠脉造影的患者共178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各组同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体重指数(BMI)、吸烟史等指标.根据HbA1c水平分为HbA1c正常组107例,HbA1c增高组71例.分析HbA1c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HbA1c水平与患者冠脉病变积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HbA1c水平增高者,其冠脉病变呈现相对复杂和严重的临床特点.因此,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应尽早积极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这对于控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指数(BMI)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4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BMI划分为甲组36例、乙组41例、丙组38例和丁组32例。分别对4组患者开展神经功能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等相关检查,并给予统计学处理分析及比较。结果:甲组、乙组、丙组患者的外周末梢神经功能指标、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指标与神经病变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丁组患者的外周末梢神经温觉、踝振动阈、MNCV与外周末梢神经病变发生率同其他组别比较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指数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存在相关性,过度肥胖患者(BMI>35 kg/m2)的外周末梢神经病变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7.
杨廷强  张燕  杨麟  陈秋 《四川医学》2013,(8):1177-1179
目的探讨脂联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LLPAD)的关系。方法选取87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根据下肢血管超声结果将患者分为LLPAD组(55例)和无下肢血管病变(Non-LLPAD)组(32例),并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别检测健康对照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脂联素水平,并同时测定其它常规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LLPAD组患者脂联素水平显著降低,与Non-LLPA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脂联素、HbA1c、HOMA-IR、糖尿病病程、TG、LDL-C是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低脂联素水平、高HbA1c、高HOMA-IR、高TG、高LDL-C 2型糖尿病患者LLPAD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58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年龄〉40岁.病程〉5年)行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超声结果分为4组:无下肢血管病变组、轻度、中度、重度下肢血管病变组;同时测定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C肽(FC-Pep)、胰岛素(Fins)、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并结合身高、体重、病程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4组间舒张压(DBP)、收缩压(SBP)、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HbA1C、体质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s—CRP、FC—Pep等因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分析表明控制年龄、病程、血压等因素后T2DM患者下肢血管狭窄程度与BMI、Homa-IR、HDL-C、TG、FC—pep、hs—CRP成正相关,与HDL-C成负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与肥胖,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C肽和炎性因子水平升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脂联素在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并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T2DM患者45例。根据并发症情况分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MM)、单纯糖尿病组(NC)。比较各组间年龄、BMI、WHR、脂联素、血脂、HbA1c、HOMA-IR、HOMA-β、△I30/△G30等指标,观察血浆脂联素水平与上述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MM组血浆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NC组(P〈0.01);MM组以脂联素为因变量,HbA1c、BMI、WHR、△I30/△G30、HDL-C、HOMA-IR为自变量作多元回归分析显示HbA1c(r=-0.446,P〈0.01)、BMI(r=-0.361,P〈0.05);NC组以脂联素为因变量,HbA1c、BMI、WHR、HDL-C、HOMA-IR、HOMA-β为自变量作多元回归分析显示HDL-C(r=0.587,P〈0.01)、HOMA-β(r=0.434,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时血浆脂联素水平下降;血浆脂联素与BMI、WHR、HbA1c呈负相关,提示肥胖及血糖水平是影响血浆脂联素的重要因素;血浆脂联素与HDL-C呈正相关,对防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血清中肥胖抑制素(Obestatin)与Nesfatin-1水平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MVC)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患者40例,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40例,健康对照组40例。测量受试者的身高、体重、血压、计算BMI,病程、年龄、性别等基本数据。检测FPG、TG、TC、HbA1c等指标,并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Obestatin和Nesfatin-1的水平,并分析两指标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临床资料相关性。结果:血清Obestatin与病程、BMI、FPG、HbA1c、TC、TG、LDL-C呈负相关,与Nesfatin-1呈正相关(P<0.05);血清Nesfatin-1与病程、BMI、FPG、HbA1c、TC、TG、LDL-C呈负相关,与Obestatin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Obestatin和Nesfatin-1呈正相关,二者的降低可能与大血管病变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C肽(C-peptide,C-P)质量浓度与神经病变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426名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血清C-P质量浓度分为3组,由低到高分别为C-P1(≤ 1.7 μg/L)152例,C-P2(1.8~2.7 μg/L)137例,C-P3(≥ 2.8 μg/L)137例。结果 低C-P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尿酸(uric acid,UA)、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质量浓度低于高C-P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病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和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iabetic cardiac autonomic neuropathy,DCAN)发病率高于高C-P组,且C-P质量浓度越低,合并症发病率越高(P<0.05)。DPN及DCAN患者的血清C-P质量浓度均低于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non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NDPN)及非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nondiabetic cardiac autonomic neuropathy,NDCAN)患者(P<0.05)。C-P质量浓度与BMI、TG、UA、FINS浓度正相关(P<0.05),与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病程、DPN发病率、DCAN发病率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了相关因素后,病程和较低的C-P质量浓度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C-P质量浓度是T2DM周围神经病变和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自主神经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干部病房及心内科2型糖尿病患者156例,根据年龄性别分为四组:老年女性组、非老年女性组、老年男性组、非老年男性组。老年女性组根据心率变异分析(HRV)结果分为两组,T2DM2组:T2DM伴有心脏自主神经病变者;T2DM1组:T2DM不伴有心脏自主神经病变者。所有病例测定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MAU)、空腹血糖、血脂、BMI,并与HRV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MAU与HRV病变程度、BMI、空腹血糖呈正相关;与非老年女性比较,老年女性组合并微量白蛋白尿患者增多,空腹血糖、血脂、BMI显著增高,而TP、LF、SDNN、HF值均低于非老年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合并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MAU水平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损害发生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钟敏    赵少贞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20,(6):549-552,556
目的:探讨糖尿病病程与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眼表的关系。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9例。按糖尿病病程分为A组(<10年)及B组(≥10年)。比较两组HbA1c、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角膜知觉、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基础泪液分泌(SIt)、足部震动感觉阈值(VPT)检查。分析糖尿病病程与眼表指标及VPT的关系。结果:不同糖尿病病程患者的年龄、HbA1c、OSDI、BUT、SIt以及角膜染色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干眼发生率(χ2=33.785,P=0.000)、角膜知觉(t=3.457,P=0.001)及VPT(Z=-2.221,P=0.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病程与角膜知觉(r=-0.440,P<0.05)呈负相关,与OSDI(r=0.246,P<0.05)以及VPT(r=0.372,P<0.05)呈正相关。结论:合并DPN的糖尿病患者干眼发生率高,且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角膜知觉明显减退,VPT及OSDI评分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脂肪酸和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DCAN)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屯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患者为观察组,未合并的患者为对照组,再选取健康志愿者作为空白对照组。研究对象均测定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FFA)以及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将糖尿病患者归为一个整体,以合并自主神经病变为因变量Y(有=1,无=0),以TC、TG、LDL-C、HDL-C和FFA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检查结果和心血管自主神经各项检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自变量TC、TG、LDL-C、HDL-C和FFA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仅FF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FFA升高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总结近年来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检索Pubmed数据库,纳入论点论据可靠并与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与糖尿病肾病研究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性研究或者与文章研究目的无关的文章.为进一步开展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与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循证医学的依据.保留22篇文章做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157例2型糖尿病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尹厚民  程源深 《浙江医学》2004,26(11):818-8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客观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对157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263名正常对照者测定正中、尺、胫、腓总神经及正中、尺、腓肠感觉神经的潜伏期、波幅、神经传导速度(NCV),并对其3个参数的异常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3个参数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异常发生率大小:NCV、(远端)波幅、(远端)潜伏期.感觉神经3个参数总异常率高于运动神经.下肢神经的3个参数总异常率高于上肢.腓肠感觉神经3个参数总异常率最高.结论神经传导速度的检测有助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7.
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抗氧化剂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对60例2型糖尿病伴有不同程度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n=32)每日给予α-硫辛酸600 mg加液体静脉点滴,对照组(n=28)每日给予甲钴胺1 000 μg加液体静脉点滴,连续2周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及神经周围传导速度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性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糖尿病件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是糖尿病(DM)的慢性并发症,与DM患者发生无痛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的关系密切,临床患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糖尿病性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病理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高血糖引起一系列的代谢障碍影响神经系统;血管病变引起神经缺血;自身免疫性损害以及神经生长因子的缺乏。对其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揭示和对临床新疗法的不断探索,预示了DM患者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周围神经病变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胃电图参数的影响.方法 将75例T2DM患者根据肌电图结果及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症状分为无病变组31例、轻度病变组21例及中重度病变组23例.所有患者均行空腹及餐后胃电图检查,对3组的胃电图平均幅值(AP)、平均频率(DF)、反应面积(RA)、餐后/空腹功率比进行比较,并比较3组患者的体质指数、病程、FBG、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指标.结果 3组患者体质指数、FBG、糖化血红蛋白、TG及L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病变组患者的病程均短于其他两组(P<0.05),而轻度病变组与中重度病变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空腹AP、空腹RA、空腹及餐后D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病变组、轻度病变组、中重度病变组餐后AP、餐后RA及餐后/空腹功率依次降低(P<0.05).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T2DM患者早期即可出现胃电图异常,而随着周围神经病变程度加重,患者胃电图异常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化白蛋白与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的相关性。方法以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42例2型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同期收治的未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普通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与糖化白蛋白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组的糖化白蛋白明显高于普通2型糖尿病对照组。结论糖化白蛋白与周围运动神经波幅降低有关,糖化白蛋白可能是导致周围神经病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