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刺治疗中风后尿失禁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脑卒中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和死亡率的逐年V降,更多嘧卒中患者进入后遗症期。随卒中可遗留各种后遗疲,尿失禁是其中之一。国外的研究表明脑卒中后尿失禁的患者易并发尿路感染、肾积水等。排尿障碍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比步行障碍更影响生活自理,加重家庭及护理者的负担,有的一日排尿达25-30次,致使护理者整天忙于患者的排尿,或病人整天穿着尿不湿,痛苦不堪。尿失禁是卒中严重支标记.因为它与死亡和残疾有关。卒中后最初几天有自控能力者死亡率较低,卒中伴尿失禁6个月的死亡率是52%而能控制排尿者是7%。许多研究已显示尿失禁不仅能预测病人的能力也能估计康复。卒中尿失禁转为能自控者预后很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水针配合电针次髎穴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疗效.方法 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单纯针刺百会,中极、关元、三焦俞,膀胱俞、三阴交治疗,留针30 min.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次髎穴水针配合电针治疗,予维生素B12注射液穴位注射,并电针次髎穴.每日1次,15 d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5%,对照组总有效率65%,两组比较疗效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水针配合电针次髎穴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曹银香  白炜玮 《四川中医》2008,26(1):124-124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取百会、左右神聪、关元、曲骨、三阴交穴治疗本病56例.结果:总有效率96.41%.结论:提示针刺不仅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周围神经恢复,而且可以兴奋阴部神经及其所支配的尿道括约肌,从而调整膀胱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4.
针刺配合隔物灸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隔物灸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中风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加隔物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排尿频率及膀胱最大容量。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排尿频率具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膀胱最大容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配合隔物灸可以提高中风后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疗效,且优于单纯针刺。  相似文献   

5.
刘亚  张春宇  韩笑瑜  祝海波 《河北中医》2021,43(2):312-315,320
目的 观察重灸八髎穴治疗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卒中后尿失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均予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30例予留置导尿管法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重灸八髎穴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尿失禁程度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  相似文献   

6.
针刺治疗中风后尿失禁2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风患者中有少病人伴见尿失禁,对患者本人及陪护家属造成极大痛苦。以往治疗均以改善脑功能以期达到醒脑止遗的作用,缺乏针对性,疗效欠佳。近年来笔者尝试以头针、体针结合的办法治疗中风后尿失禁,取和一定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中风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行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对照组60例行常规针刺,均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运用尿失禁问卷简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尿失禁安全、有效、经济、方便。  相似文献   

8.
针灸并用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灸并用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针灸并用,对照组单用针刺治疗,十天为一疗程,治疗1~3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43.3%,显效率为36.7%,有效率为13.3%,无效率为23.3%,总有效率为76.7%,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并用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疗效好。  相似文献   

9.
针刺治疗中风后中枢性尿失禁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运用针刺疗法取足运感区、百合、四神聪、肾俞、会阳等穴位治疗中风后中枢性尿失禁40例,结果:治愈24例,有效8例,无效2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近20年针灸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现代文献的经穴使用特点。方法:收集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有关针灸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文献,运用频数、百分数对文献中使用腧穴的归经、分布部位等特点进行统计描述。结果:纳入文献63篇,涉及到13条经脉,78个穴位,总频次为418次,主要使用了百会、气海、关元、三阴交、中极等穴位。在部位上,胸腹部的穴位使用最多,重视远端取穴和交会穴的使用。结论:局部取穴、循经取穴和辨证取穴是针灸治疗中风后尿失禁重要取穴原则,同时重视特定穴的使用。  相似文献   

11.
方庆霞  邹萍  李超  张华  李竞 《新中医》2015,47(11):186-187
目的:观察改良隔附子饼灸法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改良隔附子饼灸法、基础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基础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3周。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44%,对照组为64.4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有所上升(P>0.05);尿失禁程度评分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其中尿失禁程度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改良隔附子饼灸法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徐豫珏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7):1185-1185
在中风病急性期,尿失禁是常见并发症。笔者在临床上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芒针治疗,取得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45例均为本院2008年1月-2010年10月住院患者,  相似文献   

13.
电针治疗中风后急迫性尿失禁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中风后急迫性尿失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舍尼停配合膀胱训练治疗。观察24h尿垫测重、尿失禁频次等级、尿失禁程度的变化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24h尿垫重量较治疗前明显减轻,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4周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4周后治疗组尿失禁频次等级得分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尿失禁频次等级得分之差3的病例数为11例,对照组为0例,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在减少尿失禁次数方面,治疗组疗效显著。治疗后2组的尿失禁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2周、4周和治疗后随访半年,治疗组尿失禁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治疗中风后急迫性尿失禁可显著减少患者的尿失禁量和失禁次数,改善相关症状,其安全、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针刺治疗中风后尿失禁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尿失禁属中医“小便失禁”范畴。笔者采用针刺治疗中风后尿失禁3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尿失禁作为中风后常见后遗症之一,常表现为有强烈尿意,有意识性抑制排尿,但不能控制尿液漏出,临床发病率可达32%~79%,是中风严重程度的标志。作者自2010年来关注中风后尿失禁患者头皮针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中风后尿失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耳穴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将100例中风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耳穴综合疗法,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在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尿失禁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针刺治疗中风后尿失禁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法]采用头针、体针、眼针并用,治疗中风后中枢性尿失禁60例。[结果]痊愈43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2例,疗效满意。[结论]依据循经取穴及远近配穴法、头体、眼针并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冯莉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0):21-22
目的:对应用中药穴位贴敷方法对患有中风后尿失禁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抽取92例患有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6例。分别采用盆底肌训练法和中药穴位贴敷方法进行治疗。结果:B组患者治疗后所取得的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早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对临床治疗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患者;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现象。结论:应用中药穴位贴敷方法对患有中风后尿失禁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脐针治疗中风后脾肾阳虚型尿失禁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90例中风后脾肾阳虚型尿失禁患者进行分组,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中药治疗,观察组加用脐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的储尿期最大膀胱测量容量(Maximum bladder measurement capacity...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隔姜隔盐灸神阙穴治疗缺血性中风后急迫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缺血性中风后急迫性尿失禁住院患者按照2∶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及西医基础治疗,针刺取双侧合谷、内关、曲池、三阴交、足三里、阳陵泉,每次留针30min,每周5次;西药给予拜阿司匹林0.1g,每日1次;波立维75mg,每日1次,共治疗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隔姜隔盐灸神阙穴,每周5次,共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白天排尿次数、夜间护理人员被叫次数,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及尿失禁程度量表评分。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平均白天排尿次数及夜间护理人员被叫醒次数减少,尿失禁程度量表评分均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提高(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平均白天排尿次数、夜间护理人员被叫醒次数减少及尿失禁程度量表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而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姜隔盐灸神阙穴可以有效改善缺血性中风后患者的尿失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