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脑梗死的危险先兆,未经治疗或治疗无效的病例约1/3会发展为脑梗死。因此,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TIA,以阻止疾病的发展。1概念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历时短暂并经常反复发作的脑局部供血障碍,导致供血区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不超过24小时即完全恢复,不留后遗症,但常有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 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指脑动脉一过性供血不足引起短暂发作的局灶性脑功能障碍,即尚未发生脑梗死的一过性脑缺血。每次发作出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一般持续数秒至数十分钟,24h内完全恢复,但可反复发作。未治疗的TIA约1/3最终  相似文献   

3.
<正>短暂性脑缺血(TIA)发作系指颈内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并反复发作的脑局部血液供应障碍,而引起脑部功能短暂性丧失的发作,导致脑部供血区局限性系列神经功能缺失的症状出现。表现为突然发病,在数秒钟或数分钟,数小时内才恢复正常,最长发作时间不超过24h,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和即将发生脑梗死的警告。笔者于2009年3月-2012年3月运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合愈风宁心胶囊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72  相似文献   

4.
蒋花  赵霞 《中医研究》2010,23(10):75-76
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椎-基底动脉系统历时短暂的、反复发作的脑相应供血区供血障碍,常引起短暂的神经功能缺失,它是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被认为是缺血性卒中的最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又称小中风,简称TIA,是常见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伴有局灶症状的短暂的脑血液循环障碍,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失语、瘫痪或感觉障碍为特点,症状和体征在24小时内消失.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是指劲内动脉或基底动脉系的短暂性供血不足.临床表现为突然发作,几分钟至几小时的局灶性部位功能缺血,最长不超过24小时.据报道TIA患者1/3会发生脑梗死,1/3不断有新的发作,鉴于以上情况,尽快控制TIA的发作,减少发展为脑梗死的机会颇为重要.近2年来,我科采用灯盏细辛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高压电子笔循经点穴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某一区域脑供血不足导致的短暂功能障碍,多为脑梗死的先兆。2005年1月-2006年9月,笔者采用高压电子笔循经点穴治疗TIA,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一种历时短暂,常反复发作的脑局部供血障碍引起的一过性神经障碍综合征。表现为短暂性失忆、瘫痪或感觉障碍为特点,症状和体征在24h内消失。TIA是脑梗死的先兆,近期频发TIA是脑梗死的特级警报。25%~50%于5年内发生脑梗死。现将我科自2005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93例TIA患者,结合文献与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指局部脑功能短暂丧失,引起短暂性语言、运动或感觉障碍。西医学认为是由于该部位组织的血管系统供血不足所引起,症状多在24h内完全缓解,常再次发作。本文试以中医理论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证治作一述要。  相似文献   

9.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简称TIA)是指颈内动脉系统或椎基底动脉系统一过性供血不足,导致供血区突然出现短暂的、反复发作性的、局灶性的神经功能障碍。TIA是完全性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脑梗死的报警信号,因此,早期确诊、积极治疗TIA,对预防脑梗死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颈动脉系统或椎-基底动脉系统-过性供血不足,导致供血区的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而出现相应的症状体征。临床症状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缓解。一般不超过24h,常反复发作。未经治疗的TIA患者1/3以后可发展为脑梗死,其中以颈动脉系统发生脑梗死的机会较大。另外1/3患者反复发作。故应早期治疗TIA,以避免发生脑梗死。1999--2003年,本院采用具有激活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系统作用的降纤酶进行干预性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补阳还五汤合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庆军 《中医研究》2011,24(6):56-57
短暂脑缺血发作(TIA)是指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的颈内动脉系统或者椎—基底动脉系统一过性或短暂性供血障碍,导致相应供血区局灶性神经功能失常,其特点为发病突然,持续时间较短,常为数分钟到数小时,24 h内完全恢复,可反复发作,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TCD监测下下口服血栓心脉宁胶囊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66例短暂性脑缺血(TIA)的病人依据TCD分为脑前循环组、脑后循环组和混合循环组。针对不同的系统供血不足,口服血栓心脉宁胶囊,并与20例口服尼莫地平组比较。结果:血栓心脉宁组对脑前循环组、脑后循环组和混合循环组供血不足引起的头晕,在改善程度方面有显著的疗效。在改善耳鸣方面明显优于尼莫地平组。结论:口服血栓心脉宁胶囊可以用于各种因素导致的头晕,并对伴随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供血方对频发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108例频发的TIA患者随机分为供血方治疗组62例和以低分子右旋糖酐、维脑路通常规治疗对照组46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32%,明显优于对照组86.96%,P<0.05;供血方治疗后血液粘度及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结论:应用供血方治疗频发的TIA疗效显著,起效快,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相关危险因素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预后的影响,选择我院近5年5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住院患者,分析其预后与其危险分层的关系,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近5年5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住院患者,均符合TIA诊断标准。美国脑血管病特设委员会于1975年发布的TIA的传统定义是"反复发作的缺血性脑功能障碍持续时间不超过24h"[1]。  相似文献   

15.
郎淑敏  周恒  唐秀丽 《河北中医》2011,33(2):200-20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症状多样,取决于受累血管的分布,通常分为颈动脉系统TIA和椎-基动脉系统TIA,是由供脑血管病变引起的一过性或短暂性、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1]。2009-12—2010-09,我们采用轻身降脂方治疗颈动脉系统TIA43例,并与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治疗43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6.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颈内动脉或椎一基底动脉系统一过性供血不足,导致供血区突然出现短暂的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我科自2003年1月-2008年12月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入院前1周内发作两次以上的TIA56例,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0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景壮 《河南中医》2006,26(6):67-67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简称TIA)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缺血性疾病。其病因病机多为微栓子堵塞某一血管或某一血管狭窄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导致脑缺血缺氧发作起病。本病好发于中年人,发病持续时间短,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恢复后无遗留症状,易反复发作为临床特征。本病有1/3可  相似文献   

18.
张磊  程淑红 《中医研究》2011,24(2):68-69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由脑或视网膜局部缺血引起的,未伴发急性脑梗死的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所致,一般持续数分钟至1 h,最长不超过24 h,临床发病率高,可反复发作缓解。2009年6月—2010年9月,笔者对以针刺为主治疗的47例TIA患者进行针刺前后脑血流图的检查,以观察针刺对TIA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一过性脑血管缺血引起受累供血区的局灶性、可逆性神经功能缺失,每次发作引起的神经症状历时数秒钟到数小时,很少超过24h。可反复发作,发作频度不一,少者数日发作1~2次,多则每日数次。症状消失也快,不呈进行性经过,24h内完全恢复,大多数无意识障碍而能诉述其症状。间歇  相似文献   

20.
短暂脑缺血发作(TIA)是指局部脑功能短暂丧失,引起短暂性语言、运动或感觉障碍.现代医学认为是由于该部位脑组织的血管系统供血不足所引起,症状多在24h内完全缓解,常再次发作.笔者自2004年~2006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该病16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14例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