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二例报告吴克让,许建军,宋启明例1,男性,35岁。4个月前健康检查,B超发现肝囊肿,因无自觉症状未治。2个月后经B超、CT检查提示右肾上腺占位。1992年4月3日入院。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无阳性发现。B超示右肾上腺有5.1cm×4cm低...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34岁,肝区不适,隐痛2月入院。查体:巩膜、皮肤无黄染,肝剑下2.5cm,肋下1cm,肝区叩痛。肝功能正常,AFP(-)。B超及CT检查示肝右后叶血管瘤而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血管瘤位于肝Ⅶ、Ⅷ段,约8cm×7cm大,游离第三肝门时见有众多交...  相似文献   

3.
肾上腺假性囊肿一例王延春,张奇夫患者,男,35岁。因右睾丸及附睾炎于1992年5月6日入院。常规行B超检查偶然发现右肾上腺区有一不规则囊性肿物。CT检查证实右肾上腺区有一低密度肿物,壁薄,密度均匀,大小8.0cm×6.2cm×7.3cm,CT值-1~...  相似文献   

4.
右睾丸旁横纹肌肉瘤1例马邦一,盛申耀,林华患者,15岁。右侧睾丸肿物逐渐增大2年,于1994年7月11日入院。体检:右侧睾丸肿块15cm×11cm×9cm,质硬,活动度差,表面光滑无结节。触痛(一),双侧腹股沟未扣及肿大淋巴结。B超提示:右睾丸有一8...  相似文献   

5.
患者 女 ,5 1岁。于 2 0 0 0年 4月 18日因右肝海绵状血管瘤 (右后叶 5cm× 6cm ,右前叶 7cm× 8cm )在外院行介入栓塞治疗 ,术中造影见肝左右动脉均由肝固有动脉发出 ,肝右动脉向血管瘤发出 2条供血血管 ,经肝右动脉注入碘油 8ml ,平阳霉素 2 0mg。 2个月后又进行第 2次介入栓塞治疗 ,方法及药物剂量同前次。再次治疗后 1个月病人出现右上腹胀痛 ,发热寒颤 ,于2 0 0 0年 8月 2 0日转入我院。查体 :体温 38 5℃ ,脉搏 12 0次 /min ,巩膜皮肤无黄染。右上腹触痛 ,肝区叩击痛。白细胞 2 6 5× 10 9/L ,中性 0 75。B超提示…  相似文献   

6.
再次肝切除的术前准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报告实习医师:男性患者,43岁,因右上腹不适1个月,B超发现肝左叶占位性病变,α-FP为7260ng/ml,1997年7月2日以原发性肝癌收住我院,1周后在全麻下行肝左外叶切除术,肿瘤直径4cm,位于左外叶,手术顺利,病理报告为原发性肝细胞癌。手...  相似文献   

7.
肝血管瘤的外科治疗:(附10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10年来诊治肝血管右100例,其中单个82例,多个18例,共126个血管瘤,分布于左半肝43个,右半肝78个,左、右半肝5个。其直径最小1cm,最大30cm。诊断主要靠B型超声。行各种肝切除及血管瘤切除88例,瘤内无水酒精注射7例,因邻接大血管或与膈肌、腹壁有大量交通支未切除5例,其中1例术中大出血于术后死亡。病检81例为海绵状血管瘤。随诊40例,疗效优良28例,有瘤残留11例,未切除者瘤长大1例。作者认为单个小血管瘤应与小肝癌鉴别,发现海绵状血管瘤的血供不单来源于肝动脉、巨大血管瘤的最佳术式是肝门区域血管阻断下切除血管瘤,以尽量减少术中肝组织缺血和多保留肝组织。  相似文献   

8.
异位脾误诊为肾上腺肿瘤一例报告王建平车文骏患者,女性,35岁。因左侧腰痛1个月于1996年11月21日入院。B超检查:左肾上方见2.7cm×2.7cm较低回声团块,边缘清、光整。肝、胆、胰、脾及双肾未见异常。提示左肾上腺肿瘤。CT检查示左侧肾上腺区约...  相似文献   

9.
肾上腺髓脂瘤二例报告张国强,姚德鸿,蒋跃庆1994年以来收治肾上腺髓脂瘤2例.报告如下.例1,男,67岁.主诉右腰部酸胀痛2年,1994年3月入院.B超示右肾上腺区8cm×9cm的强回声肿块,疑为髓脂瘤.MR报告右肾上腺良性肿瘤.患者体型中等,BP1...  相似文献   

10.
巨大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术中肝门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最好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但对已侵犯肝门的血管瘤手术风险较大,肝门的处理是手术的最大难题。我们科自94年2月至97年2月共收治21例紧贴一、二、三肝门的世故因管瘤,瘤体最大径线12-36cm,平均24cm。术中先忆患侧肝动脉,然后再解剖分离肝门,在第一肝门阻下全部完整切除了瘤体,行中三叶及尾状叶切除5例,右半肝及尾状叶切除7例,在右半肝切除1例,右肝上段切除3例。右后叶切除2例,一  相似文献   

11.
左上腹腹膜后化学感受器瘤恶变1例闵祥辉傅寿宁患者男,52岁。左上腹肿物12年伴左上腹酸胀1个月于1996年4月19日入院。体检:左上腹触及8cm×7cm肿物,质硬,固定,未闻及血管杂音。B超示:左上腹部腹主动脉左侧、肾下方一个79cm×62cm实...  相似文献   

12.
肝脏占位性病变中恶性肿瘤为主要诊断,良性病变有肝血管瘤、肝腺瘤、以及肝局灶结节性增生症(focalnodularhyperplasia,FNH)。由于两者治疗及预后截然不同,有必要在手术之前尽量明确诊断。FNH常与肝脏恶性肿瘤混淆。孙逸仙纪念医院外科自1993年至1997年共收治了4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症病人,现报告如下。例1 男,38岁,体检时B超检查发现肝右叶占位性病变,2cm×2cm大小。无任何临床症状;体格检查无阳性发现。入院后行MRI检查,提示肝右叶小占位病变,以肝癌可能性大。化验检查:…  相似文献   

13.
异位胆囊伴扭转坏死较少见。近年来我院收治4例,年龄17~61岁,平均39.2岁。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查体:右上腹压痛及反跳痛,其中2例于右肋缘下4cm腹直肌外缘处扪及直径为3~4cm半球形包块,B超提示1例为“右肝囊肿伴感染”,1例为...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膈肌畸胎瘤1例王志强姚培炎病人男,16岁。胸闷、乏力3个月。X线胸部透视发现右肺包块。查体:右下肺呼吸音减低。X线胸片示心缘右侧一12cm圆形致密影。B超亦示右肝近后胸壁处2个囊性肿物,分别为8.1cm×5.4cm、9.7cm×7.9cm大小。...  相似文献   

15.
B超定位穿刺稀释抽脓治疗肝脓肿许兆吉,宋述圣,朱良华我院自1988年至1993年6月应用B超定位穿刺稀释法治疗肝脓肿18例,均取得满意效果。18例中男17例,女1例。年龄13~69岁。脓肿位于肝左叶6例,右叶12例,脓腔直径>10cm者4例,>6cm...  相似文献   

16.
肝移植术后并发症处理体会(附二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于1993年4月13日和1997年8月22日为2例肝病患者施行了同种原位肝移植术,受体分别存活47天和21天,最终均因颅内出血死亡,现将2例肝移植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尤其是颅内出血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例1,男,38岁,1992年3月出现腹胀不适,偶有恶心呕吐,B超检查和CT扫描发现巨块型肝占位,波及全肝。曾在外院行肝动脉插管化疗5次,但肿瘤不但未见缩小,且有增大趋势,于1992年12月19日转入本院。查体消瘦、贫血貌、黄疸、腹部膨隆,腹壁浅表静脉曲张,肝肋下15cm,剑突下20cm,表面高低…  相似文献   

17.
无结节性硬化肾错构瘤并肾癌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58岁。体检B超发现左肾占位9年,伴血尿2次。于1998年5月入院。1989年B超示左肾上极有一20cm×16cm相对强回声团块,CT证实为左肾上极外侧17cm×15cm×20cm混杂密度病灶,其中有脂肪性低密度区域,诊断为错构...  相似文献   

18.
纵隔甲状旁腺囊肿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隔甲状旁腺囊肿2例臧琦王连生阎昱孟凡利蒋仲敏宋晓明例1女,52例。胸闷、憋气2年,呼吸困难1个月。查体:甲状腺右叶下极处扪及一3cm×2.5cm大小、质韧、下界不清、随吞咽上下移动的肿物,无血管杂音,气管左移。实验室检查无异常。B超示甲状腺外囊性肿...  相似文献   

19.
T管长臂压迫十二指肠致梗阻一例沈六成2患者,女,57岁。因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9年,反复发作右上腹痛伴黄疸5年于1997年2月10日入院。B超示肝肿大,肝内外胆管扩张,胆总管直径2.7cm,下段可见多个结石。经右肋缘下斜切口行胆总管再次切开取...  相似文献   

20.
血液回收机联合自体贮血用于巨大肝血管瘤手术五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1999年12月~2001年2月,对巨大肝血管瘤手术采用麻醉后自体贮血,手术全程回收术野失血并交替回输的自体输血方法,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5例患者,男3例,女2例,年龄30~45岁,体重 65~95kg,AsAⅡ级。术前CT示:肝右叶血管瘤 4例(15cm × 13cm×9cm;12cm×10cm×9.5cm;11cm×10cm× 6cm;多发11cm×10cm×6cm与6cm × 7cm × 7cm),肝尾叶血管瘤 1例(11.3cm× 12cm×10cm),术前心肺肝肾及凝血机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