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Myc基因家族在喉癌中的异常扩增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PCR非变性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激光扫描技术检测了32例喉癌组织、12例癌旁组织和6例正常组织。结果正常组织细胞Myc基因无扩增,32例喉癌中47%(15/32)有Cmyc和Lmyc扩增,41%(13/32)有Nmyc基因扩增。Myc基因扩增率与年龄、性别、喉癌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但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的Nmyc扩增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结论Myc基因3个成员异常扩增是喉癌发生的原因之一,Nmyc扩增在喉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可能起正性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l(metastasis-associated gene)表达与喉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技术,对30例喉癌组织、12例喉癌颈部淋巴结和10例正常喉部组织,进行了Mtal mRNA表达的检测。结果:有转移喉癌原发灶Mtal mRNA高表达率为100%(8/8),无转移为22.7%(5/22),P〈0.01;有癌转移淋巴结高表达率为87.5%(7/8),无癌转移为0(0/4),P〈0.05。30例喉癌有13例Mtal mRNA高表达,高表达率为43.3%。结论:Mtal mRNA表达与喉癌淋巴结转移呈相关关系。基因Mtal可成为判断喉癌转移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转移相关基因CD44V6在喉癌中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欣欣  孔红 《耳鼻咽喉》1998,5(1):28-31
为探讨转移相关基因CD44V6与喉鳞癌颈淋巴结转移和其他生物学行为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39例喉鳞状细胞癌进行标记分析,结果发现:CD44V6阳性率,淋巴结转移组(88.24%)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59.09%),在喉鳞癌Ⅲ级高于鳞癌Ⅰ-Ⅲ级(50%),对CD44V6阳性的组织切片研究同仁三某些切片中不是全部癌细胞均为CD44V6阳性,有部分癌细胞为阴生反应。上述结果表明,在喉鳞癌组织内  相似文献   

4.
转移相关基因CD_(44V6)在喉癌中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转移相关基因CD_(44V6)与喉鳞癌颈淋巴结转移和其他生物学行为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39例喉鳞状细胞癌进行标记分析,结果发现:CD_(44V6)阳性率,淋巴结转移组(88.24%)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59.09%)(P<0.05),在喉鳞癌Ⅲ级(84%)高于鳞癌Ⅰ~Ⅱ级(50%)(P<0.05)。对CD_(44V6)阳性的组织切片研究发现,在某些切片中不是全部癌细胞均为CD_(44V6)阳性,有部分癌细胞为阴性反应。上述结果表明,在喉鳞癌组织内,存在不同潜能转移的癌细胞亚群,获得CD_(44V6)因子的癌细胞,具有转移的潜能,CD_(44V6)与喉鳞癌的低分化性,高浸润性及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BRMSl)mRNA在声门上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β-actin基因为参照,应用RT-PCR方法,检测66例声门上型喉癌组织(肿瘤组)及其相邻的癌旁正常喉黏膜组织(对照组)中BRMSl mRNA表达.结果:肿瘤组中BRMSl mRNA与β-actin平均密度(ADV)比值为0.69±0.56,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肿瘤组织中BRMSl mRNA在病理高分化组中表达明显高于中、低分化组(P<0.05);在临床Ⅱ期标本表达明显高于Ⅲ~Ⅳ期标本;颈部淋巴结N.组明显高于N 组(P<0.05);BRMSl mRNA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均P>0.05).结论:BRMSl mRNA在声门上型喉癌组织中低表达,且其低表达可能与声门上型喉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化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nm23-H1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发展中的作用,应用Northern杂交技术,观察和分析了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显示,31例喉癌组织nm23-H1mRNA的表达水平较7例癌旁正常组织高,但差别无显著性(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11例)和临床Ⅲ、Ⅳ期组(23例)癌组织nm23-H1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20例)和临床Ⅰ、Ⅱ期组(8例)(P<0.01和P<0.05)。提示nm23-H1基因可能在抑制喉癌淋巴结转移或癌组织生长方面起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基因(PML)蛋白在喉癌和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6例喉癌和34例鼻咽癌患者术后石蜡标本中PML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肿瘤病理分级和T分级、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①在不同病理分级的喉癌组织中,PML蛋白表达水平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升高而降低(P〈0.05);②在不同T分级的喉癌和鼻咽癌组织中,PML蛋白表达水平随着肿瘤的发展而降低(P〈0.05);③与喉癌组织相比,鼻咽癌组织中PML蛋白表达相对较低(P〈0.05);④在有无淋巴组织转移的鼻咽癌组织和喉癌组织中PML蛋白表达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ML蛋白与喉癌和鼻咽癌的病理分级和T分级的关系密切,提示PML在抑制肿瘤生长中可起到一定的作用。在肿瘤的转移方面,PML所起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8.
CD44v和nm23—H1基因蛋白在喉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CD44v和nm23-H1蛋白在喉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1996年10月 ̄1998年8月我科住院患者喉鳞癌手术新鲜标本60例(其中男52例,女8例,年龄41 ̄77岁),癌旁组织20例,喉正常粘膜12例。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测定了CD44VT NM23-H1蛋白在喉癌的定量表达。结果 ①CD44v和nm23-H1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定量表达均高于喉  相似文献   

9.
nm23—H1基因在喉癌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探讨nm23-H1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发展中的作用,应用Nonrthern杂交技术,观察和分析了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晶显示,31例喉癌组织nm23-H1mRNA的表达水平7例癌旁正常组织高,但差别无显著性(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11例)和临床Ⅲ,Ⅳ期组(23例)癌组织nm23-H1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相似文献   

10.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和发展是多基因(如Rb、C-MYC、MDM2、PTEN等喉癌相关基因)、多通路共同参与的结果。其中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retinoblastoma protein,Rb)基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肿瘤抑癌基因,主要通过调控细胞周期发挥抑癌作用。随着对Rb基因在肿瘤中研究的深入,发现Rb基因与喉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而喉癌局部复发或转移决定了发病率和病死率。本文对Rb基因在喉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综述,以期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喉癌作为喉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其传统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及综合治疗等。随着分子生物学及相关学科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多学者已经证实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多种基因之间密切关系 ,通过改变或修饰相关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方式治疗肿瘤已成为肿瘤生物治疗中最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本文就近年来喉癌基因治疗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基因治疗包括体内法、体外法两种。体内法是将基因直接导入体内组织或细胞中 ;体外法则是将外源基因体外转染靶细胞后 ,再将转染靶细胞输回体内。1 目的基因的选择目的基因是指其基因产物可能会对…  相似文献   

12.
13.
喉环上部分切除术及其疗效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 探讨喉癌行喉次全切除术并重建喉功能的术式及其疗效。方法 1978~1998年行喉次全切除环-舌骨固定术或环-舌骨-会厌固定术29例,其中男18例,女11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38岁,平均55.4岁。按1987年UICC分期,全部均为M0,声门上型10例(T2N0 3例、T2N1 1例、T3N0 3例、T3N1 2例,T3N2 1例),声门型19例(T2N0 12例、T2N1 1例、T3N0  相似文献   

14.
The retinoblastoma gene (Rb) is postulated to be important in carcinoma of the larynx. Its cellular protein (pRb) is involved in regulation of the cell cycle and may be influential in the cells response to irradiation injur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Liverpool Head and Neck Database we identified 35 patients with a T2 N0 laryngeal squamous carcinoma whom received primary irradiation and had a minimum of 5 years follow up. 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 was performed on paired normal and tumour biopsy material to analyse for loss of heterozygosity (LOH) and microsatelite instability (MI) of the Rb gene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IHC) was carried out to detect pRb expression. Of 35 tumours, 13 were normal, 12 had MI and 5 had LOH of the Rb gene. Abnormalities at the Rb locus did not correlate with loss of pRb expression. There was also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istribution of normal and abnormal gene sequences and whether or not the primary laryngeal tumour recurred after radiotherapy. Rb gene abnormalities occurred in one third of T2 N0 laryngeal carcinomas. These were not in isolation predictive of cure by radiotherapy.  相似文献   

15.
16.
喉癌基础科研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7.
喉额—侧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对38例喉癌患者行改良Tucker手术(喉额-侧切除术),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就修复材料的选择进行评价。方法:自1988年2月-2000年2月采用会厌瓣、双蒂双肌瓣以及会厌瓣+双蒂双肌瓣联合修复喉缺损。其中男29例,女9例;年龄32-72岁,平均63岁。8例患者行同期颈清扫术,4例于术后行Ⅱ期颈清扫术。声门型癌36例,声门上型癌2例。T2期病变16例,T3病变22例。结果:术后患者误吸较轻,均于术后10-15d进食,术后拔管率为97.3%(37/38)。3例术后发生伤口感染,1例发生软骨完全坏死并发生咽瘘。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1%(31/36)和83.9%(26/31)。结论:该手术操作简单,取材方便,创伤小,手术效果好,是一种值得推荐的修复方法。但该手术适应证局限,应严格掌握。  相似文献   

18.
19.
喉水平垂直部分切除术治疗晚期喉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评价喉水平垂直部分切除术治疗晚期(T3,T4)喉癌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4~1994年采用该术式治疗的57例T3,T4病例的生存率和喉功能保留情况。结果 本组病例3年自下而上率为70%(40/57),5年生存率为64%(32/50)。本组患者均保留了发音功能,需带管呼吸者4例,拔管率为93%(53/57),,经过鼻饲和使用带气囊气管套管锻炼,患者均可经口进食。清楚死亡原因的病例共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