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指导结合辨证施护对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将6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实施骨科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组实施早期康复指导和辨证施护。比较2组的Harris髋关节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康复程度、术后并发症和日常生活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指导结合辨证施护能改善高龄患者的关节功能,提高其自护能力,减少髋关节脱位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其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
康复护理对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镜手术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自发性气胸行电视胸腔镜术后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患者80例,随机分为康复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康复干预组除行术后常规护理外,还实施早期康复干预;对照组则行术后常规护理和非系统的功能锻炼。观察并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肺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肺功能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其中康复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术后第1秒肺活量及通气储量、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提高(均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促进自发性气胸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肺功能的早期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超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将1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超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干预1周后、4周后SIS 3.0量表评分及出院前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1周、4周后SIS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出院前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超早期系统、规范的康复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起博器植入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120例拟起博器植入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均给予起搏器植入术前后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同时配合系统的康复护理计划,包括术前后的健康教育、康复锻炼、院外指导等。结果:术后1周,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卧床和拆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0.01)。结论:起博器植入术后配合早期系统的康复计划可促进患者康复进程,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断肢再植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 对78例断肢再植患者进行心理应激测定,并对其进行抗焦虑、抗抑郁、环境护理、放松技术、家庭支持、出院指导等护理干预.结果 根据症状自评量表对入院3 d及出院1 d患者进行测定,断肢再植患者出院1 d精神障碍明显低于入院3 d(P<0.01).结论 护理干预有利于断肢再植患者的心理调整和康复,并增强治疗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5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科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早期心理疏导、术前康复训练、术后护理、并发症预防、术后康复护理等干预措施。结果:两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患者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早期护理干预可保证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后并发症发生率仍较高,置换后早期功能恢复能有效保证置换效果。目的:评价综合康复干预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后早期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将90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行全髋关节置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干预,其中试验组置换后给予综合康复干预,而对照组给予一般程序化康复干预。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在置换后1,2,12和20周Harri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置换后2,12周关节脱位、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及置换后12周异位骨化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综合康复干预可明显减少全髋关节置换后早期并发症,有效促进髋关节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后并发症发生率仍较高,置换后早期功能恢复能有效保证置换效果。目的:评价综合康复干预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后早期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将90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行全髋关节置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干预,其中试验组置换后给予综合康复干预,而对照组给予一般程序化康复干预。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在置换后1,2,12和20周Harri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置换后2,12周关节脱位、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及置换后12周异位骨化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综合康复干预可明显减少全髋关节置换后早期并发症,有效促进髋关节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治疗患者康复进程及并发症预防的实用性和效果。方法: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5例,均静脉溶栓治疗,并按内科护理程序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心电监护下配合早期康复护理。包括被、主动翻身、起坐、站、洗漱、排便及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结果:溶栓治疗2周后干预组患者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AMI静脉溶栓治疗后配合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康复进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结直肠癌术后高龄患者胃肠动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9年6月本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术后高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术后6h开始实施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腹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术后早期进行康复干预,有利于缩短高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30例与干预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膝关节活动度(ROM)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干预组患者HSS评分、ROM均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早期实施康复干预能有效增加膝关节活动度,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并防止下肢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综述关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关节科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早期干预中的研究进展。从患者角度、护理角度、环境角度三方面,分析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影响因素。重点阐述心理干预、疼痛干预、导管干预、健康教育、并发症的预防、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负重练习、环境干预的方法,证实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中各项干预方法在患者心理状态恢复、疼痛减轻、自我护理能力增强、并发症减少、康复及下床时间缩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断肢再植成活率已逐渐提高,挽救了不少损伤严重或完全离断的肢体,但手术成功并不等于功能恢复,术后组织的反应性肿胀,感染疼痛引起的反射性痉挛,不适当的制动造成关节强直等都会影响手术的成败,因此术后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颇为重要。现将42例患者断肢再植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工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断肢再植患者的应激反应及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断肢再植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对78例断肢再植患者进行心理应激测定,并对其进行抗焦虑、抗抑郁、环境护理、放松技术、家庭支持、出院指导等护理干预。结果根据症状自评量表对入院3d及出院1d患者进行测定,断肢再植患者出院1d精神障碍明显低于入院3d(P〈0.01)。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断肢再植患者的心理调整和康复,并增强治疗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肺康复小组在开胸术后患者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对促进有效排痰的作用。方法成立肺康复小组,制定肺康复方案,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主动呼吸循环技术、经鼻高流量氧疗、早期活动等综合措施。评价成立肺康复小组实施康复护理前后患者气道分泌物清除的效果、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住ICU时间。结果成立肺康复小组后患者气道分泌物清除效果优于成立肺康复小组前,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较肺康复小组成立前低,住ICU时间较成立肺康复小组前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康复小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对开胸术后患者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可改善早期呼吸道分泌物的清理,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ICU时间。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106例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重要性.方法:将212例脑卒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6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48~72 h后即采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方案.干预4周后,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Ashwarth评分法评定瘫痪肢体的运动功能情况、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活动能力情况及总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脑卒中患者使用适当有效的方法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并能有效降低急性脑卒中并发症发生率和功能障碍,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的康复效果。方法将72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6例,实施骨科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组36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提供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即由责任护士到床边通过与患者沟通实施心理干预和康复训练,2次/d,30 min/次。结果干预组36例患者术后3 d能下床活动,无并发症发生,两组比较患者焦虑心理、术后Harri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随访,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3 d下床活动是可行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早期生活能力和疗效,晚期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8.
沈斌  李倩晓 《护理与康复》2019,18(10):62-65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进行早期康复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术后进行早期康复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的心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生活状态评分等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室壁运动指数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术后胀痛、坠积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的生活自理能力、生活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进行早期康复有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干预联合针对性心理护理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并发症、康复进程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6年5月泌尿科收治的156例前列腺增生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早期康复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及术后恢复情况,术后3个月内评估其性功能,并使用性生活质量调查表评估患者性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留置导尿时间、剩余尿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最大尿流速大于对照组;观察组膀胱痉挛、尿路感染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短暂性尿失禁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性功能障碍发生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精神状态、自尊、自身对疾病认知、性交满意度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干预联合针对性心理护理可显著降低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促进患者病情康复,改善其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预防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肺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同时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肺叶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