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胃冲剂对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养胃冲剂临床应用获得确切疗效的基础上,对其由甲硝基亚硝胍造模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进行有关实验观察,旨在探讨养胃冲剂的药物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冲剂组胃粘膜镜下观察其组织学改变较模型组明显减轻,与正常组肉眼差别不大;造模组大鼠胃粘膜PGE_2和SS水平显著降低,MOT水平显著升高,养胃冲剂可使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粘膜PGE_2、SS明显升高(P<0.05~0.01),可使MOT有所降低,但无显著差异。由此说明养胃冲剂是通过调节胃肠道激素水平起到保护和修复胃粘膜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养胃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液pH值和胃壁厚度及大鼠白细胞介素-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CAG组,养颗粒低、中、高剂量组,酶维素组。MNNG灌胃综合法建CAG模型,正常组予蒸馏水灌胃。造模成功后开始给予药物治疗,养胃颗粒按1.5、3.0、4.5g/kg的剂量连续60天灌服,取材后检测胃液pH值和胃壁厚度,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IL-1β和TNF-α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CAG组胃液pH值升高(P0.01),胃壁厚度明显减少(P0.01)、IL-1β和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l);与CAG组比较,养胃颗粒(高剂量)组胃液pH值显著降低(P0.01),养胃颗粒(高、中剂量)组胃壁厚度明显增厚(P0.01),(高、中剂量)组IL-1β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酶维素组比较,养胃颗粒高剂量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养胃颗粒对CAG模型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促进胃酸分泌,提高胃酸水平,保护胃粘膜并使病变明显改善、抑制IL-1β和TNF-α等细胞因子可能是其部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丁文  危贵君  胡奕 《新中医》2019,51(7):136-138
目的:观察养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因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治疗并且符合纳入标准的99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质子泵抑制剂(PPI)雷贝拉唑与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抗酸抑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养胃颗粒联合治疗。记录2组治疗后幽门螺杆菌(Hp)根除情况与胃镜下黏膜炎症改善情况;观察治疗后2组总体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胃黏膜炎症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0%,对照组为7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Hp清除率为94.0%,对照组为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0%,对照组为8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8%,对照组为1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传统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以及抗生素抗酸抑菌治疗基础上给予养胃颗粒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更加有效降低胃黏膜炎症,减少Hp感染,更有效保护患者胃黏膜功能,增加治疗有效率,同时减少不良反应,表明中西医联合治疗比单独PPI联合抗Hp药物治疗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养胃冲剂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本实验旨在探讨养胃冲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理。 材料与方法 主要材料 1.动物 清洁级Wistar大鼠,雄性,共50只,体重140—1709,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大鼠分笼饲养,每笼5只,喂以颗粒饲料,室温15—20C,湿度70%一80%。 2.药物与试剂 甲硝基亚硝肌(MNNG),  相似文献   

5.
周淑华  杨欣  吴颂 《新中医》2015,47(11):64-66
目的:观察养胃配方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维酶素片,治疗组口服养胃配方颗粒。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以及相关胃镜学指标。结果:2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胃镜胃黏膜总有效率为84.4%,对照组为6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胃镜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总有效率为77.8%,对照组为5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幽门螺杆菌阳性率均下降(P<0.05);2组治疗后幽门螺杆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胃配方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养胃冲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药物组成黄芪、香附、陈皮、山药、白芍等适量,依法制成冲剂备用。每次15g,每日3次冲饮,3个月为1个疗程。临床资料本组62例,均为经胃镜检查证实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其中男42例,女20例。主要临床表现为饭前饱胀、嗳气、上腹...  相似文献   

7.
胃宝颗粒对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水杨酸钠灌胃结合劳倦、饥饱失常模型和自身免疫模型,对胃宝颗粒及阳性对照药三九胃泰对胃粘膜病理形态学和有关生化指标影响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胃宝颗粒治疗组可使两模型的胃粘膜出血情况、炎细胞浸润和腺体萎缩程度减轻,使胃液pH值低于自复组,胃宝大剂量能降低小鼠胃肠蠕动速度。此外,胃宝颗粒对小鼠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提示胃宝颗粒对实验性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养胃配方颗粒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中医症状积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阳山县中医院收治的CAG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维酶素片治疗,观察组应用院内自制养胃配方颗粒组方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32(IL–32)、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中医症状积分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IL–32、CRP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IL–32、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养胃配方颗粒组方治疗CAG患者,不仅可以降低血清中的炎症,还可以降低中医症状积分,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养胃颗粒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15年4月-2016年9月收治的80例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养胃颗粒,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17及内皮素-1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2.5%,对照组为67.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评分降幅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胃泌素-17提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皮素-1指数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胃颗粒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可以有效提升疗效,促进胃泌素分泌,降低血清内皮素水平,改善患者症状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养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气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2组均按四联疗法治疗,对照组服用多潘立酮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养胃颗粒。比较2组脾虚气滞证症状评分、临床疗效、免疫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脾虚气滞证各项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脾虚气滞证各项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3+、CD4+水平显著上调且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显著下调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CD3+、CD4+、CD8+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后,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11.
养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指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导致固有腺体的减少,伴或不伴纤维替代、肠腺化生和(或)假幽门腺化生的一种慢性胃部疾病[1]。临床症状复杂且多变,病程较长且反复。CAG主要由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是发病率较高的肠型胃癌的一种早期发病类型[2],常被称为癌前病变。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但目前西医在临床中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养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共选择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养胃颗粒 (无糖型)口服,连续服用20天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临床治愈14例 (占28.0%),显效21例 (占42.0%),有效11例 (占22.0%),无效4例 (占8.0%),总有效率为92.0%。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养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养胃配方颗粒组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机制,观察养胃配方颗粒组方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门诊和住院患者随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予以养胃配方颗粒1袋/次,2次/d,口服;对照组予以猴头菌片4片/次,3次/d口服;治疗疗程为90 d。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两者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养胃配方颗粒组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显著疗效,并且优于猴头菌组(P0.05)。  相似文献   

14.
高×,男,48岁。1985年8月19日诊。患者胃脘隐痛,食少纳呆,食入作胀,反复发作已6年。1983年曾作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迭服中西药,或取效一时,旋又如故。近年来发作频繁且又增剧。诊见:面色憔悴,形体瘦削,毛发干枯不泽,胃脘疼痛,时有灼热感,食后益甚,食少纳呆,恶心欲呕,呃逆间作,口干咽燥,头晕耳鸣,低热虚烦,大便燥结。舌红少津无苔,舌体瘦小,脉细数。证系胃阴枯竭,胃失濡养。治当酸甘化阴,甘凉濡润,滋养胃阴。但前医屡用此类方药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滋肾养胃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作用机理。方法:在7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随机抽样选取治疗组35例用滋肾养胃法,对照组36例用吗叮啉、猴头菌颗粒,各治疗3个疗程,治疗前后检测前列腺素E2(PGE2)、胃泌素(GAS)、生长激素(GH)。结果:①治疗组:PGE2、GAS、GH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对照组:PGE2、GAS、GH治疗前后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PGE2、GAS、GH的值显著升高(P0.01)。结论:滋肾养胃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滋肾养胃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能通过调整血管活性因子(PGE2)和胃黏膜营养因子(GAS、GH),实现对CAG病理改变的修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养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气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2组均按四联疗法治疗,对照组服用多潘立酮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养胃颗粒。比较2组脾虚气滞证症状评分、临床疗效、免疫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脾虚气滞证各项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脾虚气滞证各项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3+、CD4+水平显著上调且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显著下调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CD3+、CD4+、CD8+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后,2 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气滞证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7.
《辽宁中医杂志》2015,(8):1562-1563
目的:探讨养胃配方颗粒组方逆转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机制,为临床提供治疗方法和理论依据,进一步观察养胃配方颗粒组方的临床研究。方法:动物实验,应用大、小计量养胃配方颗粒组方及维酶素分别对成年SD大鼠进行灌胃。30d后观察大鼠胃酸、血清胃泌素含量,G细胞数量。临床观察,观察临床90例病例。用药3个月后进行病理检查。结论:养胃配方颗粒组方通过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血清胃泌素含量逆转和控制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展,具有逆转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辽宁中医杂志》2015,(9):1694-1696
目的:探讨养胃配方颗粒组方逆转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机制,观察养胃配方颗粒组方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本院门诊和住院患者随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予以养胃配方颗粒1袋/次,2次/d,口服;对照组予以维酶素片0.4 g/次,3次/d,口服;治疗疗程为90 d。结果: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56%,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为77.8%;两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养胃配方颗粒组方逆转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显著疗效,优于维霉素组。  相似文献   

19.
枳术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枳术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作用。方法:大鼠灌胃2%水杨酸钠和30%酒精混合溶液,并自由饮用0.05%氨水,结合饥饱失常建立CAG模型(17周);治疗4周后检测大鼠胃液游离酸和总酸度、胃蛋白酶活性、血浆胃动素(MTL)、血清胃泌素(GAS);观察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情况。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胃液游离酸和总酸度明显降低(P〈0.01),胃蛋白酶活性明显降低(P〈0.01),MTL和GAS异常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枳术颗粒各剂量组可以明显使胃液游离酸及总酸度增加(P〈0.05,P〈0.01),胃蛋白酶活性增加(P〈0.05,P〈0.01),MTL和GAS含量降低(P〈0.05,P〈0.01);病理结果显示,枳术颗粒能消除胃黏膜炎症,并改善、甚至部分逆转CAG已经形成的萎缩、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并且随着剂量的增加,疗效更显著。结论:枳术颗粒对CAG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促进CAG大鼠胃酸分泌,改善胃内酸性环境;增加胃蛋白酶活性,促进消化;有效调节胃肠道激素水平,使胃功能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20.
三参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三参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和胃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三参方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维霉素对照组、三九胃泰对照组,采用复合因素造模法复制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观察了各组大鼠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和胃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三参方能升高胃泌素和胃动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