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霸王鞭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大松  李资磊  魏建国  杨永平  李晓莉 《中草药》2013,44(15):2039-2043
目的 对大戟科大戟属植物霸王鞭Euphorbia royleana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运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RP18、MCI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霸王鞭地上部分70%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S,9R)-长寿花糖苷(1)、13-carboxyblumenolC 9-O-β-glucoside (2)、3,3'-二甲基鞣花酸-4-O-β-D-葡萄糖苷(3)、23-环木菠萝烯-3β,25-二醇(4)、23(E)-25-methoxycycloart-23-en-3β-ol (5)、融香树脂醇(6)、triptohypol F (7)、3β-羟基-9(11),12-齐墩果二烯(8)、3β,29-木栓烷二醇(9)、D:A-飞齐墩果-29-醇-3-酮(10)、眼树莲二醇(11)、羽扇豆醇(12).结论 化合物1、2、7~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5、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中成药》2016,(12)
目的研究桦叶荚蒾Viburnum betulifolium Batal.的三萜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柱,对桦叶荚蒾70%丙酮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β-hydroxy-11α,12α-epoxy-friedoolean-14-enyl palmitate(1)、1β-hydroxy-ursa-9(11),12(13)-dien-3β-yl palmitate(2)、11α,12α-环氧蒲公英赛醇(3)、β-乙酰香树脂醇乙酸酯(4)、齐墩果酸(5)、2α,3α-二羟基-12-烯-齐墩果酸(6)、2α-羟基齐墩果酸(7)、24-羟基-β-香树脂醇(8)、28-羟基-β-香树脂醇(9)、3β,23-dihydroxy-urs-12-ene(10)、坡模酸(11)、羽扇豆醇(12)、29-nor-20-oxolupeol(13)、白桦脂酸(14)、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烯酮(15)。结论化合物1~4、6~7为首次从荚蒾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狼毒大戟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多种层析方法对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11个化合物,即(+)-nyasol(1),23(Z)-环阿尔廷-23-烯-3β,25-二醇(2),环阿尔廷-22-烯-3β,25-二醇(3),月腺大戟素A(4),2,4-二羟基-6-甲氧基-3-醛基苯乙酮(5),α-亚麻酸(6),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醇(7),环阿尔廷醇(8),β-谷甾醇(9),3,3’-二乙酰基-4,4’-二甲氧基-2,2’,6,6’-四羟基二苯甲烷(10),狼毒乙素(11)。结论:化合物1为该属首次分离,化合物2-6为该种植物首次分离。  相似文献   

4.
金刚纂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金刚纂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柱层析进行分离,并对所分得的化合物运用波谱数据进行了结构解析。结果:从金刚纂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并鉴定了其结构,分别为:glutinol(Ⅰ)、taraxerol(Ⅱ)、friedelanol(Ⅲ)、豆甾醇(Ⅳ)、23-环木菠萝烯-3β,25-二醇(Ⅴ)、ent-13S-hydroxy-16-atisene-3,14-dione(Ⅵ)、6,7.8-trimethoxylcoumarin(Ⅶ)、3,3’,4’-tri-O-methylellagicacid(Ⅷ)、ertt—kaurane-3-oxo-16β,17-diol(Ⅸ)、胡萝卜苷(Ⅹ)。结论:化合物Ⅶ为首次从大戟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Ⅳ、Ⅴ、Ⅷ、Ⅸ和Ⅹ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此外对文献报道的23-环木菠萝烯-3β,25-二醇(Ⅴ)的碳谱数据进行了重新归属。  相似文献   

5.
绿玉树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晓阳  刘丽萍  康廷国  王红兵 《中草药》2011,42(12):2398-2401
目的 研究绿玉树Euphorbia tirucalli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反复硅胶和凝胶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绿玉树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香树脂醇乙酸酯(1)、羽扇烯酮(2)、3-乙酰基-20-羽扇烷醇(3)、环阿尔廷-25-烯-3β,24ζ-二醇(4)、环阿尔廷-25-烯-3β-醇-24-酮(5)、环阿尔廷-23(E)-烯-3β,25-二醇(6)、大戟烷-25 -烯-3α-醇(7)、槲皮素(8)、山奈酚(9)、胡萝卜苷(10)、谷甾醇(11).结论化合物1~9为首次从绿玉树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凤眼草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春超  邵建华  王金辉  李铣 《中草药》2006,37(12):1768-1771
目的对苦木科臭椿属植物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的果实,即凤眼草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并鉴定。方法经反复纯化制备化合物,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分析、波谱解析、对照品比较及与文献报道对比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从95%乙醇室温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解析分别鉴定为臭椿苦酮A[11β,20-epoxy-1β,2α,12α-pentahydroxypicrasa-3,13(21)-dien-16-one,Ⅰ]、齐墩果烷-9(11),12-二烯-3β-醇[olean-9(11),12-dien-3β-ol,Ⅱ]、异齐墩果烷-14-烯-3-酮(D-friedoolean-14-en-3-one,Ⅲ)、β-香树素(β-amyin,Ⅳ)、环阿尔廷-25-烯-3β,24ξ-二醇(cycloart-25-ene-3β,24ξ-diol,Ⅴ)、何帕烷-3-酮-22-醇(hopane-3-one-22-ol,Ⅵ)、正三十四烷(n-tetratriacontane,Ⅶ)、卫矛醇(L-evonymitol,Ⅷ)、甘露醇(D-mannitol,Ⅸ)结论化合物Ⅱ~Ⅸ均为从本属植物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中药材》2010,(8)
目的:对黄秋葵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黄秋葵石油醚部位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为:9,19-23(Z)-环阿尔廷烯-3,β25-二醇(1)、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2)、5,α6α-环氧麦角甾-8(14),22-二烯-3,β7α-二醇(3)、5α,8α-过氧麦甾-22-烯-3β-醇(4)、豆甾-5-烯-3,β7α-二醇(5)、豆甾-5,22-二烯-3,β7α-二醇(6)、豆甾-4-烯-3,β6β-二醇(7)、豆甾-4,22-二烯-3,β6β-二醇(8)、豆甾-4-烯-3,6-二酮(9)、豆甾-4-烯-3-酮(10)、β-谷甾醇(11)、β-胡萝卜苷(12)。结论:化合物1~10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也为首次从秋葵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夏文绮  崔保松  李帅 《中草药》2016,47(8):1272-1277
目的研究四季青(冬青Ilex chinensis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四季青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三萜及其皂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α,3β-二羟基-23-去甲-4(24)-12(13)-二烯-齐墩果酸(1)、29-羟基常春藤皂苷元(2)、ilexosapogenin A(3)、救必应酸-3,23-缩丙酮(4)、2α,3β-二羟基-23-去甲-4(24)-12-二烯-乌索酸(5)、23-羟基乌索酸(6)、3β,23-二羟基-12,18-二烯-乌索酸(7)、积雪草酸(8)、泰国树脂酸-28-O-β-D-葡萄糖酯苷(9)、28-O-β-D-glucopyranoside spathodic acid(10)、坡模酸-28-O-β-D-葡萄糖酯苷(11)、rotungenoside(12)、3β,23-二羟基-12,18-二烯-乌索酸-28-O-β-D-葡萄糖酯苷(13)、3β,23-二羟基-12,19-二烯-乌索酸-28-O-β-D-葡萄糖酯苷(14)、3β,23-二羟基-12,19(29)-二烯-乌索酸-28-O-β-D-葡萄糖酯苷(15)。结论化合物1、2为首次从冬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没药Myrrha的化学成分及其对前列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重结晶,硅胶、Sephadex LH-20、开放ODS等柱色谱和制备HPLC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采用MTT法,对化合物进行体外抑制前列腺癌细胞PC-3增殖的活性筛选。结果从没药的三氯甲烷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α,11α)-2-酮基-8,11-二羟基杜松-1(6),7,9-三烯-12-酸-γ-内酯(1)、(4α,11β)-2-酮基-8,11-二羟基杜松-1(6),7,9-三烯-12-酸-γ-内酯(2)、二氢焦莪术酮(3)、泽泻萜醇E(4)、愈创木烷二醇(5)、柳杉二醇(6)、环阿尔廷-1α,2α,3β,25-四醇(7)、环阿尔廷-24-烯-1α,2α,3β-三醇(8)、环阿尔廷-24-烯-1α,3β-二醇(9)、29-降羊毛脂-8,24-二烯-1α,2α,3β-三醇(10)、十八烷-1,2S,3S,4R-四醇-1-O-α-L-吡喃鼠李糖苷(11)。结论化合物1、2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没药内酯A和(-)-没药内酯A,化合物4、6为首次从没药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10和11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具有中等强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波罗蜜属植物牛李Artocarpus nigrifolius枝条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小孔树脂(MCI gel),LH-20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ODS,HPLC等柱色谱分离手段,对牛李干燥枝条的95%乙醇提取物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共分离了26个化合物,大部分为三萜类成分。包括16个三萜,2个降三萜,6个甾醇,1个苯甲醛衍生物和1个小分子胺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0-hydroxy-4α,4β,14α-trimethyl-9β,19-cyclopregnane-3-one(1),1-(N-叔丁基)氨基丙酮(2),24-methylenecycloartanone(3),cyclolaudenone(4),24-methylenecycloartanol(5),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醛(6),环桉烯醇(7),cycloart-23-ene-3β,25-diol(8),β-谷甾醇(9),3β,24,25-trihydroxycycloartane(10),(23E)-27-nor-3α-hydroxycycloart-23-en-25-one(11),3β-hydroxy-22,23,24,25,26,27-hexanordammarane-20-one(12),12-en-3β-hydroxy-olean-11-one(13),(24S)-cycloartane-24,25-diol-3-one(14),桦木酸(15),羽扇豆醇(16),α-香树脂醇(17),(22E)-25,26,27-trinor-3β-hydroxycycloart-22-en-24-al(18),3β-hydroxy-urs-11-en-13β,28-olide(19),11α-hydroxy-α-amyrin(20),3β-羟基豆甾-5,22-二烯-7-酮(21),7-ketositosterol(22),β-香树脂醇(23),(24S)-麦角甾-5-烯-3β,7α,二醇(24),7α-hydroxysitosterol(25)和7β-hydroxysitosterol(26)。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环阿屯烷型C_(24)降三萜,化合物2为首次以天然产物的形式从自然界中获得,化合物6,8,11,15~17,20,22和23均为首次从波罗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桑科植物中分离得到。三萜类成分可能为牛李的抗肿瘤活性物质基础,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丁林芬  郭亚东  潘争红  吴兴德  宋流东 《中草药》2017,48(17):3463-3468
目的对荷花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化合物的分离和纯化,并根据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荷花玉兰叶的70%丙酮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倍半萜,分别鉴定为12,13-二乙酰氧基-桉烷-4α,6α,11-三醇(1)、12,13-二乙酰氧基-5αH-愈创木烷-1(10)-烯-4α,6α,11-三醇(2)、11,13-去氢台湾含笑内酯(3)、台湾含笑内酯(4)、α-山道年(5)、1β-羟基-11βH-桉烷-3-烯-12,6α-内酯(6)、β-网翼藻萜醇(7)、12α-甲氧基-吉玛烷-1(10),4,11(13)-三烯-12,6α-缩醛(8)。结论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并命名为荷花玉兰醇A和B,化合物4~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大青山灵芝Ganoderma daiqingshanense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运用各种波谱方法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测定部分化合物对乙酰胆碱酯酶(Ach E)的抑制活性。结果从大青山灵芝中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经鉴定为3β,21β-山芝烯二醇-3-乙酰基(1)、3β,21α-山芝烯二醇-3-乙酰基(2)、3-O-乙酰基千层塔三醇(3)、20(29)-羽扇烯-3-醇(4)、赤芝醛A(5)、灵芝酸Y(6)、麦角甾-7,22E-二烯-3-酮(7)、麦角甾-4,6,8(14),22E-四烯-3-酮(8)、麦角甾-7,22E-二烯-3β-醇(9)、5α,8α-过氧麦角甾-6,22E-二烯-3β-醇(10)、甲龙胆酸(11)、大戟因子L3(12)。化合物5、11和12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率分别为17.70%、22.89%和21.22%。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大青山灵芝中分离得到,其中serratene型三萜(化合物1~3)为首次从灵芝科真菌中发现,化合物5、11和12对Ach E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3.
千根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红刚  盛亚丽  黄巧玲  聂雪仪  许凯琪 《中草药》2014,45(19):2766-2769
目的 研究千根草Euphorbia thymifolia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各种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千根草全草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1)、芹菜素(2)、槲皮素(3)、山柰酚(4)、没食子酸乙酯(5)、对香豆酸(6)、原儿茶酸(7)、没食子酸(8)、咖啡酸(9)、3,4-开环-8βH-羊齿-4(23),9(11)-二烯-3-羧酸(10)、3,4-开环-齐墩果-4(23),18(19)-二烯-3-羧酸(11)、二十三烷醇(12)、β-谷甾醇(13)。结论 除化合物5外,其余各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蒌叶茎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蒌叶茎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用理化及波谱分析方法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蒌叶茎70%丙酮提取物的石油醚部分和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β-羟基-豆甾-4-烯-3-酮(1)、β-谷甾醇(2)、豆甾醇(3)、齐墩果酸(4)、23-hydroxyursan-12-en-28-oic acid(5)、β-谷甾醇-3-O-β-D-葡萄糖-6′-棕榈酸酯(6)、β-胡萝卜苷(7)、(2S)-4′-羟基-7-O-β-D-葡萄糖-2,3-二氢黄酮苷(8)和α-乙基葡萄糖(9).结论:除化合物2之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薤白中皂苷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书彪  汪悦  张玉峰  王毅 《中草药》2013,44(9):1078-1081
目的 研究薤白Allii Macrostemonis Bulbus的皂苷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正相、反相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薤白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3个皂苷类化合物,分别为5β-螺甾-25(27)-烯-3β,12β-二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苷(1)、(25R)-5β-螺甾-3β,12β-二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苷(2)、5β-螺甾-25(27)-烯-2β,3β-二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苷(3).结论 化合物1为1个新化合物,命名为薤白皂苷S,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梁会娟  白素平  刘伟  袁永亮  叶丹丹 《中草药》2011,42(10):1913-1916
目的研究银背风毛菊Saussurea nivea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色谱技术及重结晶等方法对化合物进行分离,通过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银背风毛菊丙酮提取物中分离了11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0(30)-烯-3β-羟基蒲公英烷(1)、20-烯-3β-羟基蒲公英烷(2)、1β-hydroxy-ursa-9(11),12(13)-dien-3β-yl palmitate(3)、1β-hydroxy-oleana-9(11),12-dien-3β-yl palmitate(4)、21α-hydroxy-taraxastero(l5)、20(30)-烯-21α,22α-环氧-3β-蒲公英醇(6)、12-ursene-3β,11α-diol 3-O-palmitate(7)、9(11),12-ursadien-3β-ol 3-O-palmitate(8)、bauereny lacetate(9)、3β-hydroxy-11-oxo-olean-12-enyl palmitate(10)、3β-hydroxy-11α,12α-epoxy-friedoolean-14-enyl palmitate(11)。结论所有化合物均是首次从银背风毛菊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7~11为首次从风毛菊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狼毒大戟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赵明  孙伟健  陈丽杰  李军  王金兰  张树军 《中草药》2014,45(19):2752-2756
目的 研究新鲜狼毒大戟Euphorbia fischeriana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的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新鲜狼毒大戟地上部分甲醇提取液正己烷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3(E)-25-methoxycycloart-23-en-3β-ol(1)、24-hydroperoxycycloart-25-en-3β-ol(2)、25-hydroperoxycycloart-23-en-3β-ol(3)、羽扇豆醇(4)、24-亚甲基环阿尔廷醇(5)、大戟醇(6)、24-methylenecycloartane-3,28-diol(7)、钝叶甾醇(8)、叶绿醇(9)、jolkinolide A(10)、2,4-二羟基-6-甲氧基-3-甲基苯乙酮(11)、24-亚甲基-9,19-环-3-羊毛甾酮(12)、12-去氧佛波醇-13-十六酸酯(13)、butyrospermol(14)。结论 其中化合物9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7、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李雯  田新雁  肖朝江  黄波  姜北 《中草药》2013,44(9):1091-1095
目的 研究黄花香茶菜Isodon sculponeatus地下部分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方法 采用70%丙酮常温提取,硅胶、葡聚糖凝胶和反相色谱法分离纯化,利用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采用MTT法对70%丙酮提取物、醋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等进行细胞毒活性活性测试.结果 从黄花香茶菜地下部分醋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macrophynin E(1)、19-hydroxyferruginol (2)、2α,3α,24-trihydroxyursa-12,20(30)-dien-28-oic acid (3)、山香三萜二烯酸(4)、stigmast-4-en-6β-ol-3-one (5)、豆甾-3β,6α-二醇(6)、松柏醛(7)、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8)、双(2-乙基己基)邻苯二甲酸酯(9)、正十六烷酸(10)、3β-羟基-5α,8α-桥二氧麦角甾-6,22E-二烯(11)、胡萝卜苷(12)、β-谷甾醇(13)、熊果酸(14).活性研究显示,70%丙酮提取物、醋酸乙酯部位对肝癌细胞SMMC-7721有一定的抑制活性.结论 化合物1~10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3、5、6、8、9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黄秋葵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黄秋葵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黄秋葵石油醚部位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为6-羟基豆甾-4-烯-3-酮(1),6β-羟基豆甾-4,22-二烯-3-酮(2),3β-羟基豆甾-烯-7-酮(3),3β-羟基豆甾-5,22-二烯-7-酮(4),豆甾-5-烯-3β,7β-二醇(5),豆甾-5,22-二烯-3β,7β-二醇(6),豆甾-4,22-二烯-3,6-二酮(7),豆甾-4,22-二烯-3-酮(8),麦角甾-7,22-二烯-3β-醇(9),环阿尔廷-25-烯-3,24-二醇(10),羽扇豆醇(11),橙酰胺乙酸酯(12),豆甾醇(13),棕搁酸(14).结论:化合物1~12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也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紫藤瘤(Wisteria sinensis Sweet Caulis)三萜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凝胶Sephadex LH-20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进行分析和结构鉴定。结果:从95%乙醇渗漉提取液的石油醚萃取部位中分离并鉴定了12个三萜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棕榈酸酯(1)、α-菠甾醇(2)、(22E,24R)-5α,8α-过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3)、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4)、(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醇(5)、11α,12α-环氧蒲公英赛醇(6)、羽扇豆醇(7)、白桦脂酸(8)、12-齐墩果烯-3β,24-二羟基-22-酮(9)、12-齐墩果烯-2α,3β,23-三醇(10)、12-齐墩果烯-3,22,24-三醇(11)、12-齐墩果烯-3α,21β-二醇(12)。结论:化合物1~12均为首次从该种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