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建立双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连翘苷和黄芩苷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方法: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JJF1059-1999)中有关规定,分析影响含量测定结果不确定度的因素来源,对各个不确定度因素进行评定,并计算合成不确定度,最终给出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和报告不确定度.结果:不确定度评估为绿原酸±2.23%,连翘苷±9.18%,黄芩苷±0.84%.结论:对照品质量的不确定度是双黄连口服液中3种成分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银翘散中绿原酸、连翘苷、牛蒡苷、甘草苷、甘草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绿原酸、连翘苷、牛蒡苷、甘草苷、甘草酸为对照,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4.6 mm×250 mm, 5 μm),乙腈-0.4%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230 nm,柱温为30 ℃。结果 绿原酸、连翘苷、牛蒡苷、甘草苷、甘草酸分别在0.039 4~0.788、0.020 5~0.410、0.068~1.36、0.034 8~0.697和0.037 6~0.752 μg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3%(RSD=1.5%)、99.5%(RSD=1.2%)、98.7%(RSD=1.9%)、96.7%(RSD=2.3%)和98.2%(RSD=2.0%)。结论 该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银翘散中绿原酸、连翘苷、牛蒡苷、甘草苷、甘草酸含量测定,为银翘散及其类方制剂的质量评价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选化扁汤的提取工艺,为该制剂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绿原酸、黄芩苷、牛蒡苷和连翘苷的总含量及干膏得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和加水量对提取效果的影响。采用多波长切换HPLC法同时测定绿原酸、黄芩苷、牛蒡苷和连翘苷的含量,以流动相乙腈-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DAD检测器,检测波长为327 nm(0~37 min,检测绿原酸),278 nm(37~41.3 min,检测黄芩苷),228 nm(41.3~50 min,检测连翘苷和牛蒡苷)。流速:1.0 m L·min-1;柱温:35℃。结果:最佳水提工艺为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 h;绿原酸、黄芩苷、牛蒡苷和连翘苷的总提取量为3.50 mg/m L,干膏得率为27.09%。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重复性好,可为化扁汤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成药》2014,(2)
目的研究清咽利膈丸(黄芩、牛蒡子、射干、连翘、熟大黄等)的HPLC指纹图谱及测定其中牛蒡苷、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4种主要有效成分的量,以建立有效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水溶液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8 nm;柱温40℃;体积流量1 mL/min。结果 HPLC-DAD色谱图中有21个共有峰,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自动处理,10批样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9。3批清咽利膈丸样品中牛蒡苷、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量分别为(0.66±0.04)mg/g、(5.15±0.03)mg/g、(4.24±0.03)mg/g、(1.38±0.03)mg/g。结论该方法可用于清咽利膈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UPLC法同时测定银翘解毒合剂(金银花、连翘、薄荷等)中连翘酯苷A、连翘苷、牛蒡苷、甘草酸铵、绿原酸、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Shim-pack XR-ODS色谱柱(3.0 mm×100 mm,2.2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50、278、328 nm。结果 8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 0),平均加样回收率98.71%~104.13%,RSD 0.2%~1.5%。结论该方法灵敏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银翘解毒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建立银翘散水煎液化学特征图谱及多主要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比较银翘散煮散与饮片煎煮过程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为银翘散类方制剂的现代工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制备银翘散煮散与饮片煎煮过程水煎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学特征图谱及五福花苷酸、新绿原酸、连翘苷E、马钱苷酸、绿原酸、隐绿原酸、獐牙菜苷、连翘苷Ⅰ、连翘苷H、连翘苷A、异绿原酸B、E-aldosecologanin、橙皮苷、连翘苷、牛蒡苷、甘草素和甘草酸二钾等17种主要成分的含量,考察煎煮时间对银翘散煮散与饮片煎煮水煎液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煎煮时间银翘散煮散水煎液化学特征图谱相似度较大,表明所含化学成分组成类似,而饮片水煎液化学特征图谱相似度较低,表明所含化学成分组成类似,但差别较大。煮散水煎液中,随着煎煮时间的延长,新绿原酸、隐绿原酸、连翘酯苷H和异绿原酸B的浓度呈增长趋势,五福花苷酸、连翘酯苷E、连翘酯苷Ⅰ、E-aldosecologanin、连翘苷、甘草酸二钾、马钱苷酸、牛蒡苷、獐牙菜苷和甘草素的浓度先增加后趋于稳定,连翘酯苷A、绿原酸与橙皮苷的浓度先增加后减少;饮片水煎液中,随着煎煮时间的延长,除绿原酸的浓度先增加后减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连翘药用部位和非药用部位中连翘酯苷A、连翘酯苷B、紫云英苷、连翘苷、牛蒡子苷、槲皮素和牛蒡子苷元7种化学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AgilentEclipse Plus C18(4.6mm×100 mm,1.8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 nm,体积流量为0.3 mL/min,柱温为30℃。[结果]连翘酯苷A、连翘酯苷B、紫云英苷、连翘苷、牛蒡子苷、槲皮素和牛蒡子苷元分离与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99.1%、104%、104%、98.4%、99.0%、103%,RSD分别为2.27%、1.59%、1.94%、1.25%、2.97%、2.10%、2.67%。[结论]该方法分离度好,简便快速,可用于同时检测连翘药用及非药用部位中连翘酯苷A,连翘酯苷B,紫云英苷,连翘苷,牛蒡子苷,槲皮素和牛蒡子苷元的含量,为连翘资源全面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清燥救肺汤中3个成分(苦杏仁苷、绿原酸、甘草酸)分析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TC-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A)-0.1%磷酸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07 nm(050 min,测定苦杏仁苷与绿原酸);237 nm(5050 min,测定苦杏仁苷与绿原酸);237 nm(5080 min,测定甘草酸铵)。结果:清燥救肺汤中3种成分分别为苦杏仁苷在0.225080 min,测定甘草酸铵)。结果:清燥救肺汤中3种成分分别为苦杏仁苷在0.22504.5000μg(r=0.9999),绿原酸在0.07054.5000μg(r=0.9999),绿原酸在0.07051.4100μg(r=0.9997),甘草酸铵在0.14401.4100μg(r=0.9997),甘草酸铵在0.14402.8800μg(r=0.9998)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18%、97.94%和97.34%。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清燥救肺汤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银翘马勃散中绿原酸、连翘酯苷A、牛蒡苷、连翘苷、次野鸢尾黄素5种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COSMOSIL 5 C_(18)-AR-Ⅱ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0.4%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72 nm。结果绿原酸、连翘酯苷A、牛蒡苷、连翘苷、次野鸢尾黄素的保留时间分别为24.963,39.996,45.863,47.983,63.868 min;线性范围分别为0.992~9.92(r=0.9999),0.498~4.98(r=0.9996),2.66~26.6(r=0.9999),0.092~0.92(r=0.9998),0.0149~0.149μg(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2%、96.38%、96.69%、103.23%、98.70%。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稳定,可用于银翘马勃散中绿原酸、连翘酯苷A、牛蒡苷、连翘苷、次野鸢尾黄素的同时测定,为银翘马勃散及其类方制剂的新药开发与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牛蒡子苷元对多种实验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并对其初步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连续皮下给予牛蒡子苷元(0.03 mg/kg、0.1 mg/kg、0.3 mg/kg)和灌胃给予西咪替丁(30 mg/kg)7 d后,禁食24 h,灌胃无水乙醇(0.1 ml/10g)制备胃溃疡模型,1 h后处死测定胃溃疡指数;连续皮下给予牛蒡子苷元(0.03 mg/kg、0.1 mg/kg、0.3 mg/kg)和灌胃给予雷尼替丁(50 mg/kg)7 d后,禁食24 h,皮下给予利血平(0.2 ml/10g)制备胃溃疡模型,6 h后,取血分离血清测定TGF-β、IL-1β以及测定胃溃疡指数;连续皮下给予牛蒡子苷元(0.05 mg/kg、0.15 mg/kg、0.45 mg/kg)和奥美拉唑(4 mg/kg)7 d后,放入(21±1)℃的水中,6 h后解剖,取血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测定溃疡指数;连续皮下给予牛蒡子苷元(0.05 mg/kg、0.15 mg/kg、0.45 mg/kg)10 d和雷尼替丁(30 mg/kg)后,处死,测定溃疡指数,测定胃黏膜匀浆中丙二醛(MDA)水平。结果:牛蒡子苷元(0.03 mg/kg、0.1 mg/kg、0.3 mg/kg)皮下给予可以显著降低无水乙醇型小鼠胃溃疡的溃疡指数,牛蒡子苷元(0.1 mg/kg和0.3 mg/kg)可以保护无水乙醇诱导的胃黏膜损伤;牛蒡子苷元(0.03 mg/kg、0.1 mg/kg、0.3 mg/kg)可以显著减少利血平型小鼠胃溃疡的溃疡指数;牛蒡子苷元(0.05 mg/kg、0.15 mg/kg、0.45 mg/kg)可以显著抑制束缚水浸应激性大鼠的溃疡形成,显著升高SOD和i NOS水平;牛蒡子苷元(0.05 mg/kg、0.15 mg/kg、0.45 mg/kg)明显促进醋酸型大鼠胃溃疡的愈合,并且降低胃黏膜匀浆中的MDA水平。结论:牛蒡子苷元皮下给予对多种实验性胃溃疡具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SOD和i NOS水平和减少MDA水平相关,为其申报临床用于治疗胃溃疡提供临床前的药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就诊的主观性耳鸣患者246例,排除其他中医证型,主要研究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耳鸣的临床特征,变化规律及耳鸣产生的影响等.[方法]选择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记录临床症状及体征,采用电测听及耳鸣匹配、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等方法检查,并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年龄以51~60岁最多见,其次为61~70岁.耳鸣响度的自我评分与响度匹配值之间无关联.大多数病例的耳鸣病程在一年之内.大部分患者受耳鸣困扰的程度在中度以下.ABR测试结果听力正常者占25%,右侧和左侧听神经传导至脑干功能障碍患者分别占13%和19%,双侧听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占16%.[结论]临床耳鸣患者多数为肾精亏损型,年龄以51~60岁最多见,男女比例相当,大部分患者听神经传导障碍和脑干功能障碍,高音调耳鸣患者居多.  相似文献   

13.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4.
探讨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泌免疫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进行了总结和研究,医药辨治乳腺增生病的新思路。对乳腺增生病的红外光扫描诊断、病理分类、内分以期能够使微观医学与宏观辨证相结合,以开拓中医药辨治乳腺增生病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陈斌  苗林 《西部中医药》2005,18(7):17-19
收集我院门诊自2000年10月至2003年9月接诊的往来寒热证患者58例,实验室检查排除疟疾(血涂片均未找见疟原虫),分别从少阳辨证论治33例,从膜原辨证论治25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了竞争力理论与战略理论,分析了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环境与条件,提出了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三大战略目标、三大总体战略、四条战略举措及三个实施阶段与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7.
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即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防惠于未然的预防学思想,即未病之前,防止疾病的发生;已病之后,防止疾病的传变,强调以“预防为主”。本文从治未病的渊源;治未病思想的实质内容;“治未病”理论的应用;“治未病”临床研究进展等几方面解释治未病。  相似文献   

18.
六经皆有咳嗽,寒热皆可致咳,治疗上不可拘于一理一方,当穷究其机,辨证施治,方能事半功倍。以六经辨证为纲,分析《伤寒杂病论》对咳嗽的有关论述,以期提高咳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丁香苦苷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并比较丁香苦苷单体两种给药途径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考察丁香苦苷单体口服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家兔静脉注射丁香苦苷注射液和灌胃给予丁香苦苷水溶液,采集血样,固相萃取小柱活化方法处理血浆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苦苷血浆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3P97进行数据处理,确定药动学参数。结果:丁香苦苷静脉给药后在体内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如下:T1/2α为2.41min,T1/2β为15.38min。灌胃给药后丁香苦苷的药动学行为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Cmax为17.91min,T1/2(α)为9.642min,T1/2(β)31.748min。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5.9%。结论:丁香苦苷单体经口服和静脉两种给药途径给药后,吸收和消除均较快。  相似文献   

20.
股骨颈骨折是发生于老年人的常见骨科病,以女性多见。因老年人骨质疏松,有机质少,应变力差,所以只需较小扭转暴力就能引起骨折。骨折后,由于骨折部位血供差,骨折不愈合的可能性大,加之患者年老体弱、长期卧床,易发生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因此恰当的护理非常重要,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