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7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传导速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P0.05),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及腓总神经的MNCV、SNCV]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配合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诊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85例采用甲钴胺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85例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配合中药足浴治疗,于治疗前后行临床指标检测、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症状评分评估,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时间。结果 2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人磷髓脂碱性蛋白、症状评分(手足麻木、肢体末端疼痛、口渴喜饮、倦怠乏力)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2组治疗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人磷髓脂碱性蛋白、症状评分(手足麻木、肢体末端疼痛、口渴喜饮、倦怠乏力)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症状好转时间、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配合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显著,可改善病症,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辅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血糖指标、中医证候及神经传导功能。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四肢疼痛、感觉减退、肢软麻木评分及总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积压指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正中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NCV)与运动传导速度(MNCV)、腓总神经SNCV/MNCV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辅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有效控制血糖,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神经传导功能,改善中医证候,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拟五藤活血汤足浴联合放血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6例,对照组予常规基础治疗联合放血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自拟五藤活血汤足浴,疗程为4周,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神经传导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80.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P0.05);两组的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容、血小板凝集率等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自拟五藤活血汤足浴结合放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改善神经传导速度、调节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当归四逆汤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apheral neuropathy, DPN)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DPN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弥可保片治疗,试验组接受当归四逆汤治疗。检测血液指标包括血糖、血脂和血液流变学。Toronto评价神经功能。肌电图检测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波幅。结果:试验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CHOL、TG和L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和血浆黏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对照组组神经症状评分显著高于试验组(P0.01);治疗后,试验组MNCV正中神经、MNCV腓总神经、SNCV正中神经和SNCV腓总神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试验组正中神经运动传、腓总神经运动传导、正中神经感觉传导和腓总神经感觉传导传导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当归四逆汤可有效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改善患者血糖和血脂、血液流变学,改善神经传导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基础糖尿病疗法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基础糖尿病疗法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转归效果;症状好转时间、住院总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神经传导速度以及血液流变学;用药安全特点。结果:观察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转归效果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症状好转时间、住院总时间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神经传导速度以及血液流变学并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传导速度以及血液流变学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用药安全特点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基础糖尿病疗法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神经传导速度以及血液流变学,用药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腕踝针联合中频脉冲治疗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糖尿病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硫辛酸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腕踝针联合中频脉冲治疗仪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NCV)、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NCV),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综合疗效。结果:治疗后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 80%(36/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 85%(27/4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下降,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腕踝针联合中频脉冲治疗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以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血液流变学水平,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丹参川芎嗪联合维生素B_(12)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102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丹参川芎嗪联合维生素B_(12)治疗和单纯维生素B_(12)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尺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维生素B_(12)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加快神经传导速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服用甲钴胺(0.5mg,tid),观察组则配合服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下肢震动感觉阈值、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当归四逆汤"及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寒凝血瘀型)的临床优效性研究,为中医药指导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供有力证据,拓宽治疗思路和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及前瞻性观察的试验方法,筛选出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寒凝血瘀型)患者60例,用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两个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糖尿病控制血糖基础治疗上,治疗组给予中药汤剂"当归四逆汤",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每次500μg,日3次餐后口服),疗程8周,分别观察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的中医临床证候评分、上下肢神经传导速度变化。将所得观察数据,分别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中药复方汤剂"当归四逆汤"治疗后,治疗组测定患者上肢的正中神经、下肢的腓总神经、胫神经传导速度,显示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经过甲钴胺片口服治疗后,患者的上肢正中神经、下肢的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以及上肢的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的下肢腓总神经及下肢的胫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较治疗前改善无统计学意义。治疗与对照组间比较,针对下肢的腓总神经及下肢的胫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改善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患者上肢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的改善程度,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组患者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中医证候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中药复方汤剂"当归四逆汤"可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寒凝血瘀型)下肢的腓总神经、下肢的胫神经传导速度、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其临床疗效优于甲钴胺片组,针对上肢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同样改善明显,与甲钴胺组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自拟益阴活血汤配合针刺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将18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治疗组。4组均予基础降糖治疗,对照1组给予甲钴胺治疗,对照2组给予自拟益阴活血汤治疗,对照3组给予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自拟益阴活血汤联合针刺治疗。4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治疗前后双侧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及感觉传导速度的差异,并评价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22%,明显优于其他3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双侧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及感觉传导速度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益阴活血汤配合针刺治疗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运动传导速度及感觉传导速度均有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甲钴胺,观察组给予甲钴胺和长春西汀。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甲钴胺能够显著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感觉障碍症状,改善神经传导速度,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联合针灸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96例DPN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降糖治疗,对照组配合针灸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自拟黄芩桂枝五物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变化、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变化、血糖变化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72.9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口渴喜饮、倦怠乏力、肢体麻木、四肢疼痛等主要症候积分均显著降低,正中神经和腓神经的MNCV、SNCV均显著上升,FPG、2h PG和HbA1c水平均显著降低,且治疗后治疗组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针灸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显著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和周围神经传导速度,降低血糖水平,疗效显著,临床推广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钴胺联合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3例给予甲钴胺联合加味当归四逆汤治疗,对照组43例仅给予甲钴胺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程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当归四逆汤联合西药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焦生福  薛淑萍 《新中医》2019,51(4):159-162
目的:观察采用消渴宣痹汤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药物安全性。方法: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渴宣痹汤足浴治疗,1疗程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MCV (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及SCV(正中神经、腓总神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MCV (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及SCV (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较治疗前提高(P 0.05),研究组MCV (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及SCV (正中神经、腓总神经)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2组TC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TC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 0.05),研究组TCS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期间,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0%、13.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消渴宣痹汤足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药物不良反应少,可作为临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常用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泡脚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7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药泡脚,观察对比2组治疗效果,神经传导速度及神经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 0.05);2组治疗后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药泡脚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运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腓总神经传导速度,促进神经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汤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甲钴胺治疗,治疗组30例在甲钴胺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肾活血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P0.05);治疗后2组患者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提高,而治疗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提高更显著,具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益肾活血汤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硫辛酸注射液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清远市中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0例,经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硫辛酸注射液联合中药热奄包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感觉、运动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感觉、运动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快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感觉、运动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硫辛酸联合中药热奄包辅助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可促进感觉和运动神经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拟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针灸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月于我院诊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共95例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行甲钴胺等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采用自拟黄芪桂枝五物汤合针灸、常规西药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生化指标、症状评分以及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和74.47%,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的血生化指标(血清Hcy含量、血浆黏度)、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增快,且研究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拟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针灸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Hcy含量减少,血浆黏度明显降低,神经传导速度加快,症状改善明显,疗效显著,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联合中频脉冲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糖尿病宣教、饮食控制、运动、降糖、足部护理与甲钴胺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频脉冲穴位治疗。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总积分与正中神经传导速度、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并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中医证候总积分、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总积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穴位注射联合中频脉冲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症状,提升神经传导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