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对胆汁瘀积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内质网应激caspase-12通路的影响,探讨茵陈蒿汤抗胆汁瘀积性肝纤维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5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和造模组,采用胆总管结扎法复制胆汁瘀积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1周后将造模组动物分为模型组和中药组,中药组予以3.5 g/kg茵陈蒿汤灌胃,4周后处死动物,HE、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GRP78、eIF2α和Caspase-12蛋白表达变化。结果: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显示模型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5),中药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减轻(P<0.05),但仍重于假手术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肝脏GRP78、eIF2α和Caspase-12蛋白的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中药组较模型组eIF2α和Caspase-12明显降低(P<0.01)。结论:抑制eIF2α和Caspase-12的活化,从而减少肝细胞凋亡,进而抑制内质网应激在胆汁瘀积性肝纤维化中的促进作用,是茵陈蒿汤抗胆汁瘀积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养阴通脑颗粒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16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养阴通脑颗粒组,每组54只。模型组和养阴通脑颗粒组通过大脑中动脉局灶性栓塞手术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养阴通脑颗粒组造模成功后每12 h给予养阴通脑颗粒0.5 g/kg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造模后12、24、48、72 h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大脑海马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蛋白及mRNA表达及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2α(e IF2α)、内质网源性转录因子(chop)、转录激活因子4(ATF4)mRNA表达;并于造模后72 h检测脑梗死体积及脑组织海马区病理变化。结果与假手术比较,模型组大鼠各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GRP78、PERK蛋白及mRNA表达,e IF2α、chop、ATF4 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脑梗死体积明显增大(P0.01);与模型组比较,养阴通脑颗粒组各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PERK蛋白及PERK、e IF2α、chop、ATF4 mRNA表达明显降低,GRP78蛋白和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P0.05或P0.01)。结论养阴通脑颗粒可能通过调节海马内质网相关因子表达,抑制内质网应激,从而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对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内质网应激的同型半胱氨酸(Hcy)-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eIF2α)-Caspase-12通路引起的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茵陈蒿汤防治酒精性肝纤维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茵陈蒿汤组,模型组和茵陈蒿汤组采用乙醇灌胃的方法复制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茵陈蒿汤组同时给予3. 5g/kg茵陈蒿汤灌胃,10周后处死动物,采用赖氏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采用HE和Masson三色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表现,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组织中GRP78、eIF-2α、Caspase-12mRNA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明显高于空白组(P均0. 05),茵陈蒿汤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 05)。肝脏组织病理学显示,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肝纤维化表现,茵陈蒿汤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中GRP78、eIF-2α、Caspase-12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均0. 05),茵陈蒿汤组大鼠肝脏组织中GRP78、eIF-2α、Caspase-12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 05)。结论茵陈蒿汤抑制GRP78、eIF-2α、Caspase-12的活性可能是其抗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对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内质网应激凋亡通路的影响,探讨茵陈蒿汤抗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采用白酒-玉米油-吡唑混合液灌胃联合小剂量CCl_4腹腔注射复制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模型,8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茵陈蒿汤低剂量组、茵陈蒿汤高剂量组,每组10只。模型组以白酒混合物低剂量(6 mL/kg)持续灌胃,茵陈蒿汤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给予茵陈蒿汤1.75 g/kg(5 mL/kg)、3.5 g/kg(10 mL/kg),对照组灌胃给予等量的0.9%NaCl溶液。4周后检测大鼠肝指数及血清AST、ALT水平;采用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肝细胞悬液凋亡率的比例;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GRP78、Cleaved-Caspase-12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指数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茵陈蒿汤各剂量组大鼠肝指数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茵陈蒿汤低剂量组比较,茵陈蒿汤高剂量组大鼠肝指数水平显著降低(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ALT、AST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茵陈蒿汤各剂量组ALT、AST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茵陈蒿汤低剂量组比较,茵陈蒿汤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ALT、AST水平显著降低(P0.05)。③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细胞晚期凋亡率及总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茵陈蒿汤各剂量组晚期凋亡率及总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与茵陈蒿汤低剂量组比较,茵陈蒿汤高剂量组大鼠肝细胞早期、晚期及总凋亡率均明显降低(P0.05)。④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茵陈蒿汤各剂量组大鼠肝组织GRP78、Cleaved-Caspase-12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与茵陈蒿汤低剂量组比较,茵陈蒿汤高剂量组大鼠肝组织GRP78和Cleaved-Caspase-1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结论茵陈蒿汤可明显改善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的肝组织损伤,抑制内质网应激介导的肝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木瓜提取物对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猪血清致脂肪性肝纤维化的预防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雌雄各半BABL/C小鼠48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只,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木瓜提取物低(100 mg·kg-1)、高剂量组(300 mg·kg-1)。除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外,其余各组均给予高脂饲料造模,同时木瓜提取物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00,300 mg·kg-1的木瓜提取物灌胃,持续10周;除正常对照组小鼠外,其余各组小鼠在第5周腹腔注射猪血清,持续3周。观察并记录上述各组小鼠造模前后体质量变化、行为和形态变化。苏木精-伊红(HE)、Masson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炎症及肝纤维化情况;用RT-PCR法检测RNA依赖的蛋白激酶样内质网激酶(PERK),肌醇需求酶1(IRE-1),转录因子6(ATF6),真核起始转录因子2α亚单位(e IF2α),组织型金属蛋白酶-1(TIMP-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胶原蛋白1型(COL 1A1);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胶原蛋白1型(COL 1A1)。结果通过肝脏外观、HE和Masson染色后观察,与模型组比较,木瓜提取物低、高剂量组的小鼠肝脏损伤和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肝组织的PERK、IRE-1、ATF6、e IF2α、TIMP-1、α-SMA、COL 1A1的m 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GRP78、TNF-α、IL-1β、COL 1A1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木瓜提取物对脂肪性肝纤维化有较好的预防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对抗内质网应激(ERS)偶联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6.
二至丸与失笑散对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uPA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不同治则中药复方二至丸与失笑散对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uPA/PAI-1纤溶途经的调控作用.方法 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造模组,造模组于1周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二至丸组、失笑散组及合方组.各治疗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模型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4周末处死大鼠.观察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肝功能、肝组织病理、Western 印迹法检测uPA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肝组织PAI-1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3个中药复方均能降低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ALP,ALT,AST水平(P<0.01),失笑散及合方能降低TBil(P<0.01);合方改善ALP,ALT优于两个单方.3个复方均能不同程度地减轻模型大鼠肝纤维化程度(P<0.01),合方优于两个单方.3个复方均能显著降低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PAI-1 mRNA表达(P<0.01),提高uPA的表达(P<0.05,P<0.01).合方对上述环节的调控优于两个单方.结论 不同治则中药复方均能改善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减轻纤维化程度,合方作用优于两个单方,其机制可能与通过调控uPA/PAI纤溶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葡萄糖剥夺致能量代谢障碍SH-SY5Y细胞为模型,探讨地黄饮子药物血清通过调节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rotein kinase r-like endoplasmic reticulum kinase,PERK)/真核细胞起始因子2α(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2α,e IF2α)通路改善能量代谢障碍致SH-SY5Y细胞内质网应激的作用机制。方法:以成人临床用药量10倍剂量对SD大鼠灌胃给药,制备地黄饮子药物血清。SH-SY5Y细胞葡萄糖剥夺处理6 h后,分别以0,1.25%,2.5%,5%,10%地黄饮子含药血清孵育。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ERK,e IF2α磷酸化水平,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表达水平。Annexin V/碘化丙啶(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地黄饮子药物血清能显著提高葡萄糖剥夺SH-SY5Y细胞的存活率(P0.01),明显减少PERK和e IF2α磷酸化激活(P0.05,P0.01),提高Bcl-2水平和降低Bax表达量(P0.05,P0.01)。抑制能量代谢障碍SH-SY5Y细胞凋亡率(P0.01)。结论:地黄饮子可以减少PERK/e IF2α通路的激活,抑制能量代谢障碍致内质网应激造成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黄连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炎症因子、血糖、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活化转录因子4(ATF4)/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相关蛋白的干预作用。方法:将80只雄性SPF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盐酸二甲双胍组、黄连组,每组20只。采用"10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经腹腔注入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方案对非正常组大鼠造模。盐酸二甲双胍组予盐酸二甲双胍0. 2 g·kg~(-1)·d~(-1),黄连组按照剂量为0. 4 g·kg~(-1)·d~(-1)给药,模型组、正常组大鼠均给予同等体积的蒸馏水,每天1次。待灌胃期终止,取血,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的空腹血糖(FBG),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胰腺组织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HOP,ATF4蛋白的表达;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胰腺组织PERK,磷酸化(p)-PERK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TNF-α,CRP水平及ATF4,CHOP,GRP78,p-PERK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 0. 05);与模型组比较,黄连组和盐酸二甲双胍组FBG,TNF-α,CRP水平,ATF4,CHOP,GRP78,p-PERK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 0. 05)。结论:黄连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鼠血糖,缓解炎性反应,可抑制质网应激PERK/ATF4/CHOP信号通道,减少CHOP,ATF4,GRP78,p-PERK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腺苷酸蛋白激酶(AMPK)活化在红景天苷(Sal)抑制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内质网应激中的作用。方法:将AMPK基因的siRNA载体(AMPK-si-RNA)转染HUVECs后,用红景天苷或AMPK的选择性激动剂5-氨-4-甲酰胺咪唑核糖核苷酸(AICAR)预孵育2 h,再加入Hcy处理24 h,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检测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Bi P)、C/EBP同源蛋白(CHOP)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Bi P、CHOP、AMPK的蛋白表达变化,双链RNA依赖的PKR内质网激酶(PERK)、翻译起始因子(e IF2α)和AMPK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单用Hcy处理组的Bi P和CHOP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都显著升高(P<0.01),PERK和e IF2α的磷酸化水平升高(P<0.01),与单用Hcy处理组相比,红景天苷和AICAR预处理组均能抑制Hcy导致的Bi P和CHOP的基因和蛋白表达(P<0.05),降低PERK和e IF2α的磷酸化水平(P<0.05),而AMPK-si-RNA转染细胞后,红景天苷抑制Bi P和CHOP基因和蛋白表达的能力下降,抑制PERK和e IF2α的磷酸化水平的能力也相应降低。结论:红景天苷抑制Hcy诱导的内质网应激是由AMPK活化介导的,从而发挥内皮保护的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栝楼桂枝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皮质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造模组,造模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假手术组除不插入线栓外其余操作相同。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不同剂量的栝楼桂枝汤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混悬液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干预7 d。采用Longa神经学评分法评定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程度,RTq PCR法检测大鼠缺血侧皮质组织中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转录活化因子4(ATF4)、C/EBP同源蛋白(CHOP)及其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3(Caspase-3)m RNA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及大鼠皮质组织中GRP78、ATF4、CHOP、Caspase-3 m RNA表达明显提高(P0.01,P0.05),Bcl-2 m RNA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及大鼠皮质组织中GRP78、ATF4、CHOP、Caspase-3 m RNA表达明显下降(P0.01,P0.05),Bcl-2m RNA表达提高(P0.05)。结论栝楼桂枝汤对MCAO模型大鼠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的表达,降低内质网应激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黄芪散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肝脏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通过高脂饲料连续喂养7周建立肥胖大鼠模型后,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芪散低、高剂量组(1. 2,2. 4 g·kg-1),立普妥组(2 mg·kg-1),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给药,连续15周。分别测定各组大鼠的体质量、附睾脂肪系数、肝脏系数;采用生化试剂测定血浆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附睾脂肪及肝脏病理变化;同时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肌醇依赖酶1α(IRE1α),磷酸化IRE1α(p-IRE1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体质量和肝脏系数显著升高(P 0. 01); FPG,TC,TG,LDL-C水平均明显升高(P 0. 05,P 0. 01)。模型组大鼠的脂肪细胞和肝细胞体积明显增大,细胞中可见大量脂肪小泡。同时肝组织中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SREBP-1c,PERK,IRE1α,p-IRE1α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 0. 05,P 0. 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散高、低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肥胖大鼠的体质量、附睾脂肪系数、肝脏系数和糖脂水平(P 0. 05,P 0. 01),且能明显改善附睾脂肪和肝脏的病变程度。黄芪散高、低剂量组及立普妥组大部分可不同程度地降低肝组织中SREBP-1c,PERK,IRE1α/p-IRE1α的蛋白表达水平(P 0. 05,P 0. 01)。结论:黄芪散具有调节糖脂代谢、保护肝脏和减轻体质量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肝脏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SREBP-1c,PERK,IRE1α/p-IRE1α的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茵黄合剂对雌激素诱导胆汁淤积大鼠肝脏组织内质网应激标志性蛋白CHOP、GRP78和PERK表达的影响,基于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探讨茵黄合剂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机制。方法 运用17-α乙炔雌二醇诱导形成肝内胆汁淤积症大鼠模型后,分别用高(259.2 g/kg/天)、中(129.6 g/kg/天)和低(64.8 g/kg/天)剂量的茵黄合剂干预7天,取血,检测血清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等生化指标;取部分肝脏组织,分别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大鼠肝脏形态和超微结构的改变;另取肝脏组织,置于液氮中保存,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内质网应激标志性蛋白:C/EBP同源蛋白(C/EBP-homologous, CHOP)、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 GRP78)和蛋白激酶R样ER激酶(protein kinase R-like ER kinase, PERK)mRNA与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不同剂量的茵黄合剂干预均可显著降低胆汁淤积模型鼠肝脏组织内质网应激标志性蛋白CHOP、GRP78和PERK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血清总胆汁酸和总胆红素水平,减轻肝脏组织形态和超微结构损伤,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茵黄合剂可能通过减少雌激素诱导肝内胆汁淤积模型鼠肝脏CHOP、GRP78和PERK的表达,缓解内质网应激,从而降低血清总胆汁酸和总胆红素水平,发挥治疗肝内胆汁淤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旨在探讨鬼针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内质网应激所致的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衣霉素诱导L02细胞建立内质网应激损伤模型;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鬼针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内质网应激所致L02细胞损伤的存活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2α(eIF2α)、转录因子激活蛋白4(ATF4)、C/EBP同源蛋白(CHOP)、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Bcl-2)、Bcl-2结合抗凋亡基因(Bax)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加入内质网应激抑制剂(4-苯基丁酸)和shRNA沉默CHOP因子后上述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L02细胞中GRP78、PERK、CHOP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鬼针草乙酸乙酯提取物显著提高内质网应激所致L02细胞损伤的存活率(P0.05或P0.01),并在一定范围内呈时间剂量依赖性。给药组的GRP78、PERK、eIF2α、ATF4、CHOP、Bax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Bcl-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加入内质网应激抑制剂和shRNA沉默CHOP因子后,GRP78、PERK、eIF2α、ATF4、CHOP、Bax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Bcl-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GRP78、PERK、CHOP表达情况与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一致。综上,鬼针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内质网应激所致的L02细胞损伤具有显著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内质网应激,下调PERK/eIF2α/ATF4/CHOP信号通路所介导的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补益肝肾、活血化瘀方二至丸、失笑散及其合方对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的影响.方法 采用胆管结扎复制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造模大鼠于术后1周随机分为模型组、优思弗组、二至丸组、失笑散组及合方组:各药物干预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至4周末处死全部动物取材.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肝功能(ALT、AST、ALP、TBi 1)、肝组织病理,uPA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LT、AST、ALP、TBi 1、纤维化程度均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3个复方均能降低大鼠血清ALP、ALT、AST水平(P<0.01),失笑散及合方能降低TBi 1(P<0.01),合方改善ALP、ALT优于两个单方.3个复方均能不同程度地减轻模型大鼠肝纤维化程度(P<0.01),合方优于两个单方.优思弗能降低ALT、AST水平,但对肝脏纤维化无明显改善作用.与模型组比较,3个复方组uPA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其中合方组最高,失笑散组次之,再次为二至丸组,三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二至丸、失笑散及其合方均可不同程度地干预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形成,其机制可能与调控uPA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加味茵陈蒿汤对湿热内蕴证大鼠急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SPF级SD大鼠,雌性,7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复方甘草酸苷)组、中药加味茵陈蒿汤低、中、高剂量组.所有大鼠均适应性喂养在室温15~20℃,相对湿度60% ~ 80%的实验室7d.7d后给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予1次性ip D-氨基半乳糖600 mg· kg-1以造成急性肝损伤模型,造模后除模型组外余各组ig给予药物,每日2次,复方甘草酸苷组剂量为15.75 mg· kg-1,加味茵陈蒿汤低、中、高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4.7,29.4,58.8 g·kg-1,空白组予以0.9%的生理盐水ig,灌药体积每次10 mL·kg-1,2次/d,共ig治疗2d.造模48 h后断颈处死动物剖取肝脏,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细胞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 mRNA及其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TLR-4mRNA和TLR-4蛋白均有极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加味茵陈蒿汤可显著下调TLR-4 mRNA(P <0.01)及TLR-4蛋白(P<0.01)的表达.结论:加味茵陈蒿汤可通过下调肝脏细胞TLR-4 mRNA及TLR-4蛋白表达有效干预肝脏细胞纤维化病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PNS)对自然衰老模型大鼠肝脏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磷酸化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p-e IF2α),磷酸化PKR样内质网调节激酶(p-PERK)以及炎症相关因子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p-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调节作用,探索PNS对衰老大鼠肝脏内质网应激介导炎症反应的保护机制。方法:将50只SPF级SD大鼠随机10只1组,分为5组。分别为青年组(9月龄),自然衰老组(24月龄),PNS低、中、高剂量组。从18月龄起,PNS组大鼠按低、中、高剂量分别灌胃给予10,30,60 mg·kg~(-1)的PNS,每周灌胃6日,停灌1日,直至24月龄。末次给药后禁食不禁水12 h,将老鼠处死,迅速取出肝脏,过液氮后置于-80℃冰箱保存。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不同组肝组织形态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中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GRP78,p-e IF2α,p-PERK及炎症相关因子p-NF-κB,TNF-α,IL-1β的蛋白变化。结果:自然衰老大鼠肝脏与青年组相比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GRP78,p-e IF2α,p-PERK及炎症相关因子p-NF-κB,TNF-α,IL-1β蛋白含量有所上升(P0.01),低剂量PNS灌胃大鼠肝脏变化不明显,中、高剂量PNS显著降低衰老大鼠肝脏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及炎症相关因子的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PNS有保护自然衰老大鼠肝脏内质网应激导致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娜  卜平  朱平生  龙爱华 《江苏中医药》2008,40(11):113-115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与大柴胡汤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肝外胆管结扎方法制备大鼠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模型.分别观测实验性大鼠肝肾功能变化.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和纤维化程度及三种药物干预的作用.结果:茵陈蒿汤组血清ALB含量、LDH活性增加;三组药物均能使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清TBil、TBA含量及ALP活性降低,其中茵陈蒿汤和茵陈五苓散能使TBA含量和GGT活性显著降低.结论:茵陈蒿汤和茵陈五芩散能够改善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的肝功能,抑制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的形成,又以茵陈蒿汤综合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8.
张翠  芦莹  周亚洁  佟倩倩  王淑静  梁伟 《中草药》2014,45(11):1591-1596
目的 探讨水苏碱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诱导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依那普利组,水苏碱高、中、低剂量组;于术后第14天处死大鼠收集血清测定血肌酐(Scr)、尿素氮(BUN);采用HE染色观察肾脏的病理改变及评定肾小管损伤指数;Masson染色观察肾间质胶原沉积的面积,判断肾间质纤维化程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中PERK、激活转录因子4(ATF4)、C/EBP 同源蛋白(CHOP)的表达。结果 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BUN、Scr均明显降低,肾小管损伤程度明显减轻,肾间质胶原相对面积和PERK、ATF4、CHOP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0.01)。与依那普利组比较,水苏碱高剂量组的抗肾间质纤维化作用更为显著(P<0.05)。结论 水苏碱能够抑制PERK信号通路介导ATF4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及ATF4激活CHOP的蛋白表达,阻止细胞凋亡,从而减缓了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验证银杏内酯B (GB)治疗代谢性脂肪性肝病(MAFLD)的作用是否与调控PERK/eIF2α/ATF4/CHOP信号通路,抑制内质网应激,减少肝细胞凋亡及炎症反应相关。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GB低、中、高剂量(GB-L、GB-M、GB-H)组(n=12),高脂高糖饲料喂养12周构建MAFLD模型(正常组除外)。治疗8周后,收集血清和肝组织。生化试剂盒检测血脂和肝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肝功能[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和肝脏中的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 (IL-1)、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HE染色、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组织中GRP78、PERK、p-eIF2α、ATF4、CHOP、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结果:肝脏组织病理学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脏脂肪变性显著,与模型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化肝通络方对胆汁性肝硬化模型大鼠的抗纤维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熊去氧胆酸(UDCA)组和化肝通络方高、中、低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利用结扎大鼠胆总管方法制造胆汁淤积肝硬化模型。于造模后第2周开始分别给药,给药4周后取大鼠血清测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等肝功能指标,取部分肝脏行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变化,ELISA法测定血清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抗体(TIMP-1)、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信号传导蛋白3(Smad3)、Smad7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T-Bil、D-Bil、ALT、AST等肝功能指标均明显升高,且血清中α-SMA、TIMP-1、ICAM-1高表达。模型组大鼠肝脏出现炎性细胞活动及纤维组织增生等病理改变。化肝通络方各剂量组、UDCA组与模型组比较,各项肝纤维化指标均有明显下降,肝组织中TGF-β1、Smad3蛋白表达亦明显下降,Smad7表达明显升高。结论:化肝通络方对胆汁性肝硬化模型大鼠具有明显的抗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TGF-β/smad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