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循证护理在气管插管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金兰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9)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气管插管患者人工气道湿化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82例,依据循证护理途径,确定循证问题,收集并列出证据,评估证据,结合临床实际使用证据得出循证结果.结果 通过循证护理,减少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缩短了呼吸机治疗时间,无气管插管堵塞现象发生,对气道无刺激.结论 循证护理在人工气道湿化中的应用,可以促进护士寻求具有科学依据的护理实证指导解决临床护理问题,从而为患者提供最有效、最合理、最经济的护理服务,提高了专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气管插管是指将导管经鼻/口腔或气管切开处插入气管建立的气体通道[1],它是抢救重症患者的重要手段[2]。患者插入气管后,吸入的气体绕开了上呼吸道的加温加湿功能,导致呼吸道黏膜干燥,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破坏,引起小气道塌陷、肺不张、肺脓肿等并发症[3]。有调查[4]显示,人工气道的建立导致呼吸道水分丢失过多,而湿化不足是导致堵管的诱发因素。本文从湿化液的选择、湿化液的温度、湿化入径、气道湿化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湿化的方法。方法将118例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61例)和B组(57例),A组利用输液三通管把吸氧导管和滴注湿化液的输液器管道连接起来,通过氧气冲击分解液滴的方法。B组采用将吸氧导管和滴注湿化液的输液器各自单独放入人工气道内。比较2组患者不适症状发生率。结果B组患者的刺激性呛咳、气道损伤、痰痂形成、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组方法能有效缓解人工气道患者的不适症状,值祷推广, 相似文献
4.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5)
目的:探讨主动湿化法对ICU气管插管脱呼吸机患者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ICU病房2013年1月~2014年10月脱离呼吸机之后仍有气管插管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主动湿化法;对照组患者实施人工鼻湿化法。对比两组患者人工气道湿化的临床效果和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和呼吸频率的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湿化法对ICU气管插管脱呼吸机患者气道湿化效果显著,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人工气道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命体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气道湿化的有效方法。方法:将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致呼吸衰竭采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实验组使用新型气管插管进行气道湿化,在湿化管外口接静脉输液装置一套,根据病情每天持续滴入生理盐水250ml左右;对照组使用传统式气管插管进行气道湿化,总量为每天250ml左右。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血气分析,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及病死率。结果:两组在治疗结束时pH、PaCO2、PaO2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抗生素应用时间和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且病死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新型气管插管气道湿化操作简单、方便,效果更可靠。 相似文献
6.
新型气管插管气道湿化35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气道湿化的有效方法。方法:将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致呼吸衰竭采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实验组使用新型气管插管进行气道湿化,在湿化管外口接静脉输液装置一套,根据病情每天持续滴入生理盐水250 ml左右;对照组使用传统式气管插管进行气道湿化,总量为每天250 ml左右。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血气分析,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及病死率。结果:两组在治疗结束时pH、PaCO2、PaO2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抗生素应用时间和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且病死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新型气管插管气道湿化操作简单、方便,效果更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行经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护理经验。结果:本组手术均顺利进行,手术时间49~144min,术中出血量30~90ml。术后发生皮下气肿2例,Trocar穿刺孔皮下脂肪液化l例,无出血、高碳酸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2年,血压均恢复于正常范围。结论:经后腹腔途径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安全可靠。完善术前准备、加强术后观察和及时处理,可有效减少和避免相关并发症发生,且是保证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气道湿化液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2000年1月~2003年6月,我科对40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MV)病人,根据湿化液及使用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进行观察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气道湿化液的应用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2000年1月~2003年6月,我科对40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MV)病人,根据湿化液及使用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进行观察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呼吸过滤器对留置气管插管病人加强气道湿化的实施效果。[方法]对留置气管插管的145例病人停机拔管前使用呼吸过滤器,同时加强护理。[结果]病人留置气管插管期间呼吸道通畅,气道湿化效果良好,临床疗效满意。[结论]运用呼吸过滤器可提高气管插管病人气道湿化、加强呼吸道的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湿化在经鼻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经鼻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给予持续气道湿化,对照组给予间断气道湿化。随访1~3个月,比较两组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病死率及血气分析结果。结果:实验组血气分析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鼻气管插管患者行持续气道湿化,可改善其血气指标,减少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气道湿化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气管切开并无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持续氧气雾化进行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常规滴入方法进行气道湿化。比较两组患者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吸痰次数、湿化气道护理花费时间及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吸痰次数、湿化气道护理花费时间及肺部感染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气道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持续氧气雾化湿化方法能提高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效果,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14.
杨芳 《中华国际护理杂志》2004,3(6):416-416
气管切开术又称气道造口术,是为了保证呼吸道通畅,而将患颈部正中气管上段前壁第3~5气管环切开,并插入合适的金属气管套管或硅胶气囊气管套管,以开放呼吸道,解除其梗阻的手术。这是ICU中抢救重危病人常用措施之一。但气管切开会影响正常鼻腔功能的发挥。因为空气不再经过鼻腔而直接通过气管套管进入气道,鼻腔失去了过滤、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对30例气管切开患者行微量泵持续气管内滴药和雾化吸入,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综述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气切口湿纱布覆盖法、滴注式湿化法、雾化吸入湿化法、人工鼻、氧气湿化瓶湿化法及湿化器加热湿化法。认为合理地选择湿化方法,为不同个体制定个性化的湿化方案,能保证患者排痰通畅,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护理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气管切开是临床上为解决呼吸道梗阻,保持呼吸道通畅,救治危重患者的一项重要措施。正常情况下,鼻腔、咽腔及呼吸道均对吸入的气体有加温和湿化作用,气管切开后,吸入气体未经上呼吸道湿化而直接进入下呼吸道,导致呼吸道黏膜干燥的发生率高达30%-66%,从而导致气道黏膜损伤、纤毛运动受限、痰痂堵塞、肺部感染率升高等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传统气道湿化方法和根据患者痰液粘稠度采用针对性气道湿化方法对颅脑疾患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6例颅脑疾病致气管切开患者分为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气道湿化方法 ,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痰液粘稠度采用针对性气道湿化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气道湿化情况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气道湿化满意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Z=-2.28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气管切开患者根据痰液粘稠度采用针对性气道湿化方法,可使气道湿化始终保持在湿化满意状态,避免了气道过度湿化及湿化不足的弊端,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