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已成为治疗多种血液病的主要手段之一~([1])。在异体供者捐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动员过程中,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的安全性意义重大~([2])。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动员是当前健康供者采用的主要方法~([3])。文献显示,G-CSF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骨骼肌肉痛、头痛、乏力等~([4]),其中骨痛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35-60%~([5]),且干细胞捐赠者使用G-CSF后骨痛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2.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口腔黏膜炎及溃疡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口腔黏膜炎及溃疡的护理经验。方法可根据口腔pH值选用不同的漱口液和药物。结果患者在移植期间的口腔黏膜炎及溃疡得到控制。结论根据口腔PH值配制各种漱口液及药物可有效控制和治疗口腔黏膜炎及溃疡。  相似文献   

3.
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造血干细胞或祖细胞的克隆增殖性疾病,可发病于任何年龄阶段,其中60岁的患者约占80%~([1])。MDS的生物特征为外周血中血细胞减少,骨髓髓系细胞(巨核系、粒系、红系)一系或多系发育异常和无效造血,极易转化为白血病,预后较差,生存期较短~([2])。为探析去甲基化药物加中药雄黄治疗MD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笔者采用地西他滨和小剂量雄黄序贯疗法治疗MDS,取得理想效果,现  相似文献   

4.
<正>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和反复感染等,辅助检查可见骨髓有核细胞增生低下以及全血细胞减少等现象~([1])。该病的发病率,亚洲明显高于欧美等国~([2])。目前,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西医常用的一线治疗方法为造血干细胞移植,一线治疗药物为免疫抑制剂以及促造血药物,但是由于我国缺乏骨髓捐献  相似文献   

5.
<正>肝小静脉闭塞病(HVOD)又名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其病理改变是以肝腺泡Ⅲ区肝窦内皮细胞肿胀、损伤、脱落和肝窦显著扩张、充血,以及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为主,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肝区疼痛、腹胀、黄疸、腹水、肝脏肿大等~([1])。本病常见的病因有:某些中草药的食用、造血干细胞移植、化疗药物或免疫抑制剂的使用、遗传因素、肝移植术后等~([2])。HVOD的诊断以肝活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扶正固本中药防治单倍体相合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方法我院自2009年9月—2014年10月对32例白血病患者进行非清髓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采取随机分组,对照组16例,采用常规GVHD防治方法,中药治疗组16例,在常规GVHD防治基础上给予扶正固本中药;对比两组患者移植后血象恢复、嵌合变化以及GVHD发生情况。结果中药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在移植后造血恢复及移植后供者干细胞植入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中药治疗组重度GVHD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固本中药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移植后机体免疫状态、减少重度GVHD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正>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起源于B细胞系的恶性肿瘤,其特征为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异常浆细胞增多,并在骨髓内恶性增殖,引起骨折和骨髓功能衰竭,产生临床症状~([1])。传统标准剂量化疗能达到50%~60%的有效率,但完全缓解率不高,中位生存期2~5年~([2]),与标准剂量化疗相比,大剂量化疗后再用自体干细胞移植明显提高了缓解率、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但移植后并发症较多,造血功能减退,骨髓抑制较重,容易引起贫血、免疫力低下等严重不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方法 对 1例慢性髓性白血病 (慢性期 )和 2例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行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 ,对 1例多次复发的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行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 (URD -BMT) ,并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4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 ,MACV方案及改良BU/CY方案预处理均适合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CsA联合MTX能有效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 ,单用前列腺E1脂质微球可预防肝静脉闭塞病。结论 对有合适供者的髓性白血病患者行Allo -PBSCT可获得良好疗效 ,URD -BMT可用于治疗多次复发的急性髓性白血病  相似文献   

9.
正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据统计,糖尿病足的发生率为2%~3%,其中约15%~20%的糖尿病足患者会出现足部溃疡~([1])。该病的发生与感染、血管病变、肢端神经病变、足底生物力学改变等紧密有关~([2])。目前现代治疗主要有西药内科治疗(控制血糖、降压治疗、调脂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感染治疗)、局部清创、介入手术、血管搭桥、干细胞移植、血小板凝胶等治疗~([3]);虽有一定的疗效,但  相似文献   

10.
正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骨髓血细胞生成显著减少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血细胞生成减少可导致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的减少,使得严重感染和出血的风险大增,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患者常死于严重的出血或感染~([1])。目前免疫抑制治疗是再障最重要的药物治疗方法,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但仍很难取得实质性突破。近年来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HSCT)的迅速发展使  相似文献   

11.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骨髓浆细胞恶性肿瘤,很难治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治疗MM被越来越多地采用,目前已成为治疗MM的标准方法。大剂量马法兰(Mel)具有较高的治疗反应率,延长了患者的无痛生存期,减少复发争取获得长期生存。但Mel属于烷化剂类有很强的细胞毒性,大剂量Mel的主要毒性反应是造成黏膜炎和骨髓抑制,细菌容易在骨髓抑制期通过口腔黏膜屏障进入血液造成各种感染,从而容易影响整体移植的进程。据报道(1)1%的败血症是由口腔黏膜炎所致,持续的疼痛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和生活质量,还可诱发腮腺炎、中耳炎或全身严重感染等并发症。国外Gore等[2]对50例MM采用大剂量化疗(包括马法兰140mg/m2~200mg/m^2)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3级以上黏膜炎的发生率是28%(3级13例,4级1例)。2009年我们有1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预处理使用大剂量Mel时应用自制冰块进行口腔低温治疗,对口腔黏膜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有效的预防了严重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没有严重进食受限,患者对冰块的冷刺激均耐受,缩短了患者在百级层流病房隔离保护的时间(15~20天)和饮食调整周期。  相似文献   

12.
正在医学上,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造血功能异常疾病。主要由化学因素、物理因素以及生物因素造成的骨髓干细胞出现增殖和分化障碍,使得造血微环境受到严重的损伤,从而引起全血细胞减少~([1])。中医上称为"髓劳",患者在患病后,一般病程较长,治疗比较困难,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本院在2014年5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8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采用再生复血汤联合西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是由神经病变引起的膀胱和/或尿道功能障碍引发的一系列并发症的总称~([1])。其中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膀胱感染、上尿路损害和肾衰竭~([2]),使患者生活质量大大降低,甚至威胁患者生命。目前,神经源性膀胱治疗方法逐渐增多,找到一种及时有效的治疗手段至关重要。神经电刺激为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最具前景的途径之一,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3])。电刺激疗法  相似文献   

14.
正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口腔甚至肺部引起的一系列反流症状和(或)并发症~([1])。其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2])。其发病机制多样,目前仍没有统一的发病机理研究,但与防御机制减弱有关~([1])。该病根据内镜表现可分为非糜烂反食性反流病、流性食管炎和Barrett食管炎3大临床类型。其西医治疗手段为:(1)生活方式的改变;(2)质子泵抑制剂(PPI)仍为  相似文献   

15.
正口腔扁平苔藓(OLP)是口腔科较常见的慢性口腔黏膜疾病,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充血、溃疡和对称性白色丘疹性病损等,其病情迁延难愈,病损长期糜烂有恶变倾向,临床上将OLP归入"癌前病变"范畴~([1])。该病的发病机理尚不明确,目前认为该病与精神因素、免疫因素、微循环障碍因素等有关~([2]);临床尚无特效的根治药物,治疗颇为棘手~([3-4])。西医治疗OLP的主要方法为全身或局部应用激素、免疫调节  相似文献   

16.
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为带状疱疹(HZ)最常见的并发症,可被定义为皮疹出现后至少持续1个月或3个月、6个月的疼痛~([1])。目前国际上尚未达成共识,国外最常用的定义即带状疱疹皮疹出现后至少持续3个月的疼痛~([2])。我国《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中国专家诊疗共识》明确指出PHN是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3])。  相似文献   

17.
正椎间盘退变(IDD)是各种脊柱退行性疾病的病理基础,包括椎间盘突出症,椎体滑脱,椎管狭窄等,也是导致慢性腰背痛(LBP)的一个重要原因~([1-2])。一般认为细胞外基质(ECM)的丢失,椎间盘细胞减少和炎症反应在椎间盘退变中起重要作用~([3-4])。髓核细胞的减少是导致椎间盘退变的直接原因,随着髓核(NP)细胞过度凋亡,细胞外基质合成减弱,导致正常椎间盘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破坏,进而加重椎间盘退变~([5-7])。近年来通过诱导髓核细胞自噬来拮抗凋亡,  相似文献   

18.
正结肠癌是世界上致死率第三高的癌症,占所有癌症的10%~([1]),在我国的发病率逐步上升并趋于年轻化。目前化疗是其主要辅助治疗手段,氟尿嘧啶(5-FU)作为结肠癌化疗一线药物,临床使用率极高,但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2])。口腔黏膜炎是化疗的常见副作用,其发生率为40%~100%~([3]),与之相关的口腔不适和疼痛可导致厌食、恶病质、脱水和明显的营养不良及继发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进程。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愈  相似文献   

19.
核因子κB(NF-κB)是由p65和p50形成的异源二聚体,是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中的一种具有多向性调节作用的和转录因子,在参与细胞增殖与凋亡、肿瘤、癌症、炎症反应、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现代研究显示多种肾病(如IgA肾病~([2])、肾小球硬化性疾病~([3])、狼疮性肾炎~([4])、多囊性肾病~([5])、肾小球肾炎~([6])等)的发病及应对急性肾损伤而维持  相似文献   

20.
正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是指卒中患者在发病后发生肺实质感染性的炎症~([1]),发生率为5%~30%,是卒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与死亡密切相关~([2])。误吸是一直以来临床公认的导致SAP的主要因素,但是卒中后免疫功能障碍诱发SAP也日益受到学者的关注~([3])。对于SAP高危人群可以提早预测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能够减少SAP的发生~([4])。笔者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