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建立标准化脑缺血动物模型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模拟人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过程,建立重复性好、生理指标控制严格的标准化活体脑缺血动物模型,始终是研究者们所追求的目标。随着缺血性神经元损伤与修复机制研究的日趋深入,对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建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神经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尽管谈论脑缺血动物...  相似文献   

2.
蛛网膜下腔出血活体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危害性极强的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其主要危害是引起继发性脑血管痉挛,机制至今尚未明了。蛛网膜下腔出血活体动物模型在研究脑血管痉挛的病理生理变化及指导临床治疗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对包括鼠、狗、猴、兔在内的活体动物模型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的生物医学中,很多疾病研究需要借助于动物模型的建立,只有在动物模型上实施成功后方可运用于临床研究;而欲对活体实验动物进行动态研究,传统的一些研究方法略显不足,为此需要凭借新的工具和方法观察这些活体动物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生理生化病理等方面的变化。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无论是结构性影像学(如CT、MRI)还是功能性影像学(如fMRI、SPECT及PET)已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各种精神疾病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4.
耿佃盛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1998,6(4):F003-F003,256
<正> 到目前为止,确切的AD动物模型还没有建立,对神经元变性的研究仍以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为实验基础。自从发现淀粉样蛋白(β-AP)是AD的病理特征—老年斑的主要成份以来,β-AP与AD的发病关系得到了大量的证实和公认,本文以β-AP诱导神经元变性为线索,综述了细胞凋亡可能是AD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精神发育迟滞相关基因CDKL3表达异常对神经元树突形态发育的影响,揭示CDKL3失活与该病的内在联系.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原代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敲减1组、敲减2组、过表达组、敲减拯救组和对照组,采用质粒细胞电转法干扰各组神经元中CDKL3基因表达,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验证基因干扰质粒的效率,采用细胞免疫荧光组化法及荧光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检测各组神经元树突分支形态;将小鼠胚胎随机分为敲减1组、敲减2组、过表达组、敲减拯救组和对照组,采用质粒胚胎电转法干扰各组活体神经元中CDKL3基因表达,采用细胞免疫荧光组化法及荧光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检测各组神经元树突分支形态.结果 敲减神经元中的CDKL3可致树突分支数量和总长度显著减少,上调CDKL3则引起相反结果,且敲减CDKL3对树突形态的影响可被转染入神经元的RNA干扰质粒对应的拯救质粒所拯救.结论 CDLK3的表达和活动对神经元树突的生长及分支形成至关重要,CDKL3失活引起神经元树突形态发育异常可能是该基因相关精神发育迟滞的重要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精神发育迟滞相关基因CDKL3失活对侧脑室旁区细胞增殖的影响,揭示CDKL3相关精神发育迟滞的病理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原代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细胞敲减1组、细胞敲减2组、细胞敲减3组和细胞对照组,采用质粒细胞电转法干扰各组神经元中CDKL3基因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验证基因干扰质粒的效率。将小鼠胚胎随机分为胚胎敲减1组、胚胎敲减2组、胚胎敲减3组和胚胎对照组,采用质粒胚胎电转法干扰各组活体小鼠侧脑室旁区细胞中CDKL3基因表达,采用免疫荧光组化法及荧光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检测各组侧脑室旁区脑组织单位体积中增殖细胞/总细胞的百分比。结果敲减侧脑室旁区细胞中的CDKL3可导致侧脑室旁区的GFP-Brd U-Hoechst共标细胞/GFP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下降。结论 CDLK3失活可抑制富含神经前体细胞的侧脑室旁区的细胞增殖,影响皮质神经元的数量,参与非特异性精神发育迟滞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7.
脑缺血动物模型为研究脑缺血后病理过程.病理生理机制及评价潜在的治疗干预效果等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手段。目前人们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及模拟不同脑缺血患者的病理状态,创造出多种脑缺血动物模型。脑缺血动物模型种类多样,各有其优缺点。如何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来研究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机制?如何评价神经保护剂的作用?以及如何使各实验室之间的数据具有可比性?因此,有必要对脑缺血动物模型进行评价及标准化,使脑缺血动物模型更具有重复件.可比件和价值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精神发育迟滞相关基因CDKL3在神经元轴突生长发育中的作用,从而揭示CDKL3失活与精神发育迟滞间的内在联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逆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realtimequantitivePCR)方法研究内源性CDKL3基因在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中mRNA水平的时空表达,采用RNA干扰技术和免疫荧光组化方法研究CDKL3在小鼠体外培养神经元轴突早期发育中的作用。结果:RT-PCR和RT-realtimequantitivePCR结果显示,CDKL3在小鼠胚胎14d开始表达,出生时达峰,随后下降,出生14d时降至较低水平并维持至成年后。免疫荧光组化结果显示,用RNA干扰技术敲减体外培养神经元中的CDKL3可引起神经元轴突分支数量和总长度的显著增加,而上调神经元中的CDKL3可引起相反的结果,并且敲减CDKL3对神经元的病理影响可被转染入神经元的RNA干扰质粒相对应的CDKL3-Res质粒所拯救。结论:CDLK3的表达和活动在神经元轴突的生长、分支形成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CDKL3失活引起神经元轴突形态发育异常可能与非综合征轻型精神发育迟滞的特征表现相关。  相似文献   

9.
以往的研究证实,癫痫发作中存在神经元内钙离子(Ca^2 )超载现象,这种异常的Ca^2 内流是神经元同步化放电的先决条件,同时也能触发神经元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导致神经元损伤和可塑性的改变。我们利用培养的海马神经元致痫模型,对神经元内游离钙离子([Ca^2 ]i)的时空分布和动力学进行研究,以探讨[Ca^2 ]i在痫性活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Wistar大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模型建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建立Wistar大鼠多病程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的动物模型,并进行病理学研究,为多发性硬化(MS)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豚鼠全脊髓匀浆(GPSCH)为抗原免疫Wistar大鼠建立EAE的动物模型,并在光镜下观察不同发病类型EAE的病理改变。结果:根据病理和临床表现可将Wistar大鼠EAE模型分为5种发病形式:急性型、缓解-复发型、持续进展型、良性型和隐匿型。光镜下可见不同发病时期的EAE的病理改变有所不同,但都以血管"袖套"状改变、脑室周围及白质脱髓鞘改变为主,伴有神经元肿胀变性。结论:首次建立了Wistar大鼠多病程EAE,是研究多发性硬化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1.
细胞色素氧化酶与神经元功能--从细胞化学到分子影像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C oxdiase,C0)作为一种内源性氧化代谢标记物,在神经元功能及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CO的许多检测方法中,组织化学DAB法由于其操作简单,敏感性高,并可用于电镜观察提供高空间分辨率的神经元功能信息而被广泛应用,但不能用于活体检测.近年来分子影像学如NIRS、MRS、PET的高速发展及其在脑功能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可望在活体进行无创的神经元功能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弥漫性轴索损伤后海马生长抑素样神经元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弥漫性轴索损伤 (DAI)能导致伤后认知障碍。本实验通过建立实验性 DAI动物模型 ,以了解在 DAI伤后与认知功能关系密切海马生长抑素 (Ss)样神经元的变化。方法 :采用 Marmarou打击装置建立 DAI动物模型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显示海马 Ss样神经元。结果 :1海马 Ss样神经元在重伤组、轻伤组、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0 .0 1)。 2损伤后二周组神经元减少与一周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1或 P<0 .0 5 )。结论 :1DAI后海马 Ss样神经元的减少可能是伤后认知障碍 ,甚至是 DAI后植物生存的主要病理改变之一。 2伤后的迟发性细胞死亡在该种神经元的减少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往的研究证实 ,癫发作中存在神经元内钙离子(Ca2 + )超载现象 ,这种异常的Ca2 + 内流是神经元同步化放电的先决条件 ,同时也能触发神经元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 ,导致神经元损伤和可塑性的改变。我们利用培养的海马神经元致模型 ,对神经元内游离钙离子 ([Ca2 + ]i)的时空分布和动力学进行研究 ,以探讨 [Ca2 + ]i在性活动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 :将培养的SD大鼠海马神经元置入去除镁离子的人工脑脊液内诱导癫样放电。实验分为三组 ,分别维持癫样放电 30min、90min和 15 0min。全细胞电流技术全程记录神经元电生理变化。LSCM动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Mashl在室管膜前下区(SVZa)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新生0 d昆明小鼠的SVZa神经干细胞,原位杂交检测Mashl在SVZa神经干细胞的表达;构建Mashl与绿色荧光蛋白(GFP)正义、反义融合蛋白表达质粒,转染SVZa神经干细胞,GFP活体荧光标记SVZa神经干细胞;采用细胞计数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在Mashl作用下SVZa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结果体外培养的新生0 d昆明小鼠的SVZa神经干细胞Mashl原位杂交检测阳性;Mashl-GFP 组SVZa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Mashl-GFP-组 SVZa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结论体外培养的新生0 d昆明小鼠的SVZa神经干细胞表达Mashl;Mashl可以促进SVZa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15.
活体磁共振波谱分析与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活体磁共振波谱分析,是测定活体内某一特定组织区域化学成分的唯一的无损伤技术,是磁共振成像和磁共振波谱技术完美结合的产物。它可检测脑发育过程和病理生理过程中具有阶段的变化,现已广泛地应用于脑的研究。本文对活体原位磁共振波谱分析技术及其在脑功能和脑疾病研究方面的应用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在体外培养的神经元细胞内Notch基因的分布和表达.方法 原代神经元培养,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定位.对按不同时间点进行划伤处理的神经元细胞进行Westernblot分析,测定其Notch表达的变化趋势.结果 在培养的神经元细胞内有大量细胞(>99%)均为Notch基因表达信号阳性;按时间点损伤的培养细胞其Notch 1受体胞内段(N1CD)表达呈动态变化.结论 成熟神经元中存在Notch基因的表达,Notch基因可能参与神经元损伤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Ts)是中性粒细胞释放的解聚DNA纤维和抗菌肽组成的复合物。NETs的形成不但在囊性纤维化、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和癌症等非感染性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发挥作用, 而且也与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 大量研究发现, 在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和相应的动物模型中, 梗死灶的血管周围间隙中存在中性粒细胞和NETs。本文就NETs的形成和清除过程、IS后NETs的变化特点以及IS后NETs参与的病理过程、NETs对神经元的影响作一综述, 以期为IS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背根神经节(dorsalrootganglion,DRG)神经元,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对谷氨酸(Glu)神经毒性引起的编码P物质(substanceP,SP)的前速激肽原(preprotachykinin,PPT)mRNA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mRNA表达下降的调节作用。方法取15d胎龄大鼠的DRG神经元,分散培养48h后,在培养液中加入Glu(0.2mmol/L),或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IGF-1(5nmol/L,10nmol/L,或20nmol/L)孵育12h,利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对神经元活细胞进行观察,并用RT-PCR法检测神经元中PPT和CGRP的mRNA表达水平。对照组DRG神经元培养液中不含Glu和IGF-1。结果Glu能引起神经元突起的缩短,而IGF-1则显著减弱这一作用。此外,Glu的神经毒性使得DRG神经元内PPT和CGRP的mRNA水平显著降低,而IGF-1则能明显抑制这种降低,且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结论IGF-1可能通过调节PPT和CGR...  相似文献   

19.
陈洪年  王亮 《癫痫杂志》2021,7(3):262-264
动物模型是癫痫机制研究的重要载体,目前广泛应用的是化学性惊厥剂和电刺激模型,这些癫痫模型虽能模拟部分癫痫发作的症状和病理过程,但与人类的癫痫发作仍有很大差异.随着化学遗传和光遗传技术在神经科学中的广泛应用,使得特异性操控不同种类的神经元活动得以实现,已有研究利用光遗传或化学遗传的方法去构建癫痫发作模型,克服化学性惊厥剂...  相似文献   

20.
脑积水动物模型是研究脑积水发生发展机制、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的重要对象, 构建稳定可控且符合脑积水临床发展规律的动物模型有助于促进脑积水相关基础研究的发展与临床转化应用。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验动物的遗传及生理特点的不同, 目前已有多种动物被用于建立不同类型的脑积水动物模型, 其中先天性脑积水建模方法包括基因编辑、代谢诱导等, 继发性脑积水模型的构建则可采用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干扰脑脊液吸收机制等方法, 不同方法构建的脑积水动物模型在病程进展、神经功能改变、组织病理特点等方面各不相同。本文对各类脑积水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其病理特征予以综述, 以期为脑积水相关研究中动物模型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